书城社科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220800000098

第98章 引起世界文坛地震的巨作

第九十七章引起世界文坛地震的巨作:《百年孤独》

谁能忘得了这样惊心动魄的开头?——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

的那个下午。”

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由此展开了长达30万字的拉丁美洲百年“孤独”史。

阅读《百年孤独》,你不能不震惊于它那极度的夸张和奇幻的象征:吉卜赛人侵入马孔多镇

时,

抱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眼前落下,木板因铁

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马孔多全体居民染

上了不眠症,整日整夜不想睡觉,因此而丧失记忆,不得不在物品上贴上标签。政府派兵镇

压香蕉工人的大罢工,杀了3000人,尸体装了200节车皮。布恩地亚家族最后一代人——一

个长有猪尾巴的婴儿被拖到蚁穴中被蚂蚁吃掉,而马孔多也在一阵旋风中消失。

百年孤独史拉美文学窗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来省的一个小镇阿拉卡塔卡。19

47年他入首都波哥大大学学法律,次年辍学,长期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到过欧美诸国,增广

了见

闻,积累了素材,对拉丁美洲的历史与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他开始创作时,拉丁美洲

文学中已有用魔幻或神奇手法反映现实的作品。

马尔克斯创作愿望的触发,始于他1945年第一次读卡夫卡的《变形记》。他说:“我

发现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因为他觉得卡夫卡写的“变形”与他童年时期外祖母讲的“魔

幻故事”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从1950年开始写作,1967年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发表。

马尔克斯认为,“文学的最佳模式是真实”,并说:“我的所有小说没有一行文字不是以真

事为基础的”,但是,“小说的现实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尽管前者源于后者”,“拉

丁美洲的日常生活告诉我们,现实中充满了奇特的事物”。因此,他在发扬拉丁美洲古印第

安文学、前后期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吸收外来创作经验,将神奇的现

实与魔幻的手法熔为一体。《百年孤独》的创作把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以他的家乡小镇阿拉卡塔卡和他所熟悉的一些人为原型创作的。

说中马孔多镇的变迁史就是阿拉卡塔卡的变迁史,也是拉丁美洲自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

半叶的百年史。但是,作品表现的重点不在历史过程本身,而在“拉丁美洲的孤独”。造成

这种孤独的重要原因,不是因为远离欧洲数千里路的地理位置,而是因为欧洲的许多思想家

和领袖们,不理解“拉丁美洲异乎寻常的荒诞的现实”,怀疑和拒绝它要求改变社会的努力

,认为整个世界除了任凭两个大国摆布之外就毫无别的选择。他们运用不属于我们的生活

模式来解释我们的社会现实,只能使别人更不了解我们,使我们更不自由、更加孤独。所以

,要呈现拉丁美洲魔幻的、神奇的现实,使人相信,并得到外界具体的行动上的支持,实现

拉丁美洲在西半球中的独立,便需要用一种正当方式来解除孤独,这就是此书的创作意图。

人们不能以某一民族为尺度去衡量另一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身的历史、环境、物质

生活条件、文化传统、精神物质、性格特征和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民族现象,拉丁美洲自然

有其独特的面貌。

马孔多的一切是那百年间拉丁美洲的“异乎寻常的荒诞现实”的真实写照。由于马孔多环境

闭塞,没有“与文明世界接触”,“享受不到科学的好处”,造成了马孔多人的愚昧落后。

外来的吉普赛人把早已发现的磁铁当做最新发明,向观众表演所谓的“马其顿炼金术士创造

的世界第八奇迹”,把冰块也说成是孟菲斯学者的新发明,霍·阿·布恩蒂亚竟向孩子解释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马孔多居民被类似的种种新发明弄得眼花缭乱,简直来不及

表示惊讶。

在创建马孔多时虎虎有生气的霍·阿·布恩蒂亚,为了摆脱自身与他人的愚昧落后,力图寻

找通向文明世界的道路,却未能成功。他的愿望是可贵的;他的失败来自愚昧。既然吉普赛

人能够进入马孔多,他就应当为马孔多找到通向外界的出路。

霍·阿·布恩蒂亚富于幻想,有时不免愚昧;却又有惊人的智慧。他一连几小时地计算放大

镜这种新式武器的战略威力,编写了论据确凿的使用指南。最令人惊异的,是他光靠观象仪

就证实了他不曾知道的而前人早已证实了的理论:“地球是圆的,像橙子”,如果乘船一直

往东航行,就能回到出发的地点。霍·阿·布恩蒂亚对保守党政府强烈不满,他把政府派来

的镇长看做敌人。并最终制服了镇长。可惜,他得了精神病。

霍·阿·布恩蒂亚这个形象表明,一旦拉丁美洲人民摆脱孤独和愚昧,将会出现多么了不起

的人物。

乌苏娜是霍·阿·布恩蒂亚的妻子。他在作品形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不亚于她的儿子奥

雷连诺上校。这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活泼且具有巾帼英雄气质的拉丁美洲劳动妇女。

她至少活了115岁,几乎贯穿了布恩蒂亚家族和马孔多的兴衰历程。她既是马孔多的创建者

,也是家族中威望最高的女主人;她既是家务的筹划人、劳动者,制作糖动物的手工艺者、

销售人,也是农业生产者。

乌苏娜不仅参与各种劳动,抚养子孙后代,而且敢于旗帜鲜明地干预社会生活。她的孙子阿

卡蒂奥在执掌马孔多政权之初,滥杀无辜,给反对他的人戴上脚镣。她每次听到他的横行霸

道,都向他叫嚷:“你是杀人犯!奥雷连诺知道的时候,他会枪毙你,我第一个高兴。”甚

至,她放了前镇长和所有戴脚镣的人,并且开始掌管这个市镇,宣布阿卡蒂奥轻率的命令一

概无效。

乌苏娜为了教育后代,为了争取本族的生存,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她虽勤劳勇敢,却很孤

独,感到“时世不佳”,一切都变了。

乌苏娜这个生动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和妇女的楷模,具有比作品中的其他

艺术形象多得多的写实成分。

奥雷连诺上校是霍·阿·布恩蒂亚和乌苏娜的次子。在生活历程中的一长段,他是在战争

中出生入死、当过革命军总司令的显赫人物,而开头和末尾却是关在屋子里制作金鱼的孤独

者。他的身上体现了作品其他地方也常反映的历史的循环。尤为深重难挨地表现了他的孤独

。

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他少年时期沉默寡言,“异常孤独”,只聚精会神制作金鱼

几乎足不出户。此时已初步显露出他有预见未来的特异功能。他说有人就要来咱们这儿啦,

果然11岁死了父母、爱吃泥土和墙石灰的雷贝卡就来了。后来,当他被押回家乡枪决时,他

预感到不会死,果然他哥哥在刑场上救了他。但是,他的预言、预见和预感并不全都可靠。

奥雷连诺上校走出作坊投身起义,肇始于他从岳父那里得知了国内政治局势,看清了保守党

政府部门偷换选票、制造伪证栽赃陷害自由党人的恶行劣迹。进而他“相信消灭保守制

度是

必要的”。战争爆发后,他率领21个30岁以下的人,夺取了政府派到马孔多的警备队的枪支

,枪决了警备队长。接着,他的队伍离开家乡去与革命将军麦丁纳会合。

奥雷连诺上校发动起义的主要目的,是“彻底摧毁保守制度摇摇欲坠的大厦”,求得自身的

解放。为此,他甚至出国与加勒比海其他国家节节胜利的联邦主义者联合起来,并企图联合

中美洲的联邦主义者的力量,“推翻整个大陆——从阿拉加斯加到巴塔戈尼亚——的保守派

政府”。然而,他得知自由党的领袖们把革命变成了为个人权力的战斗,便想赶快结束这种

讨厌的战争,甚至不惜镇压起义,终于在尼德投降书上签了字。他感到耻辱,于是开枪自杀

,可是没有击中要害。这次自杀被看成是崇高行为,解除了他被讥笑唾骂的难堪局面,恢复

了他已经失去的威望。

在自由党人和保守党人长达20年的战争中,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自由党人一边,出生入死,身

先士卒,既未能使自己得到解放,更未能摧毁保守制度。可以认为,这既是奥雷连诺上校的

个人悲剧,也是拉丁美洲的民族悲剧。悲剧的根源首先是自由党领袖们的出卖行为,其次是

上校本人对孤独的向往。他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的原因之一,便是回到马孔多制作金鱼,安

度晚年。

《百年孤独》从马孔多最后在飓风中消亡和布恩蒂亚家族7代人的孤独与兴衰,多方面地探

讨了孤独、兴衰、消亡的原因。这是马尔克斯对拉丁美洲一百年历史教训的沉痛反思,是作

者用魔幻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写成的历史总结。其用意是使人相信拉丁美洲的真实生活情况

,让拉丁美洲和它的人民发扬自身优势,斩断“孤独”的病根,走上兴旺发达的、独立自主

的道路,建立起“任何人无权决定他人应该如何生活和如何死亡”的新社会。“在那时,人

们可以享受真正的爱情,人人可以追求幸福;而那些曾经被命运注定成为百年孤独的民族,

也终将在地球上获得永生的第二次机会。”小说最后一句说的“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

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正是作者这种主导思想的反映。

这部小说是以反殖民主义、反封建制度、反独裁统治、反血腥内讧和反保守落后为主题思想

的优秀作品。

《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其艺术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浓重的魔幻色彩。

通过这本书,充满神秘怪异、荒诞离奇的细节,社会动荡激烈,政局长期不稳,大自然异

乎寻常,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神话传说在群众精神生活中扎根,等等,使得拉丁美洲的现实成

为神奇的、魔幻的现实。但作家不是拿魔幻的事物当做真实来表现,而是把现实作为魔幻事

物去描述。

魔幻经典文坛巨作

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百年孤独》发表引起了世界文坛的一场“文学

地震”,被誉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

“魔幻现实主义”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拉丁美洲文坛上崛起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怪诞风格的

流派。它的出现,使拉美文学变异一新,也使世界文坛刮目相看,从而一度形成了拉丁美洲

文学热潮。这一流派的共同特点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使其失真”的魔幻手法。哥伦比亚作

家马尔克斯1967年出版的这本《百年孤独》,便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透过魔幻

外衣,我们看到了虚伪的政客、残忍的国王、荒淫的庄园主以及种种罪恶黑暗的现实。作

一问世,就取得了爆炸性的轰动效应,被誉为“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通过

这本书,牢牢地巩固了拉丁美洲小说界所取得的声誉”,“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自然主义,

都没有使该大陆产生过如此令人满意的风格。”小说一版再版,印数高达几千万册,马尔克

斯也因此而享誉世界,并获得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