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章 科举制 (1)
科举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之所以会产生,一是因为最高封建
统治者需要它。隋文帝杨坚作为一个开明的封建统治者首推科举制,用它来选拔人才、任用
才,为其封建统治服务,使其王朝长治不衰。二是隋朝之前社会经济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
,地
主阶级内部的关系日趋复杂。南北朝后期,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他们对门阀世族
地主的政治垄断日益不满,要求参与政治事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兴的
王朝就不能不考虑这部分人的要求,科举制于是以崭新的面貌走到了历史的前台,三是魏晋
南北朝时代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已走向了穷途末路,魏晋南北朝时代,分科考试、择
优录用的选仕方式已初露端倪,显示出潜在的蓬勃生机。统治者当然会择善而用。
由此可见,隋朝采用科举制度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指。隋文帝杨坚不失时机地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成为确立和推行科举制的功臣。
科举源隋 唐兴宋昌
科举制即科举取仕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和官员一样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
成绩选拔人才、分赐官职的一种人事制度。科举制在隋朝尚属开创阶段,还很不成熟,很不
完善,直到唐朝得到巨大发展。
唐朝初建时,为了笼络各地的豪强势力,也曾实行过九品中正制,但它分散了朝廷的权力,
滋长了豪门势力,给封建统治造成了严重威胁,因而不久便被废除,转而走科举考试之路。
唐高宗以后,要求做官的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越来越多,这时的科举取仕数量比过去增多了
,由科举入官的人的地位也提高了。武则天当政后,在选人任官方面采取了放宽仕途、扩招
人数的政策。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科举选仕的规模又趋扩大。这时盛行以诗赋取士的方
式。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入仕,尤其是以进士获得要职的人越来越多。
唐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两种:第一种是生徒。这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
馆,以及各地方州、县学馆的学生。第二种是乡贡。凡不属于以上类型的学生,要向所在州
、县官府报考。州、县对他们逐级考试,合格的人被送到京城参加省试。把不合格的人推举
到京城参加省试的人要受到惩罚。
唐代科举考试在不同的时期设立的科目不尽相同,随时有增有减,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其
中常见的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诸史、开元礼、童子种等,此间还有武
举,武举
由武则天创设,由兵部员外郎一人主持考试,分为平射、武举二科。须考步射、马枪、马射
负重等,也考其语言,观其身材。武举在唐代只实行了一段时间便停止了。以上各科中,考
明经、进士的人最多。
国家级的科举考试称为省试。参加省试以前要先经过预选,预选合格者被送到中央来参加省
试。凡是省试落第的人都可以进国子监学习,以伺再试。有的就留在京城,复习作文,伺机
呈献给公卿权贵,以求得举荐。通过省试即为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状头”。得
了进士并不一定就有官做,它只是一种身份,只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要做官还要经过吏部的
考试,考中者才授予官职。
宋朝的科举制较之唐朝的科举制前进了一步,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结束了长达几十年
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北宋王朝。为了选拔人才,巩固自己的统治,赵匡胤因
袭了唐代的科举制。同时注入了新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
北宋时期科举考试的生源基本上与唐代相同。北宋京城开封设有国子监,起初是皇戚贵族子
弟读书的地方。国子监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不过,后来国子监允许成绩优异、
有本乡官员保举的外地人进入学习。第二种生源是地方上经层层考试选拔出的优秀书生。
北宋的考试科目也有十几种之多,有进士科、制科、词科、武举、童子、九经、五经、三史
、三礼、开元礼、学究、明法等,其中最重要的要数进士科。词科较之唐朝是新增科目,这
略作记述。其他科目与唐朝大同小异,如童子科规定童子的年龄标准是15岁以下,武举科除
考武力外,还考兵法。
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词的鼎盛时期,原因何在呢?这大概与宋代科举考试设立词
科有密切的关系。
北宋前期,进士科考试就像唐代一样重视诗赋,后来宋神宗听取了王安石的建议,改考经文
、策论,从此及第者的文学水平就下降了。这样一来,皇帝在起草各种文书时深感人才缺乏
,于是于宋哲宗初年新开了词科。词科的考试内容在不同的时期也略有变动,大体上主要考
表章、戒谕、露布、檄书、颂、箴、序、记等文体。词科考试要求考生博览群书,纵贯古今
,熟知经史,有一定的文字功夫和作文能力。词科考试注意文章对偶、用典、声韵和谐,多
在形式上、技巧上下功夫,不追求内容的丰厚殷实,所以受到有见识的文学家的批评。南宋
文学家叶适就对之持否定态度,批评它:“……以一联之工而遂擅终身之官爵……”是很
有道理的。
宋代的科举考试过程以进士科最为完整。它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
州试时,进士科由州之通判主持,其余各科由录事参军(州长助理)主持。
礼部在春季举行省试。主考官由皇帝任命,多由翰林学士、六部尚书担任。在职的官员也可
以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可以不参加州试,直接参加省试。
省试通过以后还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宋代殿试的先例是宋太祖赵匡胤开的,这次参
加殿试的进士及其他各科及第者有28人,以后逐渐形成了制度。皇帝之所以要亲自主持殿试
就是为了避免考官和考生建立特殊关系,结党营私,危及他的中央集权统治。
殿试的时候,殿的两厢挂帷帐,设坐席,上面写有考生的姓名。考试前一天,在宫墙外发榜
公布入场次序。第二天考生们依次入场,对号入座。
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比唐朝扩大了。唐代每次进士及第的人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扩大到
三百人,甚至更多。此外,宋代经过省试、殿试者便立即授官,而且成绩优秀者还可得高官
,这一点与唐代也很不相同。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身份,取得了做官资格,若要做官,还
要经过吏部的考试。
南宋的科举考试大体上与北宋一脉相承,仅在枝节上有些变动。当时殿试的前三名已经称为
状元、榜眼、探花了。
八股取仕 明衰清亡
其实早在明清前的元代科举制便已进入低潮。游猎民族出身的元朝统治者知识水平很低,认
识不到文人的重要作用,元朝建立后的40多年间没有实行过科举考试。
元朝虽于1315年开科取仕,但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它把人分成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
等是色目人,其中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各少数民族;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
金朝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即长江以南的汉人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在进行各级考试
时,一、二等人都和三、四等人分开。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考两场,汉人和南
人则要考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