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章 佛 教
公元前6世纪,在神秘、古老的印度境内,诞生了一个称尊世界的人,他的名字叫悉达多,
意为“成就一切的人”。
他创立了佛教。在婆罗门教奉种姓制度为至宝时,他树起了“众生平等”的大旗。他不辞辛
劳、艰险,以度化众生为己任,并留给后世以博大精深之佛法,惟愿人类正道直行,得
脱苦烦。
释迦牟尼是他获得的尊称。
生为王胄 苦修成佛
公元前565年4月8日,在印度东北部一个奴隶制国家——迦毗罗卫国,国王
摩耶的夫人生下一子,取名叫乔答摩·悉达多。这
个小孩即是释迦牟尼。
摩耶夫人分娩后7天便死去了,乔答摩是在他姨母的抚养下成长起来的。他生性仁爱,对一
生命都倍加爱护。他生性聪明、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掌握了丰富的哲学、文学、艺术知识,
并且还学得了一身武艺。
有一天,悉达多出游,看到了一个老者和一个病人,他想帮助他们,可是他无法给老人恢复
青春,让病人重新健康,这令他深深苦恼。第二次出游他又遇到了送葬的悲惨场面,给他很
大的刺激,他深感人生无常,从而抑郁寡欢。思虑再三,他决定去深山访名师出家修行。在
29岁那年,即公元前536年,他放弃王储地位,离家远游。
当时,印度除了婆罗门教外,还有
耆那教具有相当影响,二者都主张苦行修身。悉达多当时尚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大彻大悟,
达无上正觉,也就只能按婆罗门教的要求苦行修炼,他抛弃一切安乐,严厉地折磨自己,
甚至绝食到瘦弱不堪的地步。这样过了6年,他终于明白这种方法不能解决他内心的困惑。
因为这种苦修方式只能克制生理上的欲望,却不能给人以心灵上的启示。悉达多决定放弃这
种生活。
悉达多离家期间,其父净饭王曾派侍者去追回他。他们找到了太子,同他
起苦修。后来,他们便成了佛的第一
批弟子。
后来,悉达多来到一棵菩提树下,敷吉祥草东向盘坐,闭目修行。他对万物生灭的原理反
复思索,盘坐49天,终于豁然而悟,心灵上不再存有一丝无明,他发现了真理,成就了无上
正觉,彻知了宇宙万物中的一切。
传经布道 普渡众生
“世界上一切众生,没有一个心地不同佛一样是光明的,只不过是被种种烦恼所缠绕、所
迷惑,而不能透露出来罢了。”
佛陀要把这个真理告诉一切众生,让他们的心地都像佛一样光明。
佛陀开始外出布道,途径旧地尼禅河畔,在此度化了苦行仙人优娄频罗?迦叶、那提?迦叶
、伽
耶?迦叶三兄弟及其500弟子。接着,他又赴王舍城之竹林,将一外道名师桑迦雅的高足舍
利和目犍连收为弟子。当时的六师外道教势力很大,人数很多,但
自佛陀布道以来,六师外道弟子大批皈依佛教,使佛教很快兴盛起来,佛陀在摩揭陀国威名
大振。
佛教反对极端苦行,同时也反对纵欲享乐。所以,
他初转法轮,开宗明义便讲:“出家人有两种谛,一者心著欲境而不能离,是不能解脱之因
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离,永无解脱;离此二道乃为中道,精修勤习能至涅槃
。”
当时,印度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各方面正发生巨大变化:一大批繁荣的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相继形成;旧的等级制度开始瓦解,下层群众不断掀起反
种姓迫害的暴动;反婆罗门思潮已汇成潮流。而佛教提出的和平戒杀、转轮王治世等主张,
快适应了当时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特别是在教理方面的不分种姓,提倡众生一律平等,
很容易为除婆罗门以外各阶层人士所接受和信仰。
但是,佛教的“一切众生悉皆平等”和反对创世神说,与严格主张种姓制度和梵天创造宇宙
的婆罗门发生了严重的对立。而六师外道虽然也反对婆罗门,但同佛教的“中道说”也发生
了冲突。但是,佛陀的威望还是与日俱增。
拘萨罗国舍卫城的富商须达多在听佛陀讲道之后,非常高兴,并为佛陀修造了祗园精舍,迎
请佛陀到拘萨罗国讲道说法,化度全国的人民。在这里,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与诸外道首领
进行辩论获得胜利,大大提高了佛陀在拘萨罗国的声望。舍卫城中不少外道首领,放弃了自
己的信仰,皈依到佛陀座下。国王波斯匿王也曾多次造访精舍,听佛说法,这样一来,连同
王后、妃嫔、王子、大臣、长者及民众都纷纷前来皈依。
佛陀返归故里,给族人说法,赢得族人信
仰。佛陀的许多兄弟也要求佛陀给做了剃度。允许小孩出家。后来佛教接受了女性信徒。
佛陀一生传道说法45年,足迹主要遍及中印恒河流域各地。他宣扬四姓平等,终于打破了不
合理的种姓制度。在佛门弟子中,上至国王、后妃、豪臣、富商,下至乞丐、奴隶、妓女,
不分种姓,一律平等。僧团组织中的比丘、比丘尼和优波塞、优波夷,合称“佛门”四众;
另有沙弥、沙弥尼及叉式摩那,通称“七众”弟子。这样,佛弟子人数就相当可观,遍及16
国。这是其他宗教所不能比的。佛陀“众生平等”的主张,使他创立的佛教能够在民众中广
为传播,甚至越过本土,在世界各地找到滋生的肥沃土壤。
在80岁的时候,佛陀与弟子阿难一同外出布道,涅槃
这一年为公元前485年。
佛教流传 光照后世
佛陀所传佛法都是口头说法,未曾留下文字著述。为维护佛法正统、使其长存,就必须把佛
陀讲经布道时说的话复述结集。
大弟子大迦叶在摩揭陀国王阿世的支持下,召集各国比丘500人,集结在王舍城附近的
七叶岩毕波罗窟。
大家分别背诵所闻,然后汇聚一起,由权威弟子负责,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形成了关于教理
内容的《阿含经》和关于戒律的《八十诵律》,后者已失传于世。
“阿含”有“集结教说的经典”之义,主要论述了四圣谛、八正道、五蕴、十二因缘、因果
报应、生死轮回等。这便是佛陀用以度化众生的佛光。
四圣谛包括苦、集、灭、道四谛。它表述了佛教对一切有情生死痛苦与解脱安乐的途径和看
法。
苦谛:是就整个人生而言,会遇到不尽的苦恼。人生即为苦,苦海无边。人生有八苦。生苦
、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
集谛:即无明,乃痴、嗔、贪的聚集。痴是不明事理,迷惘愚昧;嗔是激恚愤恨,忌妒不平
;贪是对名利财色等一切的贪欲。
“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便是四谛的宗旨。
要想达到涅槃
解脱,就必须选择“八正道”。就是要有正确的认识、思维、语言、行为、生
活、努力、信念、禅思。这八正道以道谛为中心展开,既反对享乐,也反对苦行,而行“中
道”,所以叫“正道”。正道而行,自然无虞。
佛陀讲完四谛八正道之后,又为他们讲了十二因缘。
“因缘论”被认为是佛教教义的精髓,是佛陀观察宇宙,断悟人生的独特方法,也可以说成
是佛教的世界观,又叫“缘起法”。
所谓“缘起”,就是把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看做是一种相依、相缘、相资的关系,即相
互依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关系或过程。
宇宙
万象之存在乃主观认识与客观认识对象彼此相依、相辅的结果,离开主客观的相因,便无世
界。
而十二因缘便把上述的缘起法分成12个彼此成为条件、成为因果联系的环节。这十二因缘分
为过
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它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
、生、老死。其中无明和行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
在因;生、老死是未来果。
释迦牟尼为拯救众生,而创立佛教,并穷其一生,宣传佛教,对于社会的安定,确
实起到了
不可低估的作用。佛学作为一种哲学,成为世界思想宝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佛
教的传播,对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诸方面的生活影响重大,促进了各国文化的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