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章 儒家学说的形成
在中国悠悠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种思想学说能像儒家学说那样主宰中国封建上层建
筑及其意识形态,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并对近现代中国文化及其他东方文化产生巨大
影响,以至在海外,“儒学”已几乎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要了解东方文化,不
能不知晓儒家思想,那么,儒家学说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呢?
泰麓圣出 兴礼周游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在鲁国陬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
庭诞生了一个小生命,因是“祷于尼丘”而生,故名取为丘,字号仲尼。
孔子15岁之前在平民学校上学时,他不仅学到了一般的文化和军事训练知识,而且受到传统
礼仪活动的熏陶。后来平民学校已不能满足孔子的求知欲望,在没有资格进入贵族子弟大学
深造的情况下,决心自学。他自学的主要内容是《诗》、《书》、《礼》,《乐》等。
孔子通过对夏、商、周礼乐文化的研究,确定了周礼的率先地位。他认为,三代礼制表现为
一种渐进的历史过程,后世之礼对前世之礼做出损益而有发展;他感到,夏礼和殷礼由于时
代久远、文献不足而不知其详,只有在夏礼和殷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礼最丰富,从而使
其确立了周文化的率先地位。
周礼的道德理性是尊尊与亲亲。亲亲就是在氏族内部依亲近疏远之原则而有差别,血缘逾亲
则爱愈亲。这种爱是以亲子(父母与子女)之爱为核心的,并由此派生出孝、悌等道德观念
。
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他的学生宰予把三年居丧看做徒具形式的无益之举,
孔子对此很不以为然。他说,礼体现的亲子之爱,尽管没有突破宗法血缘关系的狭隘范围,
但它
是培育仁的思想土壤,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养育之恩缺乏还报热情的人可能做到仁。孔子还
认为,如果把孝悌之爱推行到血缘关系以外的社会成员中,做到“泛爱众”,那是十分高尚
的,那就是仁。
孔子把他的仁论推广到君王为政上,认为贤明有德的国王可以而且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仁,即要“为政以德”。
孔子满怀“仁政德治”的理想,很想找到机会使之成为现实。在当时,一个人的政治主张,
主要是通过做官来实现。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时
在鲁国做官。但不过4年,由于在立场观点上与统治者矛盾,而孔子不愿与贵族当权者同流
合污,被迫弃官出走,开始了他访问列国诸侯的艰难的求索之路。
孔子访问诸侯列国之行的第一站在卫国。由于孔子声望已经很高,又做过鲁国的上卿(
即大司寇),因此卫灵公很有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二千石粮的薪水。而平庸的卫灵公对孔
子的所谓“仁政德治”根本不感兴趣,而是为了利用孔子这块招牌显耀其“尊贤”的名声,
以欺骗国人。孔子离开了卫国。
孔子离开卫国一个重要原因是觉得自己像“丧家之狗”,也不明确往何处去。他们一行经过
曹国,曹国没有接待;经过宋国,差点遭杀害;到郑国,狼狈得和弟子失散了,郑国没有接
待他们;最后在离开卫国的一年之后到达陈国,住在他曾相互仰慕的贤人司城贞子家,并通
过他向国君推荐,取得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职位。3年后,吴国侵略陈国,孔子又不得不躲避
战乱而离开。当时,楚国有位贤明的政治家,人称叶公,孔子决定去找他。
卫国孔子有许多弟子在那里做官,卫国政局安定以后,要求孔子回卫国的呼声很高,于是在
63岁的时候,孔子从楚国回到了卫国。但是回卫国后既没有人要他为政,也没
有人向他问政,在此情况下,孔子就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和治学上。
在年近七旬时,孔子结束了流浪生活,又回到了鲁国。
仁政为本 中庸持身
孔子为实现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四处碰壁,历尽坎坷,又耳闻目睹日益尖锐的社会
矛盾和政治斗争,使他感到要确定一种使对立双方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这就是
中庸。什么是中庸?“中”,即中正,中和;“庸”,通“用”;中庸,即以中为用。把握
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透的量的规定性,使对立双方各在一定限度内发展,从而保持统一体
的和谐与统一。
中庸思想认为,只有把握两端,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并且运用中。所以,“过犹不及”的思
想实际上是中庸原则的具体运用。
无过无不及并不是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在原则上对立的观点之间采取的无原则的迁就态度
既承认这一个,又承认相反的另一种,没有原则性,不管是与非。但是,执芮用中、无过无
不及则不然,它是有原则的,此原则就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上,都必须遵守礼。礼
是仁的形式,可以作为决定中的标准。实际上,孔子不但不搞折中主义,而且十分痛恨搞折
中主义的人。对于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到哪里都受欢迎的人,孔子称其为“乡愿
”,他说:“路过我的家门不进我家,而我不感到遗憾的人,只有乡愿!乡愿是道德贼!”由
此可见孔子对折中主义者的厌恶和痛恨。
把中庸思想应用于治理国家,孔子认为应该“尊五美,摒四恶”。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张问孔子:“怎么样才可以从政呢?”孔子回答说:“尊重五美,摒
弃四恶,这样才能从政。”子张又问:“那什么叫五美呢?”孔子答道:“君子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即为五美。”“那什么为四恶呢?”子张问
,孔子说:“不进行教育便动不动杀人,谓之虐;不说明意图便要别人做出合乎自己心愿的
成绩,谓之暴;起先懈怠不管突然限期完成,谓之贼;答应给人钱财物却出手悭吝,叫做小
气。以上即为四恶。”
五美全是从两面立论,把每一个问题的利与弊都联系起来,兴其利而防其弊,以防弊为兴
利所应掌握的度,这就是孔子所要求的美。而四恶中,在惩与教的问题上,联结两端,以教
育为惩治之前提,以惩治济教育之所不及,二者互为补充而取其中。这充分表现出,孔子力
图用中庸之道去探讨一条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尊五美、摒四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教
育、道德和领导作风等诸多方面,实际上是一篇施政大纲。
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是:以《诗》、《书》、《易》、《礼》、《乐》、《春秋》的思想为
育人的内容,崇仁厉义序人论为儒家的思想中心,培养君子人格,成为贤人圣人为儒家育人
的最高理想;把仁的思想扩大到政治上,实行德治,重民生,行教化,旨在维护以等级制度
和纲常秩序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社会。如果说孔子的思想为“人学”的奠基,那么孟子的思想
则是“人学”的发展。他的仁政学说和民本主义,意味着“人”的初步发现,其理论基础是
性善论,并蕴含着不少的辩证思维。
孟子的仁政学说,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上,主张正经界、行井田、薄
敛。二是政治上,主张实行禅让制、尊贤使能、省刑罚。三是军事上,孟子反对争霸和兼并
战争,而主张兴仁义之师。四是文教上,孟子主张君主要与民同乐,重视民众的教育。
在孔子思想中,“仁”既是一个伦理的范畴,又是一个政治概念。而孟子用“仁”和“仁政
”将伦理范畴和政治概念区别开来,这是人学理论体系严密而完善化的一种表现。
春秋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潮,但儒学开创者孔子并没有对这种思潮作
出理论上的概括。于是,责任便落在了孟子肩上。孟子脍炙人口的名句是:“民为贵,社稷
次之。”孟
子认为,一方面,按等级地位来说,君位是尊贵的,臣民地位是卑下的;可是,就道德意义
上来说,君对有德的臣是师事的关系,“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更谈不上随便召唤了。
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是很少见的。道家的庄子主张“小国寡民”,“使
民复结绳而用”,基本上没有民本思想。纵横家虽然有一些民本思想,但他们注意的只是智
谋策略,而不是民心民力。法家则是民心民力的否定派,韩非子把哀怜百姓与国家安危对立
起来,以“严刑重罚”来驱使平民百姓。孟子的民本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前奏曲。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都有四种善的萌芽,他称之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端”的扩充和发展就是“四德”——仁、义、礼、智。
孟子说仁义礼智,不是从外边给予我的,而是我先天所固有,不需要人去思索它已经存在
了。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仁义礼智等善性。
孟子把人性区分为大体和小体两种:大体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即仁、义、礼、智的道德;小
指人的自然属性,即耳、目、口、腹之欲等。他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既有区别,
有联系。人的自然属性应该受社会属性的制约,为吃喝而活着的人,如果失去仁、义、礼
、智的道德,那他们所养的口腹岂不只是自然属性的皮肤肌肉吗?不是。这种皮肤肌肉已成
为人的社会属性的载体,表现出比自然属性更高的意义。
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又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展,特别是关于人性问题。荀子认为,孟子主性善
把仁、义、礼、智作为性善的依据,这是把后天的道德伦理说成性,以伪为性,是不知性伪
之分的
结果。对于人性的改造和教育,荀子强调化性起伪和性伪合。性伪是辩证的统一,只是性伪
合,才能化性起伪,形成后天的伦常道德、文学艺术等。
荀子认为,从人性上来讲,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不论圣人、君子,还是恶人、小人,生下来
性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高下优劣之分。圣人、君子所以不同于众,在于“积伪”,人们的
习俗和长期的行为实践可以改变人的性质,从而否定了天才论。
东方文化 儒学精要
从孔子到荀子,这三位思想家终于建立了一个光照中华的学派。以孔孟思想为主体的儒家学
派在汉朝以后成为主体,他们把持政权,教育人民和编写典籍,从而使得儒家思想获得了文
化上的统治地位,后世的儒学者们对孔子的思想不断修正,其中有两次的大规模改革。
来自阴阳学派的大师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将儒家从“人”道提到了“天人合一”,并使儒家
成为皇帝所提倡的惟一学问;而在宋朝之后,以朱熹为首的学者们在吸收了道、释、儒三教
内容之后,提出了富于思辨的抽象的理学,从而大大改变了孔子的“人道”,而使儒家上升
为哲学的高度,以和道家、佛教相比。但宋朝后向内收缩的心态显然使此后的中国受到极大
的消极影响。
当我们今天在为自己的伟大的5000年文明而自豪骄傲的时候,我们决不要忘记奠基者们的
奋斗,
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世界才有了光彩和灿烂的东方文明。如果没有孔孟荀建立儒学,今天
的中国文化会怎么样,谁也不敢假设。
汉代以后的2000余年间,朝代有更替,君王有变换,然而儒家思想却始终是中国社会的精神
支柱和思想基础。虽然孔子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与历代腐败封建文明相结合导致中国的长期停
滞落后,但孔子思想中的另一面却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传统和社会风尚。可以说,孔
子的思想是构成中华文化整体的主要部分。
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化,而且对其他众多亚洲国家现代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以和
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今日世界,儒家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由于深受儒
家思想影响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东亚儒家资本主义”的提法为众多学者
受,其特点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本思想,以和谐高于一切的人际关系准则,以高产乃是为
善的劳动道德观念。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相信,通过扬弃,古老的儒家思想将为
人类幸福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