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节 归零之后谈学习 (2)
5学会读无字之书
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曾主张重视“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无字之书”。鲁迅少年时
代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而且也乐于与农村少年为友,喜欢到农村看社戏,所以
他从农村汲取营养,创作出了
《故乡》、《社戏》等短篇小说的生活素材都是在那时积累的。
鲁迅一生针砭时弊,写了许多杂文。如果鲁迅不注意读社会现实这部“无字之书”,只知闭
门做学问,他又怎么会从中看出“世人的真面目”,怎么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用
他手中那支强而有力、泼辣而又幽默的笔,画出黑暗势力的丑陋面目”呢?
著名的历史学家张舜微对“无字之书”的重要性也深有体会:“除书本外,还应多读‘无字
之书’,以扩大求知领域。”张老早年读《说文》时,其中有句“秋种厚埋,故谓之麦”。
开始时,他并不怎么理解此句,后来,他亲眼看到秋冬之季种麦,都是先用锄深深地把土挖
出,然后将种子放下,再盖上厚厚的土。人称“挖麦子”,这种挖麦子与其他的谷类种植方
法不太相同。通过这件事,张老总算体会到了书中所谓“厚埋”的真正含义了。
高尔基曾这样说道:“这个警察比我的那些教师们更透彻、更明白地为我讲明了当时的国家
机构。”高尔基从“社会大学”中读“无字书”所获得的一切,为他日后所创作的“有字之
书”提供了无限的源泉。这在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之中均有体现。
通过读“无字之书”获益匪浅的成功者还有许多:
托尔斯泰在基辅公路上散步时,每当他遇到熟识或者不熟识的农民,就主动与他们进行攀谈
,并时时在小本子上记下有用的东西,因此,托尔斯泰把这条公路称作他的“大学”。
达尔文对在剑桥大学所学的专业“神学”毫无兴趣。于是,他除了听生物课以外,还参加科
学考察的活动,向社会上的教师、农夫、工人学习。
达尔文说:“我认为,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在自学中得来的。”
虽然,达尔文同时上了两所大学,但是,“社会大学”给他的知识要比剑桥大学给他的知识
更多。
当然,要想读好“无字之书”,就必须脚踏实地,有深入调查及求实的精神。这种精神,不
但可以帮你纠正“有字之书”之中的错误、掌握真正的知识,而且能达到“学以致用”,赐
予你新的知识。
又如:年仅25岁的伽利略因善于读“无字之书”——通过进行试验——把亚里士多德关于物
体降落的速度是依物体本身的轻重决定的错误理论推翻了。而在当时学者的心目中,除了上
帝,只有亚里士多德永远是对的。
要想读好“无字之书”,必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红楼梦》的第三回描写了黛玉初到
贾府的情形,“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于是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也因此观察到了
贾府很多“与别家不同”的地方。
所以说,能读懂“无字之书”者不简单。正因为“无字”,所以不为人注意,甚至明摆着,
人们也因为司空见惯,而不能从中获得任何“知识”。所以,读“无字之书”,必须别具慧
眼,“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有很多科学上的发明、艺术上的创造、科学真理的发现,往往是由
于“有心人”受到实际生活中某些事例的启示,引发了某些联想,进而对其进行深入的钻
研,最后才得以揭开奥秘。
譬如,著名京剧艺术家盖叫天就曾经从石狮子的雄伟体态中受到了启发,继而琢磨,之后提
炼出了舞台上既矫健又英武的身段;他从香烟的袅袅飘动中,产生艺术的联想,并演化出了
妩媚的舞姿。
因此,将心态归零,抛弃对社会、对生活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仔细观察身边的社会,做生
中的“有心人”。只有“有心人”才能读懂“无字之书”,才能从中获得无限的“珍宝”。
只有那些有心人
,才能以敏锐的洞察力,在平凡之中见其奇特之处,并对其加以捕捉,触类旁通,窥知奥秘
。那些不愿意付出心血、对生活漫不经心的人,是绝对不可能从“无字之书”中获取知识的
。
读“有字之书”必须上正规的院校,而读“无字之书”则要进“社会大学”。如果正规大学
是一片湖泊,那么“社会大学”就是一片大海,永远没有毕业之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把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起来,这是获取更多精神财富、成就大事的一
条准则。
6及时给自己充电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勤奋以外,还需要有另一种观念,即充电的观念。尤其是现在这个时
代,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技术也日新月异,不及时补充新知识,自满于已获得的知识,就会
落后于时代。
现代社会千变万化,节奏加快,要求我们需将心态归零,抱定“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
你也应该记住:最难战胜的劲敌,是那一步也不放松的人。我们常会听见“那个人是属于大
器晚成型的”之类的话,意思是说,他现在虽然并不怎么样,但日后总会成功的。
从同样的起点开始工作,有些人能立刻掌握要领而开展工作,虽然这种人很少、很难得,但
他们往往自恃能力强,放弃了充实自己的机会,甚至退步变坏。
与此相反,那些起先摸不清情况而不顺畅的人如果多方请教,同时自己也认真用功并继续保
持这种态度,大多会获得很大的成功。这样的对比说明,能否不断学习是决定你能否成就事
业的一个关?砸蛩亍*?
人的成长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与指导。例如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指导,在适当的时机恰当
地施予,才能实现一个人的正常成长。更重要的,就是对这种帮助与教导要自己主动地去学
习吸收。
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社会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念头,这种人以后都不会再有什么进步
了。反之,那些学生时代不起眼的人在社会上往往恪守本分、主动学习,从而取得长足发展
,从而“大器晚成”。所谓“大器晚成”的人必是那种保持自觉的学习态度的人,他们勤奋
地学习
,踏实地进步,自身实力与日俱增。工作中的每天都有新情况、新挑战,你每天都要面对新
事物。学习与生活同在,生活就是学习。
一份工作,有些人干一段时间就觉得没前途了,想换一份,而换工作是有条件的,有实力才
能换工作,而实力来自你自己。现代社会的机会很多,你只要天天学习,就会天天有进步
,才会天天有机会,你的生活也就会富有生机。
如果因为目前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就感到放心,每天优哉游哉地过安稳日子,那么目前的
情形就不一定能维持很久了。而且,你也就离失败也不远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就是这个道理。
相反,如果能珍惜这份工作而埋头苦干,不断进取、不断创造新的东西,“活到老,学到
”,那么你的进步一定是无止境的,你就能日日以清新愉快的心情去做自己的工作,你就不
觉得疲倦。当你有理想,而不至于失去它时,你的生活会是多姿多彩的。人们应把自己的使
命刻在心里,为了完成使命,甚至愿意舍命去完成。当然,这里所谓的舍命并非字面意义上
的舍弃生命,而是指让自己强而有力地去努力工作,让生命发挥最大意义上的作用。只有不
地为自己“充电”,这种生命力才会更加强大,你的“能量”才会不断地得到补充,才能让
生命更有意义,让生活更加美好。只有不断进步才会更上一层楼。
一个颇有魄力的老总在公司的经理会上说了这样一番话:
“如果现在公司命令你担任技术部长、厂长或分公司的经理的话,你们会怎样回答?你会以
‘尽
力回报公司对我的重用。作为一个厂长,我会生产优良产品,并好好训练员工’回答我,还
是以‘我能胜任厂长的职务,请安心地指派我吧’来马上回答呢?
一直在公司工作,任职10年以上,有了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你们,平时不断地锻炼自己
、不断地进修了吗?一旦被派往主管职位的时候,有跟外国任何公司一较高下、把工作做
好的胆量吗?如果谁有把握,那么请举手。”
发现没有人举手后,他继续说:“各位可能是由于谦虚,所以没有举手。到目前,很多深受
公司、同行和社会称赞的前辈,都是因为在委以重任时,表现优异。正是由于他们的领导,
司才有现在的发展,他们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进修,不断地
磨炼
自己,认真学习工作要领。当他们被委以重任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带来出色的成
果。”
是的,这一点永远都是正确的。又如艺术界的名演员,都是很有天赋的人,但他们仍会分秒
必争
地为提高自己演技而认真学习。如果报纸上的影评、剧评指责他的缺点的话,他会一夜不眠
地思索自己的缺点,这样我们才能欣赏到完美的表演。对一个公司的员工来说,平时认真地
磨炼和努力是一样的道理。缺少不断的努力和磨炼,绝对不能培养自己的信心和实力来担任
成大事者的工作。
只有时常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保持归零的心态,时刻鞭策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每天有新
的收获,才能有能力去追求成功、获得成功。
7终身学习
从前有一个人,从一个生性懒惰、挥霍无度的人手里买到了一块田地。等到成交时已经是
5月底了。以前那个懒惰的地主,在早春时分,不曾下种、不曾耕耘。许多邻近的人都去告
这位新地主,说春天已过,除了种些蔬菜以外,不要再种别的东西,现在已经太迟了。但是
这个新
地主是很有头脑、很能干的人;他种下了些生长得为时较晚的谷类种子,并且得到了很丰
盛的收获——一次超过其他邻居所得的收获。这类事情的发生,不仅仅限于耕田;在事业的
各方面,都有类似的现象。
假使你真有归零的心态,你也应当记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每天所遇见的每个人,
能增益你的知识。假使你遇见的是一个印刷匠,他能教你许多印刷的技术;一个泥水匠,
告诉你建筑方面的技巧;一个普通的农夫,有他做人、做事的经验,你能从他身上了解到许
多人情世故。
尽力从每一处可能的地方努力摄取知识,这是使人知识广博的惟一途径。广博的知识,可
以使人们胸襟广阔、开通,不至于狭隘、鄙陋。这样的人能够从多方面去接触人生、领会
人生;这样的人大都是饶有趣味的人,因为他们有着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一般不曾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往往有过于看重大学教育的趋向。一般因家境困难,或身体残
疾,而无缘进入大学的人,总以为他们是遭受了一种不可复得的损失,以为在他们的一生中
是一个永远不可补救的缺陷。但就事实而论,世间最有学问、最有知识、最有效率的人
往往是那些从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甚至是那些连中学也没有跨进过的人。
有一个青年,他连小学教育都没有完全接受。然而,因为他后来勤奋学习了许多历史传记的
籍,所以竟成了一个历史专家,遇见他的人都称赞他的学问。他读书很多,所以他的英文也
分好,虽然他对于文法上呆板的规律不大理会,但是他广读一些名家之作,熟知用词选句的
方法,所以他的作品具有一种迷人的风格。
不幸的是,许多成年人总以为人一过了那感受性最强的青年时期,就成强弩之末,再受教育
已是太迟了。
世间最可敬的就是那些仍然孜孜好学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他们继续积累知识,利用全部的空
闲时间,全神贯注地摄取知识,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充实的人。
教育的意义十分广泛,我们可以避免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对于某些课目,成年人的学
习力要比学生的学习力强得多,因为他有更多的经验、更成熟的见解、更正确的判断力。
有许多人在学校的时候,成绩平凡,但毕业后继续自修,往往有惊人的表现,理由也就在此
。
更进一步说,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期。世界就是我们的大学,我们所遇见的人、所接触
的事物、所得到的经验,都是这所大学中的教师。只要我们时时将心态归零,每一分钟都
可以摄取许多知识,并将那些零碎的知识整理、组织起来,为我们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知
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