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圆满的人生只需做好三件事 (1)
冯友兰先生曾说人生只有三件事:立德、立言、立功。做好这三件事便是拥有了圆满而成功的人生。五千年的国学道路中,镌刻着无数先贤追求“人生三立”深深的步伐。这里,冯友兰先生用他精深的国学知识,向我们讲述了“人生三立”所必需的智慧。
立德:勿以善小而不为
冯友兰先生曾说:立德,是人追求中的最高境界,每天只要做一点点,每天能约束自己一点点,就是大写的人。换做一句古语名言则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一些不好的事情,一些“小恶”我们要学会约束自己不去做;而对于一些好的事情,一些“小善”,我们要学会时时做,只有这样,我们便能立下自己的德行,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然而,这一点并不为很多青少年所重视,在他们认为做一些琐碎的小事情,对于自己将来的成功来说意义十分微小,而偶尔地犯一点小错误,似乎也是无可厚非。就是抱着这样的看法,渐渐地这些青少年朋友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甚至纵容自己所犯的错误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让亲人朋友扼腕叹息。
冯友兰先生就曾经讲述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少年,怀有一腔报国的热血,立下了将来要建功立业、名垂史册的伟大志向。但是,他从来不打扫自己的房间,在他看来,一个堂堂的男子汉打扫房间是非常没有出息的。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就应该像岳飞、戚继光等英雄一样,驰骋沙场,奋力杀敌、保家卫国。由于自己的房间从来不打扫的缘故,他的房间非常的脏乱。
一天,他父亲的一个好朋友来他家做客,来到他的房间时,看到一片凌乱的样子,就劝告这位少年。要学会打扫卫生,给自己一个好的起居环境。这个小伙子非常不以为然的说:“大丈夫,应以扫清天下为己任,焉有如妇人一般打扫房间之行为。”他父亲的朋友听了这句“豪言壮语”之后,并没有赞扬他伟大的志向,而是马上说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顿时,这个人的脸红了起来,从此之后他变得爱惜卫生了,而且经常告诫自己:实现理想要坚持从小事做起,最终他成了一个有名的将领。
很多事情看起来非常的微小,做与不做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是成功往往是从做每一件小事情开始的,做人也是如此,很多青少年朋友们都有一颗做好事,乐于助人的心。但是他们总觉得没有人需要自己的帮忙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帮助别人。在他们认为只有做一些见义勇为的事情才能让自己被别人知道,被报纸宣传,使自己成为这个社会上的“小**”或者“小英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
下面这个小故事对我们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一个矿工下井刨煤时,一镐刨在一个哑炮上。哑炮响了,矿工当场被炸死。因为矿工是临时工,所以矿上只发放了一笔抚恤金,从此就不再过问矿工妻子和儿子以后的生活。悲痛的妻子在丧夫之后,面对的是来自生活上的压力。她无一技之长,只好收拾行装准备回到那个闭塞的小山村去。
那时矿工所在队的队长找到了她,告诉她说矿工们都不爱吃矿上食堂的早饭,建议她在矿上支摊儿,卖点早点,一定可以维持生计。矿工妻子想了一想,便点头答应了。于是一辆平板车往矿上一支,馄饨摊儿就开张了。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从未少过12个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时间一长,许多矿工妻子都发现自己的丈夫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下井之前必须吃上一碗馄饨。妻子们百般猜疑,甚至采用跟踪、质问等种种方法来探求究竟,结果均一无所获。直到有一天,队长刨煤时被哑炮炸成重伤。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这是我们队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帮谁帮。”从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众多吃馄饨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惟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12个人。
时光飞逝之间,当年矿工的儿子长大成人。而他饱经苦难的母亲两鬃斑白,却依然用真诚的微笑面对着每一个前来吃馄饨的人。那是发身内心的真诚与善良。更重要的是,前来光临馄饨摊儿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个人。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做好事不在于大小,也不是勉强自己才做的,它是一种自然流露出来的情节。有人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但是坚持一辈子做好事就非常难能可贵了。很多很小的好事,如果你坚持下来的话,那么你比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好事要更加地感人。
青少年朋友们:我国古代的先贤们,给我们树立起从小事做起,时刻保持着一颗为善之心的榜样,先贤尚且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做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呢?坚持从小事做起吧,那样我们才能真正锻造自己善良的品性,使善良之心永远停留在我们的心中。
立言: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冯友兰先生有一则座右铭: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可以说概括了冯友兰先生以立言为事业的一生。他的《三松堂全集》收录了他一生的心血“三史六书”:《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这些著作无疑都是“至广大”的巨著。而其中的内容则可以说“尽精微”。他的著作中体现出的思想,以及他平时为人处世的智慧则可以用“极高明而道中庸”来形容。他从不汲汲于富贵,也从不戚戚于贫贱,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波折,以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视之,这便是他的“中庸之道”的“极高明”之处。
冯友兰先生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大起大落的一生。早年他远渡重洋留学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载誉而归,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1932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便请冯友兰先生出任高教司司长,然而冯友兰以教学为重名义辞去了邀请。1934年,他从东欧回来,发表演讲《在苏联所得之印象》,这篇演讲中肯的评价了苏联共产党的作为,宣传了苏联的现状。由于为“苏共”说好话,他却又被国民党当局怀疑是共党分子,逮捕,差点遭牢狱之灾。在1943年,西南联大国民党党员推举冯友兰先生致函蒋介石,要求国民政府开放政权,实行民主,建立宪政。冯友兰先生挥笔致信蒋介石,言辞恳切而真实,最后让蒋介石感动得流泪。于是当选为国民党中央代表,并邀请他担任中央立委委员。然而冯友兰先生却不想做官,依旧从事着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和学者生涯,因为在冯友兰先生看来,“为往圣立绝学”的立言事业远比为官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