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圆满的人生只需做好三件事 (2)
建国后,冯友兰先生并没有逃往台湾。他选择留在了大陆,于是1949年以后的冯友兰先生就成了最大的改造对象,因为他的思想被看作是唯心的,与唯物的思想相反自然要接受改造。1952年,冯友兰先生访问印度回来,刚到清华,还没进家门就被学生围攻批斗。他屡次检查过不了关,就被逼站在寒风中检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70多岁的他,要面对的是天天有人冲来抄家,批斗的情况。红卫兵们搬把凳子搁在他家的院子里,然后要他站在上面做深刻地检讨。他的家里贴满了打倒的标语大字报,铺天盖地,到处贴封条。衣服都封起来了,天冷了,封条不敢拆,冯友兰先生就披条麻袋御寒。年迈的他输尿管不通,腰上挂着尿瓶,被拉去批斗,打倒在地。游街时连连跌跟头,还是要继续走。然而面对这些非人的折磨,冯友兰先生并未意志消沉,而是坚持着他著作“立言”的事业。
文革后,冯友兰先生守得云开见月明,逐渐恢复了荣誉。被人赞誉为国学大师,哲学泰斗,而此时的他依然宠辱不惊,坚持笔耕不辍。九十几岁的高龄,他依然坚持着写作和学习,他的著作重考究,讲实证,真正地做到了“尽精微”,正是因为这种“尽精微”又使其哲学思想“至广大”,而他能从人生的大起大落中,一路走来,则体现了他“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为人处世智慧。
品味冯友兰先生的一生,我们能便能发现他的一生已经到达了“天地境界”:能知命尽性,超越现实,摆脱一切功利欲求,置身是非圈外,化小我为大我,与万物同归于一体。而冯友兰先生留给我们人生“立言”的启示则是:求真直言,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自己立言于世的理想。
人的一生很短暂,每个人都想“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而唯有真正不畏惧困苦的人,才能留下他的“名言”。我们要想也立下几句豪言壮语于自己的一生,证明自己曾来过这个世界,就必须学习冯友兰先生这种“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立言智慧。
立功:善于把握机遇才能铸就成功
冯友兰先生曾说:“立功”是事业上的成就,并不一定是奋斗的结果,而是往往与机遇有关。
可见,机遇对于我们事业上的成就来说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一个人懂得奋斗固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也要懂得机遇的重要性,善于把握机遇才能铸就成功。这一点,大导演张艺谋的故事可以说是最好的证明。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开始“文革”后的第一次招生,张艺谋的心一下子热起来,他知道企盼多年的机遇已经来临。但他也意识到,政审可能再次成为他的劫数。可毕竟这是千载难逢的一次机会,他一定要去试一试。
张艺谋争取到了一次去北京出差的机会,带着自己精心挑选的摄影作品,找到了电影学院的招生办公室。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艺术素养令老师们大加赞赏,但是,学校规定招生的最高年龄是22岁,而张艺谋当时已经27岁了。制度无情,先是年龄一项就把张艺谋阻挡在门外,张艺谋虽然多方奔走,却毫无结果。
张艺谋失望至极,但仍未绝望,他属于那种只要还有一点可能和机会便会死死抓住不放的人,他要创造自己的命运。当时国内正时兴“读者来信”,提倡“伯乐精神”,强调各级领导要重视和认真对待来自基层的各种意见和要求。张艺谋听从一位深谙世事和中共党史的朋友的建议,给素昧平生的当时的文化部长黄镇写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还附带了几张能代表自己摄影水平的作品。最终,信辗转到了黄部长手中,颇通艺术的部长认为张艺谋人才难得,遂写信给电影学院,并派秘书前往游说,终于使电影学院破格录取了张艺谋。而且,最使张艺谋倍感幸运的是,他居然莫名其妙地逃过了政审和文化考核这两大难关。
然而,好事多磨。在张艺谋读完二年级的时候,校方以他年龄太大为由要求他离校。而此时力荐张艺谋的黄部长已经离休,向谁去求助呢?张艺谋意识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伯乐身上。自己已进入而立之年,更应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所谓命运,无非就是机会和抓住机会的能力。他硬着头皮给校领导写了一封态度诚恳的“决心书”,强烈表达了自己要求继续读书的愿望。再加上爱才的老师多方说好话,校方终于同意让他继续上学。在以后的三年中,张艺谋安心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摄影和其他关于电影的知识,最后走出校门的他,终于有了学到了扎实的摄影技术和制作电影的知识。接着,我们便看到了他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等非常好看的电影。而他自己也获得了著名导演的称号。
从张艺谋的经历中,我们便可以看出机遇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也着多么巨大的意义。如果张艺谋没有把握住这些机遇,那么他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而我们也肯定看不到这些精美的电影。所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定要学会张艺谋这种主动寻找机遇,把握机遇的能力,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我们便能争取到成功的机会。可以说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道理。历史上著名的“毛遂自荐”说的就是主动寻找机遇并把握机遇的故事。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一名门客。他在平原君门下已经三年了,一直默默无闻,总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一次,碰上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秦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赵王只好派平原君赶紧出使楚国,向楚国求救。
平原君到楚国去之前,召集他所有的门客商议,决定从这千余名门客中挑选出20名能文善武足智多谋的人随同前往。他们挑来挑去最终只有19人合乎条件,还差一人却怎么挑也总觉得不满意。这时,只见毛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哪怕是凑个数!”
平原君一看,是平常不曾注意的毛遂,便不大以为然,只是婉转地说:“你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却从未听到有人在我面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子很快就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人们很快就能发现他。而你一直未能出头露面显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上没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国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
毛遂并不生气,他心平气和地据理力争说:“您说的并不全对。我之所以没有像锥子从口袋里钻出锥尖,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像锥子一样放进您的口袋里呀。如果早就将我这把锥子放进口袋,我敢说,我不仅是锥尖子钻出口袋的问题,我会连整个锥子都像麦穗子一样全部露出来。”
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很有道理且气度不凡,便答应毛遂作为自己的随从,连夜赶往楚国。
一到楚国,已是早晨。平原君立即拜见楚王,跟他商讨出兵救赵的事情。可是这次商谈很不顺利,从早上一直谈到了中午,还没有一丝进展。面对这种情况,随同前往的20个人中便有19个只知道干着急,在台下直跺脚、摇头、埋怨。唯有毛遂,眼看时间不等人,机会不可错过,只见他一手提剑,大踏步跨到台上,面对盛气凌人的楚王,毛遂毫不胆怯。他两眼逼视着楚王,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他从赵楚两国的关系谈到这次救援赵国的意义,对楚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的凛然正气使楚王惊叹佩服;他对两国利害关系的分析深深打动了楚王的心。通过毛遂的劝说,楚王终于被说服了,当天下午便与平原君缔结盟约。很快,楚王派军队支援赵国,赵国于是解围,而毛遂也因为立下大功,得到了很大的封赏。
毛遂的故事,再一次证明机遇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如果毛遂没有自荐,那么很有可能一辈子埋没在平原君的三千门客当中。所以,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也学会把握机遇吧,因为学会把握机遇,我们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