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圣经的故事
2319500000014

第14章 一个犹太女人的故事

路得跟着人们在田里不停地捡着麦粒,希望能多捡一些给她的婆婆拿俄米。

上一章讲了犹太人诸部落在士师统治以色列时所发生的一些故事,内容多半是血腥的历史,因此不得不描述许多残酷和可怕的生存经历。但是,另一方面,犹太人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令人仰慕的惬意的一面。

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伯利恒市有一个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子名叫拿俄米,他们有两个儿子,分别叫玛伦和基连。以利米勒家境一般,遇到伯利恒一带闹饥荒的时候,他家也就随之破了产。

以利米勒有一个富裕的亲戚,名叫波阿斯。以利米勒从来不乞求波阿斯的帮助,他宁愿带着老婆孩子搬到摩押去过苦日子,突然有一天,他病倒了,就再也没有起来,只留下了遗孀和两个可怜的儿子。这两个儿子还真不错,他们帮母亲种地,长大成年,都娶了邻近的摩押人的女子为妻,都期望在这异邦的国土上寄宿自己的一生。不过,基连和玛伦看来跟父亲一样体弱多病,不久两人相继去世。母亲悲痛至极,决定潜返回老家去了结余生,在老家,她熟悉和留恋那里的一切。

她非常疼爱两个媳妇,但客观地讲,她没有理由要求媳妇也跟她走,她也这样向儿媳妇做出交待。基连的遗孀俄珥巴决定还是不离开娘家为好,她和拿俄米热情话别,留在了摩押之地。

而玛伦的遗孀路得却不忍离开孤独的老婆婆;自嫁到以利米勒的家,就决定终身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她坚持跟婆婆一道,觉得那是她的责任。她温顺地拥抱着婆婆,宣誓任谁也不能把她和自己的婆婆分开。

这两个女人一起回到伯利恒。当然,她们很穷,没有钱购买食物。从前,摩西在制定律例时,考虑到有一部分人会挨饿,就下令收割以后掉在地上的麦粒必须让赤贫者拾取。有地的人是全部谷物的拥有者,收割时偶然掉下来的几粒粮食,则属于无地的人,那是上帝赋予他们的权利。

当拿俄米和路得来到伯利恒的时候,正是收割季节,以利米勒的亲戚波阿斯带着他的人在田里干活儿,路得则随着一群捡麦粒的人一起在田间,希望能多捡一些谷物给拿俄米。她这样干了好长一段时间。

在一群伯利恒的犹太女人中,路得是外地人,大家都热情的关心她,不久每一个人都知道了她的身世,最后也传到了波阿斯耳朵里。他好奇地想看一看路得是怎样一个女人,于是便借口检查田间工作,跟她谈了一次话。午饭的时间到了,他邀请她跟他及其他干活儿的人坐在一起,给了她很多面包,让她尽量多吃一些。而路得只吃了一点,其余的都拿回家给了年迈的婆婆拿俄米。

第二天清晨,她又到田里去。波阿斯想让她轻松些,但又不想使她感到受了污辱,于是他就叮嘱在地里收割的人不要割得太干净,多留一些麦粒在地里。路得干到天黑准备回家时才发现她拣得过多,拿都拿不动了。

她把一切全部告诉拿俄米:她是怎么样遇见波阿斯,又怎样在一个上午拣到的麦粒比原先一个星期捡到的还要多。拿俄米听了很高兴,她觉得自己寿数已近,希望波阿斯能娶路得为妻,这样路得今后一辈子就能有一个依靠。大家都知晓,路得是个外国人,但是她和波阿斯的一位远亲(即玛伦)的婚姻,已经使她基本成为犹太大家庭中的一员,并且大家也很喜欢她。

一切均如所愿。首先是波阿斯赎回了原来属于以利米勒的田地。(根据摩西制定的另一条律例,为了防止高利贷者剥夺农民的土地,波阿斯作为以利米勒的亲戚,具有这样的权利。)同时,他向路得求婚。路得答应了他,拿俄米也搬去同住,一直到寿终。在临终之前,拿俄米看到了路得生下的长子俄备得。

俄备得长大成人,养了一个儿子叫耶西,一个孙子叫大卫。大卫后来成为以色列的国王,他是拿撒勒的木匠约瑟之妻马利亚的直系祖先。

路得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她赡养一个待她有如慈母的妇人的事迹一直被后人称颂。耶稣就是美丽善良的路得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