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2322700000013

第13章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12)

[2]究明:明白。究,追究明白,本处特指学佛有所悟。

解读

禅师语录云:“切莫守静以为功。”黄檗无念禅师开示:修行人要动静结合,动不离静,静不伤动,这才是真修。禅师说久静不化,就会得“偏枯之患”,“偏枯”是中医术语,指偏瘫,久坐容易引起半边瘫痪,半身麻木,所以仅从身体层面讲,也不提倡一味坐禅。坐禅要与行禅结合。身体是如此,心里也是如此,也要动静结合,才见真性活泼,生机盎然。何谓“动不离静?”指不妄动,动时要守心。何谓“静不伤动?”指不死静,以致丧失动的本能。禅师开示:九静一动,九思一行,是通用修行法。

禅师开示:脚踏实地行走,虽动犹静。树欲静而风不止,虽静犹动。表面静无益,要静出善来,要在动中发现真,这才是静。静是动的和谐,动是静的必然。静则思,善则行。

复顾孝廉

闻尊翁临终时说万念俱非[1],功名产业恩爱眷属都不相干,只有痛苦自当。此言虽真切,不知真醒也。未若果醒,如脱垢衣,随念变化,来去自由,更不钻胎入腹,何有性命双修[2]?又闻令堂祝发[3],何必如此?往时学问,今在何处?

尘俗之人,迷己逐物,错认色身,故有留恋。智人先觉,色身如影,何恋之有?若不信,且看夜间睡着无梦无想时,何处损灭得他?忽然响声惊觉,就认影忘真,以觉认觉,转背转远。尔等只在知见上立知,正是生死根本也。

注释

[1]万念俱非:所有的想法都错了,这是在忏悔。

[2]性命双修:本为道家语,意思是身心灵合一。心是性,身与灵是命。道教的“性”相当于佛教中的“性”。在佛教言,“性”指不生不灭者,即佛陀言的“众生皆有佛性”。“命”指生命。尹喜真人的后世弟子《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指出:“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禅家专以神为性,以修性为宗。”“释氏谓,人之受生,必从父精母血与前生之识神三相合而后成胎。精气受之父母,神识不受之父母也。盖从无始劫流来,亦谓之生灭性。故曰: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八识也。盖造化间有个万古不移之真宰,又有个与时推移之气运。真宰与气运合是谓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故儒家有变化气质之言,禅宗有返识为智之法。今人妄认方才中有个昭昭灵灵之物,浑然与物同体,便以为元神在。是殊不知此即死死生生之本,非不生不灭之元神也。识识易,去识难,若不以天命元神战退无明业识。终在生灭场中,未见有出头日也。”

[3]祝发:断发,出家。因断发时有祝愿,所以叫祝发。

解读

禅师语录云:“往时学问,今在何处?”黄檗无念禅师开示:世间学问误尽世间人,世间法来医世间心。“往时学问”在当时看来,不可谓无用,然而事过境迁,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要想管一世,就要动用三世的力量。生命是一个大系统,要从源头下工夫,才能澄清上游、中游、下游的问题。吸引流水的是海,吸引人生的是智慧。智慧如海,烦恼也如沙。有一智慧就有一烦恼,因为有一智慧就有更高智慧。智慧的源头在哪里?智慧的源头在心中。原来,智慧并不是一个比智商的角力过程,智慧不是博弈。谋略是小智慧,修身养性是中等智慧,因命改运求福报,这是大智慧。

禅师开示:找一无智慧之人与他深交,必然不累。不累心处,便有真智慧。智慧与脑力无关,还得问一颗心。

复丘参将长孺

公睿姿朗识,绝无俗怀[1],再来人也[2]。第恐今入富贵中,应接不暇,将从前自己事尽情忘却了,惟急早回头,趁此热闹处,作大休歇场。茶里、饭里、醒时、梦时、接待时、休暇时、欢喜时、烦恼时、刻刻提起,把此一生了却万劫大事,岂不快哉!恐富贵易过,转盻间腊月三十日到来,将何相抵敌也?

公颇记十五年前梦中事否?一切富贵眷属,带一些不去,止此孤身,又被他六贼[3]并害,好不怕人!就今二十年戎马功名,霎时便过,又岂能带得去耶?若待临时求佛,恐叫他不应,那时入在六贼手中,任他毒弄,岂是大丈夫所为?若信得及,提起便行,更莫踌躇,一朝大事了毕,方不枉知僧一场也。

注释

[1]俗怀:世俗之见。本处特指儒家所讲的进取之道。

[2]再来人:重生人。本处特指经过洗礼的学佛修行人。

[3]六贼:借用道家语,六贼者,眼、耳、鼻、舌、身、心。六贼分别为: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清静经图注》:人身因有六根,则有六识;因有六识,则有六尘;因有六尘,则有六贼;因有六贼,则耗六神;因耗六神,则坠六道也。

解读

禅师语录云:“趁此热闹处,作大休歇场。”黄檗无念禅师开示:要闹中取静,趁早抽身回头。修行人不赶热闹,万一碰上热闹要当即远离。所谓“当即远离”指心要自在,不受诱惑,不被捆绑。越是泡沫,吹起来越大。越是罪恶,越见繁华。那些人正要轰轰烈烈,从乱中颠倒,从困中解救,人为制造拯救,实际上是把人推向更深的火坑。修行人不赶热闹,专在冷清处做文章。越是冷清,越显真相。越是无人,越有人味。热闹处做人好比在急流处洗衣,衣服都拿不稳,怎么洗?稍不留神衣服被冲走。因此,学佛要有青灯,成佛必须面壁。这是禅师所示。

禅师开示:在人群中坐下喝一盏俗茶,胜似人堆里看一朵仙花。佛陀坐在雪山下,他悟出了山下的一切。

一别十有八年,今幸归里,柰不及频领清诲。公乃散圣[1],再来游戏人间,富贵利名,借道便往,不挂胸次,浑是逍遥快乐,恐未喷地猛醒,不达真乐,不免取境为乐,常被变迁。若知真乐非境,真常不迁,方会死生一致[2],寤寐一如,政使醒后豁然。

不妨大地是个美人[3],吾身亦满大地。行住坐卧不见有美人相,亦不讳有美人相,玩之弗为情,弃之弗为逆。不怕大地是口剑,吾身亦周大地。行住坐卧不见有刃可避,方知无我相,亦无心外之法也。终日入辽东战阵[4],如帝释[5]处欢喜园[6]无异。

若不猛醒,只学口说道理,殊不知正是长我慢山、增荆棘林,功德法身[7]从此没矣。但愿早翻过身来,莫被境物留碍,是所望也。

注释

[1]散圣:借用道家语,意思是清散的圣人,散仙,属于地仙品阶。

[2]死生一致:借用道家语,意思是齐死生。本处特指涅盘。

[3]大地是个美人: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人(天人合一后)属乾,地属坤。

[4]辽东战阵:这是当时口语,意思是混乱场所、乱局中。明朝东北战乱频繁,故有此语。

[5]帝释:亦称“帝释天”。佛教护法神之一,天龙八部之一的天众之首领,佛家称其为三十三天(忉利天)之主,居须弥山顶善见城。常与天龙八部之一的阿修罗部众发生战争。梵文音译名为释迦提桓,其根源自雅利安人最崇拜的雷雨之神因陀罗。南朝宋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人天感悴,帝释动怀。”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忉利照园之东,帝释天城之北。”

[6]欢喜园:修行欢喜佛法的场所。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打比,快乐之处。

欢喜

欢喜即六法欢喜。《三藏法数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一、身业行慈,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为礼敬烧香散华,种种供养;若见其病苦,随时供给,令他欢喜,是名身业行慈。(梵行,即净行也。)

二、语业行慈,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语赞叹,彰其实德;他不闻者,令他得闻;复读诵经典,昼夜精勤,令他欢喜,是名语业行慈。

三、意业行慈,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不生妒害悭嫉之想,于诸众生起悲愍心,起利益心,令他欢喜,是名意业行慈。

四、如法利养,谓凡所有资生之物,乃至得少饮食,于同修梵行之人,情无彼此,悉皆共他受用,令他欢喜,是名如法利养。

五、受持戒法,谓于所受戒法,始终坚持不毁不犯,而于同修梵行之人,不生轻鄙,令他欢喜,是名受持戒法。

六、能生正见,谓于一切道法,发起正见,无有疑惑,而与同修梵行之人,共同此见,令他欢喜,是名能生正见。

欢喜佛法

欢喜佛是属于藏传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欲天”、“爱神”。其中男身代表法,女身代表智慧,男体与女体相互紧拥,表示法与智慧双成,相合为一人,喻示法界智慧无穷。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密教七世纪出于印度唐代传入中国,在西藏与当地民间信仰相结合成为藏传密宗。藏传密宗佛教(俗称喇嘛教)作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他教派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与被称为“显教”的汉地佛教相比,显教以理论探索为主,而藏传佛教以密教为精髓,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俗信为其主要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结合的修行方式。

[7]功德法身:具有本来功德的真如法身。法身即本体实相,是区别于虚幻肉身而言。法身,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之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法身,谓法身即无漏无为、无生无灭。三身分别为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经常用明镜、明月等来譬喻。如果不受贪、嗔、痴、慢、疑五毒的侵害,自性是清净无瑕的。这就是法身。

解读

禅师语录云:“死生一致,寤寐一如。”黄檗无念禅师开示:生死如睡觉做梦,睡觉做梦等于没发生。做一个浑然不觉的混沌人,万物不能伤。外物伤人,形式虽有差别,都是:一,展示美好前景;二,诱惑努力追求;三,注定不能如愿;四,失魂落魄。这是魔鬼的套路,世人的前程。生生死死中前赴后继,无有尽头。佛菩萨见此痛心,老禅师开示要猛醒。再有一样,那就是世人悦生畏死,恨死,压死,诅咒死亡。越是这样起荼毒的心越会被死亡反弹,被业所困扰。禅师开示:平平淡淡对待生死,这是一个自然过程,但并非最终的过程。世界本原是不生不灭的,告别轮回,进入佛的空间,人可以成就永恒。至于做梦,是身体的压抑,也是灵魂的游戏,原本不必管他。谁要是把梦当真,就会永远走不出梦的迷境。学佛是求真,不是要你逃避现实。刚好相反,学佛之人直面现实,本着真性,发出善心,为他人,为社会,踏实做好每件事,认真过好每一天。

禅师开示:找个不做梦的人领略非凡境界,一旦迷恋梦境,就落入俗套。佛陀做太子的时候,看见宫中人睡觉做梦,显出种种可笑可悯的众生各相,明白了梦的可怕,断然离去。修行人习禅功,首先就是要学会无思无虑地安然入寂,不能再像俗人一样做梦不休。连睡觉都忙碌,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复孙比部善长

接手教,知公肆力此道,不减昔时,真儒绅[1]中麟凤也。老朽退居泉石久矣,日同二三野衲[2]种田博饭,粗了余生。辱蒙心经赘言,见遗展,诵数过,叹喜交集。

既喜其用心之笃,又叹其知解迷失当人。公识心经乎?心无名相,亦无方所,从何处下注脚?纵注得语话分明,道理透彻,终是图画虚空。况将心意识妄自合会,重迷本经,搅起学人识浪永无平息。心经两字原是标题,从观自在以下总是注脚,曰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等明明解出一部心经。若肯退步返照,则言思路绝,声臭俱泯,是何等自在。才一举心动念,便属知解活计,依旧打入五蕴窠窟里。若终日依经解义,说空头话,腊月三十日到来,这个还抵敌他生死得么?莫说腊月三十,即今展角坐堂,临民敷政,违顺二境[3]卒至,喜怒之念乍兴,这个能不被他互换得么?

平昔见解文字,到这里总用不着,除是偷心泯绝[4],知见脱尽,也无事理可分也。无禅道可学,方称无事汉[5]。你才开口道个悟字,祸事不小[6]。况乎觅印可求,向上波波地,只要吃人涕唾,如何得自心般若大自在菩萨真身出现也。

注释

[1]儒绅:绅士,乡绅。

[2]野衲:粗野和尚,这是禅师的谦语,对外谦称本寺僧人。

[3]违顺二境:顺境与逆境。这是禅师的隐语,学佛得正解是顺境,反则为逆境。

[4]偷心泯绝:断绝剽窃他人观点的念头。这是禅师的训导语,希望居士独立思考,自己领悟。

[5]无禅道可学,方称无事汉:即非禅之禅。不立文字,也不立禅宗,这是禅宗真谛。

[6]开口道个悟字,祸事不小:即不悟之悟。不说悟,不求悟,这是禅悟玄机。

解读

禅师语录云:“无禅道可学,方称无事汉。”黄檗无念禅师开示:到一定时候要抛开经书,才不会被框框套住。不要说自己信什么教,信的只是一个善。不要说自己求什么佛,求的只是一个真。不要说自己习什么经典,习的只是一个戒律。学佛人以戒律为师,到了能自律的时候,就可以抛开形式,回到实质。按本源取水,源源不绝。按真理讲法,滔滔不绝。虽有无尽藏,只露一道光。虽有无尽言,只说一两句。禅师开示:不要太在乎佛法、太执着于禅理,否则也会钻不出去。什么叫“无事汉”,这是针对“多心汉”而言的。心眼太多,学佛都不宁。学问太多,做梦都打架。到一定时候应该都放下。不进庙见真佛,不读经见真心。如果觉得闹心,可以一切都放下。无官一身轻,无事一身宁。做人难得是自在。不伤人,不被伤,自由自在,即可见如来。这是禅师所示。

禅师开示:向老农民学习!六祖之所以是六祖,就在于他会打柴。

复苏兵宪云浦

僧抱影寒崖,了此残生耳。只将一场梦事,每向人言,其柰大梦何!昨睹与焦太史书,始知公以青眼视老僧也。又云某如寒灰雪照,恐错认定盘星[1]耳。何也?二公才能博达,见超今古,某未读书,德浅行微,出言莽卤,待人唯一铁钉饭,木渣羹,谁肯下口咬嚼耶?每以这腔热血倾人,辄皆退席而谤吁。举世爱滋味,逞神机,北辕南辙,两不相符。即袁石公岂不称相知者,但词章品藻,着述惊人,义海渊深,卓越群表,正眼观来,止在播弄神机,竟非了义[2]。于威音那畔[3],尚未梦见。在腊月三十到来,管取一场热闹。

即世尊[4]为一大事因缘出世,当机辄有证悟者,犹名止啼黄叶,德山斥为拭不净故纸。由是观之,着述非究竟也。阿难将佛四十九年说的记持,如瓶注水,毫无渗漏。又被迦叶摈出十五年后,消化已尽。疑问迦叶,世尊金襕外另传个甚么?忽被迦叶一拶,始觉无事。

公具烁迦罗眼,[5]超越常流,肯作此见解耶?若到脚踏实地,大用现前。不存轨则便能毁誉同情,生死混入于此平等法门。转自己为山河大地,变草木为丈六金身,亦非分外。这话见公相爱之甚,不过以毒攻毒耳。外有古宿,牙剑欠利,咬不尽渣滓,寄览望公和根吞却,免畔后人。言外消息,愿以示我。

注释

[1]定盘星:当时称量术语,指用称盘称物时定下重量的准星。禅师借指内心决定。

[2]竟非了义:竟然还不清楚(学佛真正目的)。

[3]威音:佛音。佛音威严,故称威音。这是禅师的隐语,指阿弥陀佛接引语。

[4]世尊:即释迦牟尼佛。本师佛,佛祖。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或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修行到所有功德都圆满。本来佛有一万种名号,慢慢简略为十种名号。

(一)如来(梵tatha^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则无虚妄,名如来,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如来之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如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