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2322700000024

第24章 黄檗无念禅师醒昏录(4)

[1]何处不是神通变化:意思是不追求神通,神通在其中。化腐朽为神奇,化神奇为平常。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上下酬应,何处不是神通变化。”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有修行的人讲究一个随缘,万事随喜,上上下下的应酬都能自如圆通。这不是圆滑,是神通。其中诀窍在于:有求不应。有求必应的是佛菩萨,有求不应的是学佛人。如有人见责,可以这样说:请向菩萨求。千万不可揽事。这是圆通妙道,只是一个不会,不知,不懂,但又不拒绝,让人知难而退,且不伤面子。这是禅师可怜劳心人,特别开示。

僧问:我日用处处搬营[1],无处不是觉性灵通[2],忽然气绝,未审灵灵寂寂3的东西归于何所?

师曰:你即今灵灵寂寂的东西,在甚么处!

僧无语。

师曰:学道人惟有此关难破,此处若不分明则属精灵4。

注释

[1]搬营:折腾。

[2]觉性灵通:悟性很好。

[3]灵灵寂寂:暗中发光。指灵魂。

[4]精灵:游荡无依的灵魂。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即今灵灵寂寂的东西。”“灵灵寂寂的东西”指灵魂。有僧人问禅师:我的灵魂忽然离开我,不知去了何处?黄檗无念禅师斥其荒唐,开示:人的身心灵是统一的,不能分裂了。其关系如下:身体是硬件,心是软件,灵魂是罩子。要说重要,当属灵魂最重要,因为他把人全身罩住,是身心的保护神。这个罩子是为了保护身心而存在,是慈悲神力所致。具体讲,这个罩子是为了保护身中这身、心中之心--真善种子而存在。善种要用善来求。激活自身也就是激活真善种子。身心灵合一,是真善人生,是成佛的必需模式。这是禅师所示。

僧病中,问:弟子寻常形体坚固[1],自谓快活,能做得主,无生死可怖。今日忙乱,却死得来,则与常人无异。

师曰:但看忙乱的是谁?如此省得,即无生死恐怖[2]何来。

注释

[1]形体坚固:身体健康。

[2]无生死恐怖:即《心经》所讲:“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用般若智慧超越生死。高于生死的才能超越生死,被生死控制的不能超越生死。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但看忙乱的是谁,如此省得即无生死恐怖何来。”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仔细看看谁在一天到晚忙碌不休,这是为心所累的自己,一旦明白忙乱无益,身好好对心,心好好对灵,身心灵合一,就会明白该过真实简单的生活,这种生活没什么高难,也不惊天动地,但最大的好处就是活得踏实。如此以来,生死观念都放下了,如《心经》所言“无有恐怖”。这是人生理想状态,也是应有状态。先不要讲成佛,先把人做好。不与鬼交,才是人样。

问:道可思议否?

师曰:道是何物,容汝思议[1]?又曰:虽不可思议,灵变滔滔[2],千问千酬[3],都从不思议中来。但落言语意解,便属鬼家活计。

注释

[1]道是何物,容汝思议:意思是佛法不是平常所谓思考能获得的。道,本处指佛法。容汝思议,容你思考。

[2]灵变滔滔:变幻无穷。

[3]千问千酬:千般问答。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但落言语意解,便属鬼家活计。”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不能从表面理解人的话,要从动因上探求。只听表面话,都是鬼话。如果成心把鬼话当真,定有鬼把戏。作为一个求真的修行人,能够理解并谅解常人的言不由衷,但自己不打诳语,也不从言语表面听一句话,是从说话人的言语动因上找答案。无心的过错不是过错,有心的行善不是行善。只从内心来看一个人,一切就都明明白白。如何深入人内心?简单,听其言,观其行。若有沉默者,我以沉默对之。

问:或有身住佛地[1],朝闻正法,不肯信受,不能了悟来生,还得闻否[2]?

师曰:要了此时即了,有何欠缺更待来生?

注释

[1]身住佛地:无处不是佛地。本处指寺庙。

[2]还得闻否:还有机会听到佛法吗?

解读

禅师语录云:“要了此时即了,有何欠缺更待来生?”黄檗无念禅师心事:要了断现在就了断,有什么欠缺的要等来生?言下之意是人要对今生负责,今生的事无法推来生。所谓“修来世”是不可能的,只能越陷越深。不要讲理由,不要讲条件。条件是人创造的,理由却最好不要创造。以了断为布施,就可以不以了断为苦。《金刚经》上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金刚经》继续指示说:这种布施包括色布施与相布施,不着色,不着相,福德不可思量。断了一座桥,成就了桥两头的两座山。断了一个念,成就了对今生负责的修行人。

十一

问:如何是透脱[1]?

师曰:用透作么?又曰:透脱者,或因教典,或因触事,或因言句[2],得个悟入,见大地众生,无不平等,又要出此窠臼,才得自由。

问:如何忘得情境[3]?

师曰:且道情境又是何物?只这个忘字就是病根。此时你问我答,有甚忘得。

注释

[1]透脱:透彻。

[2]教典,触事,言句:佛教经典,待人接物,言语唱颂。

[3]忘得情境:把心情(内在)与环境(外在)都忘了。

解读

禅师语录云:“只这个忘字,就是病根。”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不必刻意忘却,让事情按自身规律走。刻意忘却是提醒,反会加深记忆。有的事情不要提,有的可以提,如何提不是问题,该不该提才是问题。人的病根在于哪壶不开提哪壶。也许世上本没有“忘了”,只有故意。所以最好不说一个忘字,才是立志忘情的修行人。山不管云来云去,水不管花开花落,人又何必管世事纷纭。淡定淡定,淡了就能定。

十二

客曰:此时说话是一大梦[1],睡着做梦是一小梦[2]。

师正色曰:此时说话既是大梦,如何是醒时[3]?

客无语。

师曰:若要求醒,直待驴年。

注释

[1]大梦:白日梦,醒时梦。

[2]小梦:夜晚梦,梦魇。

[3]如何是醒时:怎样才是醒?这是禅师的责语。对方明知故问,因此棒喝。

解读

禅师语录云:“若要求醒,直待驴年。”黄檗无念禅师对来客开示:不要骑驴找驴。既然已经醒来,就不要说梦话。什么叫“求醒”?难道现在还不够清醒吗?为何醒过来的人还装睡,好人要装坏人?这种自我哄瞒有没有意义?说给谁听,做给谁看?无非一个痴。佛经上说“痴人说梦”,正是要我们不能把自己催眠了。修行人应该这样:宁肯不要虚幻的花,也要真实的草。

十三

僧问:你这龙湖僧众,个个皆出火宅否?

师曰:你将甚么作火宅?谁在火宅内?

僧无对。

师曰:你正言语时,在己分上作么生出[1]?

僧曰:且请和尚作么出?

师一喝,僧拟议,师曰:火宅出不得也。

问:如何照见五蕴皆空[2]?

师曰:将何作五蕴?照个甚么?你说看。

注释

[1]在己分上作么生出:在自己的本分上想什么。意思是超出了本分。这是禅师的责语。作么:什么。生出:想出。

[2]五蕴皆空:五蕴皆空是佛教用语,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指外界的事物和内在的想法都是“空”,也都是“色”,人对它们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对于人的本性都不应该有什么影响。因此教导人们要放下一切,摆脱苦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决定,因而度脱一切痛苦与灾难,提出了“五蕴皆空”的重要性,即“五蕴皆空”能使人摆脱“一切苦厄”。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将甚么作火宅?谁在火宅内?”连续两个问,将故意找问题的人喝醒。黄檗无念禅师心事:火宅都是人自找的,故意说起火宅的人必定自己就在里面。世人欲望升腾,即是火宅。如果没信心,凡火更旺,业火更毒。一旦坚定信念,火就没了。不是没了,是作用不到自身,那就是没了。不是水灭火,而是火自灭。这是真修行。修行修的不是水灭火,而是火自灭。

十四

居士问:某甲[1]向学[2]之心久矣,而不知何门悟入。

师曰:公今二六时中,上下酬应,无非悟门[3],不必更求悟门。既欲向学,学到无可学处,便是真学。问头脑,今时学者把古人看得太高了,重彼轻己,是为小人。只要信得自己是人,方知圣人亦只如此,才不被圣凡所碍。

曰:某在家行忠孝,而恐上下不到[4],常有一愧在心。

师曰:古之行孝者多不自知,若自知我能行孝,恐上下不到是为造作,非真行孝也。若真行孝,无心可愧,无尔我分,不用做作,上下自然一团纯和[5]。若要做个名色[6]出来,令人知我行孝,正是忘恩背义不孝之子。

注释

[1]某甲:某人,或自称之代词。

[2]向学:好学。本处指好佛学。

[3]悟门:领悟之处。

[4]某在家行忠孝,而恐上下不到:想行孝道又不知道如何行孝道,因而怕双亲不喜欢。

[5]一团纯和:一团和气。

[6]名色:名堂。

解读

禅师语录云:“学到无可学处,便是真学。”这是禅师对好学居士的针对性开示。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向外学习不如在内觉醒,自性觉醒是真正的学习。向自己学习就可以了,自性里面有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都包括在里面。并不是不谦虚,找源头就得回头。并不是封闭自己,深入必定是孤独的。

十五

客曰:过去许多古人,毕竟也有个不了事[1]。

师曰:莫替古人担忧,只要自家果然了得干净,命根断绝[2],自然与一切古人相见,莫要管他了不了。又曰:你开言吐语时古人在那里?

曰:不晓得。

师曰:不晓得最亲切[3]。

曰:我还不亲切?师曰:你不亲切处问来?

客无语。

师叹曰:有话须向知音说,不是知音莫乱言。

又问:一切人如何得自在去?

师曰:我今一目所视,个个停停当当[4],贵者自贵,贱者自贱,寒则穿衣,热则取凉,何处不自在。

注释

[1]不了事:不懂事,不成样子。

[2]命根断绝:从命根里尘缘断绝。

[3]不晓得最亲切:不知道最亲切。不知道最真实,真实的就是亲切的。

[4]个个停停当当:各人有各人的命,无不停当。

解读

禅师语录云:“莫替古人担忧,只要自家果然了得干净。”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古人今人面临的都是一个解脱生死的人生问题,自己解脱了,那么看世界就是好的。人与世界不和谐,关键在于人自己,原与世界无关。世界是由心造就的,心不安,世界必动荡。心安世宁。不要说“让我满足我就安心了”,由着人的性子,孙悟空做了如来佛也不会安心,必须要说“我现在就安心了”。这不是因为得到,而是因为放下。

十六

问:初入信位[1],菩萨云何能说种种法?

师曰:到是不参学的人,无有一毫知觉打搅[2],赤洒洒[3]地无有参杂。能说种种法[4],故曰一超直入如来地。

注释

[1]初入信位:初信不久。信位是相对果位说的,先有信位后有果位。

[2]知觉打搅:知识打扰。

[3]赤洒洒:赤条条。

[4]能说种种法:种种法都通,种种法都说。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一超直入如来地。”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人一觉悟,见性见佛,一个人生大超越就来到了自在的如来地。“如来地”即极乐地,庄严佛土。这不是一个比方,而是真实存在。怎样的超越才算大超越?怎样的超越才能甩掉众人?怎样的超越才能进入?答案很简单:转身就是超越。连方向都超越了,还有什么不能超越的。禅师在此悄然指示:有时真不能和大众一个方向。佛法虽为众人,但解脱不在众人中。

十七

问:设有人把世间文字[1]都背得么?

师曰:历代祖师[2]谁不背过。六祖不识一字,三藏十二部无不贯通。只为学者逐文解义,若有一则公案、一卷经不看得粉碎[3],不名参学事毕[4]。

注释

[1]世间文字:世上文字,所有书本知识。本处指所有佛经。

[2]历代祖师:本处指历代禅宗祖师。印度第一祖是佛的弟子摩诃迦叶,印度第二十八祖和中国禅宗第一祖是菩提达摩,真正将禅宗中国化的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初祖菩提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惠能之后禅宗无祖师。

[3]一卷经不看得粉碎:把经书看破。

[4]不名参学事毕:不叫把佛经学完。

解读

禅师语录云:“六祖不识一字,三藏十二部无不贯通。”黄檗无念禅师据《坛经》开示:学佛学的不是佛经,学佛学的是佛心。六祖惠能禅师不识字不要紧,认识到自己的心就所有的经典都贯通了。所有的经典都在讲述一个字:真。要回到真实中来,莫被人世幻影带走。所有人都在发出一个心愿:悟。都希望打破迷境,走出迷宫。答案是:不要再走下去,迷宫岂有尽头?迷宫岂无陷阱?请原路退回到入口。不再走了,就叫走出。

十八

问:华严十回向[1]云,菩萨布施顶髻,肝胆手足更不言易处,云何只要舍痛处难处?

师曰:过去恒沙,诸佛历代祖师,谁不舍了痛处?若不舍此痛处,不名布施[2]。生死牢关,终不断根。须要拼命舍死一番[3],方得解脱。但自思惟我意中何事最痛?唯有学道求明白是你心中最痛的。恐怕舍了便落生死,皆是自生恐怖[4]。世人贪爱情境,便是苦海。你今贪恋佛法知见,亦名苦海。问:既不见不闻,如何进功[5]?师曰:此一关绝要出生死,问不得别人。一切人到此都不知趣向[6],此处若不觑破,难得了脱。

注释

[1]华严十回向:《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为宣讲圆满顿教的“经中之王”。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华严宗旨:系“法喻因果”并举,“理智人法”兼备之名称,一经的要旨,都包含在题目中。大,即包含之义;方,即轨范之义;广,即周遍之义,即一心法界之体用,广大而无边,故称为大方广。佛,即证入大方广无尽法界者;华,即成就万德圆备之果体的因行譬喻;严即开演因位之万行,以严饰佛果之深义,此为佛华严。此经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为宗,说菩萨以菩提心为因而修诸行,顿入佛地的因果,显示心性含摄无量、缘起无尽、时空行愿等相涉相入、无碍无尽的理境,及佛果地寥廓无碍、庄严无比的胜境。所说十回向是: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无着解脱心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

回向,又作转向、施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兹根据诸经记载,将回向种类归纳成六种:一、回事向理,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二、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至高无上的佛果;三、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四、回小向大,将自觉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转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五;回少向多,善根福德虽少,以欢喜心大回向,善摄一切众生;六、回劣向胜,将随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向欣慕无上菩提。回向是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因为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而回向怨亲债主,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回向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唯有了悟“人我一如,怨亲平等”精神的人,才能回向。所以一念回向心,为菩萨一切行中推为上首;因此,无论修什麽行门,做什麽功德,皆应回向。

[2]若不舍此痛处,不名布施:学佛找痛处,从痛处下手。否则不叫布施。布施即把金钱、实物等布散施舍给别人。布施是奉献落到实处。奉献是身布施与心布施。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项,六度以布施为首,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舍财而施名为财施,历代三藏法师说法,令人悟道,称为法施,观音菩萨现神力救众生苦,是无畏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