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语录:“盖身是苦本,亦云极乐。”这话意思是:根据佛法大义,人的身体是一个苦宅子,一切无名烦恼都从里面进来,又从里面出去,人身是冤孽的载体,确实是苦的根本。所谓“不苦不成人”就是这个意思。于是我们看到:凡事都是苦的,每个人、每一天都是苦的,生活麻烦不断,世界动荡不休,好像无穷无尽,没个宁日。但这一切,在有修为的人看来,也不过是短暂现象。任他轰轰烈烈,转眼冷冷清清。任他繁花似锦,转眼枯萎一片。苦毒如花,业力所催,一时大盛,便催生出种种骇人奇事,恼人怪事,生活中的一切苦楚都源自自身。有修为的人意识到:苦本身虽然根基很深,但它也有个生命周期,只要我们不助长滋生毒草,“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水有清的那天,人有悟的一刻。忘怀得失,不在乎名利,人生的苦便减半。投入善的洪流,借助真的力量,便于超越凡尘,苦就全没了,佛法云“真如极乐”即是。
禅师开示:我不是要用一个“极乐世界”来哄你修佛,实则修佛是无上乐事。无苦是一乐,无苦无乐更是一大乐。大丈夫都来修炼自己,从解脱苦海到超渡苦海,从一个“苦乐人”改做一个“乐苦人”,善莫大焉!
又
数年在江西,每闻邓老道及公经济之才,并见诗疏稿,当今真难得此人也。又云国家幸有此长城之寄[1],更复何虑。我辈林下人[2],得以安心学道,真大快事。及某回来,又闻公以出世自任山僧,甚不然。岂可将世间第一等便宜都要占尽了也!留下此一着,与山林野人过日罢,何得搀行夺市。
昔庞老亦是楚人,公岂庞老复出乎?他一家洞明[3]大法,来去自由,今果有此大手段、大力量否?幸以所得处见教一二,何吝法之甚。令爱大法[4]已明,公信得及否?若信得及,不妨与之商量,彼决不负乃翁也。
注释
[1]长城之寄:恭维语,意思是可以寄托长城的大臣。
[2]林下人:指隐修之士,本处指僧人。
[3]洞明:洞然明白。
[4]大法:即佛法。佛法能使人大觉悟,得大成就,因此称大法、正法。何为正法?《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云:“阿难白佛言:设如来灭度之后,正法存世当经几时?佛告阿难曰:我灭度之后,法当久存。
《胜天王般若波罗密经》卷五《证劝品》则云:“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通达一切法名为正法。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无相、无愿、通达平等,名为正法。”即以三十七道品为正法,并认为此正法于如来灭后亦可久住。
此外,《大毗婆沙论》等认为如来的世法有世俗、胜义之别,行法上亦有教、证两种。该论卷一八三云:“又契经说:有二补特伽罗能住持正法。谓说者、行者。毗奈耶说我之正法应住千岁。或复过此由度女人出家便减五百。……此中有两种正法:(一)世俗正法。(二)胜义正法。世俗正法谓名句文身,即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胜义正法谓圣道,即无漏根、力、觉支、道支。行法者亦有二种:(一)持教法。(二)持证法。持教法者谓读诵解说素怛缆等。持证法者谓能修证无漏圣道。若持教者相续不灭,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证者相续不灭,能令胜义正法久住。”
解读
禅师语录云:“安心学道,真大快事。”这话好啊,明白人才会做爽快事,世界上最大的爽快事不是奔跑如风,而是不动不摇,自有彼岸凉风吹来。人在夏天盼凉风,凉风来了受不起。因此学道学的不是别样道,学道学的是安心。一切道可称“安心道”,一切佛法可称“安心佛法”。二祖求达摩:“请为我安心。”达摩指示自安其心。因苦孽太重,二祖挥刀断臂,终于安心。砍自己手胳膊,狠不狠?狠!为什么要砍?不砍不行。为什么不砍不行?因为手不听使唤。达摩的“面壁禅”,二祖的“断臂禅”,都是见血的真功夫。不要以为安心是那么容易的事,任何人都要付出代价,才会得到明珠一颗。哪怕是龙树菩萨,也得绕塔七天七夜。安心的诀窍在于放心,放心的关键在于信心。《信心铭》指示我们:要想念佛的慈悲,要想念自性不失,一念即可成佛。学佛人天天都想悟,怎样悟?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信心。弘一法师教佛徒三件事,首先是要信因果,佛法慈悲。
禅师开示:按捺狂心,斩却狂魔,安安心心不动不摇,便是极乐。
复尼大士澹然(即衡湘公女也)
来书言言真切,可惜精神向见解上去了。孔子三千徒众,个个聪明博达,善学愚者止颜子一人。
近时学道者,譬如猜谜,或于公案,或于话头上猜着欢喜也,当悟了一番,纵把三藏十二部[1]、一千七百则[2]都明白了也,只是播弄精魂。不如收摄真神,向那黑漫漫处,要晓不能晓,要说不能说,眼睁睁地,如机关木人相似。到此更加逼拶,豁然嚗地一声,头破脑裂,如梦忽醒,方知从前见解都是梦言。
尊翁聪明豪侠,真不可及。不免被伶俐所使,忽日老苦临身,不能治也。不若劝渠趁此强健时,向那神算不到处,计较难测处,见闻不及处,讨个分晓。纵有神机妙用,能所是非,一齐休歇。惟有饥食倦眠而已。只待报缘一尽,符[3]到奉行。
又
山中兀坐不闻动息,未知近来见地何如?学道[4]须趁初心猛利,就要讨个分晓。日用对境逢缘,才得出脱。不然日久月深,渐忘精进,依旧流于世情耳。
近时学道人,只图口舌便利,见识聪明,及乎病苦临身,一些也用不着。又不恨自己念头不切,立志差错,反说先圣也只如此,且莫错会好。
古圣一言半句,如吹毛剑,铁钉饭,木扎羹,涂毒鼓[5],无你侧耳处,无你下口处,无你着意处,无你近傍处,狭路相逢,贬眼错过。到这里情消想绝,思尽神穷,寒暑两忘,寝食俱废,正于无可捉摸处,蓦忽猛省,驰求顿歇,再不随声逐色。到此地位,但是聪明解会能巧,神通脱手,让与他人。终日如痴如讷,空腹闲心,世人亦不识鬼神,觑不见阎老子,无处着眼,才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注释
[1]三藏十二部:泛指一切佛经。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根据《君友会大藏经》记载,具体来说,“三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是“摄”之义,即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若依觉音之说,则藏为“谙记”之义,即以谙诵之法而师徒口传。另据《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载,藏为“器”之义,即容受所应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众部与其它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杂藏(本生因缘等),犊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罗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与菩萨藏,大众部之一说部另加杂集藏与禁咒藏,成实论加上杂藏与菩萨藏,六波罗密经加上般若波罗密多藏与陀罗尼藏,五者合称五藏。此外,经藏与律藏二者,或声闻藏与菩萨藏两者,并称为二藏。
“三藏”中的经藏,音译素怛缆藏、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即指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
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
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抉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能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论藏又称论部。
在《释氏要览》卷中援引《阿毗达磨集论》之说,谓经藏乃用以对治疑烦恼,律藏对治受用二边之随烦恼,论藏对治自见取执之随烦恼。此外,西藏喇嘛教以三藏配于三毒,而谓律藏可断除贪欲,经藏可断除瞋恚,论藏可断除愚痴。
有关三藏的先后次第,尚无定论,若就三藏结集的先后而言,则其次第为经、律、论;若就行修之顺序而言,则为律、经、论。若将此三藏配于三学,则经相当于定学、律相当于戒学、论相当于慧学。同时,经亦包含戒、定、慧三学,律包含戒、定二学,论唯包含慧学。
在诸宗中,凡是以经立宗者,如华严宗、净土宗、密宗、日本日莲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如中国南山律宗;以论立宗者为论宗,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等。又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别称为经师、律师或论师。造论弘扬佛教者,称为论主或论师。精通三藏之法师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单称三藏。在我国,三藏之翻译家亦称三藏,例如称玄奘三藏、真谛三藏等。
“十二部”是佛所说的法,按照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
一、契经,音译修多罗,即契于理契于机之佛教经典,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
二、应颂,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这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理解。从形式上看,文句字数有定,与古诗相似,这是从梵文、巴利文沿袭而来的文体,一般称为偈颂。从内容上看,都是对长行内容的复述,故称应颂或重颂。应者,“顺应长行”;重者,“重宣其义”。
三、记莂,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修证果位所作的印记。通俗地说就是经典中所记载的佛陀明确告诉弟子何时可以成佛的经文。据《璎珞经》讲有八种授记,《法华经》第六品专名“授记品”。
四、讽颂,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也就是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五、自说,佛陀未待他人问法或者无请问佛法者,而佛自行开示教说的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我们知道,佛陀说法,多是弟子先请问,佛再作答,于一问一答中深入开来。而自说一体,是指弟子们不知提问,而佛从大事因缘出发,认为教义重大,即便无人求法请问,也要主动开示众生。
六、因缘,记载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因缘是有关该经在什么情况下,为解决什么问题,对什么人而说的等等记述,属于交代背景、主题、性质、目的等内容。
七、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如《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八、本事,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也就是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有关佛讲述某菩萨或弟子过去几生几世所作所为的种种因缘事业,此类即称为本事经,如《法华经》中的“药王菩萨品”即是其例。
九、本生,记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如《佛本生经》中就讲述了佛陀在过去世修行时,为鹿、为鹰等动物舍己度化众生的故事。
十、方广,字面意思是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的经文。宽泛点说,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凡属宣讲菩萨道的教理,弘扬菩萨行的法门,均属方广,是为教化大乘菩萨的大乘经典的通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对于方广经典,《菩萨地持经》卷三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希法,又作未曾有法。记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此是形容佛在说法中显现出来的种种神力、吉祥、瑞相的经文。之所以称名“未曾有”,是因为这些瑞相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从来未曾有的境界,众弟子同声赞叹:“未曾有”而得名。如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论议,记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论议是佛法经典的主要形式,即“以理论议,明辩法相。”如佛为声闻乘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义理。在文体上显示为“一问一答”或“直发精义”的两种,显示了佛说法的活泼亲切。
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为了方便后人记忆这十二部经的名称,古人将十二部经编成了一首偈颂: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议共成十二部,详如大论三十三。
[2]一千七百则:泛指一切禅宗公案,是一千七百则公案的省语。“一千七百”并非实数,系根据《景德传灯录》中所载之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法机缘而来。
[3]符:此处指阎罗符咒。
[4]学道:此处指学习佛法之道。
[5]吹毛剑,铁钉饭,木扎羹,涂毒鼓:公案语。吹毛剑指佛法如利剑斩断世情,铁钉饭指学佛之心坚定不移,木扎羹比喻下手艰难,涂毒鼓比喻耳根污染。
解读
禅师语录云:“纵有神机妙用,能所是非,一齐休歇。”禅师的意思很简单,要我们做人不要玩弄心机,一切神机妙算全都没用,即使你比诸葛亮还能算,那又如何?江山不是算出来的,有福人自得之。还有的人,很擅长搬弄是非,口口声声称自己“能辨是非”,其实一旦起了是非心,如何不黑?谚语说得好:“来说是非者,即是是非人。”更有可骇者,宣称自己能辨大是大非,这种人,手拿大棒把人打死,得理不饶人,做事做绝,不是佛菩萨喜欢的。作为一个积极入世的修行人,要学会“放下”,无执着心,无是非心,无算计心。禅师云:“一齐休歇!”歇歇吧您!莫让事情脏了手,伤了口,戕了心。
禅师开示:找一个能“停下”的人最难。我看到世人奔跑如风,挥汗如雨,很佩服这种精神,但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火里取栗,这些都没用啊。真应该冷静下来,吃一杯茶去。
又
昨见尊翁,以楞严晦昧为空相[1]。示此问,正为自己细惑未尽,见识不化,生出许多见解。不知总是缘境晦昧,明被明昧,晓被晓昧,觉被觉昧,总之不识真空所在故也。
自性真空,触物而应,临机而变,你向何处知晓他?譬如睡着无梦无觉时,你知在何处?忽然响声惊觉,知从何来?要省响声未至,知未生时是何境象?切莫作睡醒会好。
尊翁胆略聪明可遵,唯这着子不敢奉承。何也?见识太广,机巧太多,被伎俩气魄参合,难得净尽。岂不闻: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减到自不知处,虽有六根[2]置于无用之地。又有何虚空大地、晦昧名相耶。
注释
[1]空相:本来指真相、本相,此处为引用语,只是指空话。何谓空相?所谓“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想达到“无我”的境界,最简单、最有效、最唯一的方法就是对一切境界不思量、不分别、不执着!就是无心,“无心”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没心没肺”,而是念而不执。
《金刚经》中所说四相之义:
把五蕴的假合执着为我是我相;
依同一相续生存的补特伽罗,依有漏的身蕴住于有漏世间是人相;
以业和烦恼转生三界轮回是众生相;
同一时间中,异熟果相同,可以保持相续的寿命为寿者相。希求长寿或怕死也是一种粗大的执着,实相中寿命相是不存在之故,亦不应有寿者相。
实有执着是解脱中最大的障碍,如果有四相实执则不可能获得真实的佛果。
所有相,包括佛相,都是虚妄的,见法身如来的条件就是“见诸相非相”,也就是慧眼所见的空相,或者是法眼所见的“色即是空”,它的意思就是“见一切相如同见空空寂寂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