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唐宣宗到北苑去打猎,路过一片树林时,看见8个樵夫刚打完柴正在休息闲唠唐宣宗便停住马走过去和樵夫们说起话来。经过闲谈,宣宗知道他们是径阳县的人,他便乘机问樵夫们说:“径阳县令是谁?”回答说:“是李行言。”又问:“为政如何?”回答说:“李县令为人正直,敢作敢为,有一次,有五六个强盗抢劫百姓财物后,怕官府查罪,便躲进北司军营中。李行言派衙役去抓强盗,军营中的将领说什么也不肯放人。李行言毫不惧怕,冲进军营抓住了强盗,并将藏匿强盗的将领打了几十大板,还判处了强盗的死刑,百姓们无不为之称快!”唐宣宗听了以后,将李行言的名字记在心中,打猎回到宫中,便将李行言的名字写在帕子上并将它挂在殿柱上。
两年以后,唐宣宗任命李行言为海州郡守,李行言进宫拜谢皇恩。唐宣宗问他说卿是否在泾阳县当过官”李行言说:“是,当过二年泾阳县令。”唐宣宗听后非常高兴,吩咐左右说取紫金赐予李行言。”李行言非常纳闷,不知为何要赐金于他,但是又不敢随便问皇帝。这时,唐宣宗笑着对李行言说道卿可知道朕为何赐金于你?”李行言一听正是自己想知道又不敢问的事,连忙奏清说:“臣不知。”唐宣宗命人从殿柱上揭下写有李行言名字的帖子,拿给李行言观看,并对他说起了事情的原委。最后说,这些紫金就是奖赏他的政绩的。李行言听后非常激动,决心尽力尽责以报效朝廷知遇之恩。
又有一次,唐宣宗到城西去打猎,走到渭水边时,看到在祠庙外围着一群百姓。走近一看,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者在设斋拜佛。他觉得非常奇怪,既不是斋日,也不是祈风求雨的时节,为什么要拜佛呢?于是,唐宣宗下马,走进佛堂去向那些老者询问因由。一个老者告诉他说:“我们是醴泉县的百姓,县令是李君爽,他治政有方,体恤民情,是个非常清廉的父母官。但是他的任期已满,我们想要留住他,准备到郡府去请求再将他留任。我们来此拜佛,祈求佛爷保佑我们能留住李君爽。”唐宣宗听后,为有李君爽这样的下属所感叹。
回到宫中,又将李君爽的名字写到了屏风上。
唐宣宗始终没有忘记醴泉百姓拜佛求留李君爽的情景。因此,后来中书省两次呈报任免醴泉县令,唐宣宗都未批准。过了一年之后,怀州刺史的职位空缺,中书省请求派任。唐宣宗亲笔写下御书:“醴泉县令李君爽可任怀州刺史。”对于一个小小醴泉县令,宣宗能够如此了解,使他的文武大臣大惑不解。直到李君爽上任前来拜谢皇恩,唐宣宗重赏了他,并说起打猎遇到百姓求佛一事,李君爽和文武众臣才明了其中的原故。
能否选准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关键在于了解人才,知人才能善任,对于人才不了解,不清楚,有无才能和政绩也不知道,那么用准用好人才也就无从谈起。
在这方面,唐宣宗的做法值得借鉴。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九中记载:
令狐萄(字子直,京兆华原人。唐宣宗大中四年起为宰相,在位10年)拟李远杭州刺史,上曰:“吾闻远诗云:‘长日惟消一局棋’。安能理人!”萄曰诗人托此为高兴耳,未必实然。”上曰且个往试观之。”
上诏刺史毋得外徙,必令至京师,面察其能否,然后除之。令狐阳尝徙其故人为邻州刺史,便道之官。
上见其谢上表,以问萄,对曰:“以其道近,省送迎耳。”
上口:“朕以刺史多非其人,为百姓害,故欲一一见之,访问其所施设,知其优劣以行黜陟。而诏令既行,直废格不用,宰相可畏有权!”时方寒,萄汗透重裘上述这段对话的意思就是说,唐宣宗时,宰相令狐萄拟定李远为杭州刺史,唐宣宗对令狐萄说:“我听说李远有这样的诗句:‘长日惟消一局棋。’他怎么能够去治理人民呢!”令狐萄说诗人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高兴心情,其事实不一定是这样。”宣宗说:“暂且让他到杭州上任,试试看。”
接着唐宣宗下命令说,刺史不得在地方上直接转任,必须让他们回到京师,由他当面考察其是否能够胜任,然后才能得以任命。令狐萄曾经把他的一位老朋友调到附近的州任刺史,他这位老朋友没有回京师就顺路到任所上任去了。宣宗看到他的表示感谢的奏章后,就此询问令狐萄。令狐萄回答说:“因为他到任所的道路比较近,所以直接去上任了。免得回到京师还要迎送。”宣宗说:“朕鉴于各地刺史中很多人不适合担任这种职务,是百姓的祸害,所以想要一一召见他们,当面询问他们的施政方针,了解他们德才情况是否称职,以便进行提升或者降免。可是我的命令已经颁布实行,你竟敢置之不理,你是宰相,有权,可怕呀!”当时正值天寒气冷,令狐萄吓得冷汗直流,湿透了厚厚的皮袄。
上面唐宣宗和令狐陶的这段对话,是大中十二年(858)十月发生的事。州刺史是地方的高级官吏,不同于朝廷大臣,皇帝可以通过日常临朝奏报及办理政务去接触了解他们。唐宣宗为了更好地了解各个刺史的品德和办事能力,采取了当面考察的办法,这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了解人才的一种好方法,确实值得当政者借鉴。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过不少历史盛期,正如史书上所说,“明有仁宣,周有成康,汉有文景,清有康乾”。
“明有仁宣”,便是指的明朝仁宗和宣宗时期,把社会推上了太平盛世。
明宣宗,即朱瞻基,明仁宗长子,永乐九年(1411)立为皇太孙,永乐二十二年(1424),仁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1425年5月,仁宗病死,朱瞻基即皇帝位。
朱瞻基即皇帝位之后,逐步感到明朝旧制有许多弊端,应该进行改革。改革从何着手呢?朱瞻基经过派出人员进行视察得知,各州县的官员多是庸才,更有一些人贪赃枉法,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并且进一步认识到,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选拔官吏制度上的弊端,必须加以改革。
过了一段时间,吏部给明宣宗朱瞻基呈上一个关于任命苏州等九郡新知府的名单让其审批。上早朝的时候,明宣宗朱瞻基问吏部尚书说你们对这九个人是否做了详细考核?”尚书郭进出班回答说:“苏州等九府,历称最为难治的地方,此番确定人选,颇费斟酌。”
明宣宗问那么,这九个人选可以胜任吗?”郭进不得不实说并非最优秀的人选。”明宣宗朱瞻基一听非常生气地训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是可以马虎的吗?”
郭进辩解说:“官吏升迁,限于资格,因此受到限制,如无圣上明示,不敢越级选拔。”朱瞻基听后一想,祖制如此,也不能只怪吏部。于是说:“那就将此事缓一缓吧。”然后对其他大臣说各部、院负责官员都可以举荐人才,只要你经过考察认为这个人德才兼备,不论级别高低,均可破格提拔。只是,朕所要的可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对于明宣宗朱瞻基的上述改革,朝野上下互相传颂、议论着,但是文武大臣却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他们不荐不行,荐出的不是人才也不行,将来不胜任犯了律条要受到牵连,只好认真仔细地去考察选拔人才。
经过一段时间,被推荐的人选名单和履历材料呈到了皇帝那里,明宣宗又找内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侍郎等人集体研究,确定下来后再由吏部正式任命。到任之前,明宣宗又亲自一一召见他们,鼓励他们秉公办事,克勤克俭,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并向他们明确指出,如要发现某人贪赃枉法,一律斩首。
新官赴任后,明宣宗朱瞻基又分别派出巡抚和都察到各地去考察他们的政绩。半年后的考察结果表明,这批官员都做出了比较突出的政绩,百姓也比较拥护。例如苏州知府况钟,到任之后不久就查处了多起州官的贪赃枉法事件;对考察了解到的许多弊政,都一一加以改革;特别是通过访查,了解到百姓感觉租赋过重,于是,对于苏州各县农民不合理的负担40万担租赋上报奏免,减轻了农民的压力。另外,他不畏上峰,亲自绑缚不法皇宫太监送往北京皇宫交皇帝处理。对于他的事迹,在朝廷上下广为传颂。宣宗十分注意广招人才,为了表达他思贤求才的愿望,他曾亲作《猗兰操》首赐给大臣。他在序中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兰之茂与众草为伍,自叹生不逢时而作《猗兰操》。朕今虑山林岩谷之贤亦有怀才不遇者,故拟作此诗。”诗中写道:“兰生中谷兮,晔晔其芳;贤人在野兮,其道则光。
嗟兰之茂兮,与众草为伍。呜呼,贤人兮,汝其予辅。”
在宣宗的大力倡导下,文武大臣向宣宗举荐了大批清廉正直的官员出任府、州长官,他们多数为明王朝的兴盛做出了贡献。
经过上述选拔官吏的改革和实践,明宣宗来瞻基便下令以后选人用人均仿效此法。
康熙(1654——1722),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他是清朝很有作为的皇帝,非常懂得治国安邦必须善于举贤用人的重要意义。因此,他始终坚持在考察之中擢用人才。
康熙在位期间,噶尔丹叛乱,他三次率军亲征。在三次亲征噶尔丹的战争中,他对随军将领和官吏的实际能力亲自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考察。他从西路军主将费扬古巧设伏军大败噶尔丹,取得重大胜利的过程中,发现费扬古有勇有谋,具有统帅三军,领兵作战的指挥才能。回来后,便给费扬古晋升一等公(即封爵名称)。在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时,发现绿旗总兵官王化行,队伍整齐,战功卓着。因此,在第三次亲征噶尔丹时,便破格提拔王化行为军中总参。同时,对于那些无能的官吏如户部侍郎思格色等实施罢免。有一次,康熙命思格色去塞外负责挖井供水。康熙问恩格色一口水井大约能够供多少人马饮用,思格色迟迟回答不出来,于是康熙立即革去他的官职,并当众指出思格色为官昏聩无能,心中无数,令其居官何用?”
康熙在位期间,曾多次巡行外地,查访吏治,体察民情。他在巡行江南时,路经河南某城,当地官吏为了迎接圣驾,整顿交通,作出临时规定,凡是皇帝经过的道路,以划线为界,分左中右三路通行。左右两路,官商百姓可以自由往来行走,中路作为御道,只供皇帝专行,任何人不准走动,并贴出布告,命令官民皆知,家喻户晓,不得违犯,否则依法严惩,同时还派出典吏沿路巡视警戒。布告贴出的当天中午,一个官员冒犯规定,骑马沿中路行走。典吏对其进行劝阻,他非但不听,反而鞭打典吏,并声称他是当今皇帝的太监。这位典吏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立即喝令左右将这位太监拉下马来,狠打50大板。府台大人听说此事后,认为一定大祸临头,忙令左右给典吏带上刑具,等候皇帝处置。康熙进城得知此事后,马上召来典吏,亲自为其取下刑枷,井备加赞扬。当即宣布,破格提拔典吏为四品巡抚。
康熙二十四年(1686),张伯行考中进士,经康熙面试后,授予内阁中书职务,不久又调中书科任中书。康熙四十二年(1704),被任命为山东济宁道行政长官。
张伯行上任时,正值当年闹饥荒,百姓穷困潦倒,无法生计。张伯行立即把自己家里的钱粮运到灾区,并赶制许多棉衣,救济灾民。康熙皇帝下了分道救灾的命令,张伯行分管汶上、阳谷两县。他给灾民发放了22600多石救济粮。为此,布政使责备张伯行擅自作主,并提出罢免张伯行职务的弹劾奏章。张伯行对布政使的错误行径进行了严厉驳斥,使弹劾风波得以平息。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皇帝南下巡视,赐给张伯行‘柿泽安流”的金榜。不久,提升张伯行为按察使。1708年,康熙皇帝再次南下到苏州巡视,他对随从大臣们说:“我听说张伯行为官十分清正廉洁,这样的人才十分难得啊!”当时就命令苏州所在地的督抚举荐贤能的官员,但是这位督抚却没有举荐张伯行。康熙皇帝于是召见张伯行说我早就了解你,他们不举荐,我自己来举荐。以后,你居官而善,天下的人就会明白我是知人善任的。”于是提拔张伯行为福建巡抚,赐给他“廉惠宣猷”的金榜。
张伯行德才兼备,为官清正廉明。他在救灾中,能够为灾民着想,独自作主发放了大量救济粮,这本是件大好事,却遭到布政使的弹劾。他刚正不阿,毫不畏惧,可谓有胆有识。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贤能之才,却得不到他的上司苏州督抚的举荐。如果不是康熙具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慧眼,那么,张伯行这个人才也就只好被埋没。
康熙皇帝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明君。他深知人才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卩常善于从考察中发现人才,并能大胆起用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为加强、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淸代乾隆即雍正帝第四子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他25岁即皇帝位,85岁禅位,89岁去世,是历史上年龄最大,也是有所作为的一位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60年,无论在武功还是在文治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建树。据统计,在经济方面,到乾隆屮期,已经达到鼎盛阶段,全国耕地达到6000余万顷,人口达到近3亿;库存银两到乾隆五十五年已由康熙时的5000余万两达到了8000万两。在疆土上,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在这个境域之内,除顺天府和盛京外,还划有直隶(河北)等18个行省的内蒙古等几个边疆特区。其国土的辽阔和国势的强大,国内各民族人民经济、文化的联系,都是以往任何朝代所不能比拟的。
乾隆时期之所以取得上述丰功伟绩,关键在于乾隆帝能够善于发现人才,正确使用人才。他在选拔人才时,经常采用微服私访的方式去掌握他们的德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