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智臣?刘向说:“明察幽,见成败,早防而教之,行而复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这是说,智臣的特征是:预见成败,早防救之,转祸为福,使君无忧。三国东吴鲁肃就是这样的智臣。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家富有,年青时勤读书苦练武,周瑜带其众经过其乡,前往拜访求借粮,鲁肃慷慨支援,从此,两人成莫逆交。因周瑜介绍,得谒见孙权,权与谈,喜其人,留他合榻对饮,时权初继位,向他请教如何承父兄之业?肃答道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何嫌?北方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此策因在榻上谈,史称“榻上策”,足以与诸葛亮“隆中策”比美。时袁强曹弱,彼此在争霸,而肃已料“曹操不可卒除”。确有预见之明:劝孙权“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以图帝业,实是良策。及曹军南下,刘琼投降,东吴文臣惊曹势大,皆主张投降,唯有鲁肃力排众议,主张抗战。他自请去会见败走而逃到当阳的刘备,说其联合抗曹。在诸葛亮、周瑜协力和支持下,孙吴结盟,终于破曹。鲁肃的“榻上策”和联刘抗曹之议,可以说是“预见成败,早防救之”,使东吴转祸成福,鼎足于江东;何谓贞臣?刘向说:“守文奉法,任官职事,辞禄让赐,不受赠遗,衣服端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这是说,贞臣的特征是:奉公守法,胜任官职,不受同遗,饮食节俭。唐姚祟就是这样的贞臣。姚崇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南陕县)人。先后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任过宰相。他“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认为“凡所从政,必须正巳”,“与其浊富,宁比清贫”,“耸廉勤之节,塞贪兑之门”。他任宰相要职,却无住宅,家属住处远,上朝后须在附近寺院寄宿,玄宗要他搬入四方馆(属中书省),因藏公文,坚决谢绝。玄宗感动地说:“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姚祟任相期间,清廉自持,竭智尽力,尽忠职守,对促进唐中兴开创开元盛世起了重要作用。姚祟两子“广通宾客,颇受馈遗,为时所讥”,其所属中书省主簿赵诲“受胡人赂”,他自惭未能事先制止致对国家不利,便推荐和将相位让给宋,他举贤以代,时人赞曰:“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
何谓直臣?刘向说:“国家昏乱,所为不谀,然而敢犯主之颜,而言主之过失,不辞其诛,身死国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是说,直臣的特征是:君昏国乱,敢于进谏,不怕杀头,死而不悔。明海瑞就是这样的直臣。海瑞,字汝贤,自号刚峰,琼山(今海南琼山市)人。
嘉靖二十八年(1546年)中举,四十五年(1566年)任户部主事。这时,嘉靖已多年不上朝理政,深居西苑,一意修道求仙,政事委托奸佞,弄得吏贪官横,民不聊生,加上常年灾害,盗贼猖狂。过去谁敢进谏,嘉靖不是廷杖就是杀头。自廷臣杨最、杨爵进谏被杀害后,无人敢再说其非,而阿谀逢迎的日多,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纷上表贺。海瑞目睹邪气大盛,朝政日非,人民痛苦,国将不保,决心进谏。他料进谏将杀头,便买好棺材,与妻诀别,遣送童仆,于是上疏痛斥嘉靖错误,致国乱民穷,劝其悔悟不再修道,上朝理政,治好天下。嘉靖大怒,将他关进监狱。嘉靖不久中毒死,海瑞得释,其声誉更隆,被任应天巡抚,他锐意改革,政绩显着。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死在任上。南京人罢市痛哭,送丧的人长达数百里。海瑞忠君爱国为民,冒死上疏,其耿直时人敬佩,后人景仰。
从政者应当以诚为本。搞花架子的人处处弄假,实为从政之大忌。他们之所以能够弄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人信假,不是吗?过去一个银匠,打制的银首饰从不掺假,却卖不出去;另一个在银里掺铜使得银首饰光泽明亮被抢空。不掺假的银匠道真是能卖出十两假,也卖不出一两真呀!”信假者多喜欢漂亮的外表,弄假者就千方百计地装饰外表,投其所好。某人没评上职称,他找遍领导,别的领导都说能评上,主要领导说因为没有指示,扫尾工作也结束了,所以这次评不上。结果他感激说假话的却忌恨说真话的。不列颠八十多岁的国王李尔王有三个女儿,他要照她们爱他的程度来分配给每人一份国土。大女儿心里没有真实的爱,却花言巧语来表白,说他爱父亲胜过爱自己的生命和自由。二女儿跟她姐一样虚伪,说世上一切欢迎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只有在孝顺父王时才感到无比幸福。李尔王觉得心里甜蜜蜜的,赐给她俩各三分之一的国土。三女儿考狄利姬真心诚意爱她的父亲,讨厌姐姐们献媚骗取国土,她说她就照作女儿的本分爱父亲,她不能保证世界上除了父亲之外谁也不爱,如果她光爱父亲一个人的话,她就永远也不会像姐姐们那样结婚了。李尔王听罢一阵暴怒,把原来留给考狄利姬的一份国土又分给了她的两个姐姐。李尔王交出国权后,被两个女儿虐待,流落荒野,发了疯,还是三女儿闻讯救护了他。
弄假的人层出不穷,是因为信假的人绵绵不绝。因此,治假还得从弄假和信假两个方面人手,这一点务请各级领导者注意。
事实上,假话和真话是相对的,一生不说一句假话的人是不存在的,声言不说假话的人实际上是在讲假话。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日,我约了一个陌生的两岁多的小孩,来到我的住所,和他攀谈起来。我说:“我到过你家。”他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认真地回答你没有,你撒谎。”我说怎么没有?你家不是有桌子吗?”他由认真变为疑惑地回答:“有。”我又问了椅子、锅、碗之类的事,小孩都一一回答有。我以此话来证实我到过他的家,他看到我知道他家这么多东西,也真的以为我到过他家,其实我没去过他家,是在考试他,但天真幼稚的小孩哪里知道我是在考试他。我看小孩挺有趣,就继续考他,说:“你家厨柜里有馍。”答“有。”我又说你今天还吃了一个大白馍。”答吃了半个。”我让他回去给我取一个来,于是他就回去给我取。小孩掀起门帘,走出了我的住所,像是真的要给我取馍似的。但他走了不远,却停住了脚步,像是在思考什么。我隔着门帘注视他的动静。停了一会儿,小孩就回到我的身边,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家没有馍了。”我拍着小孩可爱的小平头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此时此刻我想了许多,仅两岁多一点的天真幼儿,尚且有说假话之举,况大人乎!
在现实生活中,假话虽不可取,但说假话的现象却是经常发生的,运用假话达到个人目的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战争一方为取得胜利,故意采取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战术去迷惑对方,这在战争史上是不乏其例的。一个政党或利益团体,为达到他们既定的目标,常常内部说的话与外部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这些大相径庭之言,本身就有说假的因素在内:一个特工人员,为了实现组织交给的任务,不得不掩盖真象,经常说假,对于这些人说一二句假话并不难,难的是经常说假话不说真话,不过这些假话都是以忠于本政党本团体利益为原则。一个人为了本团体的某种利益,在一定条件下不得不把真情隐瞒起来,这都是一些成全事物的策略方法或者说是手段,并非代表人们品德的本质。
从古到今,是人都有朋友,多寡而异。
欲话说:“人都有仨近的俩远的。”可见,一般人的朋友多不过三五个。而拥有权力的领导者却不止这些儿。“宾朋满座”和“门庭若市”,常常用来形容他们朋友相聚的盛况。从这里可见一斑。
领导者的朋友较之一般人多,这是有原因的。领导者和一般人相比,社会接触面较大,工作交往较广,为社会,群体以及个体提供的服务也较多。在这些接触、交往和服务中,“一生二熟’’成为朋友的有之,谈吐投机成为朋友的有之,受恩感激成为朋友的也有之。交往的渠道多、范围广,朋友自然也多。这是外在原因0领导者的朋友较多,还有它的内在原因。众所周知,交朋友的感情基础是“友好”。能给人“友好”者,他就有了结交朋友的条件。而衡量为人是否友好的标准与人的本能有关。据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之一。这一自私的本能,使得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常常以“利”和“害”来衡量他人对已是否友好。如此看来,谁越拥有能使人趋利避害的权力和能力,谁的朋友自然越多。在这方面,领导者和一般人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他的朋友自然较多。
朋友多,固然不能算是坏事。可朋友有真有假,倘若假朋友云集门庭,充席塞座,很难说这是好事。
假朋友自古有之;并非新近出土。古汉语传下来的“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恩将仇报”之类的词语便是佐证。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假朋友这一类朋友中的渣滓,犹如泥沙逐流一样,一直随波而下。在历次的社会动荡和变革之中,尽管假朋友时常“水落石出”
或被“掷向远岸”,但一直未能荡涤干净。
毕竟是时代不同了,今日的假朋友的特点较之古代也有了变化。这些以朋友名义作假的人不再是为了谋杀、陷害,也不再是为了某个政治党派的纷争。这些人之所以想做别人的假朋友,大多是为了自己谋取私利。虽然古今假朋友的特点有所不同,但最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变,这就是“利用别人”。
为什么人会“穷在街头没人间,富在深山有远亲”?为什么领导者一旦走上领导岗位朋友就会骤然增多?为什么领导者遭遇曲折时朋友又会骤然减少?可见,领导者的朋友中不少是为了“利用”他才去与他结交的。既然如此,其中势必会有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像这样的朋友,诚意的成份甚少,必定是“事情既成,友情便去”,“人一走茶就凉”。但也不能排除,其中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先是为了利用,后受到领导者的感化,以至转化为真朋友的。
“穷在街头没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种以名利地位来识人的现象在如今的社会时并没有绝迹。他们总是以为有地位的人就一定是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没有地位的普通的人,或是穷人,总是被瞧不起,被看作是没有前途,没有出息的无用之辈。以名利地位识才,在对待现任领导和离任领导的态度上尤其明显。一些人对现任领导在位时,总是把领导说成无所不能,无所不晓;一旦现任领导离任不在位时,又说这样的领导本来就无能。
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可知的。这些对其上司前后态度不一的人们身上原本存在着一种希望,或是为了自己的升迁,或是为了环境条件的改善,或是为了子女就业,或是为了政治保护,或是为了借他人之威来扩大自尊,所有这些他们都需要上司来成全。上司在他们的眼里,俨然成了一棵“希望”之树。这种人为了自己的希望能够实现,常常将自己打扮成是最“支持”上司的人,他们行为之“温顺”、言语之“动听”心底之“忠诚”,好似舍此无他人。领导者在这种人面前做了“俘虏”的并不罕见,不是有人听了这种人的“几句话”就对下属搞亲疏有别、打击报复吗?不是有人得了点他们的“好处”而进退维谷、受之左右吗?这种人对其上司亲近非常,完全是为了利用,决非忠诚。谁那里有希望,他的利用之法就往谁的身上使,你如果对他不再产生希望,那么他就会离你而去;你若再度对他产生希望,他还会厚着脸皮来求你;你若阻止了他的希望,他就可能会将你给他的好处忘得一干二净,从而和你对立起来;你若使他的希望破灭,他就可能会极尽个人之能事,疯狂地与称为敌。这种人的希望,实际上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索要个人利益,不管他人权益;给好处就近,不给就远;有希望就去,没有了希望就离,是其重要特征。
人不能没有希望,没了希望就会不求进取,社会也不会进步。问题在于,人的希望要适度,要有一个健康之心。换句话说,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正义感。希望加正义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健康之心。
《尧典》中记载,尧“允恭克让”,“克朋俊德”。称颂尧帝诚实恭谨,推贤让能,大胆选拔和任用才德兼备的人。书中具体记载尧的事迹说:尧年老选择继位人时,有人提议选择他的儿子丹朱,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顽钝凶险,没有德才,不能继承帝位。尧让群臣推荐贤才,于是他们把舜推荐上来。经过观察和考验,尧认为舜德才兼备,是理想的继位人,终于决定叫舜继位。尧禅让于舜之事一直被世代所称颂。司马迁在其《史记
五帝本纪》一书中对此进行了髙度评价,说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舜践帝位二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预荐禹于天。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
尧舜都是传说中的明君,当时还在氏族公社的后期,部落首领老了,不让无能的儿子继位,“禅让”给别人,并不是件什么奇怪的事。因为原始社会里没有私有财产,首领不享受特权,其生活和老百姓一样,却比他们劳苦。正如韩非所说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赞美)也。”尽管如此,他们选择继承人不分亲疏贵贱,重于德能,这个原则是古今相通的。他们在选拔人才上“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的精神,是永远值得赞扬的。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西周初期人。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文王次子武王姬发的弟弟,因食邑于周(今陕西歧山东北),史称周公。又因受封于鲁地曲阜(今属山东),亦称鲁公。周公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为历代贤相之楷模。
周公是一位足智多谋,“常辅翼武王”,为之出谋划策的人物,他为周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绝的功勋。他十分尊重和爱惜人才,“犹恐失天下贤人”,而“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来接待天下贤士。正因为如此,才使周朝人才济济,非常强盛。
周公胸怀宽阔,心地坦诚。周武王死后,年少的成王即位,周公不避嫌疑,竭尽全力辅佐于他。为了治国安邦,他礼贤下士,唯才是举。太师姜子牙(姜太公)虽然出身卑贱,但他具有很高的行政管理水平和军事指挥才能,并写出了《六韬》、《三略》之书。因此,周公对他非常尊重,并将疑难不决之事,虚心向他求教。另外,周公还非常尊重大臣召康公,很有学问,其思想言论收入《书经》的《召诰篇》’,经常同他磋商国家大事。由于周公非常尊重贤才,所以天下有才之士纷纷投奔于他。
周公分封土地于鲁,因他全力以赴辅佐成王,不能亲自去鲁治理,只能委派他的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前往鲁地行使职权。临行前,周公告诫他的儿子伯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