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2328300000029

第29章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有了一丝变化,父母首先注意到的是孩子长高了,并且不再天天跟在父母后面做“小尾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父母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了,甚至有时候还会和父母“杠”起来。孩子的这种现象,被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

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时,代表着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这个时候的他们有着越来越强烈的独立愿望,他们既想要摆脱父母,自己做主,又必须要依赖家庭。由于各种原因,这时的孩子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大人,尤其是要求父母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不要总是拿自己当小孩看。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无视他们的要求,仍然将他们当成小孩,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厌烦,觉得父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一天天在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所接触的范围也跟着扩大了起来。当然,他们的知识面也会有所增加,慢慢的,他们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当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发现父母和自己的价值观不同,自己的价值观还会遭到父母的反对。于是,他们在得不到父母理解的情况下就会在同龄的孩子中寻找共鸣,当他们找到和自己有共同看法的人时,也就不会那么亲近父母了。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能够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变化,还是把其当成孩子一样说教,就会迫使他们产生反抗情绪,进而就有了反抗行为。

不错,孩子是慢慢的长大了,并且也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但是,这个时候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他们经常会在无意间违反纪律。这时的孩子喜欢和人论个高下,却又偏偏没有足够的论据;对什么事情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却没找不到科学的依据去反驳;经常会有一些发现,却又不能准确判断;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观点却又十分片面。

有些父母或许知道孩子正处于叛逆时期,却又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有逆反心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呢?

1.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相互作用

人与人的相处,是起着相互作用的,比如你尊重我,我就会尊重你,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也是这样。大部分的时候,孩子不一定是叛逆,可能只不过是他说了一句话,而父母觉得不满意,于是就大声骂他,孩子受到了刺激,也变得大声对抗,或以沉默抗议,或以反叛行为抗议。久而久之,孩子便会产生一种习惯,这是与父母之间一种相处的相互作用。

2.孩子养成习惯

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趁早,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而不纠正他的错误。比如,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懂得尊重长辈,如果想要什么东西得不到就哭、不吃饭,要挟父母答应。如果父母让步的话,孩子就会有这样一个认知:用这方法对待父母,父母就会让步。等到孩子长大后,习惯已经养成了,想要改也就不容易了。

3.家庭出现问题。

当家庭出现问题,比如父母感情不和,两人时常争执时,孩子心里讨厌,但又觉得无助时,便会以逃避,或以叛逆的行为表现自己的不满。

4.孩子受朋友影响

当孩子们和父母没有那么多共同语言的时候,就会在学校结交一些朋友,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怂恿,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例如,当孩子反驳老师,和老师顶嘴的时候,本来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却得到来自同学的称赞;当孩子勇于反抗父母定下的重重规矩时,也会有可能得到某些朋友的认可。这样一来,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如果我扮演这样的角色,便会被别人称赞。

知道了孩子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就需要知道应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了,父母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了解孩子逆反心理的实质

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时,代表孩子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时期就是转折期。总体来说,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各种心理变化都反映了孩子在心理方面的进步。在心理上,从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非常重大的变化。父母要对孩子的这一时期郑重对待,并且要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消极的一面,父母则应当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当然,孩子出现逆反心理不只有消极的一面,还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孩子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让孩子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要善于理解孩子

父母看到孩子慢慢的成长,就必须懂得尊重孩子,和孩子建立一种近乎朋友的平等关系,对于孩子对家庭中一些事情所发表的意见,要郑重考虑。父母要相信孩子有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当孩子在独自做某件事情时,父母要给予支持。如果孩子在期间遇到困难或遭遇失败时,父母应当给予安慰和鼓励,如果成功则一定要表扬。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些争论,并且最后父母发现是自己错了的时候,父母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以得到孩子的原谅。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也应当理解父母,毕竟父母的忠告都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自己的选择和父母的愿望不相同时,孩子可以通过和父母商量来解决,不需要意气用事。只要能够用事实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相信父母还是可以尊重自己的选择的。

孩子早恋怎么办

父母箴言

如果发现孩子陷入早恋,孩子对所爱慕的对象魂不守舍时,父母不能用讥讽、责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不能偷看孩子的信件、跟踪监视孩子,更不能冲向学校或对方家中,弄得满城风雨。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曾有一位父亲打来电话向媒体求助:“我发现儿子早恋了,这该怎么办啊,希望大家能帮我出出主意。”

这位父亲说:“儿子今年才12岁,在一所小学上六年级。过去,儿子的学习成绩总是班里的前10名,可是自从和这个女孩在一起之后,他开始喜欢穿漂亮衣服,甚至经常抹香水。现在儿子总是跟我们说和这个女孩在一起的事情,他的学习成绩也下滑到二十多名。父亲忧心忡忡地说:“我曾经多次试图说服他,但是孩子居然在笔记本上写着,‘我要离家出走,我恨这个家。’并在这句话后边画了3个大大的惊叹号,让我这个做父亲的看了触目惊心。”

孩子出现早恋是现在令父母头疼的一个问题。据调查表明:早恋有年龄下移的趋势。不闻不问吧,总觉得会耽误孩子的学业;过问吧,又怕逼急了,孩子离家出走、自杀。

什么是早恋呢?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行为,是不可取的。

男女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上有许多变化,对异性产生爱慕,这是人体发育的一种本能,是孩子告别少年时代经历的特定时期。个别孩子陷入早恋,确实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一丝阴影,轻则影响学业,重则导致孩子陷入误区。家长必须了解青春期特点,加强教育,预防为主,未雨绸缪。

不同的孩子早恋表现不一样,需要家长细心观察,下面提供一些常见的早恋倾向,供家长参考,请家长注意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认真分析,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突然变得爱打扮,常对着镜子照来照去。

★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活泼爱动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不愿和父母交谈。

★在家坐不住,经常找借口甚至撒谎外出去公园、歌厅等场所。

★放学喜欢一个人躲在家里或呆在一边想心事,时常走神发呆。

★情绪起伏大,有时兴奋,有时忧郁,有时烦躁。

★对描写爱情或性的电影、电视、小说感兴趣。

★突然喜欢谈论男女之间的事情。

★背着家长偷偷写信,写日记,看到别人赶忙掩饰。

★常有异性打来电话,经常收到发信人地址“内详”的信。

值得提醒父母的是,不要把男女青少年的正常交往,如互相聊天、结伴游玩、一起看书、做作业等误以为是早恋,从而加以指责。本来孩子还不懂什么叫恋爱,被父母一说,反而恍然大悟,开始谈恋爱。

如何把好青春激情的大门,如何使孩子形成稳定的心理定势,保持心理平衡,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从医学上讲,性本能的冲动是可以通过大脑皮质来调节控制的。有的青少年能很好地调控,有的少男少女由于经不起第一次的感情动荡和心理波动,而产生了早恋。

早恋不是成熟的恋爱,而且会妨碍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学习,所以不宜提倡。但由于这是一个涉及孩子情感的问题,父母应十分小心谨慎。

有位妈妈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她发现孩子谈恋爱,不仅没有斥责儿子,反而比过去更关心儿子,知道儿子喜欢语文,便鼓励儿子参加年级朗诵组,还启发儿子写日记。于是,儿子的习作频频出现在班级的墙报上,还被选上班委委员。一年后,期末考试名列全年级第五名,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集体活动成了儿子的主要活动,当初对异性的爱慕心理渐渐平息、淡化。

一般来说,孩子的早恋往往与生活单调、没有目标有关,因此充实孩子的生活,帮助孩子寻找生活的意义,可以有效地转移孩子对早恋的注意力。

真正的恋爱意味着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如果自己不独立、不成才,怎能承担起这种责任?爱,意味着奉献,为对方着想,孩子过早谈恋爱,不仅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也耽误了别人的前程,这难道是爱吗?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如果发现孩子与某一孩子交往过密,应巧妙地加以引导,让孩子懂得,异性交往不要太集中在某一个人或一个小范围内,否则会失去与多数同学、朋友接触的机会。现代人多交朋友或多交几个性格志趣各异的朋友,能更深切地体会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友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