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2335900000010

第10章 孔子集语

【原文】

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

【注释】

选自《孔子集语·劝学》。饰:装饰,打扮。

【译文】

君子不可以不学习,与别人相见不可以不对自己的服饰、容貌稍作整理。

【赏析】

不断学习是修内,打扮装饰是修外,应该内外兼修,二者都很重要。与人相见时,适当的打扮是对别人的尊重,只有自己尊重别人了,别人才会尊重自己。而那些只有渊博的知识而不注重自己外表的人,别人也会厌弃的。在社交频繁的社会里,修饰外表和内心同样对事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文】

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注释】

选自《孔子集语·劝学》。诗: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书:指《尚书》,它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译文】

诵咏周朝的诗歌,阅读上古典章,就好像和古人居住在一起了一样;研读上古典章文献,品诵上古诗歌,就好像与古人在一起谋合一样。

【赏析】

《诗经》又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作品多是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作品,编成于春秋时期,相传孔子曾删《诗》。《尚书》也称《书》《书经》,相传是孔子编定的,但有一些篇章是由后代儒生补充进去的。这两部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认为当时的社会是礼崩乐坏,一生推崇“克己复礼”,主张社会礼仪应回复到上古时期,又因《诗经》《尚书》都充满了上古时期的人伦道德,而得到孔子的推崇。所以孔子提倡“诵诗读书”的目的是想以古之礼乐来教化今之百姓。

【原文】

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

【注释】

选自《孔子集语·劝学》。厌:厌恶。倦:懈怠,厌烦。

【译文】

喜欢学习而不厌恶,喜欢教导别人而不厌烦。

【赏析】

这句话是孔子对为人师者的要求。要做好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做到“好学不厌,好教不倦”。人的知识是在不断更新发展,新的事物也将代替旧的事物,如果不努力学习新知识,思想就会落后,新技术就不能掌握,这样低能力的老师是教不好学生的。如果知识渊博但教导学生却没有耐心,同样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学与教是相辅相成的,好学而不好教,使学生厌恶学习;好教而不好学,使学生学不到新的和更深的知识。只有学教结合,二者兼长,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原文】

至诚之至,通乎神明。

【注释】

选自《孔子集语·孝本》。至:第一个“至”,释为“极、最”;第二个“至”,释为“到达”。通:通达。

【译文】

最大的诚实,可以通达神明。

【赏析】

孔子提倡孝道,他认为百行孝为先,特别孝顺父母的人将会有神明相助,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大凡孝敬父母的人,对别人也会有一颗诚心,在此孔子从“孝”入手来论证“诚”对为人处事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倡“诚信”,使人的道德修养通达极至,这是中华民族至高的美德。

【原文】

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

【注释】

选自《孔子集语·臣术》。逆:不顺,抵触。

【译文】

好药对口来说是苦的,但却能很好地治病;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但却能正确指导行为与思想。

【赏析】

人的本性是喜欢听奉承与恭维的话,而不喜欢听批评自己的话。有时候尽管知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但心理上也难以接受。纵观古今,凡是听信那些谄媚之臣的君王,政治不稳定,甚至国破人亡,如商纣王听信妲己,将多次上谏规劝他的忠臣比干剖心,最后落得个国亡身死。凡是重用忠臣的,国家就会兴旺,切记孔子的这个教导吧!远离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亲近那些直言敢谏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