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防骗术
2361700000022

第22章 克制雅骗技巧(5)

一天,忽然一个操外地口音的人一路打听来到破庙前。见了大青石头便跪在地上叩头,叩过头又拿出一把刀,从大青石头上往下刮石屑。有人问他刮那石头末子干什么?他双手合十说道:“我是江西省某县人,家有老母患了瘫痪病,多处寻医,吃了无数药也不见好。有一天夜里,我梦见海南观世音菩萨指示我说,你母亲的病不是药能治好的,唯有苏州阊门外东岳庙前的青石屑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说这块石头上曾有仙人驻足,不论什么病,吃了石屑就会立刻见效。所以,我不远千里,一路打听着来这里求仙药。”

说完,他用红纸把刮下来的石屑包起来,小心谨慎地收藏起来走了。

乡下人迷信,听到这消息便信以为真。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消息越传越远。听到消息的人便争先恐后来求仙药,人人手持一炷香,向大青石顶礼膜拜,然后刮取石屑。

庙里和尚见来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便把大青石用栅栏围住,美其名曰:“仙丹”,凡来刮石屑的,每人要交大洋半块,不几天又涨到一块,来的人依然有增无减。问一问吃了仙药的人效验如何,又都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这样闹了一个多月,来的人才渐渐稀少了。可和尚的钱袋已经装满了,足够一生受用不尽。

后来,有知道底细的人说,这是和尚穷得实在没办法了,就串通一个外乡人,演出了这场闹剧,得到的钱两人均分了。

和尚有了钱便在破庙里支应了,大概还俗享福去了。

[评析]:寺庙、道观本来是利用鬼神之说来骗人的地方,什么“仙月”、“圣水”之类就是他们骗取钱财的常用妙方。而迷信的人总是受骗却不知醒悟。直到今天,在一些落后的农村,还有不少人相信什么“仙药”、“神符”之类,以为那玩意真能治病。有些人的愚昧,实在达到了极点。因此,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在现在仍旧有很大的意义。

70.活佛是怎样出世的

浙江某县有一儒生,名叫金生。他从小患秃疮,头发掉得净光,就连毫毛也不剩一根。但是这人的聪明却超过一般人,经史百家之书过目成诵。临摹名家书帖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真是个千载难得的人才。

可惜的是,这金生天生心术不正,从小便爱好弄巧欺诈,不务正业。他十八岁被送到国立学校读书,因成绩优异,享受优等补贴,可以说前程似锦了。不幸的是他成婚后父母相继而亡。没了父母,金生便不再用功读书,整天和一些游手好闲的浮浪子弟为伍,歪门邪道的事没一样不精通。没有多久,父母留下的一点家业便被他挥霍净尽。

金生至此,仍不思改悔,照样吃喝嫖赌,不务正业。没有钱花,便去敲诈亲戚、本家和朋友,得到钱后转身便浪花净光。这样混了十年,亲友、本家人人把金生当作老虎一样惧怕,都躲得远远的。金生再也没有地方去诈钱了,穷得衣衫褴褛如乞丐一般,名声臭得如大粪,人人见了指着骂。

金生作了孤家寡人,不说自己不争气,反怨亲友不肯帮助他,很有些气愤不过。后来,一咬牙痛下决心,把妻子托给一个朋友照看,愤愤不平地出家而去。

金生出家干什么呢?不过是四处游荡,想找一个不劳而获,靠欺诈致富的机会罢了。这天,他在路上遇见一个和尚躺在路边睡觉,和尚身边放着一副担子,担子里放着和尚的衣钵和度牒(和尚的身份证)等物。金生看了一会儿,不由灵机一动,自语道:“呀!这件事可干!”说完便偷了和尚的衣钵度牒,扬长而去。跑了一段路,金生拿起和尚的衣帽穿戴好了,因为他是秃头,所以扮个和尚十分便当。再看那和尚的度牒,上面写的名字叫“悟真”,于是,金生便做了悟真和尚。

走过许多名山大川,穿过丛林荒野,金生一路游荡到了广东东部一座大寺庙里。这座寺庙雄踞一方,是广东一大胜境。金生来到时,正赶上庙里不久前失了火,把庙中宫阙殿堂烧毁了一大半。住持和尚要募缘集资重建宫阙,却没有人响应。金生来后,在庙四周转了几圈,便自语道:“呀!这事可干!”

金生拿着“悟真”的度牒进庙里去见住持和尚。情愿留下干些粗活。住持问他会干什么,金生说:“我是个粗莽和尚,不会识字诵经,不过会干些扫地造炊的事罢了。”

住持留下他,派他每天到集市上去购买日用物品。这正台金生心意。他每次上集采购,买完东西后,总要哀求会写字的人给他写一张购物单子,把买的什么物品,每样多少钱开列清楚,共用多少钱,也算得一毫不差。回寺交账时既明白又省事,分毫不差。住持和尚见金生办事谨慎又诚实无误,慢慢地信任他了。

其实,金生是故意装出一副愚笨诚实的样子,以骗取住持的信任。暗里地,他却人不知鬼不觉地克扣下许多银子,买了一套紫金衣帽,放在箱子里,藏在被烧毁的佛座下面,准备派大用场。

一天早晨,金生头戴昆罗帽,身穿紫金袈裟,在大殿门口盘腿而坐,口中念念有词,俨然活佛出世。

庙里和尚见了,跑去报告住持和尚说:“悟真疯了!”

住持和尚急忙跑过去观看,金生却慢慢地站起来说:“佛旨在身,不敢行礼!”

住持见他那样子,实在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这个样子。

金生说:“弟子睡到半夜时,梦见佛祖释迦牟尼告诉我说:这座庙宇的重建只有你能办到,你要勉力募化,广结善缘。弟子说,我如此愚昧,怎能当此大任?我佛微笑,用手摩一摩我的头顶,又给了我一颗五色珠让我吞下,告诉我说:吃下这颗舍利子,便会自己领悟一切。还说:我座位下面有传世衣钵,也传授给你,可用此来取信于人。弟子醒来后到莲花座下去寻找,果然找到了这衣钵。既然一切都应验了,我怎敢不恭敬小心地遵佛之命,以广大佛道呢?请大师发号以召来施主,看弟子撰文书榜,以募善缘。”

庙里众僧听金生一番言语,便把他看成活佛出世,纷纷到外面传扬说:“活佛出世了!活佛出世了!”

不大功夫,已弄得远近皆知,家喻户晓,男女老少拥来看活佛的有几万人。金生让人拿来一张硬黄纸,对着观看的人书榜。他的文章像圣教序一样简洁明丽,文不加点,出口成章;他的字像柳公权亲笔写的那样端庄,真是出手不凡。观看的文人学士官绅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百姓庶民因为亲眼看到了活佛而感动得涕泗交流。人们争着高呼“活佛”,施舍的金银铜钱犹如狂风骤雨一般降在大殿内外。

这样闹了一个月,寺庙里收到的布施堆积如山。庙里和尚来不及清点,又聘请了几位善人来清点、登记。

住持和尚见金银足够重建寺庙之用了,便对金生说:“钱资虽然足够使用,但是无处去买大梁的用材,不知应去哪里去取梁材?”

金生说:“我慧照四方,看见只有四川有大材可以采伐。去买倒也不难,而运输却十分艰难。必要时我可以使些神通,把大木材运到这里来。”

众僧听了都欢喜地说:“活佛有广大神力,运木自然不难。”

于是,众僧请求金生运用法力去四川搬运梁材。金生只好答应说:“暂且用二十万两银子换成轻便容易携带的东西,让我独往独来,以成此善果!”

众僧闻言,都高兴得跳跃起来,立即派人抬着银子去换成珠宝。准备停当,金生便带着珠宝离庙上路了。

金生出了广东,便脱下袈裟,换上书生衣服,快马加鞭,昼夜兼程,不是去四川买木料,而是去了北京。到京后,金生把带的珠宝卖掉,还赚了不少银子。从此金银满箱,和从前大不一样了。

赶巧,朝廷刚刚下诏,允许士人拿钱捐官,金生便用原名捐了一个太守的官职。殿试时,又因为回答问题合了皇帝心意,当即被送到吏部派职。不久,便派了福建某郡太守。金生衣锦还乡,大大地炫耀了一番。以前远远躲开的亲友,这时候都来巴结金生,金生全都给以厚报。然后,便带着妻子上任去了。

广东的和尚、善士等了好久不见金生回来,还以为活佛去西天作神仙去了呢,谁会怀疑他竟是个骗子呢?

[评析]:寺庙、道观,历来是江湖骗子施展才能的所在,所以金生一出家,便看上了和尚,瞄准了寺庙。以金生的聪明,行骗自然不在话下,所以他一出手,便骗了二十多万两银子。

金生的骗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他的骗局的第一步,即以小诚博得当家和尚的信任,第二部分是以“活佛出世”的假奇迹,骗得大量施舍。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的是金生的才能——他会写文章,字也写得极好。为了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他先是装愚假痴,谎称不识字,他的骗术之奥妙,也正在这里。

由此可见,骗术的得逞,选择合适的场所和选择合适的对象一样重要。

71.“雪米莉”是男是女

八十年代以来,通俗小说大行其通。什么警匪、武侠、言情之类的小说风靡大陆,畅销不衰。通俗小说的作者大都是台湾、香港作家,其中又以女性作家独领风骚。比如琼瑶、三毛、亦舒、岑凯伦等,在青年一代读者中已是无人不晓。

在一九八八年前后,通俗小说的行列中又突出一支异军,作者雅名“雪米莉”。“雪米莉”三字的前面因加了“香港”二字,所以书一出世,写上赢得了大批读者。况且,这位作者的书写的是香港的人和事,以香港黑社会为背景,书的名字又多加以“女”字,如《女管家》、《女老板》、《女富豪》等等。书面上的广告又用“红颜薄命,黑手惊魂,险象环生,善恶分明”之类的词语。书的封面又全是半裸的女人,而且有着电影明星的面孔,时装模特的身材,引人想入非非的姿态。如此种种的商业性极强的因素,不仅紧紧抓住了爱读通俗小说的年轻人,而且让人一看便知道是来自海上两个商业化程度极高的小岛。正在迷恋两个小岛上的通俗文字的大陆读者群,一时间如获至宝,争相购阅,使得署有雪米莉名字的几种小说印数都以十万数。不用说,书的作者和出版者都得到了优厚的经济效益。

读者在对小说中扑朔迷离的描写赞叹的同时,也迫切想知道它的作者“雪米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是柔情正浓的少女,还是风情万种的半老徐娘?

正在广大读者渴求一睹作者芳容的时候,四川省有一名叫《奇谈》的杂志爆出了内幕消息,大致内容如下:

1、雪米莉不是女人,更没有香港的身份证。“她”不过是某省某地山区里的几位青年男性作者。书商和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一位定居香港的女士,以每出一本书便向她交一笔稿费的代价,得以冒她之名。

2、他们的写作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作,而是现代化的流水作业。先是几个人在一起侃一个题目,再由一人执笔。一部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二十多天完稿。然后再根据书商的要求,进行商业化加工,即对若干凶杀和性爱部分再加点染。当一篇小说的框架侃定之后,一个人写累了,另一个便接着写,或是一人一部分写好之后再合起来。他们所写的内容无非是悬案、追捕、凶杀、格斗、性爱、调情等等老套子,所以写起来毫不费力。写到毒品市场、国际刑警、西西里岛、金三角等等没有见过的地点和事情,就翻翻书刑,看看录像。再弄不明白,便用模糊语言带过去。

此类是在港台恐怕也无先例,在大陆文学圈内更是一项文学创作的划时代的革新。所以,雪米莉的真相一经揭出,首先引得文学圈中人士瞠目结舌,继而有人愤怒地评论说,这是文学界的堕落。

然而,雪米莉的真相揭露并没有影响其作品的畅销,反而使得反应敏捷的书商和文人起而效尤。在不长的时间内,署名“雪米莉”的小说像日本鬼子的炸弹一样,对图书市场进行了一番狂轰滥炸。当然雪米莉毕竟不是小说工厂,无论他们神通多么广大,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像母鸡下蛋一样,一部接一部地造出新的小说。而且,新上市的“雪米莉”大非原来小说的文笔,而是言语不通,粗制滥造,读者大呼上当。结果,真假雪米莉一块完蛋。

“雪米莉”们忍无可忍,便站出来说话了。这几个五尺男儿一出场,更令人目不暇接。原来这几位“山区青年”并非等闲之辈。其主将雁宁和谭力都是中国作家协会成员。雁宁曾出版过三百多万字的作品,多次获国内文学奖,有的作品还被译为英、法、日等文字出版。其中《牛贩子山道》颇获好评,《蓝花豹》也曾轰动一时。

堂堂男子汉们为什么要用一个柔媚的女人名字发表作品呢?原来他们的衷心不仅为偷懒或贪钱,而且是给大陆偏爱港台通俗小说的读者开一个玩笑。因此,凭借不凡的手笔,再加上一个女人名字,第一部书便发行近百万册,随即推出的八部也印数不少。

名字前面的“香港”二字也有些来历。原来他们认识一位香港朋友,在朋友来大陆访问期间,双方聊起出书之事,朋友大感兴趣,便承诺提供香港的背景材料,如地图、风情杂志、工交旅店以及商业服务等方面的材料。因此,作者便以“香港”为籍了。

[评析]:雪米莉骗局欺骗了不计其数的通俗文学爱好者,这确实是文人的堕落,是文学史上的“国耻”。这一骗局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大陆读者疯狂迷恋港台通俗小说,从而引起大陆作家的书滞鞘,作家改行。在这样的背景下,“雪米莉”出来和读者开这样一个玩笑,也许对读者有某些启发。

大陆作家的实力并不比港台作家差,但是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各人的生活体验不同,所以写作的指导思想不同,作品的内容也不同。读惯了自己作家的作品的读者,忽然间都丢下自己的东西去读港台的作品,而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心理的变态。读者的向背决定、作家的兴衰,作为作家面对如此现实,和读者开这么个玩笑,也许不无益处。

然而,这却不是“雪米莉”的初衷。他们也许只想到了凭自己的实力,模仿一下肯定会赚大钱,引起轰动的。

因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东西搞得更吸引读者,而偏要去模仿别人呢?

总而言之,读者朋友在选购港台作家的作品时,要小心上当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