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性恋者,一次失败的婚姻,N种未知的死法
首先,柴可夫斯基惧怕与人交往的天性,和妻子的爱好交际、性情活泼形成鲜明对比。再者,面对妻子病态的狂热情欲,使他更加痛苦万分。婚后两个月,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甚至走入莫斯科市郊一条齐腰深的河里,祈祷冰冷的河水会给自己带来肺炎,夺走自己生命,可结果他既没得肺炎也没冻死。
柴氏生平与成就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年),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俄国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也是俄国历史上迄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其风格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1990年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纪念柴可夫斯基年”。
这是一位多愁善感的、戏剧性的、旋律优美的、悲观的作曲家。他是出色的管弦乐大师、无可辩驳的天才,富于表现力,但的确过于多情。人们将他与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为近代俄罗斯“悲哀殿堂的二大支柱”。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震撼人心的戏剧性。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特有的风格,且和声浓重、丰满,显露着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100多年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价值广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他在歌剧、交响曲、协奏曲、舞剧、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钢琴套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代表作有:11部歌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最著名;6部交响曲,以《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又称《悲怆交响曲》)最著名;4部协奏曲,以《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著名;3部芭蕾舞剧,即《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以及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八一二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钢琴套曲《四季》等。
柴科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镇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官办矿厂的采矿工程师;母亲是父亲3任妻子里的第二任,具有法裔血统,弹得一手好钢琴,且歌喉甜美。在他心目中,妈妈等于音乐,音乐等于妈妈。他从5岁开始就在她教导下学习钢琴,几个月以后就能熟练演奏一些作品了。
童年的柴可夫斯基充满幻想,喜好朗颂诗歌和作文,选的大都是圣经或爱国性题材。同时,他又性格内向而脆弱,感情丰富。一天父亲在家中放歌剧《唐璜》的唱片,他的情绪随着音乐起伏,当听到忧伤处时竟放声大哭。因此,家庭教师送了他一个外号“玻璃男孩”,以后家人总怕伤了他易碎的心。
19世纪是书信文学相当兴盛的时代,柴可夫斯基是个习惯写信的人,一生写了6千多封信。他的第一封信是8岁时写的,最后一封是逝世前1个月写的,仅给自己弟弟就写了1千多封信,无话不谈,涉及自己的理想、兴趣、烦恼、希望等等。
1848年柴家迁往彼得堡。1850年其父被任命为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校长。于是,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并在音乐系主任指导下继续钢琴学习。他喜欢德国古典音乐,尤其是莫扎特的作品。当柴可夫斯基母亲于1854年死于霍乱后,14岁的他作了一首圆舞曲来纪念她。
后来由于父亲的要求,为他将来生活着想,柴科夫斯基不得不进入法学院学习。1858年离开学校后,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不久就加入了司法部合唱团。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扎列姆和安东·鲁宾斯坦等教授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曾获得银牌奖。1866年毕业后,他很快就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尼古拉·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邀请下,担任该校教师。
当时父亲已退休,经济上颇为拮据,因此柴科夫斯基欣然接受教职,接下来的10年都全心投入教学和创作。教书的待遇不是很好,仅能糊口而已,但他从事这份工作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创作,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但听众反应不佳;第二年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司令官》,随后几年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包括《天鹅湖》、《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等。他的作品感动了作家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人。
1868年开始,柴科夫斯基与俄国国民乐派的成员逐渐走得很近。1869年他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下,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蜜欧与朱丽叶》。但于此后,其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逐渐与强调民族素材及风格的国民乐派渐行渐远。
1877年,柴科夫斯基因压力太大,夫妻不和,又过度工作,精神崩溃,只得离开学校休假。1年后他尝试回到学校继续教书,但是没多久就又放弃了,决定退休,到瑞士休养了一阵子,之后便搬到基辅与妹妹同住。
1884年柴可夫斯基获得沙皇赠勋,1885年出任俄国音乐协会莫斯科分会会长。当年7月,他在莫斯科临阵上场,替代指挥自己的歌剧《女妖》,之后便开始常态性地从事指挥工作。克服与生俱来的舞台恐惧症之后,他逐渐开始习惯在舞台上指挥自己的创作,并经常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结识了不少当时的音乐家。
1891年,柴科夫斯基受邀至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5月5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上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一行中,他也演出了著名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及弦乐小乐曲。这首堪称柴氏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74年完成之初受到前同事尼古拉教授的恶评,也因此一直束之高阁迟迟未演,未料在美国首演却一炮而红,从此成为柴氏的招牌。
1893年,在首演第六交响曲《悲怆》9天之后,柴科夫斯基死于圣彼得堡街上的家中。有些音乐学家认为,他对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着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常号旋律和前后的旋律都没有关联,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一般认为是俄罗斯天主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
一个同性恋者,一次失败的婚姻
早在1874年,柴科夫斯基同性恋的倾向就已为人所知。尽管证据都已在苏俄时期被消灭殆尽,但他的性去向对于自身的生活以及作品影响之大是无庸置疑的。有些历史学家仍认为他是异性恋,但是大部分学者根据他的仆人苏佛努夫以及外甥鲍普·大卫朵夫的证词,相信他最亲密的伴侣都是同性。其他证据大多可见于书信、日记及其弟马戴斯特(亦是同性恋)的信件中。
1869年(一说是他早在法学院的学生时期)柴可夫斯基经历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恋爱事件,爱上了法国籍女歌手(一说歌剧演员)黛西莉·雅尔托,两人曾发展出一段恋情。可是,个性內向、害羞的他一直不敢开口向黛西莉求婚,导致后来黛西莉另觅恋情。在女方结婚之后,这段故事便无疾而终。
1877年,37岁的柴可夫斯基收到一个素不相识女子的情书。此人名叫安托妮娜·伊凡诺夫娜·米留科娃,说是他曾在音乐学院教过的学生,偏激狂、情欲狂的她在信中动情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意,并扬言非他不嫁。其实,柴氏根本不记得自己班上有这个学生,所以起初根本没理会她。但是女学生相当坚持,她的举动使人联想到如今的“追星族”:连篇累牍地向他投寄热情洋溢的情书,并以如不同意见面就自杀相威胁。
当时柴可夫斯基迷上了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正打算将其改编成歌剧。由于作品中的男主角年轻时拒绝了塔琪安娜,以致后来终生活在悔恨当中。入戏太深的他将自己想成奥涅金,认为自己不应回绝这段感情,当然对安托妮娜的痴情多少也有些感动。两人于当年7月18日结婚了。那时安托妮娜28岁,小丈夫9岁。
其实,柴可夫斯基心里十分悲苦,因为他有同性恋的倾向(他曾疯狂地爱着姐姐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外甥鲍普)。他很恨自己,也很害怕别人发现了自己的这种毛病。他又14岁丧母,依旧病态般地迷恋着对母亲的回忆。他曾一再劝安托妮娜放弃这个念头,特别是因为自己偏爱男性,无法满足女性的需要;再加上对方又是性欲狂,两者结合必定是悲剧。可安托妮娜患有一种近似的精神变态疾病,始终穷追不舍,直到她用自杀相威胁时,柴氏不得不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