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2370900000017

第17章 水只注五分,器便稳,谦卑处世为智者(3)

过了一会儿,博士也觉得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实在太远了,怎么办?

博士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于是也起身往水里跨,心想:“我就不信这本科学历的人能过的水面,我博士就不能过!”

只听池塘里响起一声“扑通”的声音,博士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赶紧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反问道:“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而我就掉水里了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其中一位说:“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桩子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不了解情况,怎么也不问一声呢?”

没有一个人会喜欢骄傲自大的人,骄傲者在与他人合作中也不会被大家认可。也许你会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比其他人强,但你更应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强项上,只有这样,你才能看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要懂得自己的迷惑,学会谦虚。谦虚有如广大的天空,它用蔚蓝的颜色,去容纳风云日月,不会被雷电乌云遮蔽,而失去其光明。卑微有如无边的大地,它用翠绿的光泽,承担起雨露花树,不会因为污秽垃圾的沉埋,而失去其生机。谦虚的天空不会因破坏而嗔恨,卑微的大地不致因践踏而委屈。只有永远不生起嗔恨,不感到委屈,才是真实的谦卑。

一个知道自己迷惑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会让人的心缩小,像个小卵石,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真实。

真正的修行,就是先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无论怎样都要谦卑地低头向下,就像一棵饱满的麦穗。知道了自己的迷惑,才能学会谦虚,谦虚地做人做事,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8心力要多用来反省自己

多些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些心力反省自己。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人都应时时具备一颗了解责任与反省的心,而不是喜欢归罪于别人。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个体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乃是同他人处好关系的关键。

范先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现在在美国创办了一家公司,效益很好。小女儿在台湾的一所大学任教。亲戚朋友都很羡慕范先生有一双这么好的女儿,纷纷向他讨教教育子女的方法。范先生说他常常告诫女儿的一句话就是:“就算是最愚笨的人,当他在责备别人的时候,也是清清楚楚的;可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当他宽恕自己的时候,却是迷迷糊糊的。反过来说,假如一个人能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原谅自己的心来原谅别人,就不怕达不到圣贤的境界。”

有人向范先生请教为人处世的道理,他回答说:“只有节俭才可以培养廉耻,也只有宽恕才可以做到仁德。”范先生自己,平生修身养性,对于饮食从不挑剔。下班回来以后,立即换上粗布衣服,以平常心来待人接物。从小到老,从小官到大官,始终如此。

待人接物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真正在生活中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原因在于一般人往往看到世间的不圆满、不美好,就会觉得不满意、不舒服,就想责怪别人、教训别人。因此即使再愚笨的人对于别人的是非过失,都能看得清楚、说得明白,但是要反省察觉自己的问题缺失,却是糊里糊涂、十分困难。因此范先生告诫女儿,德行成就的关键就在于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当我们看到别人的问题时,正好用来提醒自己不要做错,能够这样要求自己就容易进步。我们原谅自己很容易,要原谅别人很困难,能够把原谅自己的心拿来原谅别人,那真能做到这样就不愁达不到圣贤的境界。

孟子曾经说过,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同别人的相处中,由于他能够很好地关心别人,尊敬别人,所以,他也能够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尊重,这也就是他所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为人处世,我们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给人一张微笑的脸;时刻反省自己,提醒自己,尊重别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处世,三思而后行。要记住在这世上,没有谁要与你过不去,你也别给人家制造难处。

同时,我们也要做到宽以待人:见面三分喜,得饶人处且饶人,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不必求全责备,哪怕别人有缺点,我们也要尽可能去容忍。要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就要学会宽容别人,理解别人。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仅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能够化解人和人之间的许多矛盾,增强人和人之间的友好情感,有利于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共同发展。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养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就一定可以在同他人的相处中,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与人相处,要多看对方的优点,少看对方的缺点,并且多找找自己的问题:这件事会不会是我错了,或者是我的态度有问题造成的?只有这样经常自我反省,且多考虑对方的立场,自己才能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修养。

自省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把书上读到的道理贯穿到自己的生活中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自己才更需要努力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原谅自己的心来原谅别人,每日都多用些心力来反省自己的言行,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

9要学会多用心去倾听别人

学会倾听别人的心声,倾听是为了了解别人,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做出反应。只有倾听,才能获得对自己有益的指导。

佛陀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怀着一颗慈悲的心,去倾听人世间的所有疾苦。

佛能够倾听人们的痛苦,他是慈悲的,如果我们真的想做到倾听自己和他人,就应该像佛一样懂得倾听。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了解自己,也急于表达自己,却疏于倾听。一般人聆听的目的是为了做出最妥帖的反应,并不是想了解对方。因为我们总以为周围人都跟自己一样,以己之心即可度人之腹。“噢,我完全了解你的感受,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是这样的……”这类事情经常出现在日常交谈中,人们总是用自己的经验来解释别人的行为,用自身的体验代替他人的感受。而当别人不能认同自己时,便责怪他人“不可理喻”、“令人费解”。

有位青年曾向一位禅师抱怨他的一位好友:“真搞不懂他是怎么想的,别人的话他从来听不进去。”

禅师便问他:“你是说,因为你试着去说服他,他并不听从你的,所以他令你费解?”

那位青年默然,若有所悟。

禅师进一步问他:“难道要了解一个人,不是你听他说,而是他听你说?”青年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设身处地地倾听,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别人而不是为了做出反应,也就是通过言谈举止明了一个人的观念、感受与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和同情有所差别,同情掺杂了价值判断与认同。人际交往中固然需要多一些同情,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设身处地也不等于赞同,而是指深入另一个体的感情与理智世界。设身处地地倾听不只是去解读对方的语句,我们应该懂得,个人说话时的语调与声音、表情与手势包含着许多重要信息,了解式的倾听,不仅要用眼去观察,更需要用心去体会。

一天半夜里,周女士突然接到了一位很久都不曾联系过的好友的电话。

“怎么办?”电话的另一端传来好友紧张而焦虑的声音。身为独生女的她从小与表妹一起长大,两人关系亲密无间,突然听说表妹患急病住院,病因不明,伤心至极。周女士知道好友一定很受打击,然而那时她却手足无措地不知如何安慰她,只是听好友在电话中诉说……

两天后,朋友来电话了:表妹的病情已完全得到控制。最后她对周女士说:“谢谢你在我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听我发泄,听我哭……”周女士笑了,心里略有几分茫然,那时她只是一时嘴拙不知如何回答而已,无意中,周女士竟扮演了一个倾听者的角色。

如果你能够保持着慈悲之心去倾听他人,而且你的表现是值得认可的,那么,在很短的时间内,你就有可能使对方的心灵得到安慰,从而使他摆脱痛苦。帮助一个你所爱的人,不论这个人是你的亲人还是朋友,你帮他走出痛苦,同样会使你的心灵得到慰藉,当你需要别人倾听你的痛苦的时候,才会有人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帮助你治愈自己的心伤。在不知不觉中,你所爱的人消除了他的愤怒,你也得到了转化自己愤怒的机会,这种转化对于你和对方而言都是好事。

有时候,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倾听也是一种关怀,那是一种默默的支持与力量,倾听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它所需要的只是一些耐心,一些爱心,足够让你不会对唠叨厌烦,不会对啜泣反感。

学会在倾听中去体谅、去理解、去安慰,用一种无需语言的方式让你所爱所珍惜的人感受到支持、感受到关心吧!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倾听者,不妨让自己先去倾听,倾听别人心中的声音,分担别人的痛苦。怀着一颗盛满感恩和爱的心面对自己的生活时,你会发现倾听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所以倾听是一种品德。善于倾听的人身上总有一种善良的天性和善解人意的特质,这种力量超出了你对别人的道德说教。

当一个朋友正在向你倾诉,很可能他说的事情是完全与你无关的,是你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但这个时候,你却不能表现得不耐烦,你应当进入“倾听”的角色。如果你的心里真的有这位朋友,那么无论他说什么,你都应该是乐于聆听的。因为,如果你的心中确实很在意某个人,你自然会进入他的生活,他的事也变成了你的事,他的烦恼也变成了你的烦恼,他的痛苦也变成了你的痛苦,这时候,你就会很自然地对他生活中的一切抱以同情和关注,这就是一种慈悲。当然,由于友情的存在,你不会感到自己是在付出慈悲之心。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对自己注意力、想象力、思考力的挑战和训练;倾听也是一种归纳和演绎的过程,一种情感投入的过程。学会倾听吧,它会让你的新朋友越来越多,和老朋友的感情越来越好。乐于倾听,你会发现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美妙。

10自以为是的人听不见他人的心声

自以为是的人,心中总是装着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听不见别人的心声,并常常因此而贻误自己。

人人都有自以为是的时候,尤其是觉得自己占了正理时。但是,我们似乎都忘记了,自以为是的人最信赖的是自己的感觉,最不信赖的是别人的理智,特别是当自己能够找到一个非常完美、合理的解释的时候。

佛教里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位孚上座,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不料座下听众之中有一禅师忽然之间笑出声来。孚上座讲完以后,请这位失笑的禅师到自己的房里,奉茶顶礼,并且谦恭地说:“我学识浅薄,讲经只是能够依文解义,刚才被您笑话了,希望现在能够聆听您的教诲。”

这位禅师见孚上座礼貌周全,于是也就开门见山地说道:“刚才我不是笑座主所说的不对,不过你所说的只是经文的表面含义,还没有弄清经文的本质啊。”

孚上座于是连忙说:“既然这样,请您帮我讲解一下。”

禅师道:“如果您能信任我的话,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吧!座主暂时就不要再讲了,每天端然静坐,收心摄念,用心参经吧。”

孚上座听了以后,就按照那位禅师的说法,不分昼夜地参经。一日,天刚露出发白的晨光,孚上座听到外面打更的声音,就忽然大悟了。从此以后,讲起经来,圆融不滞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良遂座主有一天去拜访麻谷禅师。麻谷禅师看见良遂座主来了,却独自一人去地里耕作,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第二天,良遂座主复去求见。麻谷禅师却始终关着门,拒而不见良遂座主。良遂座主于是不断地敲门,麻谷禅师便问是谁?良遂座主刚报了自己的名字,忽然之间便心有所悟。

这二位座主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就,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虚心,不自以为是,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现在解说道理的人很多,而真正领悟的人很少,修道的很多,而证道的很少。其原因多是自高自大,不肯虚怀若谷而贻误了自己,真是惋惜之至。

“自以为是”的人,常常处于盲目的自信之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优越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与这类人理论,很是费力,犹如“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纵有千条理由,他听都懒得听,总是一口否定。大凡自以为是者,多半都有些常识且其所言所语也能切中要害,于是,便以“高人”自居。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常常是不求甚解、不了了之,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货色。“自以为是”者,无论怎样表现,都是为了显示出自己比别人高明一些。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屑于听别人的意见,常常以藐视的眼光与人讨论问题,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仿佛整个世界之人都没他明白,总有些“天下大事,舍我其谁”的架势。这类人物,由“自信”而狂妄,由狂妄而浅薄。

一个刚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因毕业于英文专业,自认为自己的英语很流利,就寄了多份英文简历到很多外企应聘。不久他就收到了很多回信,但结果却都不够理想,许多公司说现在不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其中一家公司给他的回信是这样的:“我们公司不缺人。并且,即使我们缺人,我们也不愿意用你这样的人,因为你很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英文水平很高,然而从你的来信看,实际并非如此,你的文章不仅写得很差,而且还错误百出。”你可以想象这个大学毕业生在读这封信的时候是怎样的愤怒。他想,不用也就罢了,何必把话说得那么难听呢?他甚至打算写一封狠一点的回信,痛骂对方公司的态度。

但当他平静下来后,转念一想:“或许对方说的也有道理,也有可能自己犯了英文写作的错误还不知道。”后来他又写了一封信给那家公司,向对方表示谢意,感谢那家公司纠正自己的错误,还表示会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几天以后,这个年轻的毕业生意外地收到了那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被聘用了。

这个年轻人的做法极其难得,在别人说出不太顺耳的话时,他还能保持清醒,没有去愤怒地回击对方,而是回过头来认真思考自己是否有错。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们真应该用“真实、善意、重要”三个筛子筛一下自己要说的话,由此来避免说废话或是妄语。所谓妄言止于智者。

自以为是者往往缺乏自知之明,把自己的长处看得十分突出,对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评价过高,总是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自以为是者在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钉子。当我们和别人意见不同时,佛提醒我们:何不听听他人的心声呢?做人,尤其是与他人的意见发生分歧时,请保持沉默,毕竟,“人各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