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2388000000007

第7章 品德·修养类(2)

【侯爵大办丧事】1766年9月,法国布尔诺的姜侯爵死去,他儿子为了悼念父亲的逝世,命令在几个月内,在广大领地内所有的塑像、树干、建筑、家畜等等,都要表示吊丧之意。于是所有动物都被涂上黑色的油漆,大片房屋住宅都盖上黑色的丝绸,树干和塑像等统统涂上黑色。就是流经镇上的耶尔河,在一个月里,也被注入大量黑墨水,成为历史上唯一服过丧的河流。■/摘自《骄横奢侈的君王》,《读者文摘》1990年第11期

§§§第四节 谦虚·礼让

【孔子论物满则覆】孔子在祭祀鲁桓公的祖庙里看到一种器物,他问守庙人:“这是什么东西?”守庙的人说:“这叫欹(qi期)器,是人们置于坐侧,用来警戒自己言行的。”孔子说:“我听说过这种器物,它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他叫弟子往欹器中注入水。当水注入一半时,欹器是端正的;当水注满了之后,欹器竟突然翻倒。孔子颇有感触地叹了一口气说:“物满则覆。为人处世也是如此,要谦虚,不可自满。”■/事见《荀子》篇二八,《韩诗外传》卷三,《孔子家语》卷二,汉·刘向《说苑》卷一O,汉·刘安《淮南子》卷一二■/《苟子》篇二八: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则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卢嘉锡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曾兼任福建省立夏中学数学教师。当时,有个学生故意拿了一道登在外国杂志上悬赏解答的数学题目为难卢嘉锡,但他并不介意,只是说:“我留着做做看,看能否解答出来。”经过一天多的精密计算,卢嘉锡把题答了出来。他向那位学生详细地介绍了解题的方法和具体过程,那个学生从心底佩服卢嘉锡的博学多才。卢嘉锡诚恳地对那位学生说:“我们闽南有句老话,叫做‘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我现在虽然是你的先生,但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一切,否则你就是无知。

【米开朗琪罗的自我鉴定】 1564年2月12日,88岁的米开朗琪罗站着工作了整整一天,完成了一幅宗教题材的油画。第二天他骑马外出,恰遇暴雨,回家后就病倒了。四天后,他与世长辞。临死前,他神志十分清楚,好几次对为他主持宗教仪式的红衣主教塞尔维蒂表示,他对生命的结束并无憾意,但却无法忍受与他心爱的艺术永诀。他最后的话是:“我刚刚学会了艺术的A、B、C,我正准备好从事真正的艺术,但恐怕我得离开人世了。”■/摘自陈汝山《告别人生》,《读者文摘》1985年第8期

【牛顿临终遗言】牛顿是科学上的巨人之一。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他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光学,在热力学方面,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天文学方面,他创制了反射望远镜,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科学地解释了潮汐现象,预言了地球不是正球体,在数学方面,他是微积分学的创始人。……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对他的伟大成就赞叹不已,然而他自己却非常谦逊。当他临终的时候,来探望的亲朋好友在病榻边说:“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他听了“伟人”二字便摇摇头说:“不要那么说,我不知道世人是怎样看我,我自己只觉得好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偶尔拾到了几只光亮的贝壳。但那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还未被认识,被发现哩。”停顿片刻,他又说:“如果说我比笛卡儿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说完这段话,他平静地闭上了眼睛。■/参摘叶永烈《科学家故事100个》,江汀等《中外科学家轶事》

§§§第五节 尽忠职守

【苏武不辱使命】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他手持传达王命象征的符节,担负着重建汉匈和好的重大使命。匈奴单于收下厚礼,误认为这是汉朝示弱的表现,对汉使节狂妄骄横起来。又因副使张胜与匈奴王庭一谋杀案有牵连,匈奴单于决定要迫使他们投降以侮辱汉朝。面对迫降的人,苏武对随员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便拔刀刺进胸膛,匈奴人慌忙抢救。他宁死不辱使命的高尚气节,单于也不得不钦佩,于是千方百计进行诱降和迫降。最后,单于让苏武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牧羊,给的全是公羊,对他说:“公羊生小羊,方能回汉”。苏武到北海后,匈奴不给粮食,也不给帐篷,他们想以此相逼。但是,他“天当被,地当床,野草野果当食粮”。在这荒无人烟的草原上,他整整度过了19个年头,始终没有屈服。汉昭帝时,他才回国。■/汉·班固《汉书》卷五四: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子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徒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霍去病国而忘家】西汉名将霍去病,抗击匈奴屡战皆捷,为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戎马倥偬,很少顾及家业。汉武帝加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并下令为他修造一幢富丽堂皇的府宅。府宅落成后,汉武帝叫他自己去看看,看他是否满意,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事见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一一,汉·班固《汉书》卷五五■/《史记》卷一一一: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文天祥绝命辞】宋代末年,文天祥曾任右丞相,受命与元军谈判,未成。他反对投降,坚持抗元。洋兴元年,他第二次被俘。元军大将张弘范要他写信招降仍在抵抗的张世杰。他坚辞不从,以《过零丁洋》一诗作答,其中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押送燕京(今北京)后,元丞相孛罗审讯时,他义正辞严地说:拥立赵昰、赵昺二王为君,保存宋国,是“尽臣子之责”。孛罗又说:“现在既知宋朝已无可挽救,你为何还要拼命呢?”文天祥回答说:“父母有病无救,但做儿女的能不设法抢救吗!最后救不了,那是天意!天祥今日到此,一死而已,何必多言!”元世祖至元十九年,文天祥在菜市口就义,年仅47岁。死后,在他衣带里发现—张纸条。他早就写好绝命辞,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一○九:孛罗怒曰:“尔立二王,竟成何功!”天祥曰:“立君以存宗社,存一日则尽臣子一日之责,何功有之!”曰:“既知其不可,何必为?”天祥曰:“父母有疾,虽不可为,无不下药之理,尽吾心焉,不救则天命也。今日天祥至此,有死而已,何必多言!”……遂诏杀之于都城之菜市。天祥临刑,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再拜,死,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哈尔威船长】 1870年3月17日夜晚,在英伦海峡上,雾愈来愈浓了。哈尔威船长驾驶着载货大轮船“诺曼底”号,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大约凌晨四点钟,周围一片漆黑。突然,另一艘大轮船“玛丽”号在黑暗中全速前进,向“诺曼底”号侧舷冲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船上有28名船员,一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其中12名妇女。哈尔威船长命令放下救生艇,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他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他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当救出见习水手克莱芒后,轮船沉没了。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作,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在“玛丽”号船上,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的救生艇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参摘〔法〕雨果《“诺曼底”号遇难记》,《百花洲》1984年

【断指战士】 在200年前英国与西班牙交战的岁月里,直布罗陀要塞掌握在英国军队手中。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只驻守着少量的英国军人。一天夜晚,要塞司令独自一人到各个炮台进行视察。一个在岗位上值勤的哨兵看到将军来到,本应举起毛瑟枪向他致礼,然而他纹丝不动。将军觉得有点反常,就大声地问:“哨兵,你难道不认识我吗?为什么不敬个礼呢?”战士答道:“将军,我当然认识您。可是我腾不出手来,因为几分钟之前,敌人的子弹打断了我右手的两个指头,我举不起枪了。”将军问他为什么不赶紧去包扎伤口,他说:“一个值勤的士兵在有人接替之前是不能擅离岗位的。”将军立即跳下马来,接替他值班。但他还是先奔回营地,请另一位哨兵跑去把将军替换下来,然后才跑向战地医院。他由于失去手指不能灵活使用武器,被送回英国本土。英王乔治亲自接见他,破格升任他为军官。■/摘自严大伟编译《纪律与职责》,《读者文摘》1987年第1期

§§§第六节 孝敬老人

【孔子对子路说孝】有一天,子路感慨地对孔子说:“真是伤心啊,太贫困了!父母双亲在世时,没有什么用来供养的;父母双亲去世时,又没有什么用来办葬礼的。”孔子劝诫他说:“不该有此想法。你用大豆做食品,将白水当饮料,侍奉父母双亲,虽说是清苦些,但能尽量让他们高兴快乐,就算尽到你的孝道了。”/《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为孝。”

【鲁迅娱亲】鲁迅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女性。鲁迅幼年丧父,家境败落,母亲抚育鲁迅兄弟,操持这个家,吃了很多苦。鲁迅常深情地对人说:“阿娘,是苦过的!”他对母亲及其恭顺、孝敬。鲁迅工作以后,亲自将母亲接到北京,为了让母亲住自己的房子,他借钱另外了买了住房。他虽然工作忙,时间紧,但每天晚上饭后总要到母亲房间里,陪她聊聊天。早上出门,总要对母亲说一声“阿娘,我出去哉。”晚上回家,总要对母亲说一声“阿娘,我回来哉。”母亲一旦生病,鲁迅都亲自陪她去医院,亲自给她取药、服药。后来鲁迅南下,每月数百元的生活费,即使自己再拮据,也从不短缺。老人喜欢看闲书,鲁迅总是根据老人的需要,买来给他消遣,像《西厢记》、《镜花缘》等绣像小说、通俗读物,就都是母亲经常爱看的书籍。/事见许广平《鲁迅回忆录》

【孝子公丕汉】 1994午7月至1995年2月间,山东泰安市检察长公丕汉,连同一群称职的检察官,跟以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为首的一批贪官(24名县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一场斗智斗法的生死较量。公丕汉因此而闻名全国。他出生在山东汶南镇曹家庄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9岁那年,父亲去世,勤劳而又无比刚强的母亲,独自一人拉扯着9个儿女。母亲的形象,在公丕汉的心里牢牢地扎下了根。

共产党的官,是老百姓的官。当共产党的官,最重要的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怎样鉴别一个人是否肯为人民服务?公丕汉有一条奇特的“标准”。他当(县级市)新泰市委书记时,曾在一次党员干部大会上说:“今后选拔干部,除了党章里规定的八项标准外,我认为还应再加上一条:看其是否孝顺父母?其道理很简单,天下之恩,莫大于父母养育之恩。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若是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想报的话,谁会相信他会报答党和人民的培育之恩?”

公丕汉本人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孝子。多少年来,无论是他当了市委书记 (县级),还是(地级市)泰安市检察院的检察长,在母亲面前,他永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儿子。他的老母亲今年已是86岁高龄。他家每顿饭,无论做什么菜,都要炖得烂熟。饭桌上,公丕汉把馒头皮扒下来,把馒头瓤递给母亲;吃肉要把肉撕成细细的肉条,吃鱼要把鱼刺剔净,放在母亲的碗里;稀饭太热时,公丕汉会慢慢地把它吹凉,然后递给母亲;老太太从来不允许浪费一粒粮食,公丕汉知道母亲的脾气,每次都要当着母亲的面,把扒下来的馒头皮,或是母亲吃剩的饭菜,吃进自己的嘴里。■/参摘李雅民《铮铮铁骨公丕汉》,《周末》1996年9月14日;李雅民《泰山脚下的较量》,《读者》1996年第11期

【替母亲洗脚的故事】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了应聘而去一家大公司。面试时,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启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替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冲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汗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社长点了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参摘石韬《悠悠寸草心》,《中国税务报》1996年6月19日

【为学生设“孝敬日”】 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今年都有一些中小学为学生设立“孝敬日”或实施“孝心工程”的活动。而济南一中三年前就已开创这一活动了。这是一个深受学生、家长及社会欢迎的活动。济南一中规定将父母生日、三八妇女节及每周周末定为学生的“孝敬日”。在这一天,学生们要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生养自己的父母的一分浓浓爱意。这一天,每名同学都要尽己所能,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用零用钱购买或自制礼物送给父母,向父母表示感激之惰,使父母在精神上得到一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