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2391700000014

第14章 帝王篇(13)

其次,惟贤是与,因材施用。在用人方面,唐太宗根据自己的用人标准,不管是哪一种政治力量,只要有才都加以重用。他说:“朕以天下为家,惟紧是与”。他主张“惟紧是与”,反对以新旧为别,对各种政治力量一视同仁。他还明确提出:“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玄武门之变以后,尽管李建成集团中,“同谋害太宗者数千百人,事后,复引居左右近侍,心术豁然,不有疑阻”。他起用东宫集团的重要谋臣魏征、王珪等人。随后,唐太宗进行了人事调整。他将秦王府高参房玄龄、杜如晦任命为左右仆射,执掌枢机。

他任用精通兵法的李靖为兵部尚书,魏征为秘书监,参与朝政,王珪、韦挺等原东宫旧属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让他们在朝中议事。这种用人之道,无疑可使大量的人才聚集在唐太宗周围。

唐太宗用人还善于因材施用,并不求全责备。他说:“智者取其智,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对人各取所长,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再次,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唐太宗是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他生活俭朴,勤于政事。贞元二年(公元628年),时任礼部侍郎的李百药撰写了一篇《封建论》,其中,对李世民的为政之道做了一个总结,简要而全面地概括了李世民临朝听政的四个特点:(1)平定四方,用怀柔政策,不图急功,不争近利,不劳民损兵;(2)不贪图玩乐游赏,每次早朝,用心听取各种进言建议,出言谨慎周详;(3)罢朝之后,和大臣们推心置腹,辨别是非曲直,功过刑赏;(4)闲暇时孜孜不倦地学习经典。毛泽东对这些都很感兴趣,认为是李世民的工作方法,不仅对这段原文逐一加以圈点,还批注道:“李世民的工作方法有四。”说明毛泽东读史,善于总结和借鉴前人的经验。

另外,虚怀纳谏,广开言路。皇帝纳谏,是对臣下的极大尊重,又是一种笼络人才的一种手段,臣僚必然竭力效忠皇帝。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是治理好国家的重要条件。这种君臣关系,是儒家思想“君使臣以礼,臣待君以忠”的具体表现。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便是这种思想的典型。魏征在隋末参加过瓦岗军,投唐后又为李建成的洗马,本来是太宗的敌对力量。但是玄武门之变以后,唐太宗非常重视他的意见,魏征视唐太宗为“知己之主”,“知无不言”,前后共陈谏200余事,唐太宗非常满意。魏征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并作诗以志纪念:

“劲条逢霜摧美质,台里失位天良臣。唯为掩泣云后台,空对余形无复人。”

毛泽东在著名的《矛盾论》中指出:“唐朝人魏征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懂得片面性的不对。”而魏征的这两句话正是他对李世民所问什么是明君、什么是暗君的回答。

唐太宗“甚善其言”。此事见于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贞观二年》。毛泽东对兼听与偏信是辩证地看的。

最后,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王朝是疆域空前辽阔的国家:“东极于海,西至焉者,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在此广袤的国土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唐太宗是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奠基者,他在各民族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被尊为“天可汗”,成为境内各民族的共主,这同他的开明的民族政策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执行的团结、德化、和亲的民族政策就是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少数民族只要不公开与唐对抗,就对其实行羁縻政策,以各部的酋长为都督、刺史,仍按其原来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对本民族进行统治。反之,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用武力解决。唐初,突厥经常大军压境,甚至兵进关中,威胁京师。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勣率军10多万人,分道出击突厥,消灭了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又遣大军进功吐谷浑,取得全胜,解除了对河西各州的威胁。另外,还与高丽、薛延陀等也先后有过战争。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以羁縻为主要策略。太宗时还有众多的和亲与联姻,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文成公主入藏,推行大唐与吐蕃和亲。

李世民不愧为一个英明的君主,但他一生中也曾有过一些错误。名将李君羡、盛彦师冤死便是两个例证。

盛彦师是李世民手下一员勇将。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归唐,不久又叛唐自立。在别人都不敢迎战李密时,盛彦师自告奋勇,以数千人之众在熊耳山南伏击李密,一战擒杀李密及其谋士王伯当。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八月,李世民平定洛阳后,依附于王世充的山东义军首领徐圆朗请求投降。李世民命盛彦师前去安抚,恰逢刘黑闼起义,徐圆朗遂执盛彦师响应刘黑闼。徐让盛彦师写信劝其弟举虞城降,盛彦师信中只字不提劝降之事,反而表示要“誓之以死”。不久,盛彦师逃回,随李世民讨刘黑闼。徐圆朗被平定后,李世民竟将盛彦师处死。所以,毛泽东读到这里,批注道:“盛彦师名将,冤死。”说盛彦师“冤死”,是毛泽东对盛彦师军事才能、高尚气节的肯定,也是对李世民处理此事不当的批评。这是李世民早年所犯的一个错误,而错误处死李君羡则发生在太宗晚年。李君羡初为王世充骠骑,后归降李世民,为武卫将军。在讨伐刘武周和王世充的战争中,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李世民视为左膀右臂。

贞观初年,太白星常在白天出现,有人占卜说将有一个女人出来称武王。这使李世民大为不悦,惶惶不安,疑神疑鬼。事有凑巧,李君羡是武安人,又任武卫将军,封邑又是“武连郡公”,他的小名又叫“五娘子”。于是,好事之徒诬告李君羡将谋乱,李世民便将李君羡杀了。毛泽东在读《旧唐书。李君羡传》时批注道:“李君羡冤死”,是颇为中肯的正确结论,是对李世民错误做法的谴责和批评。

唐太宗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则是在太子废立上的优柔寡断。

唐太宗的正宫长孙皇后生育3个儿子,即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承乾早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十月被立为皇太子,李泰受封魏王,李治受封晋王。太子承乾少时聪慧敏捷,太宗十分喜爱,因此着力培养。但他年长以后,喜好声色狗马,在太宗面前搞两面派。太宗很失望。李泰得知太宗对太子不满,便竭力讨好太宗,赢得了太宗的好感。李治年幼不懂事,而且很懦弱。

唐太宗对魏王的偏爱,使太子不安其位,竟然网罗一帮对唐太宗有怨恨的人,图谋以兵夺权。事情败露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

太子被废后,按长幼次序,该立李泰,但支持李家打天下、坐天下的关陇集团却主张立晋王李治。魏王李泰得知朝中分歧,便借太子承乾之事恐吓李治。此事太宗得知后,终于舍李泰而立李治。太宗发现李泰工于心计,如果他上台,必定会杀死承乾、李治及其他兄弟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晋王李治宽厚仁弱,如果他继位,则诸子则可保全,为了防止兄弟自相残杀,太宗决定立晋王李治。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正式立晋王为太子,并将魏王李泰降爵为东莱郡王。后来,太宗因对怯懦软弱的李治有无统驭大唐江山的才能发生怀疑,曾提出改立杨妃之子吴王李恪为太子。李恪文武兼备,太宗认为“英果类我”,并对他有意加以培养、教导,封他为远地藩王,应该说是太子的合适人选,但却遭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唐太宗也就放弃了这一打算。毛泽东在读了《新唐书·李恪传》后,批注道:“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在毛泽东看来,唐太宗对儿子的评价和看法是很恰当的,但仅因长孙无忌反对,就放弃自己的主张,把立储君这一国之根本处理得太糊涂了,所以说他“英明一世,懵懂一时”。后来,李治继位,大权旁落,最后发展成为武则天以周代唐,几乎杀尽李家宗室子弟,使李唐江山毁于一旦,不能说不是个教训。

十二、治国之才识人伯乐

——中国历史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这就是毛泽东看武则天的观点。

【武则天小传】

武则天,名曌,并洲交水(今山西文水东)人,生于公元624年,死于公元705年。先为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武则天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14岁时,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武才人到感兴寺出家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惭次得宠。武则天涉猎文史,知识丰厚,足智多谋,在后宫结派争宠夺权的过程中,独占鳌头,并于公元690年,废睿宗李旦为皇嗣自封为帝,创国号周,并以“曌”为己名。还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

登基之后的武则天,在用人上实行殿试,开武举、自举、试官等途径,破格用人,使得一大批的能人智士涌现出来。武则天还加大对旧士族大贵族及大官僚集团的打击力度,这些具有进步意义的举措,使得当时的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人口也由380万户猛增到615万户。在维护国土完整上,武则天于公元692年派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对安西四镇的领土主权,并设置北庭都护府,加强管治。文化上,武则天非常重视著述,如文人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少阳政范》等,并且,她自己也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传世。

武则天执政时期,虽说有一些措施得力,社会经济处于上升趋势,但在巩固维护自己势力的斗争中,剪除异己、滥杀无辜,独犯众怒。公元705年,张柬之、桓彦范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逼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

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

同年11月,武则天去世,终年80岁。

【毛泽东评点】

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引自毛泽东同工作人员孟锦云的谈话(见孙宝义编《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第118页,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在我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于她的定论,众说纷云,但有一点趋于一致的是:武则天是一个荒淫无度的女人。这一结论的参照依据,自然是有字可查的各种书籍及无字可查的民间传谣。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的认识水平早已达到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程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既不可尽信,民间的传谣自然更有理由不可尽信了。也就是说,世人之于武则天荒淫无度的评断,或许是有失历史的本来面目。晚年的毛泽东,读史是他主要的兴趣之一,就是在他逝世前的1975年,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在一起时,还从评论《资治通鉴》开始,议论司马光、秦始皇、刘邦,最后将话题定格到武则天的身上。

据工作人员孟锦云(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回忆,毛泽东就如何读书的问题,对他们工作人员说:“读书,一要读,二要怀疑,三是提出反对的意见。不读不行,不读你不知道呀。

凡人都是学而知之,谁也不是生而知之啊。但光读不行,读了书而不敢怀疑,不敢提出不同看法,这本书还是白读了。”

孟锦云这时插话:“我读书从来没有提出过不同的看法。”

毛泽东接着说:“孟夫子(此指孟锦云——笔者注),不要认为书上篇篇是事实,句句是真理。我们现代人写书时事实都有自己的选择,古人就那么客观?代代相传就不会走样?比如,写一个人,他的臣下往往说好话,甚至吹拜,他的敌人往往攻击。这一代人这样写,那一代人又那样写,言过其实的东西不少。都是白纸黑字,你信哪一个?所以需要怀疑,你怀疑,就要去找别的史料,对照一下,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详见孙宝义编《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第118页)。正因如此,对于众说纷云的武则天,毛泽东在同孟锦云谈话时,说:“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出处同上)。

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武则天,是持肯定之态度的,就连千古以来之于武则天“淫荡成性”的定论,毛泽东也认为“恐怕值得商量”。当然,毛泽东同工作人员的谈话,属非正式场合,他的这一番谈话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事实上,抛开武则天的私生活不谈,只议她执政时期的各种策略与措施,还是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而且,武则天也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在她的墓碑上刻上为她歌功颂德的文字,因为她已经意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吹,而是应该让后人去评说。

总之,在毛泽东看来,武则天是一个有作为、有智慧也有自知之明的女皇帝。

十三、武功卓著文识稍逊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一代王朝,虽抛弃了周世宗对他的恩义,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政权,但他最后一次兵变终止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屡见不鲜的政变,使天下归于统一,出现和平的局面,免除了百姓长期饱尝的战乱之苦,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顺应历史潮流,按封建道德而言,也可谓是舍小仁而存大义。

【赵匡胤小传】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宋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60—976年在位。出身于仕宦世家,其祖父、父亲都是武官,祖父赵敬仕后唐,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父赵弘殷仕后周,赠左骁卫上将军。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夹马营,自幼学习骑马射箭,武艺超群。长大后体态丰伟。器度豁达,勇猛顽强。后汉乾祜元年(公元948年),22岁的赵匡胤投奔后汉枢密史郭威,正式开始其军旅生涯。郭威以周代汉,赵匡胤任滑州副指挥。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柴荣即帝位,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病逝,其子柴宗训继位,年仅7岁,即周恭帝。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即帝位,国号宋,建都东京(今河南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