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洲翁遗训
249200000006

第6章 养志——蓄志以养力,用力以养行 (2)

第二卷 养志——蓄志以养力,用力以养行 (2)

她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打击乐独奏家。为了演奏,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聆听”其他人演奏的音乐。她只穿着长袜演奏,这样就能通过身体和想象感觉到每个音符的震动,她几乎用所有的感官来感受她的整个声音世界。她决心成为一名音乐家,而不是一名耳聋的音乐家,于是她向伦敦著名的皇家音乐学院提出了申请。

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反对他的老师,获准入学,毕业时她荣获了学院的最高荣誉奖。

从那以后,她的目标就是成为世界第一位专职的打击乐独奏家,并且为打击乐独奏谱写和改编了很多乐章,因为那时几乎没有专为打击乐谱写的乐谱。

至今,伊芙琳?格兰妮作为独奏家已经有十几年的艺龄了,医生的诊断并不意味着她的热情和信心不会有回报。她曾说:“从一开始我就决定:一定不要让其他人的观点阻挡我成为一名音乐家的热情。”

伊芙琳?格兰妮的经历,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的体现。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后退的理由却可能要一百个。有些人找一百个理由证明他不是懦夫,却从不用一个理由证明他是勇士。这是因为他们并不相信自己。

西乡曾坦言,人的生命非常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不要被外界喧嚣的声音掩盖住自己的心声;要有勇气,听从心灵和直觉的指示。

虽然我们都可能会遭遇失败,但事实上有失败的人,并没有失败的英雄。沙子与珍珠的不同在于,前者一生只把自己铺在沙滩上,而后者从一开始就确定要成为珍珠,所以涨潮的时候,它会义无反顾跳进蚌的嘴里会经受磨炼。

西乡说,“人乃第一至宝,已成其人之念甚紧要也”,他非常坚持自我的重要性。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人能信任的首先应该是自己。所以,走好自己的路,不要习惯沿着别人的脚印走,这个经验任何时候都不老套。

要成为大人物,先有成为大人物的想法

很多人都希望从成功者身上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西乡隆盛也不例外。他说,要想成为大人物,首先要有成为大人物的意愿,此即“成其人之念”的内涵。生活或者是大胆的冒险,或者是平淡无奇,都取决于人的自我定位。纵使你的想法看上去自不量力,也要在心中立下一个“大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当然,有了想法未必能成功,但没有想法的人肯定不会成功。在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才可能获得成功。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墓碑,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这篇碑文时都感慨不已。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顿时有醍醐灌顶之感,觉得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原本赞同用以暴抗暴来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历经几十年,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

想法是一切成功的起源,是一把雕刻刀,握紧它,人可以塑造一个理想中的自己。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资源不是南极洲或者非洲沙漠,而在你的大脑。西乡隆盛就是凭借自己的想法,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练,形成了开阔的思路和“想法能够改变一切”的积极心态。

有了想法,并且有了将想法付诸行动的意志,我们才能够走向成功:

没有机遇,我们可以趁势制造机遇;

没有财富,我们可以寻找合作伙伴;

没有人脉,努力之后也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关系网……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是依靠思路作为牵引的,没有一种成功不是由想法来塑造的。

当然,我们要有想法,就要学会正确思考,这样才能避免理想变成空想。

正确地思考,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想。爱情不顺利,工作不理想,生活太平淡,激情找不到释放的出口,巨大的精神压力让我们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有一套科学有序的流程,让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思维,从而坚定自己的想法,沿着自己决定的路线不懈地奋斗下去。

第七则

心中有梦想却不愿或不敢行动起来,只是一味地幻想和等待,那梦想就永远无法实现。行动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只有行动才能使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意义。一切志向、计划不能仅停留在口头规划上,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

【遗训】

无欲成圣贤之志,见古人事迹,思难企及,较临阵脱逃尤卑怯也。朱子亦云,见白刃而逃者无救矣。诚读圣贤之书,身心体验其所为,是为修行,惟知其言其事,徒劳也。予闻今人论,何等至理,然难通所为,仅止口舌,无感佩之心。见真为之人,实折服也。空读圣贤之书,犹旁观人之剑术,全无领会。全无领会者,倘一交手,无他法,逃之夭夭也。

【释义】

没有想成为圣人贤达的向志,听闻古人的事迹,就认为自己望尘莫及,这种行为比临阵脱逃更为卑怯懦弱。朱子也说过,见到刀光剑影就逃之夭夭的人是无可救药的。真正意义上的研读圣贤书,不仅要明了圣贤所思所行中包含的精神,还要身体力行,这才是真正的修身养性。如果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那么研读圣贤书也是徒劳无益。

我常常听到人们高谈阔论,精辟入理之极,然而很多人却无法将所说的精神道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对这种人我毫无钦佩之心。遇见真正身体力行的人,我才会心悦诚服,由衷地钦佩。倘若读圣贤书只是取其皮毛,就好像旁观他人的表演剑术,自己丝毫不能领会习得。这样的人一旦遇到对手,短兵相接,除逃之夭夭外,不会有其他的结果。

愿景是一切事务的第一步

有所构思,才能有所得。西乡隆盛认为没有宏大的愿景是卑怯懦弱的表现。有愿景,是成就一切的第一步。今天的事,明天的计划,生活的主线与辅线,各种层次的人生目标,多角度的理想追求等,人生中必须要有这样的创意的蓝图,才能打开混沌的生活局面。

与所有建筑的施工都需要蓝图作为指导一样,愿景便是我们人生的创意蓝图。这幅蓝图将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有什么样的能力,什么对我们来说是实现人生创意的重要资源,什么是我们现在欠缺的能力。在这幅蓝图的指导下,我们在挖掘自己生命潜能的过程中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以一种科学的方式扩展和挖掘生命的矿脉。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作文簿,它们是25年前皮特金中学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学生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有想当驯狗师的,有想当领航员的,有想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25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后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从四面八方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等,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普通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

一年后,布罗迪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簿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25年了,25年间是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从未放弃过我的梦想,25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远走,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因为他作为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15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25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实现了那时的梦想。

愿景是一切事务的第一步。布罗迪的突发奇想却带来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来一个童真的梦想,经过适当的培养,最终也能筑成理想的城堡。

如果说机遇真的可以定做,那么确立愿景便是第一道工序。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有梦想的人,但是能让梦想形成愿景进而付出努力去实现梦想的人却并不多。绝大多数的梦想都被人们丢在了昨天。

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未来的憧憬,但有很多人对自己的人生愿景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样就会造成行动的盲目。所以,了解个人愿景是什么是首先想做的事。如果你现在的愿景还不十分明确,那么就请闭上眼睛,开始寻找你的愿景吧。

第一步,请对你目前的个人愿景进行描述。

可以尝试对自己或朋友家人形容自己目前的愿景,这些愿景包括自我形象、有形的财产、感情生活、个人健康、人际关系和工作等。想想自己曾经建立的愿景中哪些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原因都是什么。

第二步,请想象一下实现愿景后的情景。

想象自己实现愿景后会有什么样的情景,这种情景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第三步,请检验并明确自己的愿景。

检视自己最想要实现的愿景和其他不同层面的愿景,找出最接近你内心深处的层面。

参照以上三个步骤,确立自己的愿景,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才能对未来有所指导。正如西乡所言,确立了人生愿景,才会执著于脚下的路,也不会迷失和被阻挡,这是每个人应该达到的人生格局。

有所决定,便立即行动

从梦想到成功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式,行动是它的催化剂。

在西乡的遗训中可以看出,西乡所推崇的真正意义上的读圣贤书,不仅要明了圣贤所思所行中包含的精神意义,还要身体力行。如果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却不付出实际行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圣贤书。只会空想的人是思想上的巨人,却是行动上的矮子。成功没有捷径可言,只是明确目标,然后行动而已。

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