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洲翁遗训
249200000007

第7章 养志——蓄志以养力,用力以养行 (3)

第二卷 养志——蓄志以养力,用力以养行 (3)

认准了,就着手去做,实现梦想的几率才会更高。成功学大师奥里森?马登说:“把梦想变为现实,最好做三件事:第一,使目标具体化;第二,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第三,付诸行动。”凡拥有人生大智慧的成功者,都善于果断行动,一旦做出决定就全力以赴,因为他们知道:唯有行动,才能实现梦想。

西乡隆盛是一个典型的实践者,他从早年起就心怀大志,始终秉承知行不离的观点,如他所说:“身心体验其所为,是为修行,惟知其言其事,徒劳也。”只靠一张嘴来谈理想而缺乏实干,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

有人说,100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把理想与行动二者合一,才有可能让梦想实现。

日本的亲鸾上人9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年少,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我虽年仅9岁,但父母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要与父母分离,为了探究这些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说:“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说:“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年高,你也不能保证你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地说:“对!你说的话很对。现在我就为你剃度吧!”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亲鸾这样的勇气,不能当下决断,习惯于明日复明日,或者找出众多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许多良好愿望原本可以实现,却在这样的迟疑中被消磨掉了。西乡说:“难通所为,仅止口舌。”止于口舌的认知毫无用处,一切认知和计划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规划上,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

曾有心理学家探索成功人士的精神世界,发现成功的本质有两点:一种是在严格而缜密的逻辑思维引导下艰苦工作;另一种是在突发、热烈的灵感激励下立即行动。

成功者大都能将理想转化为自己的目标,并毫不犹豫地行动。他们最大的才能之一,就是他们在审时度势之后能及时迅速地付诸行动,这是他们出类拔萃、获得成功的秘诀。

在人的思想、愿望里潜藏着成就大事业的能力。如果这种思想、愿望是高尚、纯粹而美好的,并且能一以贯之,那么,它将会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帮助人们实现计划、目标、梦想。

我们很多时候不是不想付诸行动,而是怕自己行动之后做不好,所以犹豫不决。不要问自己行不行,只要问自己想不想。永远记得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所担忧的。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所有事,想好了,决定了,马上去做,立即行动。

第八则

所谓君子,不仅要具备君子的知识和仪礼修养,同时还要运用知识加以践行,对任何情况务必随机和灵活应对。否则死板教条,缺乏实干精神,就只是空具一副君子的皮囊而已,并非真正的才智兼备的君子。

【遗训】

修身正己,具君子之体而不知应对者,同木偶人。譬若数十人客不意来访,纵令欲款待,事前无器具调度之备,惟担心,不得应也。平日有备,几多客来,皆从容应之。故平日之备甚为紧要,书古语以赐:

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楯也,必有料敌之智。才智之所在一焉而已。(宋?陈亮《酌古论?序文》)

【释义】

修身养性,端正自己言行的人,虽然知道成为君子的要求,但是遇事却束手无策,这样的人和木偶人相差无几。例如,在数十位不速之客突然造访的情况下,即便想好好款待宾客,但若事前没有准备招待的食物和用具,也只能惴惴不安,不能很好地应对。如果平日有所准备,不管有多少客人,什么时候来访,都能从容应对。所以,事先的准备比什么都重要,就像古语所说:

学问之要并非只重视文笔,必须具备灵活处理事务的才能;武术之道也并非善用剑楯,大敌当前时必须具备料事如神、巧妙应对的智慧。如此,才是才能与智慧并重。

即使只有1%的机会,也要做好100%的准备

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故平日之备甚为紧要”,事前的准备重于一切。西乡认为,被人们称为“君子”的理想型人物,无论遇到何种事情都能灵活处理,如鱼在水中,灵活自如,游刃有余。也就是说,通过修养自身的品行,获得出众的见识,面对何种局面都能将自己的见解付诸实施,而这一切都需要之前做万全的准备。

一个人懒于筹备,那么纵然有超然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长久的成功。任何事情本质上都是各种因子的综合体,前期的观局、准备,正是对各种因子的重组、排列和融合。缺少这些过程,一切将陷入无序,最终失败。

我们许多时候都很有想法,富于见识,精于思想,但是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案,而这正是因为事前没有充足的准备。对有些人来说,成功的背后一定是冷静运筹的结果,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准备的重要性,有人会觉得准备只是小事,没有什么重要的。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事,做与不做往往就决定了成功与失败。

阿尔伯特?哈伯德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但他还是想创立自己的事业,因此他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做准备。他明白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知识和经验,因而,他有选择地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时间,甚至在他外出工作时,也会带上一本书,在等候电车时一边看一边背诵。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这使他受益匪浅。后来,他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开始了一些系统理论课程的学习。

阿尔伯特?哈伯德对欧洲市场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随后,他开始积极筹备自己的出版社。他请教了专门的咨询公司,调查了出版市场,尤其是从从事出版行业的普兰特先生那里得到了许多有用的建议。这样,一家新的出版社——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诞生了。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出版社经营得十分成功。阿尔伯特?哈伯德不断将自己的体验和见闻整理成书出版,使得名誉与金钱相继而来。

阿尔伯特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敏锐地观察到,他所在的纽约州的东奥罗拉当时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度假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但这里的旅馆业却非常不发达。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阿尔伯特没有浪费这个机会。他抽出时间亲自在市中心周围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查,了解市场的行情,考察周围的环境和交通。他甚至亲自入住当地一家经营得非常出色的旅馆,研究其经营的独到之处。后来,他成功地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家旅馆,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装潢。

在旅馆装修时,他根据自己的调查,接触了许多游客。他了解到游客们的喜好、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更注意到这些游客是由于厌倦繁忙的工作,才在假期来这里放松的,他们需要更简单的生活。因此,他让工人制作了一种简单的直线型家具。这个创意一经推出,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游客们非常喜欢这种家具。他再一次抓住了这个机遇,创办了一个家具制造厂。家具公司蒸蒸日上,也证明了他准备工作的成效。同时他的出版社还出版了《菲利士人》和《兄弟》两份月刊,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出版后达到顶峰。

机遇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以及他的成就时,不能完全忽略机遇的重要性,也许短短5分钟就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为此,哪怕事情只有1%的机会,也要做好100%的准备。

成大事者,无不成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知道越是细小零碎的准备越是成功的关键。即便没有机遇,也要创造条件去抓住。

如果你正在为一件事情后悔,或者正勤于为明天的一件事“排兵布阵”,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准备:

1.我花在前期的时间有多少?

2.哪些细节已经或可能会出现差池?

3.这些细节哪些需要优先巩固并马上付诸行动?

4.我还需要再想吗?

学知识,更要淬炼见识和胆识

西乡是个好学者,也是一个行动派。他认为真正的君子既要具备“君子之体”,也要具有“料敌之智”。这种鲜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在他的遗训中随处可见。君子修身空有一些理念知识,只是具备了像木偶一样的形体,就如同未开刃的兵器,是钝而无用的,而只有实干精神和实践经验才是能克敌制胜的利刃。

西乡曾经援引宋朝功利派学者陈亮的观点,来阐释见识与胆识的重要性。陈亮认为要才能与智慧并重,人应该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和过人的胆识。倘若没有排除万难的见识、坚忍不拔奋斗到底的胆识,那么满腹的知识便毫无用武之地。西乡隆盛对此观点十分推崇。

在实际的生活中,知识大部分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基本上属于理论范围;见识是在知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胆识则是人的能力和魄力,是才华和知识的集合。知识的内容包罗万象,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而见识是我们平时对周围社会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积累的程度,是一个人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所谓的见多识广多是指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此外见识还意味着一个人对事物认识的维度,即深度、高度和广度。

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以目前仅有的认知对行为作出判断。殊不知,知识是刻板的,外界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以自己有限的知识应对变化的现实,是没有应变能力的体现。

胆识是知识、勇气和实践三者的淬炼聚合。就像拳击手徒然掌握一些套路,而没有胆识与实践经验,即使上了场,也会很快被人打倒。

但是,从知识到见识,从见识到胆识,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重叠成功人的脚步。见识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办法。接受教育,不间断地学习,是先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把学到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在实践中运行阐释,借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遇事多分析、多总结,自然减少了无知的盲目举动和不知所措的愚蠢行为,这就是见识,是充满聪明和智慧的。学习的知识通过实践经历的酿造不断积淀,逐渐厚重起来,那么具有个人风格的见识便于实践中形成了。见识是知识在实践中淬炼的美丽结晶。

胆识是将胆量和见识合二而一的综合体。不管是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还是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受过这样的考验:关键时刻,有没有胆量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迎接某些原本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挑战。最后使你坚定并坚持下来的力量,是一种犀利的眼光、坚强的意志以及明智的选择,这便是胆识。胆识是人的一种勇气和能力。空有知识是无用的,淬炼出见识与胆识,才能让你一展所长。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却在困难面前犹豫踌躇,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勇气作为后盾。过分在意“自我”会导致勇气的丧失,没有了勇气,自然谈不上胆识,最终导致事情裹足不前。

常言道“读论语而不知论语”,读圣贤书若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几历辛酸志始坚”这是西乡在遗训中的一句话,历经磨难,饱受辛酸,造就了他的见识和胆识。其实杰出者与平庸者的差距,并不简单地在于知识的多寡、专业的优劣,而在于谁的经历丰富,见多识广,遇事不慌,是否有一种运筹帷幄的胆识和气度,是否对任何情况都能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