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温州人商道全集
250400000004

第4章 赚钱,要有永不放弃的执著

第三章:赚钱,要有永不放弃的执著

商道精髓:

人人都想赚钱,但是温商知道,赚钱没有捷径,只有执著于赚钱,才能挖到金矿。

温商认为,钱是活的东西,到处在飞,只是人们看不到。所以,必须采取一套相应的战略战术,把钱引诱到自己的身边。

赚钱没有捷径,最踏实、最牢靠的方法就是先从自己能做的工作做起,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把钱积存起来,再扩展自己的事业。

要存钱,就不能讲究面子。有句话说“人因三缺而存钱。”哪三缺?缺义理,缺人情,缺应酬。有了这三缺,或许别人会说是小气鬼,不会做人。可是,钱就是这样积攒起来的。为了自己今后的事业,眼前的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曾有一位精明的温州青年,就是位理财的高手,他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一个人从25岁起每年存下1400元钱,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是容易做到的。然后将这钱用于股票与房地产的投资,正常情况下,每年获得20%的投资回报。如此坚持40年,他能积累多少财富呢?

这道题目难倒过不少人,通常的回答是最终财富的金额为20万到80万之间。但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复利的公式,得出的数字是惊人的。到底是多少呢?你先坐稳了:1028.1万元!一个众人不敢想象的数字!这个神奇的数字表明,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等这人到了65岁时,就能成为一位千万富翁。

为了赚钱,为了攒钱,温州人的这种执著的精神的确让人佩服。更多的时候他们的执著表现在经商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他们都能坚强面对,不言放弃,直到成功。

现任兰州安通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徐启熙是来兰州创业较早的温商之一,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徐启熙从印刷行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经营状况并不是很理想,这对于年轻气盛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挫折。这之后徐启熙回到老家办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壮大之后,他重新回到兰州,准备东山再起。

可就在徐启熙准备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大干一场的时候,困难和挫折又再次降临到了他的头上。1995年,已经小有成就的徐启熙遇到了资金难以回笼的困难,近80万元的资金难以收回,这对他的打击相当之大,徐启熙几乎到了身无分文的绝境。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徐启熙这样说。凭借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他开始在兰州东山再起。刚回到兰州,徐启熙先是尝试着经营皮包生意。后来,有着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他开始觉察到通讯行业及其附带行业所拥有的广阔市场。于是,徐启熙开始涉足到了一个当时看来是全新的行业。起先是做手机的电池、手机皮套等小型的经营,在经过一段时间对于市场的重新定位和自我壮大之后,1997年11月,徐启熙开始经营手机店——安通通讯。安通通讯是在本行业内第一个投入大量资金去进行广告宣传的企业,也是本行业中规模较大、服务质量较好的一家公司。当时的他曾经自信地打出过“拒绝水货”的宣传口号,并且确实如此去做了。从零售到批发,从一家店到几家店,徐启熙这样讲:“我们的经营模式是以小带大,多做小店,多做连锁店,不做大店,以这样的模式来降低我们自己的风险。因为小连锁店式的经营风险小,几乎是零风险的发展模式。”

现在,徐启熙已经注册了两家公司,拥有多家经营店。无疑,今天的徐启熙已经证明这种独特经营思维是成功的。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成功商人所应该具备的条件:自信、执著和长远的眼光。

温商就属于意志坚定、不怕失败和挫折的一类人,其中荣登中国首家排行榜的亿万富翁鲁冠球就是著名的一位。

万向总裁鲁冠球儿时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在上海一家药厂上班,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农村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母沉重的生活负担,鲁冠球回家种地,过起了普通的农民生活。十四五岁本来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告别学校的鲁冠球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但他的内心很痛苦。鲁冠球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

鲁冠球明白,靠种庄稼永远无法摆脱目前的困境,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于是,他决定离开浙江农村去上海闯荡,想让父亲帮忙找些事做。但父亲非但没有给他找到工作,自己也很快退休回了老家。鲁冠球感到很失望。怎么办呢?路毕竟要走下去啊,还回到那几亩稻田里?不!他一定要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后来,经人帮忙,鲁冠球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此后,鲁冠球就干起了铁匠。打铁是非常辛苦的活,一个15岁的乡下孩子起早贪黑地跟着大师傅抡铁锤,一天到晚大汗淋漓,而工钱却少得可怜。鲁冠球却非常满足,他庆幸自己告别了修理地球的生活,有了一份不错的职业。然而,命运往往喜欢捉弄人,就在鲁冠球刚刚学成师满,有望晋升工人时,遇上了三年困难时期,企业、机关精简人员,他家在农村,自然被“下放”回家了。鲁冠球感到自己又一次陷入了失意的境地。他知道,他必须寻找新的突破点。

鲁冠球的三年铁业社学徒生活使他对机械设备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那是一种用劳动的汗水凝成的情感。当时宁围乡的农民要走上七八里地到集上磨米面,鲁冠球也不例外。久而久之他竟然情不自禁地对轧面机、碾米机“一见钟情”。而且他发现,乡亲们磨米面要跑的路太远了,很不方便,如果在本村办一个米面加工厂,一定很受大家欢迎,而且可以赚些钱。如果自己能买机器,既省了磨面的钱,又省了乡亲们的功夫。亲友们得知鲁冠球的这一想法后,都很信任他,也很支持他,纷纷回家翻箱倒柜,勒紧裤腰带凑了3000元,买了一台磨面机、一台碾米机,办起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

但是,当时禁止私人经营,所以鲁冠球搞米面加工厂的消息不胫而走后,上级政府就给了他“不务正业,办地下黑工厂”的罪名,立即派人查封。鲁冠球和乡亲们一面到处托人求情,一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连换了三个地方,最后还是在劫难逃,鲁冠球这条“资本主义尾巴”被揪住了,并且被狠狠地砍了一刀——加工厂被迫关闭,机器按原价1/3的价格拍卖。这样,鲁冠球负债累累,只能卖掉刚过世的祖父的三间房。此时,鲁冠球已经倾家荡产。

鲁冠球很长时间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日闭门不出。让他感到特别痛苦的不仅是这次商业实验本身的失败,而是由失败给家里带来的巨大压力,父母用血汗换来的钱就这样化为了乌有。但是,鲁冠球没有消沉,没有埋怨命运,没有抱怨生活,而是重新挑起生命的重担,奋然前行。没过多久,鲁冠球又钻了“停产闹革命”的空子,在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的年月,收了五个徒弟,挂了大队农机修配组的牌子,在童家塘小镇上开了个铁匠铺,为附近的村民打铁锹、镰刀,修自行车。以后,鲁冠球的农机修配组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机遇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1969年,宁围公社的领导找到了鲁冠球,要他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这个农机修配厂其实是一个只有84平方米破厂房的烂摊子。很多人担心鲁冠球会陷进去难以自拔,但鲁冠球以其敏锐的观察力认定可以以此作为创业的起点。于是,鲁冠球就变卖了全部家当,把所有资金都投到了厂里。这个工厂前程未卜,鲁冠球把自己的命运完全押在了这个工厂上。

鲁冠球真正的成功是与万向节密不可分的。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与驱动轴之间的连接器,因其可以在旋转的同时任意调转角度而得名。当鲁冠球开始接触万向节时,全国已有五十多家生产厂商,而且产品饱和,唯一有空间的市场是生产进口汽车万向节。一个企业想生产工艺复杂的进口汽车万向节,在许多人看来,无异于飞蛾扑火。而且,鲁冠球不惜丢掉七十多万元产值的其他产品,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万向节上,让许多人难以理解。

1979年,万向节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当鲁冠球为刚刚问世不久的产品寻找销路时,却遇到极大的困难。在计划体制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一个出自乡镇企业的产品很难取得计划体制的帮助。万向节必须自己创天下,鲁冠球租了两辆汽车,满载万向节参加山东胶南全国汽车配件订货会,3万名客商,沿街的展销点,却没有鲁冠球的一席之地。3天过后,鲁冠球摸清了各路厂家的价格,毅然提出大降价的决定,市场顷刻之间发生了变化,鲁冠球站在了市场的最前面。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决策时,不能不为鲁冠球过人的判断力和选择小厂走专业化的道路而拍案叫绝。

成功的面前总是会有一些障碍,只有像鲁冠球一样能够克服困难走过去的人,才有资格品尝胜利的自豪和快乐。

对此,两次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经济最有权力的女性的惠普公司董事长兼CEO卡莉·费奥利娜深有同感。她曾归纳出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的7大法则,其中之一是:“套句丘吉尔的话‘千万千万别放弃’,多数伟大的胜利都发生在最后一局。”

对于这种执著精神,人们不会有太多异议。因为这种执著精神造就了很多艺术家、很多科学家、很多医学权威……人们相信他们面对各种磨难能矢志不渝是因为他们热爱他们的事业。

 同样,对于温商来说,这种执著于经商,执著于赚钱的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是一笔真正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