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岁的加法30岁的减法40岁的活法
2504800000014

第14章 30岁如泉——沉淀杂质,得一汪净水(4)

有个道台做事干练,办起事来面面俱到,大小官员无不佩服。

有一次,一个外国人上街买东西,有些小孩儿因从未看见过洋人,便追随着他。洋人很恼火,拿着棍子打那些孩子。有个一孩子躲闪不及,被打中太阳穴,竟然死了。小孩儿的家人一齐围上来,要捉外国人。外国人则举起棍子乱打,连旁边看的人也有几个被打伤了。

就这样,洋人激起了公愤,大家一齐上前,用绳子将他捆了起来送到了衙门。人命关天,偏偏又是个洋人,所有官员都感到十分棘手。

此事最后报到了道台那里。这位道台有丰富的为官经验,马上就用上了和稀泥的招数。

他知道湖南民风强悍开放,如果办得不好,地方士绅聚众闹事,就骑虎难下了。不如先把官场上为难的情形告诉他们,请他们出来帮忙。同时,只要当地士绅百姓公愤,出面同外国领事硬争,外国领事看见老百姓行动起来,就会害怕。到这时,再由官府出面,去压服百姓,叫百姓不要闹。百姓不怕洋人,但是怕官,所以也一定会听话。而外国领事见他压服了老百姓,也会感谢官府。

于是,他马上去拜会几个有声望的乡绅,要他们大家齐心合力与领事争辩。倘若争赢了,不但替百姓申冤了,而且也为国家争了面子。此话一传出去,大家都说道台是个好官,能维护百姓的利益。

他又来到领事处,告诉领事,如果案子判轻了,恐怕百姓不服。外国领事听他这么说,又看着外面聚集的人群,果真感到害怕。

道台又说:“贵领事也不必太害怕,只要判决适当,我会尽力去做百姓的工作。不会让他们胡闹。”

案子判了下来,道台却两面得到好处:抚台夸他处理得好,会办事;领事心里感激他弹压百姓,没有闹出事来,于是替他讲好话;而绅士们也一直认为他是维护百姓的。

虽然说这位道台是在用和稀泥的手法两面圆场,但是比起一味袒护洋人的官员来,还是要好得多。现实太复杂,人心太难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其实圆滑一点更有助于人生的发展,可是圆滑只能是在表面,内心依然要做一个正直诚信的人。圆滑一点能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做事能够让各方面都满意;内心的正直诚信,能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一个能坚持自己原则的人,才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

明太祖朱元璋命宫廷画师周玄素,在宫殿墙壁上画一幅天下江山图。周玄素不敢画,也不敢不画,便说:“臣不曾遍游九州,不敢奉诏。请陛下先草创一个规模,然后臣稍作润色。”朱元璋闲时常吟诗作画,以为消遣,听他这么说,画兴忽来,当即挥毫泼墨。草图构出,大势初成,朱元璋一面退后数步,自我欣赏,一面命周玄素:“可为朕润色之。”周玄素答曰:“陛下山河已定,岂可动摇?”朱元璋一笑作罢。周玄素这一招,高就高在巧妙地推掉了很可能惹祸的任务,而又不得罪皇帝。朱元璋命画师给自己画像,有好几人因画得太像而被杀掉,江山图比人像更加难画,若是犯了老朱的忌讳,可就脑袋难保,若是不遵皇命,结果同样可怕。皇帝的大愿之一,便是自家的江山能传之千秋万代,永不改姓,因此朱元璋龙心一悦,尽管知道他耍滑头,也不加罪。谁若圆滑如周玄素,其水平便达到很高的境界了。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人际关系这一门科学永远没有学成毕业的一日,每天都似投身于砂石中,缓缓磨动,皮破血流之余所积得的宝贵经验便是一般人口中的圆滑。”做个“表里不一”的人,是要我们内心正直诚信、处世圆滑,这也是做人的智慧。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纪晓岚在200多年前就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解释。他认为做人要“处世圆滑,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意思是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可以适当掌握尺度,依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是内心一定要诚实忠厚,做人要保持诚信。该坚持的事,你应该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妥协的事,应该更能够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意思,做出适当妥协,甚至放弃自己的意见。如果一个人什么事都和别人打得头破血流,那不但会让人觉得你是个好斗的公鸡,也会让人觉得你情商偏低;但一个人如果什么事都没有主见,只会点头奉承,那不但会被认为生性圆滑,也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从社会交往的能力和适应力的角度看,为人适当圆滑,是一种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体现。他们往往对所处的环境和他人的感受有着极其敏锐的判断,会根据当时的处境说出在当时最该说的话、做出最该做的事情。这种人通常在各个方面都适应得比较好,能够很快地投入到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当中。

做个圆滑的老实人,就是要做个处世灵活而心态成熟的人;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的弹性,把握说话的分寸,学会婉转和含糊,以保持平衡的人际关系;重视生活中的应酬,通过一些生活和工作的细节树立好的人缘;同时要与朋友进行真正有价值的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在工作中,对不同类型的同事采取不同的策略,还要让你的顶头上司了解和喜欢你,与上级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面对想要做的事,既要执着,又要会变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明智地推掉与自己不相干的事。而且一定要为人善良,避免伤害别人。我们常常在感叹“社会不公,小人当道”,是否想过可能由于自己的过于“刚毅”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由于自己缺乏灵活性而导致处世僵硬?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也有必要改变一下自己,做一个“表里不一”的人呢?

精益求精,成就人生的新高度

一个人要想达到其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一定是精益求精,不断地追求完美,他会在工作中以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无论事情多么简单,他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到最好。美国着名作家威廉·埃拉里·钱宁说:“劳动可以促进人们思考。一个人不管从事哪种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地进步。只有这样,追求完美的念头才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变得根深蒂固。”

在现实中,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做得已经足够好了,真的是这样吗?你真的已经做到无懈可击了吗?你真的已经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潜能了吗?面对激烈的竞争,你应该不断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不仅仅做好别人要求我们做的,还需要精益求精,不断地超越自我。

多年前,有位年轻人来到一家着名的酒店当服务员。这是他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他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但让他没有料到的是,在新人受训期间,上司竟然安排他去洗马桶!并要求他必须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

面对马桶,他心灰意冷。这时,同单位的一位前辈来到了他的面前。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亲自洗马桶给他看。等到马桶洗干净了,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当着他的面一饮而尽!

这位前辈用实际行动告诉他:经他洗过的马桶,不仅外表光洁如新,里面的水也是干干净净的。

前辈的示范给他树立了好的榜样,从此他安心洗马桶,而且将工作做得无可挑剔:他也可以当着别人的面,从自己洗过的马桶里盛一杯水,眉头不皱一下地喝下去。

后来,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旅馆业大王。他就是康拉德·希尔顿。

马桶擦到里面的水都能喝的程度,追求的就是“精益求精”。作为员工,我们无论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这种“擦马桶”的精神,追求精益求精,避免应付了事的态度。应付了事,是一些员工常犯的毛病。他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于组织布置的工作,从不认真去做,而是敷衍塞责,做一些表面文章来应付。

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对组织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拒绝执行。如果员工拒绝执行,领导者会重新安排其他人员来替换他的工作。但员工如果接受了任务而应付了事,则会使领导者遭受蒙蔽,并最终使工作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

曾经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他的老板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再做盖木房子的手艺了,他知道这样收入会少些,但还是决定退休。他想和老伴过过清闲的日子,享受晚年的生活。虽然他也会惦记这段时间里还算不错的薪水,不过他还是觉得需要退休了,生活上没有这笔钱,也是过得去的!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看在多年的交情上是否愿意再帮忙盖“最后一栋房子”。老木匠答应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容易看得出来,老木匠的心已经不在盖房子上了:他用的是软料、次料,出的是粗活,所以手工非常粗糙,工艺做得更是马马虎虎。

老木匠穷其必生最后的精力,却将这“最后一栋房子”盖得这么糟,真是惭愧!其实,用这种方式来结束他的事业生涯,实在有点不妥!老木匠终于草草地完成了“最后一栋房子”,他请老板来验收。

老板来到房子前面,见到老木匠,手里递过一把钥匙给老木匠,拍拍老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这座房子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请把你的家人接来居住吧!”

木匠惊呆了,羞愧得无地自容。事到如今,返工已不可能,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他一定会用最好的材料、最高明的技术,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现在他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他只能为自己的敷衍塞责而后悔。

如果我们不想将自己困在因敷衍塞责而造成的粗制滥造的“房子”里,做事就应该精益求精。追求精益求精,要克服马虎轻率的毛病。有的员工不能很好地落实工作责任,并非是他不想落实,而是他患有马虎轻率的毛病。做事马马虎虎不认真,处理问题轻率大意不慎重。马虎轻率的毛病是工作的大忌。稍微地马虎轻率,就可能导致灾难,酿成大祸。

追求精益求精,要防止虎头蛇尾的做法。有的人能力很强,但却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工作开始时,热情百倍,干劲十足;但是,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尤其是遭遇到困难或挫折之后,则热情逐渐减弱,干劲逐渐消减。

罗素·H·康威尔说:“成功的秘诀无他,不过是凡事都自我要求达到极致的表现而已。”成功的人绝对不会为平庸的表现自满,而且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必然都会全力以赴、追求完美。只有在这种不断的精益求精的过程中,才能成就自己人生的新高度。

抛开杂念,守住根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是中国最朴素的人生智慧。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人生道路,关键在于你如何“修身”。若自己的人格都不完整,怎么能够赢得其他人的尊重?无论身边有多少诱惑,我们都要把“修身”作为最根本的人生信条。抛开杂念,守住根本,才能守得住做人的尊严。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与人辩驳过关于诚信的话题。

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雅典市场。他拉住一个过路人,说:“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底拉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处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又追问:“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拉着那个人的手,说:“你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你!”

“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做人是要有原则的。做人要诚信,这是人生的根本。守住根本可以让你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守住根本可以让你在面对失意时,保持平静;守住根本可以让你在面对欲望时,保持刚强。

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非常喜欢吃鱼,所以经常有人争先恐后地给他送鱼,可是每次都被挡在门外。他的学生劝他说:“先生,你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又不要了呢?”

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送的鱼。如果我经常收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徇私受贿之罪,说不定哪一天会被免去相国的职务。到那时,我这个喜欢吃鱼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鱼吃了。现在我廉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鲁君就不会随随便便地免掉我的相国职务,只要不免掉我的职务,我就能常常有鱼吃了。”

研究发现,再怎么坚强的树,也只能长到122~130米的高度,超过了这个高度,哪怕再长一厘米,就可能轰然倒塌,不是营养输送不上去,而是自身的根部支撑不起那么大的身躯,人的欲望就像树一样,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无限“长高”,无限膨胀,否则,欲望那沉重的“负担”,就会“折断”一个人、压垮一个人、摧毁一个人。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敢于拒绝的勇气来源于清醒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约束,公仪休的拒绝让他失去,也让他得到,他明白要想经常吃到鱼,就要有拒绝别人送来的鱼的勇气。做人要抛开杂念、守住根本,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人生旅途中无往而不胜。

提高你的理想纯度

假如生命,不若陌上荼蘼,我愿将我最自由的时光,用于对贫穷的关注、对品味的思考、对弱者的同情,对此我始终保持着与我朴素的理想一样的纯度。生命的思考与不断的自我完善,会让你的理想到达一种新的境界。

一个名叫布赖恩·安德森的穷困潦倒的人,在一个寒冷昏暗的天气里,帮助一个老妇人更换轮胎后,老妇人问他,应该付给他多少钱,多少钱对她来说都不为过。但布赖恩对她说,如果她真想回报的话,那么下次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就可以了。那时,还可以想想他。

老妇人驱车走了几英里后,看到一家小咖啡馆,她想吃点东西暖暖身子再走完回家的最后一段路程。当她看到女服务员有了近八个月的身孕仍然面带甜美的微笑丝毫不改变她的服务态度时,她想到了布赖恩。老妇人用餐后给了服务员100美元。当服务员拿回找的钱时,老妇人已经离开了,在餐巾纸上留下了这样的话:“有人曾经帮助了我,就像我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那么请你这样做:不要让爱的链条在你这里终结。”在餐巾纸下,有四张100美元的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