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杰出人士常用的成功之法
250900000033

第33章 善学勤问厚积薄发 (2)

第6章第二节善学勤问厚积薄发 (2)

读书学习是一个苦差使。但如果你应用了科学的方法便像是划着轻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一般在学习中驾轻就熟了。到那时,你也可以在知识的世界中走出一段路,给人类留下一些减深成浅的脚印。

读书思考相宜并进

“书读得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这是哲学家伏尔泰的体悟。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如是说。

牛顿敞开心扉:“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

思想家狄德罗坦言自己的治学之道:“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结合起来;实验则来证实组合的结果。对自然的观察应该是专注的,思考应该是深刻的,实验则应该是精确的。”

将一半时间用于思索,一半时间用于行动,无疑是人才的成功之道。不懂得运用思索这一“才能的钻机”的人,是难以开掘出丰富的智慧矿藏的;不善于思考的人,就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享受创新的乐趣。赢得一切、拥抱成功的关键,则在于你能不能积极地思考、持续地思考、科学地思考。

1“发现性”思考

在学习方法中有一种“发现法”,即用发现的态度去学习,做出了自己的独立发现后,再与书上的发现进行比较的方法。它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首创,这种方法对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有现实的效果。它有利于人们自己发现问题,扩展知识,从而推进创造活动。

思维的独立性,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前提,也是脑力劳动的本质特征。凡是有作为的人才,都具有极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鲜明地表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独立思考,要有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没有杂事的纷扰,没有物欲的冲击,没有他人的强求,这种思考环境,才是最为珍贵的。

2重视切磋交流

独立思考是思维的主要形式,但不能排斥沟通讨论。交流切磋是推进思考创造、激发脑力运行的有效形式。可以组织一个“脑力激荡小组”:几个人在一起,针对某一个问题,各尽所能地提出所有可以想到的解决方案。不要轻易“枪毙”他人的意见,不论什么古怪离奇的点子,都要予以保护,使每个人的思绪在完全无忧虑的状态下,尽情发挥想像力,直到将大家的点子掏空,再将它记录下来。

经常参加各种讨论会,进行思维碰撞,引进源头活水,是增强思考活力的好方法。这种交流,有时可以是同行间的思想撞击;有时,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人之间,探索某一个问题,由于少有束缚,常会撞出新的火花。这种交流切磋,还可表现在与书本的对晤、“恳谈”。当你思考某一领域的课题时,翻阅一些相关的书刊,就仿佛与许多各抒己见的智者谈话,你就可能会受到新的启迪而“心有灵犀一点通”。

3善于综合思考

在生物学领域,杂交能优化品种、改良品种,杂交创优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其实,在思维领域,“杂交创优”,这也成了科学发展的一大规律。多学科、多领域的“杂交”,使许多新创意、新构想、新产品应运而生。

人才务要锻炼自己的综合思维素质。要善于将多领域、多方面的知识杂糅、融合在一起。

在知识经济新时代,更需要善于进行思维杂交的双栖型人才,更需要众多的科学与管理联姻的组合型人才,重视科学人才与管理人才的“结盟”。可以说,科学家离开企业家寸步难行,企业家离开科学家则一事无成。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学和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在这种转化的前提下,科技人才与经济人士都可获益,各自成就其事业的成功。

4抓住灵感

在思维过程中,灵感是思维发生质变的标志。“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灵感,是人们在科学、艺术等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突现出的创造能力,在创造中有着神奇的作用。

灵感,是心灵的闪光,是人们与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相互撞击所迸发的一种启示,一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点拨,一种开天辟地创造奇迹的蓝图。当人类的情感达到极致时,灵感往往就会悄然而至。正是由于灵感,给创造带来了契机,使科学的、艺术的新生儿呱呱落地,人类的文明就这样大踏步前进了。

我们要珍视灵感的闪光。当脑际突然出现新观点、新形象、新创意时,应及时将它录于笔下。“作诗火速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由于你的惰性,让稍纵即逝的灵感逃之夭夭,这是再可惜不过的了。

在思考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各种外力。有时,某一突发事件,新鲜事物,会激活人的思考,启迪人的思路。借助“偶然”的触发,利用原型启发,运用直接类比思维方法引起联想,可导致科学发明的成功,新构想、新理论的问世。善用“偶然”的触发,是使思考达到高效的不可忽视的方法。

当灵感来临时,你该果断地放下手头的事,及时捕捉住它。灵感常常在你入睡前或睡醒时降临,这是不少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经验之谈。脑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同脑波阀有关,而脑波阀控制着人熟睡前一段时间的意识活动。

在身边常放着纸和笔,以便将瞬间即逝的灵思妙想及时抢记下来。尤其是睡意正浓时,更不能拖沓偷懒,而要迅速起身记下这突如其来的灵感。

列宾则说:“灵感是艰苦劳动的奖赏,矢志不移的艰辛探求,是导向灵感的源泉。”

灵感是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握住它,打开成功之门。

欲取“真经”“严”字当头

读书学习甚至于治学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时甚至可以说是严酷的、烦躁的。做学问,就是要有一种艰苦卓绝的精神,严于律己,才能取到真经。这也是一个治学的态度问题。

正如我国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在总结其治学之道时指出的那样,治学应坚持“三严”:

严格。探索求知,必须亲眼看,亲手做,切不可道听途说,更不能盲从。

严谨。要一丝不苟,不放过细微末节,蛛丝马迹。

严肃。对于实践的结果和大量的资料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进行认真分析。

通过长时间的大量观察记录,胡锦矗教授发现大熊猫蛔虫病的感染率很高,有的地区高达90%。患蛔虫病严重的熊猫体弱力衰,不易发情,大大影响大熊猫的繁殖;蛔虫病还容易引起肠胃穿孔等并发症,造成大熊猫的死亡。有一次,在宝兴县汪家沟调查时,胡锦矗听到老乡讲:有一只熊猫死在竹林里。为了查清死因,他抱着溜筒荡过深谷,在竹林里找到了熊猫尸体。当时,正值盛夏,尸体已腐烂不堪,他剖开一看,见消化道里尽是蛔虫,他不顾恶臭,把它们一根一根拣出来,竟有2336条。其中有两条穿透胃壁,是造成熊猫死亡的原因。胡教授从研究蛔虫的生活史入手,找到了根治蛔虫的办法,从而为拯救熊猫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一个冬天,胡教授在宝兴县草棚子山海拔3500米的山坡上发现有熊猫的踪迹。这几只熊猫为什么不下山过冬?它们不怕冷吗?经过艰苦跋涉,他发现山上有未冻的泉水和一片未被大雪覆盖的竹林,为熊猫提供了食物。经过一个月的调查,他得出结论:熊猫下山,不是避寒,而是觅食,只要有食物和饮水,冬天不一定下山。后来,他又发现熊猫比较怕风,不太怕冷。

论文或专著上的一段话,一个数据,一个结论,往往需要十次、百次的印证。有时,走上数百里路,历尽坎坷曲折,还不一定能够取得什么成果。但胡教授抱着“宁缺勿滥”的观点,相信时光的流逝总会筛去废物,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在科学研究上,决不能好大喜功,粗枝大叶,否则既害自己,更贻害后人。

胡锦矗教授经常求教两位老师:书本和群众。

阐述一门学科,往往有各种版本和各种观点的书籍,令人眼花缭乱。胡教授总是精选一种主要读本,精读细读,反复领会。再读类似书时,只需选读或略读其中精华也就行了。读一本新书,重点读新内容,记住新结论。为了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就需不断地请教书本,不断地开拓知识面。比如:长期以来,他一直在考虑为什么熊猫不仅仅分布在横断山系所属的四条山脉和秦岭以南很狭小的地域呢?他读了一些地质方面的书,对板块理论、地质结构变化的历史有了粗浅的了解之后,才比较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要做好学问,必须做到三严:严格、严谨、严肃,向书本、群众虚心求教、认真思考,才有可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读书需要选择

试想,一个经常在阅读沉思中与哲人文豪倾心对语的人,与一个只喜爱读凶杀言情故事和明星花边轶闻的人,他们的精神空间是多么不同,他们显然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

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力求寻觅上乘之作、经典之作,要多读名著,多读“大书”。所谓经典名著、“大书”,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筛选。一些社会学家曾作过统计,其结论是:至少要横穿20年的阅读检验而未曾沉没,这样的著作方有资格称为经典、名著。

美国学者,《大英百科全书》董事会主席莫蒂然?J?阿德勒认为:所谓名著,必须具备六条标准:

读者众多。名著,不是一两年的畅销书,而是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通俗易懂。名著,面向大众而不是面向专家教授。

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名著,决不会因政治风云的改变而失去其价值。

隽永耐读。名著,一页上的内容多于书籍的整个思想内容。

最有影响力。名著最有启发教益,含有独特见解,是言前人所未言,道古人所未道。

探讨的是人生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在某个领域里有突破性意义的进展。

择优读书,需要一种选择、琢磨功夫。我们应汲取前人的经验,将读书效率提高一个层次。

读书各有妙法,许多学有专攻的人才,能读出个中滋味,读出了门道。作家韩少功读书择优而读,择要而读,将自己有限的时间投于特定的求知方向,尽可能增加读书成效,给人以启示:他将书分为可读之书、可翻之书、可备之书、可扔之书4种。认为“勃发出思维和感觉的原创力,常常刷新着文化的纪录乃至标示出一个时代的高峰”,“作为人类心智的动力和光源”,对于每个人精神不可或缺的书,是可读的。这些书“透出实践的血质和生动性,不会用套话和废话来躲躲闪闪,不会对读者进行大言欺世的概念轰炸和术语倾销”,因而是值得读,值得细细品味的。大量的书则是不需细看,翻翻而已的书,也有些书是备查的工具读物、参考资料。而对于一些被他看做是文化糟粕、一些丑陋心态和低智商的喋喋不休、信息污染的书,则均属可扔之列。

韩少功在阐发其“扔书”之理时说:“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已经相对锐减”,“一个人有限的脑容量殊可珍贵,应该好好规划好好利用,不能让污七八糟的信息随意侵入和窃据。古人说清心才能治学,虚怀才能求知,及时忘记应该忘记的东西,坚决清除某些无用和无益的伪知识,是心境得以‘清’‘虚’的必要条件,是保证思想和感觉能够健康发育的空间开拓。”

关于读书择优之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早就指出:要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拒绝坏书,“应该去读那些伟人的、或已被事实证明是好书的名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