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2575000000003

第3章 发挥最大效能,你就是下一个成功者——成功心理学(1)

任何人都想成功,这是毫无疑问的。要想成功并不难,成功心理学就可以为你实现人生的辉煌!

在迎接成功之前,你先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成功心理学。这对于你的成功必不可少!

在美国,有一个关于成功的寓言故事: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就来了许多动物,学校为它们开设了5门课程,唱歌、跳舞、跑步、爬树和游泳。当老师宣布,今天上跑步课时,小兔子兴奋地一下从体育场地跑了一个来回,并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而再看看其他小动物,有撅着嘴的,有苦着脸的。第二天一大早,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小鸭也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恐水,祖上从来没人会游泳的小兔傻了眼,其他小动物更没了辙。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树课……以后发生的情况,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的每一天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这个寓言故事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成功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在知识成为主导的今天,人们开始关注人性,重新界定管理,努力研究在新的环境下如何获得成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一个新的学科——成功心理学便应运而生了。

成功心理学,按它的创始人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的解注,是关于发挥人的最佳效能的科学。它致力于发现和促进那些能使个体和社会成功的因素,关注对成功的生活与职业的贡献,它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在成功心理学诞生的初期,西方有许多人将其与传统心理学混淆,但事实绝非如此。成功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研究成功,后者研究病态。

成功心理学,从它的诞生到今天的辉煌,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的自成学派、中期的嫁接管理和现在的教育应用。

成功心理学还发现,截至目前,人类共有400多种优势。而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这个优势之上,这样方能成功。

面对机会,该不该冒险一试——拥有真正的胆量

【心理学理论】

如果你仔细研读成功人士的经历,就会发现他们的发迹往往在一夜之间。面对一个机会,抓住了就成功。而普通人和他们的区别,就是没有机会,或者没有抓住机会。

机会并不时常出现,出现时往往如流星般一闪即逝。然而,与机会同时出现的,往往还伴随着危险。对于未知的险境,大多数人都会犹豫,不知道该不该伸手去抓,一旦孤注一掷,万一成功还好,万一失败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有些人认为:“我之所以无法成功,就是因为没有胆量,不敢去尝试。”

《韦伯斯特英语大辞典》把“胆量”定义为“冒险、坚持以及抵御危险、恐惧或困难的心理力量或精神力量”。真正有胆量的人懂得如何权衡利弊。他们会把冒险行动的所有不利因素列在一边,把有利因素列在另一边。

首先,他们考察不利因素,然后利用有利因素克服恐惧,克服这些不利因素。

由此可见,有胆量并不等于无知蛮干,而是在充分了解情况后作出理性的判断。众多成功人士的经历告诉我们:承担风险必不可少,但碰运气式的冒险绝对不可以。

【实际应用】

当机会摆在你面前时,首先你要冷静下来,不要被成功后的光环冲昏了头脑,也不要被想象中的敌人吓破了胆。

其次,假设自己抓住了机会,开始行动。把行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风险都列出来,然后把如何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方案也列出来。你不必对所有的问题都想出完善的解决方案,只要绝大部分你可以应付就行了,剩下的问题可以在行动中随时调整。

最后,留出应对未知风险的余地。不管你怎么事先设想,也可能会有突发事件发生。这就是所谓的“计划赶不上变化”。你要留出足够的时间、金钱、方案或人力等等,来应对未知事件的发生。

教你成功跨过危机时刻——善用 “危机激励”

【心理学理论】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难免碰到危机。陷在危机里可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处理不好,非但会使你成为一个失败者,还会使你心灰意冷,或者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不敢再进行新的尝试。

面对危机,你应该怎样跨过呢?与其沮丧、悲伤,不如善用“危机激励”。

一位农夫看到14岁的儿子开着轻型卡车翻倒在水沟里。他大为惊慌,急忙跑到出事地点。农夫看见儿子被压在车子下面,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把车子抬起了将近半米的高度,足以让另一位赶来援助的人把孩子从下面拽出来。

农夫的身材并不高大,力量也很平常。事后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再次尝试搬动车子,结果发现根本就搬不动那辆车。

人在面对危险状况或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时,就会进入应激状态。这时,其生理状态会发生显著变化,使人的体能在瞬间变得更为强壮有力,思维变得更为灵敏、警觉。这种生理上的突发性剧变,有助于人适应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动用自己的全部力量,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发挥出全部潜力。

【实际应用】

你不必害怕危机,而应该积极地面对,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越是危机处,往往越存在着巨大的机会。如果你能发现它、挖掘它,非但能使自己脱离险境,还能使自己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借着危机一夜成名。

如何激发你惊人的潜能量——自我激励

【心理学理论】

每个人都存在无限的潜能量,但很少能被自己意识到,在一般情况下也不能被发掘出来。因此,大多数人的一生都碌碌无为。

不要小看潜能量,它的力量是有意识力量的3万倍。我们的大脑在兴奋时,只有10%到15%的细胞在工作,可以储存多达10个信号,而留在记忆中的却只有少部分。正常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小时30页到40页,经过训练的人却能达到每小时300页。可见,通过发掘隐藏在人体内的潜在力量,人类可以克服许多遗传性的弱点。

怎么能激发自己的潜能量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W·詹姆斯发现,一个人的能力在平时的表现和经过激励后的表现几乎相差一倍。

这是因为经过激励后,你的心理动力会加大,积极性会大幅度提高;而若得不到激励,心理动力就小,积极性就低。

积极性的发挥,一般认为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力,二是动力。而且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力。激发你的动机,使你有一股内在动力,就能推动自己的行动,使它朝向预定的目标加速前进。

激励有两种形式:物质激励与心理激励。对于成功而言,心理激励是更为重要的。因为物质激励的结果性更强,虽然能暂时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但时间一长就会有倦怠的感觉。而心理激励是先行的,不会因为时间长而产生影响。

激励有外在激励与自我激励之分。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自我激励更为重要,因为它随时随地可以发生,不受人物、环境的局限。

【实际应用】

你在生活与工作中,会接受到大量的信息,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当接受负面暗示时,很容易灰心沮丧,如果长期被它影响,可能会一生无所作为。而接受正面暗示的人则倾向于表现出积极的心态,百折不挠。

因此,你应该学会主动给自己正面暗示,排除负面暗示。

1.激发自己对工作的热情。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有效地提升积极性和热情。每天花一点时间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即使只有十几分钟也好。这会让你更容易找回对工作的热情,也易于培养积极的情绪。

2.写下让你感到骄傲的点滴。

准备一张纸,每天至少写下三件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这里指的不是你今天又接到一笔多大的生意,而是当你已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即使最后没有成功,也应该写下来鼓励自己。

3.布置一面“奖状”墙。

在家里找你每天最常经过的一面墙,把它布置成一面“奖状”墙——把所有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奖状”都贴在上面,比如你十分得意的作品,被领导表扬的一份文案,或是收到的小小礼物。

每天经过看一眼,你就能吸收它带给你的正面能量。经常更新会给你带来更加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制定有效的目标使你更易获得成功(1)——剖析目标的重要性

【心理学理论】

有很多人对成功有着无限的憧憬,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那些人没有明确的成功目标!没有目标的人就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美国女子弗罗伦斯·查德威克是第一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在这个壮举之后,她计划成为第一个横渡卡塔丽娜海峡的女性。

那一天,海面上的雾气非常浓,海水也特别冷,冻得弗罗伦斯身体发麻。她连护送自己的船都看不到。十几个小时后,她感到又冷又饿,认为自己不能再游了,请求随行的教练把她拉上船。他们告诉她,只要再坚持一下就到了。但是,由于她看不到海岸,还是决定放弃。其实这时,她离海岸只有不到800米。

后来弗罗伦斯总结说,她放弃的原因是浓雾让她看不到海岸,不知道前方还有多远。两个月后,她终于成功地游过了这个海峡,而且比男子纪录快了大约两个小时。

一项针对日本东京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只有3%的毕业生有明确的目标,并白纸黑字地写成了文案。12年后,当初那3%有目标的人,他们的收入状态明显优于其他的人,并且对生活的满足程度也高出许多。

美国心理学家费约做过另外一项实验。他把大学生随机分成三组,要求他们用右手食指拉起测力计上悬挂的重达3.4千克的砝码。他没有告诉A组为什么要这样做(无特定目标),告诉B组要尽量表现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告诉C组说完成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结果表明,C组的工作效率最高。虽然在实际上,这并不可能有什么社会意义,但由于目标明确,所以C组仍然夺得了头筹。

可见,明确的目标对成功多么重要。

【实际应用】

1.确定目标。

你想要在未来的某个阶段达到某种程度,这就是目标。制定好目标,你才能够确定当下这一刻应该做些什么,才不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

2.制订规划。

确立了目标后,自然就要考虑用什么手段、方法及措施来达到这个目标。

3.制定正规的文本方案。

制订规划不能只放在心中,一定要形成正规的文本方案。一方面是督促自己完成,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备案,方便日后查询。

4.加强对规划的管理。

即使有了规划,但如果没有行动力也是不行的,那就又变成失去当下了。

有了规划后,必须严格实施,付诸行动,并不断地调整行动中的方向,尽量减少差错,使前进的脚步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制定有效的目标使你更易获得成功(2)——目标宁可定低,也不能过高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目标与成功可能性之间不是一种直线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果有伴随目标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任务中,结果的成就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伴随任务难度的增加,成就水平逐渐下降的现象是叶克斯和多德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称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所以中等强度的目标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一旦目标过高,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实际应用】

对于明天的目标切不可定得过高,否则就会让你看不到希望,不去努力。宁可将目标定得低一些,好实现,这样才会有无限的动力。

制定有效的目标使你更易获得成功(3)——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心理学理论】

三个同事在闲聊时说到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同事A说:“我要在北京三环以里买一套房子,最少也要100平米。”

同事B说:“我要挣百万年薪,这样钱也有了,地位也有了。”

同事C说:“我要在30岁前(她目前25岁)做到主任的位子,这样每个月可以挣到8000块。”

听了同事C的话,其他人都笑起来说:“只是这样而已?你真是太没追求了!”

而五年以后,让我们再来看看结果:同事A仍然没有房子,因为房价太高,根本不是他能买得起的;同事B还是一个小职员,没有挣到百万年薪;只有同事C,她成为了公司某个部门的主任,月薪8000块。

最没有追求的人却实现了对未来的规划,而那两位志向远大、追求甚高的同事却一无所获,境况和5年前没什么不同。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前两位同事的心中只是一个虚幻的梦想,而不是切实的目标!这也是他们一无所得的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模糊的目标会让人产生强大的距离感,认为这是海市蜃楼一般,根本不现实,所以就放弃了努力。

因此,你应该学会把梦想变成目标。

【实际应用】

梦想是虚幻的,是没有时间、数量限制的,而目标则是现实的,有具体、明确的时间和数量限制的。

仍以上述三个同事的预期为例,同事A与同事B,一个想要买房,一个想要有百万年薪,这就是梦想,没有时间限制,数量也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他们也没有想过究竟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来将之实现。

而同事C则不同,她有时间限制——30岁以前,有明确的数量——成为公司部门主任,年薪8000块。这是很符合实际的,要实施起来并不困难。由于定下的目标合情合理,所以就有动力去完成,一步步地实现。

虽然同事C的规划听起来没有前两个同事那样有追求、那样充满豪情壮志,但她将之实现了,变为了实实在在的财富,而另两个人则一无所有。

你所作的规划不应该脱离实际,而应该能够激发动力,调动潜能,有可操作性。

制定有效的目标使你更易获得成功(4)——分阶段制定目标

【心理学理论】

在合理地对未来进行规划中,还存在一大难题,那就是你的心理因素。很多时候,你无法做成某件事,是因为坚持不下来,没有长性。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这主要是由厌倦心理造成的,使继续做下去的意志受到阻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厌倦与行为动机和受到的评价有很大关系。

行为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就是完成目标后所受到的奖励,或完不成后受到的惩罚。比如,你完成了会得到上司的赞扬,获得升迁的机会,这就是奖励;而完不成则会被人看不起,甚至失去这份工作,这就是惩罚。

内在动机就是存在于你心里的自发性动机。比如,我想举办一场豪华的婚礼,因此要努力赚钱。

要想坚持把规划做下去,外在动机是暂时的,不会发生长久的作用,而内在动机才是驱使你去完成目标的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