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2575000000005

第5章 发挥最大效能,你就是下一个成功者——成功心理学(3)

同情是理解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有些时候,我们注意到他人的情绪反应,比如高兴、悲伤、愤怒等。我们很容易就能知道对方此时此地处于什么样的情绪状态,但可能并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反应。如果在交往中,能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对方在一定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那么交往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移情就是当感觉到他人有某种情绪、情感体验时,可以分享他的情绪、情感。这种分享并不仅仅意味着同情,而是指对他人的情感产生情绪性反应。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移情的能力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谐相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实际应用】

假使你遇到一位向你发火的同事,不要以同样的方式回敬他。先站在他的角度上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发火?假使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当你将自己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时,就很容易明白对方为什么会作此反应。你还可以宽容地笑笑,对他说“没什么,换了是我也会这样”。当他听到你这样说时,自然也不好意思再生你的气了,还会认为你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从此乐意与你成为朋友。

打造屡败屡战的超强自信——避免“信心崩绝”

【心理学理论】

在当今社会,大部分人都很自信。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假使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失败,还会不会拥有自信呢?

心理学家卡尔·沃登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只白鼠饿上两天,然后把它关在笼子里面,再在笼子远处放上一些食物,让老鼠抓不到食物,而只要在接了电的栅栏上乱抓,它的爪子就会触电。老鼠很饥饿,多次想跨过电栅栏取食物,但多次被电击退。到第三天之后,老鼠即使得到食物,也会失去斗志,瘫软在角落里。心理学家解释这种现象为“无力感”,也就是所谓的“信心崩绝”。

也许受到一两次挫折,你很快就能再站起来,但当遭遇的挫折多了,再优秀的人也会失去信心。

然而,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很可能遇到很多阻碍和很多挫折,如果坚持不住而在中途倒下,就永远触摸不到成功。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打造超强的自信心。

【实际应用】

1.改变动作的速度。

心理学家认为通过改变自己动作的速度,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你走路比一般人快,就像是在表达“我必须赶紧到很重要的地方去,那里有重要的工作非我去做不可,而且,在15分钟内我将出色地完成这一工作”的意思。所以,请把你走路的速度提高10%。

2.养成与人主动交谈的习惯。

越是主动和人谈话,信心就越强,以后与人交谈就越容易了。自我封闭的态度无异于对自信心的扼杀。对话时,养成盯住对方眼睛的习惯,正视对方的眼睛,无异于在向对方说明,你所讲的我是懂的,你对于我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的,我对你并没有什么惧怕心理,我有信心赢得你的敬重。

3.常保笑容能增添信心。

经常面带笑容的人带给别人一种信息:我是一定能行的。学会爽朗地笑,而不是羞涩地笑不露齿。

别被自信反“咬”一口——警惕“自负心理”

【心理学理论】

有个人认为自己跑得很快,一次家中遇贼,他连忙跑去追。没多久,他就超过了窃贼,但还一个劲儿地跑下去。有人问他窃贼往哪儿跑了,他得意地说:我早就超过他了,现在连他的影子也看不见了。

任何心理上的极端状态都会给人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自信也不例外。适度自信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一旦过度,就变成了自负、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有四种人容易产生自负心理——被父母溺爱的人、缺乏自知之明的人、自尊心过于强烈的人、成长中一帆风顺的人。

自负的人会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也把其他人看得太蠢钝。这对于做事和做人都是极为不利的。

自负的人还有很强的嫉妒心理,当别人取得了成就时,嫉妒之心就油然而生,极力去打击、冷落别人,并用“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当别人失败时,就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帮助。

【实际应用】

1.学会韬光养晦。

老子曾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好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却显得愚笨。人应该学会谦虚,收敛锐气,不要锋芒毕露。谦虚而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

2.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人都不是一无是处的。即使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也总会有值得学习之处。要多去寻找别人身上的优点,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样你才有学习进步的空间。

3.全面地认识自我。

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未免有失偏颇。

认识自我不应该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客观地审视自己究竟处于何种位置上,不能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比较。

4.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就算过去做出显著的成绩,也只能说明过去,并不代表着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

绝不让缺陷阻碍你的成功(1)——击碎自卑心理

【心理学理论】

生理上的不足所引起消极的自我暗示是导致自卑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有些人个子矮、身材较胖、五官不端正、身体有残疾等等。这些都可能极大地抑制天性的发挥,于是感到精神压力重重,常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耻笑,因此而离群索居,不敢主动与人交谈或接受友谊。

这对于成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你必须要改变自卑心理!

曾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在8岁时,身体很虚弱,目光呆滞,常露着惊讶的神色,牙齿暴露唇外,不时地喘息着。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他吐字含糊而不连贯,生气全无,简直就像是一个低能儿童。

像他这样的儿童不知有多少,大都是这样的神经过敏,如果稍受刺激,情绪便受影响,处处恐惧畏缩,不喜欢交际,自怨自艾。但罗斯福并不如此,他虽然有在别人看来很严重的缺陷,同时也有远超常人的奋斗精神。他始终拥有人定胜天的信心,成功地克服了自己存在的缺陷,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伟人。

每个人的身体都不是完美无瑕的,都存在或大或小的缺陷。自身的缺陷往往是你无法改变的事实,企图掩盖或回避缺陷的做法可能导致消极的结果。敢于直视缺陷,并把它当做是奋斗的动力,那么纵使自身有天大的缺陷,也无法阻挡你获得成功。

【实际应用】

让我们从罗斯福总统身上来学习如何击碎自卑心理。

1.能够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陷。

罗斯福没有逃避,没有离群索居,依然置身于小伙伴中,即使被嘲笑也积极地面对。这就为建立完整的人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罗斯福面对缺陷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他没有静等幸运之神的到来,而是努力追求幸运。他没有怨恨先天的缺陷,更不屈服于身体上的虚弱。他没有消极地依靠喝药、注射改变体质,或是避居山林,到世外桃源去恢复他的健康,而是采取积极的锻炼——和健康的孩子一样,骑马、划船、做剧烈的运动,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3.用友善的态度对人。

虽然他总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被人嘲笑,但他处处以快乐和蔼对待人们,摒除怕羞、畏缩和不喜交际的个性。真诚的付出必有回报——在进入大学之前,罗斯福已获得极大的成功,拥有很多朋友,成为一个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青年。

绝不让缺陷阻碍你的成功(2)——遇强愈强的“跨栏定律”

【心理学理论】

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差,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会长得比正常的器官更强大。

当阿费烈德从某个肾病患者的遗体取出那个患病的肾时,发现那个肾要比正常的大,而另外一个肾也大得超乎寻常。在多年的医学解剖过程中,他不断地发现包括心脏、肺等几乎所有人体器官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为此,阿费烈德撰写了一篇颇具影响的论文,从医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患病器官因为和病毒作斗争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断增强。假如有两个相同的器官,当其中一个器官死亡后,另一个器官就会努力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从而使普通的器官变得更加强壮。

后来,他给美术学生治病时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这些搞艺术的学生比普通人的视力差很多,有的人甚至还是色盲。阿费烈德便觉得这就是病理现象在社会现实中的重复,他把自己的思维触角延伸到广泛的层面。

在对艺术院校教授的调研过程中,结果与他的预测完全相同。一些颇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原来大都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响。

阿费烈德将这种现象称为“跨栏定律”,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竖在你面前的栏杆越高,你跳得也越高。

【实际应用】

1.自己的缺陷,如果真的不能除去,不妨将它作为个性的标志,好像商品的商标一样。而且,有些时候,你的缺陷也可以成为你独特的标志。

2.某一方面的缺陷在另一方面补足。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见很多盲人拥有超强的音乐天赋,失去双臂的人双脚更灵巧。正因为缺少一些东西,所以才在另一方面加倍地补足。

悲观者也能成功——正确对待“防御性悲观”

【心理学理论】

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肯特发现,有时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会故意抱悲观的态度,作好失败的准备。肯特称其为“防御性悲观”。持有这种态度的人,事先设想了最坏的可能,预料自己会失败,所以即使真的失败了,也不会感到很意外、沮丧。他们虽然抱着必败的心情应战,但仍努力地作好准备,要是真的成功了,便会喜出望外。

安德森是棒球运动史上最成功的教练之一。一般人认为他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乐观的人,其实不然。每当他准备上阵时,都会预想每一件可能出错的事情,估计球队的每一种可能失利的结局,在经历了所有的体验和所有的成功之后,只要想一想即将到来的比赛就可能会让安德森的双手颤抖。也正是对失败的恐惧,激励了他不断前进。

然而,事情都是存在两面性的。肯特为刚入校大学生进行了测试,发现抱有防御性悲观态度的学生,在早期的学业成绩上和乐观的同学一样出色,但是要长期战战兢兢地备战,身体和精神上难免有所消耗。当到了大学四年级时,抱防御性悲观态度的学生不但成绩退步了,身体和精神健康也开始出现问题。可见,防御性的悲观态度虽能产生一时的效用,但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它。

【实际应用】

1.假使你是一个总害怕失败,因而做事畏手畏脚的人,可以尝试在事前设想种种坏的结果。当你一想到最坏也不过如此时,便不会害怕了。

2.假使你是一个总以“防御性悲观”态度做事的人,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意识地梳理自己的情绪,检查一下它是不是处在压力之中。如果长期的悲观情绪使你的精神疲累,就应该及时进行有效的缓解,避免给自己造成心理疾病。

最聪明的人是最会选择朋友的人——警惕“感觉适应”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规律: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器的感受性有可能提高,也有可能降低。通常在微弱的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提高;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降低。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古人有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这个道理。

在你交友的时候,刚开始还可以对朋友有较为客观的评价,他的优点与缺点很容易被你发现。但当你长时间地与他接触后,很可能对朋友的缺点丧失警惕,进而通过人际关系中的感染效应传染上相同的缺点,这就是“近墨者黑”的道理了。

【实际应用】

一个好的朋友可以让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而一个坏朋友则可能将你拖下深渊,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回头。

当然,任何人都是有缺点的,要想找到一个完美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你所要做的,就是要谨慎选择朋友,在学习他的优点的同时,对他的缺点也要保持警惕,避免自己也变得和他一样。

找准你的天赋,才能事半功倍——解析“多元智力”

【心理学理论】

美国的心理学家加德纳对大脑受到损伤的病人和特殊的智力群体进行研究后,认为人类的神经系统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个智力区域,也就是说智力是多元的。他认为人的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这些系统也可以相互协调共同工作。

言语智力,即阅读、写文章、日常会话的能力,由大脑额叶的“布洛卡区”负责;

逻辑与数学智力,即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由大脑的左半球来掌管;

音乐智力,即辨别声音与表达韵律的能力,由大脑右半球掌管;

空间智力,即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也由大脑右半球来掌管;

身体运动智力,即支配身体完成精密活动的能力,由大脑运动神经中枢控制;

社交智力,即指与人交往并和睦相处的能力,由大脑额叶负责;

自知能力,即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的能力,也由大脑额叶来管理。

每个人不同方面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比如有些人善于推理,思维缜密,有些人的音感超强,有些人对绘画有着独到的理解,有些人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这通常被我们称做“天赋”。

天赋的显现有早有晚,有些人年少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而有些人到了中年才崭露头角,大器晚成。

要想更快地获得成功,就必须尽快地找准自己的天赋,发现自己在哪一方面更有才华。有了天赋的支持,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成功还会远吗?

【实际应用】

有些人好像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所好,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些什么。

心理学家们在长期的工作中,研究出了很多能力测验。这些能力测验可以根据能力的分类而划分成一般能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能力测验。通过这些测验,你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能力状况,找到薄弱环节和突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