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话本作者思想的复杂,各篇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很不一致。在少数作品中还存在着较多的消极落后乃至反动的成分。如《菩萨蛮》中,宣扬了“只因我前生欠宿债,今生转来还”的报应思想。《西山一窟鬼》、《西湖三塔记》、《定州三怪》等篇中,弥漫着一股迷信和恐怖的气氛。在《冯玉梅团圆》中,美化了一个农民起义军的叛徒和官家小姐之间的爱情。这些消极落后的因素,甚至在那些优秀的“小说”中,也不能完全避免,如《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一些无谓的插科打诨,以及某些爱情作品中做鬼还要团圆的描绘,虽然也表达了美好的愿望,但究竟是在作者迷信有鬼的思想基础上设想出来的。
宋代话本的艺术成就
在艺术上话本比之它以前的小说来已有很多新的发展。说话人为了吸引听众,很注意故事情节的动人。如《简帖和尚》的开头,读者只见枣巷口的小茶坊中来了个“浓眉毛,大眼睛”的官人。当皇甫殿直在家时,这“官人”派人送简帖与礼品给皇甫妻杨氏,引起皇甫的怀疑,把妻子休了。杨氏含冤无处诉说,准备跳水自尽,却遇上一个自称是她姑姑的老太婆,把她带回家,逼着她嫁给那个“浓眉毛,大眼睛”的官人。后来这“官人”向杨氏泄漏真相,说他本是个和尚,因见杨氏貌美,就设计买通老太婆诱骗她。杨氏听了之后,“扌卒住那汉,叫声屈”。这一“屈”,喊出了杨氏内心的怨愤,也激起了读者的共鸣。作者就以这样巧妙的布局步步引人入胜。其次在“小说”中已开始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而且还出现了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错斩崔宁》中当刘贵借钱回来,因陈二姐开门迟了,就骗她说已经把她卖了。到夜间刘贵睡后,作者这样描写陈二姐:
那小娘子好生摆脱不下:“不知他卖我与甚色样人家?我须先去爷娘家里说知。就是他明日有人来要我,寻道(到)我家,也须有个下落。”沉吟了一会,却把这十五贯钱,一垛儿堆在刘官人脚后边。趁他酒醉,轻轻的收拾了随身衣服,款款的开了门出去,拽上了门,却去左边一个相熟的邻舍叫做朱三老儿家里,与朱三妈借宿了一夜,说道:“丈夫今日无端卖我,我须先去与爹娘说知。须你明日对他说一声,既有了主顾,可同我丈夫到爹娘家中来讨个分晓,也须有个下落。”
通过这种人物内心活动和言行的细致描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善良、驯顺而没有社会地位和人身自由的贫家女子的印象。
此外“小说”的作者有时还通过富有戏剧性的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征。《碾玉观音》中秀秀、崔宁逃出王府后的一段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秀秀道:“你记得也不记得?”崔宁叉着手,只应得喏。秀秀:道“当日众人都替你喝彩:‘好对夫妻!’你怎的到(倒)忘了?”崔宁又则应得喏。秀秀道:“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不知你意下何如?”崔宁道:“岂敢!”秀秀道:“你知道不敢,我叫将起来,教坏了你,你却如何将我到家中,我明日府里去说!”崔宁道:“告小娘子:要和崔宁做夫妻不妨,只一件,这里住不得了……”
在上述对话中,秀秀追求爱情时所表现的主动、泼辣的性格,和崔宁的憨厚、怯懦的个性都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些不同性格特征又是和他们各自不同的身份、经历相吻合的。
话本小说在故事结构、人物刻画上的这些特点,表现了古典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比唐传奇又前进了一大步,开始趋向成熟。
在敦煌变文和唐话本中虽间有俗语,仍以浅近的文言为主,到宋元话本小说,才通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后来我国小说、戏曲所普遍采用的白话文体,这时已经正式出现,开始了我国文学语言上一个新的阶段。
讲史大都是根据史书敷演成篇的,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人民的爱憎感情,究竟受正史的影响比较大。从《醉翁谈录》看,当时讲史的艺术效果也是很强的,但就现存的作品看,结构散乱,人物性格模糊,故事、情节前后不连贯,语言文白夹杂,它们可能只是当时说话的提纲或是简单的记录,因此无论思想内容或艺术成就都无法和“小说”相比。
现存宋元讲史话本有《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和《全相平话五种》。
《新编五代史平话》,曹元忠的跋说是“宋巾箱本”,但其中不避宋讳,大约是经元人翻刻时修改过的。作品叙述了梁、唐、晋、汉、周五代的兴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在封建暴政和长期战乱中的苦难;它歪曲了黄巢的起义,却比较生动地描写了刘知远、郭威等人的发迹。
《大宋宣和遗事》以宋人口吻叙述,但其中也夹有元人的话,如“省元”、“南儒”,对南宋帝王名字也未尽避讳,因此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其书或出于元人,抑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皆不可知。”作品从历代帝王荒淫失政之事引起,接着叙述北宋的政治演变,重点写宋徽宗的荒淫及金人的入侵,表现了作者对黑暗政治的愤懑。全书由文言和白话拼凑而成,文言部分大抵抄袭旧籍、拉杂成篇;白话部分则是民间故事的记载,很像“小说”,因此有人怀疑它不是说话人的本子,而是由宋末愤世文人拟话本而作的。其中梁山泊故事已经具备《水浒传》的一些主要情节,可以看出《水浒传》的最初面貌。
《全相平话五种》是元代至治年间刊行的,很可能就是元代的作品。它包括《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又名《乐毅图齐》)、《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评话》续集(又名《吕后斩韩信》)和《三国志平话》。这些作品大抵依据正史,但其中插进了不少民间流传的故事,刻画出一些封建统治者的嘴脸,如:纣王的荒淫残暴,秦始皇的兼并野心,刘邦的刻薄无赖,曹操的老奸巨猾。《三国志平话》的成就较高,已具备了《三国志演义》中的主要情节和基本倾向,书中张飞的形象相当生动。当然比起《三国志演义》来,它的内容和描写还是简单、粗陋的。《武王伐纣平话》在谴责纣王荒淫残暴的同时,肯定了武王伐纣的正义性,其中某些神奇怪异的因素,已看出了后来《封神演义》的苗头。
此外,《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卷尾有《中瓦子张家印》六字,张家为南宋临安书铺,因此一般都认为是宋刊本。全书叙述高僧玄奘与白衣秀才猴行者,克服种种障碍,终于到达天竺取经的故事,为明代小说《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最早的根据。
宋元话本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讲史本身成就虽然不高,对后来《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列国志传》等历史小说却有很大的影响。至于“小说”,不仅思想内容,在创作方法和语言的运用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后来的小说、戏曲有深远的影响。
宋代民间歌谣
宋代民间歌谣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被保存在一些笔记小说里。就现存的民歌看,多数是思想健康、具有战斗意义的作品。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朱弁《曲洧旧闻》
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
——《大宋宣和遗事》
两首歌谣虽都只12个字,对北宋统治阶级的批判却是十分深刻的。《曲洧旧闻》说“王将明当国时,公然受贿赂,卖官鬻爵,至有定价”。前一首就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这种黑暗的现实。《宣和遗事》载:“靖康初,金人犯边,求言之诏凡几下,往往事缓则阻抑言者。”后一首就讽刺了北宋统治阶级所谓广开言路的实质。
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这首民歌成功地运用对比的手法,反映了金兵南下后中原人民流落他州外县的凄凉生活,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有的民间歌谣还把斗争锋芒直接指向封建统治集团里的当权派。
打破筒(童),泼了菜(蔡),便是人间好世界。
——吴曾《能改斋漫录》
杀了穜蒿(童贯)割了菜(蔡京),吃了羔儿(高俅)荷叶(何执中)在。
——曾敏行《独醒杂志》
二蔡一惇,必定沙门;籍没家财,禁锢子孙。大惇、小惇,入地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
——《大宋宣和遗事》
这些歌谣通过暗喻、谐声等手法,表现了人们对于祸国殃民的蔡京、章惇、童贯、高俅等权奸的刻骨仇恨;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一个“好世界”的向往。
在反映民族斗争的歌谣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统一祖国的信念。如下面二首。
胡孙死,闹啾啾,也须还我一百州。
——马端临《文献通考》
天水归汴,复见太平。
——周辉《清波杂志》
前一首反映了后金葛五死而引起的内部紊乱。民歌的作者以轻蔑的口吻表达了广大人民对金朝统治者的愤慨和收复大好河山的愿望。后一首写南宋建炎初,黄河决口,洪水几至汴京。在金人统治下的汴京人民想导水入汴,他们将洪水比作天水,渴望南宋能收复中原,“复见太平”。
人民对于抵御外敌、守边有功的将领作了热情的歌颂。如《边上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