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在90年代初写作《在细雨中呼喊》开始,尝试新的写作方式。他意识到,作家的想象力,和对于“真实”的揭示,并不一定都要采取与日常生活经验相悖的方式。这种风格的变化,来源于他与现实的态度的调整。他写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在他此前的中短篇中,时间和空间是封闭、抽象化的,缺乏延展性的,排斥日常经验的。而90年代的几部长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不再排斥日常经验,依旧冷静、朴素、有控制力的叙述中,加入了含而不露的幽默和温情。透过现实的混乱、险恶、丑陋,从普通人的近乎灾难的经历和内心中,发现生活的简单而完整的理由,构成作品的重心。
新写实小说
在“先锋小说”出现的同时或稍后,小说界出现了所谓的“新写实小说”。对“写实”倾向的小说的关注,主要出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原因是在80年代中期,尽管先锋性的小说探索占据重要地位,但许多作家仍在“写实”的轨道上写作,并在文学观念和艺术方法的不断调整中,出现一批与以前的“写实”小说(或“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成果。另一方面原因是文学界的一些人存在着对已被过分渲染的“先锋小说”的某种不满情绪。认为它们疏远了中国现实生活处境,和疏远了“读者大众”。
在“新写实小说”的宣扬和推广上,出版于南京的文学杂志《钟山》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988年10月,它与《文学评论》联合召开了“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的讨论会。自1989年第3期开始,《钟山》开辟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专栏,宣称多元化的文学格局,提倡新写实小说。该刊的卷首语写道:“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更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同年10月,这家杂志还和《文学自由谈》(天津)联合召开“新写实小说”讨论会。在此前后,评述研究这一创作倾向(流派)的文章大量出现,几年里,总计达到100多篇。而被称为“新写实”的作家,除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以外,还有叶兆言、苏童、范小青、李锐、李晓、杨争光、迟子建等。刘震云的《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方方的《风景》,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通常被看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池莉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与此后发表的《不谈爱情》、《太阳出世》,被称为“新写实三部曲”。在“新写实”作家中,池莉是最明确自己要表现“新”现实的一位。在《烦恼人生》中,她以关切、认同的态度,来描述俗世形态的生活,写普通人(主要是武汉市民)的婚姻、家庭等日常生活状况。不过,进入90年代,她对世俗“现实”认同的态度也有了调整;在文体上则转向都市言情小说的流畅和趣味的追求。这表现在《紫陌红尘》、《一去永不回》、《让梦穿越你的心》等作品中。池莉的小说,属于“历史题材”的有《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和《凝眸》。
方方1982年发表了富于理想热情的小说《大篷车上》。随后的《白梦》、《白雾》、《白驹》,开始转向表现普通人灰色、沉闷的生活。方方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是1987年发表的《风景》,小说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城市底层卑微、残酷的生存状况,其中所包含的“批判性”为一些评论家所重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一唱三叹》等,主要写当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困窘,在冷静、细致的叙述中,仍有着沉重、无奈的情绪。
刘恒创作取材的领域比较开阔。他主要写表现农民、市民和城市知识分子的小说,如《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和《白涡》等。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作家对于生存的基本欲望(食、性、权力等)的关注,并流露了人类很难摆脱欲望陷阱的宿命情绪。刘恒的小说,通过细致、从容的叙述,表现了内在的、存在于人物行为和心理中的恐惧和紧张。这种恐惧和紧张,一方面来源于欲望与外部力量压抑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来自对欲望本身的破坏力量的惊恐。但刘恒并非从抽象意义上来探索人性问题,他通过描写人物的生存环境和心理活动,来表现特定的时空特征。
刘震云1982年开始陆续发表了《塔铺》、《一地鸡毛》、《单位》、《官场》、《官人》等作品,他侧重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或者说在社会结构中人的处境。他着重描述“单位”这一特殊的当代社会机制,以及这一机制对人所产生的规约,把普通人无法把握的欲望,人性的弱点,和严密的社会权力机制,编织成难以挣脱的网。生活于其间的人物面对强大的“环境”压力,对命运有不可知的宿命感;同时又在适应这一生存环境的过程中,经历了人性的扭曲。对于他们的活动,互相的折磨、倾轧,以及所表现的委琐、自私、残忍,作者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在一些作品中,以喜剧的、嘲讽的方式有力的表达了这种批判。相比起另外的“新写实”小说来,刘震云的作品,明显地追求“哲理深度”,他持续地揭发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荒诞”和人的异化。除中短篇外,刘震云进入90年代,把力量放在长篇巨制的写作上,先后出版了《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和《故乡面和花朵》等作品。
“新写实小说”的提出,既是对一种写作倾向的概括,也是评论家和文学杂志操作形成的文学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新写实”概念的内涵,和被列入的作品的特征,会存在不同的描述。尽管“新写实”的存在与评论和文学杂志的活动密切相关,但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却不可否认。“新写实小说”与当时的写实小说强调典型化和表现历史本质的主张有异的是,更重视采用客观的叙述方式,注重写普通人(“小人物”)的日常琐碎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中的烦恼、欲望,表现他们生存的艰难,个人的孤独、无助。作品中较难看到对人的议论或直接的情感评价,这透露了“新写实”的写作企图:不作主观预设地呈现生活原始状貌。“新写实”作家的现实观和写作态度,使他们的创作切入过去“写实”小说的“盲区”,但也会产生对现实把握的片断化和零散化。
80年代的诗
“文革”后的诗
“文革”后,许多诗人都自觉负起了诗歌“重建”的责任。但是,诗歌面临着很多问题,不仅诗的理论和写作需要检讨,而且还要面对“新诗”从诞生起就存在的难题——持有各种尺度的各种人对新诗的对立的评价,自新诗诞生起就绵延不断。因此,“诗歌危机”70年代末又再次出现。在这期间,“危机”的提出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持续不断。不过,文学界对于当时的诗歌创作,大体上持肯定的态度。
和后来诗在文学中的“边缘化”位置不同,80年代前期,诗的状况受到普遍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诗和戏剧、小说一样,在当时承担了表达社会情绪的主要职能。像《一月的哀思》(李瑛)、《在浪尖上》(艾青)、《阳光,谁也不能垄断》(白桦)、《小草在歌唱》(雷抒雁)、《不满》(骆耕野)、《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张学梦)、《将军,不能那样做》(叶文福)、《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熊召政)等,是体现了一种诗歌对社会情绪的抒发,在读者中曾产生热烈反响。诗在当时受到广泛注意的另一方面原因,则是诗创作的创新精神在文学的诸样式中,处在了引领潮流的前沿位置,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持续表现了探索的“先锋”势头。诗受到关注的这两方面因素,显然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在后来进一步扩大,构成不同的评价体系,并导致了诗界的进一步分化。
“文革”后的诗歌,主要由两个诗人“群体”创作。一个是被称为“复出的诗人”的群体。他们的写作,在开始的阶段,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很多相同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8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群体的诗人中,继续保持创作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已不是很多。另一群体,则是青年诗人。“青年诗人”由于在当时所表现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主题和艺术革新趋向,也被作为“群体”来看待。但事实上,这个“群体”的构成,远较“复出诗人”为脆弱。他们之间的诗歌观念和艺术方法上的分野,很快就被认识到。
80年代,诗歌环境有了许多改善。尤其是在诗歌“资源”方面。“五四”以来的新诗也受到了重新审视,“现代主义”流派被发掘和给予了积极意义上的阐释。除了李金发等的初期象征派、戴望舒的“现代派”等之外,在80年代还有“七月派”和“九叶派”。前者在批判现实的诗歌精神上受到更多关注,而后者则在人的经验、心理的艺术开拓上,提供了值得重视的启示。“九叶”诗派(或“中国诗歌派”)虽说在40年代后期确已形成雏形,不过,作为一个诗歌流派,在很大程度上是80年代诗人和史家的创造;连“九叶”的名字,都是后加的。也就在这个时候,海峡对岸台湾50年代以来的诗歌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较充分的介绍。当然,外国诗论和诗歌创作的大量译介,更加促进了诗歌的发展。可以看出在80年代的诗歌发展过程中,外来影响和大陆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被放在显要的位置上,成为激活诗创造的重要推动力。因而,诗的创作,在一段时间里,相当程度地建立在对外来诗歌思潮和重要诗人借鉴的基础上。不过,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中,中国诗歌美学传统也开始受到注意。
在80年代,文学刊物大量增加,专门的诗刊、诗报,比起五六十年代来,也有了增加。在理论上说,增加了诗发表的机会,但事实上,诗的发表、出版,却是个难题,特别是在文学的商品化潮流的趋势中,诗的地位更受到削弱。这应该是个可以预料的趋向。在一个消费性社会中,诗的发表与出版大都已无利可图,而靠写诗以获取声名和丰厚利益的可能也很微小。不过,仍有不少执着者,特别是青年人,不计得失地钟情于它。在诗的发表、诗集的出版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诗人之间的“小团体”的交流方式,以及自印诗集、诗刊的发表方式,80年代以来,一直延续。
“归来”诗歌
1980年,艾青把他的一本诗集定名为《归来的歌》,与此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诗。“归来”,在这个期间,是一种诗人现象,也是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这里称为“归来”(或“复出”)的诗人的,主要有这样几部分:50年代被错划为“右派”的右派诗人,如艾青、公木、吕剑、苏金伞、公刘、白桦、邵燕祥、流沙河、昌耀、周良沛、孙静轩、高平、胡昭、梁南、林希等;在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冀访、鲁藜、彭燕郊、罗洛、胡征等;因与政治有关的艺术观念,在50年代陆续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唐提、唐祈、杜运燮、穆旦、蔡其矫等。
上述诗人在时隔20年后的70年代末“归来”时,在一段时间里,纷纷把生活道路的挫折、磨难所获得的体验,投射在他们的诗作中。由于长时间沉落在社会底层,这就加深了对于历史、人生的体验的深度,也使他们多少与六七十年代的诗风形成了一定距离。他们这个时期的创作,把他们所认为的历史“断裂”和“承续”,融入个人的生命形态中,并且试图重续他们曾被阻断的社会理想、美学理想和诗歌方式。
1978年4月30日,艾青在《文汇报》(上海)发表他“复出”后的第一首诗《红旗》,由于他在诗歌界的“旗帜”的影响,这被看成是诗歌“复活”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
80年代,艾青出版的诗集有《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等。比起50年代前期,他的创作取得显着进展。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的外部障碍有所破除,艺术方法的选择也有了较为开阔的空间。他的诗,表现了一种饱经忧患而洞察世情人生的深沉,情感的表达为哲思所充实,语言、句式也趋于简洁凝炼。这个时期的不少短诗,如《鱼化石》,《失去的岁月》,《关于眼睛》,《盆景》,《互相被发现》等,都有着平易、质朴的诗歌方式,从中透露了对坎坷的人生经历的感悟,有一种豁达,但也有沉痛。不过,艾青显然不满足于主要写个人的经历。和一些“复出”的诗人不同,他绝少直接表现个人20年间的状况和纯属有关个人遭遇的情感。就这一点而言,他的诗并不完全切合归来者诗歌普遍存在的“自白”的特征。他更倾向于概括一个激荡的时代,对历史给予评说,三四十年代的《向太阳》、《火把》、《时代》和发表于1957年的长诗《在智利海呷上》等,都表现了他写作概括时代的“大诗”的宏愿。《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面向海洋》、《四海之内皆兄弟》等长诗,从纵深的历史时间和开阔的空间范围上,来把握民族、以至人类的历史过程,提出由生命过程所感悟的历史哲学。其中的《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发表后也获得极高的赞誉。但由于作者自身的问题,他的创作理想并没有实现。
公刘在成为“右派分子”之后,他的经历和家庭接连发生的变故,使他“归来”后的诗,离开了50年代的清新明快,成了火一样的激情的喷发。《为灵魂辩护》、《竹问》、《寄冥》、《哦,大森林》、《刑场》、《读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关于〈摩西十戒〉》、《解剖》、《乾陵秋风歌》等,都能直面严峻的现实和历史问题,直接在诗中表达他对现代迷信的造神运动、民主与法制、诗与政治等社会问题的思考。在诗中进行社会批判,是这个阶段的诗歌潮流。而公刘的讨论和批判,由于建立在对自己的灵魂观照反省的基础上,使诗更加坦诚和感人。他的写作真诚地实践了他一再申明的诗歌准则:“没有灵魂的诗是诗的赝品。”
在八九十年代,写作值得注意的诗作的中老年诗人,还有辛笛、唐是、唐祈、陈敬容、杜运燮、冀访、鲁黎、吕剑、曾卓、英永玉、公刘、邵燕祥、苏金伞、白桦、梁南、孙静轩、刘湛秋、任洪渊、赵恺等。作为“复出”诗人中的相当一部分,他们执着而稳定的思想艺术基点和毕竟是为时已晚的“归来”,使他们的创作在一个时刻放射出动人的光彩,同时又成为“浩劫”后残留的苦笑和无法释怀的遗憾。
“复出”诗人中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仍能保持创作活力,在艺术上又有新的拓展的有牛汉、郑敏、蔡其矫、昌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