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2577500000013

第13章 现代欧洲文学(3)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

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画展上,“表现主义”一词作为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而诞生。1911年德国《暴风》杂志刊载希勒尔的一篇文章,首次借用这个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以后方为人们普遍承认和采用。

1905~1906年在德累斯顿成立的第一个表现主义集团“桥社”,由一群中产阶级的青年知识分子所组成。“桥社”的青年画家们一方面身穿工人服装,住进工人区,同“自发的”工人阶级结交;另一方面又从原始的农业社会和东方文明寻求精神的寄托。他们的表现主义作品反映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感到的愤怒和反抗,揭露金钱和物质对于人的奴役,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分工的发展所造成的人性的异化;或者表现没有遭受工业化社会侵害和污染的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色。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的第2个表现主义集团“蓝骑士”社,在表现社会生活方面带有更加浓重的颓废色彩和神秘色彩。

参加表现主义运动的人,在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有无政府主义者、虚无主义者,也有社会主义者。因此,表现主义运动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但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即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揭示人的灵魂。

表现主义绘画由后期印象主义绘画演变而来。表现主义画家往往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画肖像画,以夸张和歪曲现实形象的方法表现心理和心灵的真实。在色彩的运用和构图上不讲究“美”,而重视表现“力”与“激情”。代表人物有“桥社”中的基尔希纳和施密特·罗特卢夫,“蓝骑士”社中的马克和康丁斯基等人。

1910年,表现主义音乐的概念首次出现于德国和奥地利音乐家的作品中。表现主义音乐根本否定旋律,它以紊乱的旋律线,强烈的不谐和弦以及无调性音阶来达到歪曲现实世界、强调自我感受、自我专注的目的。它还反对音乐有任何标题,标榜艺术的无目的性和纯粹性。它所表达的盲目反抗情绪同表现主义绘画一样,最后堕入宗教的神秘主义或是崇拜原始生活的乌托邦主义。其中有一派音乐家向往原始社会和田园情调,主张音乐有固定的音型,有相对稳定的调性,于是逐渐形成了音乐中的新古典主义。

2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文学兴起,1911年以后传入德国文学界,至20年代得到巨大发展,在诗歌、小说,特别在戏剧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

表现主义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与技巧和绘画相仿,多以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为主题,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是对“普遍的人性”的宣扬。它的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它的初期的抒情诗形式自由,句子简短,节奏鲜明,后来发展到极端,出现了没有思想内容,只剩下音响、节奏的纯粹形式主义的所谓“绝对诗”。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1887~1914)、韦尔弗(1890~1945)以及德国诗人海姆(1887~1912)、贝恩以及早期的贝希尔都是重要的表现主义诗人。代表性作品有特拉克尔的《寂寞者的秋天》、《童年》;韦尔弗的诗集《世界之友》和《彼此》等。

在小说领域,表现主义这个词经常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和爱尔兰作家乔伊斯联系在一起。他们笔下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的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卡夫卡创造出一种把荒唐无稽的情节与绝对真实的细节描绘相结合的独特艺术手法,用来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出时代危机的某些重大征兆。著名的作品有短篇小说《变形记》(1916)、《在苦役营》(1919)和长篇小说《城堡》(1922)等。这些作品都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精神危机。

表现主义戏剧在德国开始于1910年前后,其先驱者却是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他的三部曲《到大马士革去》是欧洲最早出现的表现主义戏剧,它以独特的形式描写人与命运、异性、教会以及与自己的搏斗,为表现主义戏剧奠定了基本格局。

表现主义戏剧的共同特点是: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往往鬼魂与活人同时出现在舞台上,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人物类型化,经常没有姓名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只是共性的抽象和观念的象征,如“儿子”代表变革的力量,“父亲”代表保守势力,父子矛盾象征新旧社会意识的矛盾。

表现主义戏剧的语言避免对情感和情景作描绘性的分析,往往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因而剧中人的语言像电报似的短促而不连贯。同时也大量运用其他非语言的手段如灯光、音乐、舞剧、哑剧、假面等来补充并加强语言的效果。

表现主义戏剧抨击和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模糊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它却不能揭示产生这些罪恶的真正根源,找不出克服这些矛盾的正确途径;也不能像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戏剧那样提供若干治疗社会弊病的药方,它只是号召精神上的“再生”,表现在绝望中奋起的乐观情绪。

1924年以后,随着德国经济的暂时好转和社会的相对稳定,表现主义戏剧逐渐衰落。但是它的有价值的探索与创新的成果保留了下来,并继续被运用。

表现主义戏剧的著名作家有德国的施特恩海姆、托勒尔、凯泽,美国的奥尼尔、赖斯,捷克的恰佩克,英国的杜肯、衣修午德以及爱尔兰的奥凯西等人。

1919年,表现主义电影首次出现于德国,主要运用在画面构图、音乐、音响等非语词传播手段方面,以深化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并加强反理性主义的因素。著名电影导演维恩、皮克以及电影评论家豪森施坦为表现主义的电影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表现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存在的时间不长,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青年人的理想之后,这一运动就已趋向结束。对于表现主义文学的评价,历来分歧很大,30年代曾展开激烈论战。论战一方的主要代表为卢卡契,另一方为布莱希特和布罗赫。卢卡契把表现主义看作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颓废流派,因此予以否定;布莱希特则反对这种观点。表现主义暴露和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可克服的矛盾,虽然不能揭示产生这些弊病的真正根源,找出克服这些矛盾的正确途径,却也能引起人震惊,启发人思考。总之,这一运动的反叛精神对现代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以及其他领域的艺术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初,意识流小说兴起于西方的以与传统的写实方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写成的小说。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而是一些不同国家的作者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运用新的概念与方法创作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这种小说即意识流小说。如爱尔兰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伍尔夫和美国的福克纳等人,他们的作品在当时虽然受到某些责难,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和广为流传。

意识流原来是一个心理学和哲学术语,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1842~1916)曾把意识比喻为流动的“河流”或“流水”,法国哲学家柏格森也说过“真实”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作家把这种理论直接借用到文学创作上来,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这就形成了意识流文学。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普鲁斯特(1871~1922)、爱尔兰的乔伊斯(1882~1941)、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娅·沃尔夫(1882~1941)和美国的福克纳(1897~1962)等。他们的作品采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对其他文学流派很有影响。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1929)是意识流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它通过主人公康普生一家人的意识活动,表现了贵族庄园主的没落。康普生的长子昆丁内心空虚苦闷,对其妹妹怀有奇特的感情,最后绝望自杀。二儿子杰生自私卑鄙,自甘堕落。小儿子班吉是个白痴,整日沉溺在梦幻和呓语之中。女儿凯蒂被人诱奸怀孕后,婚姻失意,生活沉沦。在小说中,作家没有从正面去描写康普生一家的没落过程,而是着重表现昆丁的变态心理和班吉神经错乱的潜意识活动,这体现了意识流文学的特点。

意识流方法并不纯粹是技巧和形式方面的问题,而是涉及对人的意识和心理的理解和解释的问题;它是从现代心理学对人的观念中派生出来,为表现这种人的观念服务的。

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散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米歇尔·布陶的作品《变化》比较典型地说明了这种结构。长达300多页的小说的全部故事是写主人公从巴黎乘火车去罗马时在车厢中所度过的20多个小时。主人公坐在车厢内,他的意识活动达到了巴黎、罗马,他的事业和他的家庭、私人生活;而他的意识活动所构成的场景又与他坐在由巴黎去罗马的火车车厢中这个中心环节相联系。于是在这20个小时的叙述时间内展现了主人公20余年的生活以及他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和憧憬。

意识流小说没有划一的规格,在实际上的运用也各不相同。加上现代各种文学流派(例如新小说派、荒诞派戏剧)的一些作家在不同程度上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因此这种手法的表现形式更为纷杂,变幻无穷,不能给它确定一定的原则与模式。公认的意识流的著名作品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1913~1927)等。

现代主义文学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又译现代派文学),是对思想上具有强烈反传统倾向、艺术形式上追求实验、创新的本世纪西方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重要文学流派。它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欧美文学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

20世纪上半叶大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使欧美国家社会、政治问题层出不穷。西方世界动荡的现实,为现代主义文字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

从哲学思想上看,流行于本世纪的西方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及现代心理学,如帕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其提供了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的理论根据。

柏格森(1859~1941)是本世纪前半期影响极大的法国哲学家。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超越于物质和精神之外的“生命冲动”,它是宇宙的动力和主宰,世间万物都是它的表现形式。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绵延”,生命冲动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流程,但它不能靠理性来认识,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这种“直觉”与经验无关,超出感性与理性之外,是一种神秘而不可知的能力。柏格森对人的心理活动也颇有研究,他认为人的意识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是物理时间的简单替代过程,而是“过去”绵延进“现在”,“现在”又延宕进“未来”。

萨特(1905~1980)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其先驱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1813~1855),早期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和雅斯贝斯(1883~1969)。萨特在继承中发展,形成了自己无神论的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萨特理论的核心是试图解释人在世界的存在状况,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他认为,只有人才有“存在”,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世界上没有一个上帝来规定人的本质,也没有所谓先天的抽象人性,人的本质是通过其行动来确定的。世界是荒诞的,人对自己的处境难以理解,因此,存在就是虚无,就是孤独、不安、痛苦。然而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人必须行动,行动即是选择,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的杰出贡献,在于提出了独特的心理结构和人格构成的理论。弗洛伊德最初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3个部分。潜意识是存在于人们内心底层的隐蔽的非理性世界,是人们自己往往也难以觉察的黑暗王国,对它的了解只能通过对梦与行为的解析和自由联想的特定心理学方法才能实现。意识是人们清醒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它是明晰的,与潜意识处于对抗状态。两者相较,潜意识宽广无边,而意识则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在这两者之间的边缘部分,是担任警戒任务的前意识,它对潜意识系统中想要进入意识的各种“精神兴奋”逐一加以鉴别,凡不符合要求者则加以压抑。

后来弗洛伊德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学说加以修正和补充,提出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伊德、自我和超我3个层次的理论。弗洛伊德是各种本能和欲望的憩息所,它遵循唯实原则,毫无理性,也没有价值观念。伊德中存在着性欲的内驱力,即“里比多”,它是人的一切行为动机的源泉。自我是受环境影响而加以调节后的本能,它遵循唯实原则,按照现实的要求,把不见容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冲动改造为适应外部世界的心理动机。超我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结构层面,它体现着文明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舆论、法律观念,制约着本能的活动。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的发展是有缺陷的,因为它“总的说来是建立在压抑本能的基础之上”。文明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对自然本能的偏见,被压抑的本能只好以象征性的曲折方式得以满足,否则人就会产生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