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能够尊重孩子生命的自然,而不尊重孩子的感情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家长没把情感看作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看作是孩子成长中自然流动的一种生命气息和情绪。而调查显示,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情商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智商。所以,当你为孩子准备了精心的菜肴、繁多的学习用具时,别忘了他们情商的培养。
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
通过不断加强心理品质的修养,不但做父母者能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父母的方式方法和情绪态度将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作情绪实验。
实验是这样的。一位11世纪的古代学者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做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的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病态反应。
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对身心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学会自觉地调节和控制情绪,是心理保健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无论做什么事都带有情感色彩: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会感到喜悦;失去珍贵的东西时,会感到惋惜;愿望一再受妨碍而达不到时,会失望甚至愤怒;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会感到局促不安甚至产生恐惧等。喜悦、悲哀、愤怒、恐惧等情绪活动,都会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据科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绪,如愉快、欢乐、适度的紧张,对人体均有好处,它可以导致心脏输出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作,大脑工作能力增强。而伤心、悲痛、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于人身体是不利的。如肌体长期处于这些不良的情绪影响下,往往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胃溃疡,以及心理障碍等。因此,青少年应该懂得情绪在保护心理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时,常常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家长高兴时,教育孩子能注意方式方法,不高兴时就简单粗暴,甚至无事找事,把孩子当作出气筒,动不动就打骂训斥、讽刺挖苦等等。这种因家长情绪的好坏而出现的教子尺度不一,其祸害是无穷的。
一是这会在孩子的行为标准上造成混乱。就是说,这往往会使孩子不知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做,既不利于孩子不良行为的及时纠正,又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是这容易使孩子养成看家长脸色行事的坏毛病,并且不利于家长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家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家长的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境,特别是因不良情绪而导致的家长教育孩子方式方法上的简单粗暴,往往会使孩子同时遭到“体罚”与“心罚”的双重伤害,这不仅严重地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孩子的一生带来重大伤害。
四是这往往还会使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大大降低,这种威信的“降低”,往往又会对以后的家庭教育人为地制造出种种障碍。比如,有些家长所说的“孩子大了,反而越来越不听话”,就与这种“障碍”有关。
要培养教育好孩子,家长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别让不良情绪影响自己对孩子的教育。
1.培养自己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相信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进取,永不悲观失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持这样的乐观态度往往会产生积极情绪。
2.适当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
比如,可以向知己倾诉自己的苦恼和忧伤等等。这样做,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烦恼、压抑,从而达到心平气和的状态。这种发泄对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3.保持适当的紧张和热情
紧张是一种情绪,它能维持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如考试时产生的紧张情绪,能使大脑功能达到最高效率的状态。平时工作或做某件事,也需要保持适当的紧张。张弛调节适度,就会使生活更有节奏和情趣。
4.善于理智地控制自己
种种要求和愿望,都应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否则就要用理智打消这种念头,不能苛求社会与他人满足自己的一切愿望。这样做对维持心理平衡、培养健康情绪很有好处。
让孩子该放弃时要放弃
一直悔恨已经逝去的不幸,只会招致更多的不幸。而放弃往往会带来另一种效应,就好比: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妇人不小心丢了一把伞,她一路上都很懊恼,不停地责怪自己,怎么如此不小心。回家之后,她才发现,连她的钱包也不见了。原来她一心惦记着丢伞的事情,结果在仓促和惶恐不安中连钱包也丢了。
人可分为悲观论者和乐观论者两种,差别就在于面对事情的态度。人类是知性的动物,任谁都会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但一味的悔恨,只能让自己困在死胡同里。这个时候,本身自我调节的态度就很重要了,悲观论者提不起精神,乐观者却越挫越勇,产生比以前更充沛的精力。莎士比亚曾说过:一直悔恨已经逝去的不幸,只会招致更多的不幸。就好像故事中的妇人。
而放弃往往带来另一种效应,就好比: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我们需要引用一个在小故事大道理中看到的故事:
电视上有一个娱乐节目,内容就是数钞票比赛。主持人拿出一大沓钞票。这一大沓钞票里面,有大小不一的各类面额,按不同顺序杂乱重叠着。游戏让现场选拔四名观众进行点钞比赛。看这四名参赛的观众在规定的三分钟内,谁数得最多,数目又最准确,那么,他就可以获得自己刚刚所数得的现金。
游戏开始了,四个人开始埋头沙沙沙地数起了钞票。当然,在这三分钟内,主持人是不会让你安心点钞的,他拿着话筒,轮流给参赛者出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打断他们的正常思路,并且,必须答对题目才能接着往下数。几轮下来,时间就到了,四位参赛观众手里各拿了厚薄不一的一把钞票。主持人拿出一枝笔,让他们写出刚才所数钞票的金额。
第一位:3472元。第二位:5836元。第三位,也数出了4889元的好成绩。而第四位,只数出区区500元。
主持人把四名参赛观众所数的钞票重数了一遍,正确的结果分别是:3372、5831、4879、500。也就是说,前三名数得多的参赛观众,分别多计了100元、5元、10元,距离正确金额,都只是一“票”之差。只有数得最少的第四位,才完全正确。
得到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果,台下的观众先是沉默,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时,主持人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自从这档节目开办以来,从来没人能超过1000元。
有时,聪明的放弃,其实就是经营人生的一种策略,也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不过,它需要更大的勇气和睿智啊。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最聪明不是那个追求完美的人,而是那个懂得放弃的人。
永远活在过去,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吞钩现象”。心理学家们认为:“吞钩现象”是神经高度紧张、情节反复厮磨的结果。面对这种吞钩式心理现象,只有深入的心理分析才能让自己放松,只有给自己时间才能让自己吐钩,只有自己真正意识到问题的实质,看到解决问题的出路,才能做到“鲤鱼挣脱金钩去,摇头摆尾不再回”。
没有一种惩罚比自我责备、自我懊悔更为痛苦的了。既然发生了就让它过去吧,关键是能从中学到经验,吸取教训,迎接新的开始。
父母要教会孩子的是:
(1)正确对待阴影。隐藏在过失深层的是无意识驱力,是人类的精神后院的污秽、黑暗和罪恶。每当个人对生活有顺应不良的心理困扰,就会把埋藏在潜意识深层的阴影激活,制造过失。这就是说:一个人感到活得不顺心、不开心的时候,特别要警惕潜意识中压抑的阴影即野性的冲动,要警惕突发的歇斯底里神经症候,要警惕他人的诱惑和蛊惑,以防止出现过失后无法挽回的伤害和痛苦。
(2)正确对待过失。阴影总是通过过失表现出来的。无论出现什么偶然的、突发的过失,从心理学角度讲,都有它的必然性、自发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对一些诱惑,在诱惑面前我们都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有人经受住了有人没有。不记得是谁说过“你经受住了诱惑是因为你遇到的诱惑还不够大”。所以任何人都可能犯错,不要活在过去,对于以前的一切也不要总是自我埋怨。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找到医治后悔的良药,面对现实,忘却过去,正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可以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3)正确评价过失。我们无法驾御内在生命,因为内在生命享有固有的自由。生活中出现了过失,关键在于我们的评价。著名思想家迪斯累里说:“重要的事情并非重要到不能再重要;不重要的事情也并非就像看上去那么不重要。”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根本是不重要的,说到底最重要的乃是个人的生命,因为生命创造一切。”认为某些“重大事件”比生命还重要,都是精神走火入魔造成的心理迷狂。
(4)正确对待人生。试着把你的错误当作一场大病。生病破坏了旧的东西,产生了新的东西。生病后会改变人性,往昔的生活轨迹开始消失,新的生活态度开始建立。一个在精神灾难的污泥中打过滚的人,会发现自己未曾发现的真理,找到自己未曾找到的活法。从这一角度去看问题,自己的过失绝对不能仅仅从负面去看,应当同时从正面去看。生病是转生,康复是转世,轮回往复,太阳会再次升起。
鼓励孩子多结交好朋友
如果你希望孩子具有健康的自我意识,那么请接纳孩子的伙伴,并鼓励他去结交朋友,让他们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获得建立准确自我概念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团体活动中体验自我价值。
如果你对刚理完发的孩子说:“什么发型,难看死了!”青春期子女的反应多半是鼻孔里冷冷地一声“哼!”潜台词是:“你懂什么!”不过,如果这句话是出自同学之口,那可就不得了了,他很可能会把费了好大的劲理成的心爱发型弄乱重来。
“一起去公园转转吧!”节假日里,父母好不容易安排妥当一次充满温馨的出游,可孩子的反应已远远不再是童年时的欢呼雀跃,取而代之的那份勉强与拖拉倒像是你让他去拔牙:“非得我也去吗?”更有甚者,干脆一口拒绝:“不行,我和同学还有事呢。”后来你才得知,所谓“有事”不过是陪同学或朋友去商场挑一盘磁带而已。为了孩子的生日,父母亲转了无数商场,跑得腿脚发软,精心挑选了合体的衣服作为礼物(当然是父母认为既漂亮又大方的),可是孩子完全不领情;更让父母伤透心的是,在甜言蜜语向你争取到生日聚会的赞助以后,名单中却没有你的位置……如果你已经有了上述类似的经验,切莫气愤伤心,因为你并不孤独,有许多家长与你一样有着共同的感受;如果你还没有这样的“机会”,也别太早得意,因为你恐怕在劫难逃。在子女的青春期内,这是一道少不了的风景线。不必埋怨孩子“没良心”,“不懂事”,更不用怀疑自己什么地方没有尽职以至孩子疏远了你。就如同孩子在三四岁时,曾有一段什么都要“我自己来”一样,这是又一次生命的飞跃。
心理学家对此有个十分贴切的称呼:心理断乳期。身为父母者都知道,无论是母乳还是牛奶喂养,婴儿断奶后的营养非同小可。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糖类等样样都少不得,因为这些将替代母乳和牛奶供给孩子身体发育所必需的一切,几乎所有的家长对于孩子断奶后的营养问题都关心备至。从人的心理发展来说,青春期与婴儿断奶期十分相似,是一个心理断乳期。友谊就成了心理断乳期的食粮。
在童年时代,父母亲可以说是孩子最重要的心理支撑,不懂的事情问父母,不会做的事情找父母;是非的判断顺从父母,得失的取舍请教父母等等,一切都那么自然。而到了青春期,由于独立感和成熟感的出现,使得他们绝不愿意再像以往那样依赖于父母。不仅如此,他们还非常自觉和迫切地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但实际上,青春期的所谓独立和成熟依然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够真正保证他们应付生活中的复杂内容。这就形成了既不愿意依靠父母,又不能够真正独立的现象。于是,就像离开了母乳却不能离开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其它营养物质一样,同龄人的关系密切和突出了,并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为同样的发展和变化,使得青春期的同龄人经历着同样的感受,体验着同样的需求,他们每个人都在完成着生活重心的转换--从依附性为主到独立性为主。这些共同的感受和需求使得同龄人之间形成了深深的“利益共同体”,他们一同经受“成长的烦恼”,一同品味“成长的欢欣”。顺理成章,他们彼此之间最情愿也最能够提供相互需要的支持,提供相互需要的帮助。于是,他们将朋友看得特别重要,他们对友谊无比忠诚。他们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为了彼此的利益,甚至顶撞家长。他们常说:“我们同学都是这样说的”“人家都是这样穿衣服的”等等,在种种家长们看来没有道理甚至近乎荒唐的言行后面,实际上存在着一大堆的道理,那就是,“同龄人的行为准则就是我的行为准则”。
即使最溺爱孩子的父母,也不会盲目到让子女靠母乳或牛奶长大。对于青春期子女的交往和友谊,也应抱有同样理性的态度。友谊是他们心理断乳期的精神食粮,千万别加以剥夺或者进行阻碍,除非你想让孩子一辈子停留在童年。可以说,没有密切的同龄人关系,没有在一定程度上的与父母的疏离,孩子的青春期就是有缺憾的,他们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就是不完美的。如果你的孩子基本没有朋友,那绝对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你应当帮助他找到原因,补上这青春期的重要一课。
社会心理学常识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他人的眼中认识自己的,因此,如果你希望孩子具有健康的自我意识,那么请鼓励他去结交朋友,他们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会获得建立准确自我概念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团体活动中体验自我价值。
家长所做的很简单:
(1)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民主家庭氛围。因为这样才能培养出性格平和的孩子,孩子才能平和地与别人交往,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好伙伴。让孩子在友善、宽松的环境中长大,保证他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品质,这是孩子成为受同学欢迎的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