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件事,历史记载并没有说明这到底是郭威派人干的,还是刘氏安插在军中的奸细干的。但无论如何,这次突发事故让军士们看清楚了一点--有人要暗害他们的主帅郭威。然而,这个人是谁呢?在一介武夫的他们看来,想都不用想,这个人肯定是刘氏宗亲之一。
原本已经愤怒的大家,这时候变得更为愤怒。
郭威免费洗澡引起了公愤,他感到非常之满意,因为事情得到了进一步顺利发展。
这个进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作为主帅的郭威在军中得到更为广泛的支持,也就是取得军心。如此看来,这个最终目的完全达到了。
但是,我们知道,一个完美的造反活动,在开展之前总是要添加一些神秘色彩,以此包装成造反活动是上天下旨意特别批准的。为此,我们今天的青春言情小说中经常用到的景物,譬如风沙、雨露、阳光、落叶、灯光……都可以任挑任选,你爱怎么编就怎么编,只要让别人相信这不是普通的风沙、落叶什么的就行了。而且还要谨记一点--告诉受众只有你才可以看见。一般来说,这句瞎话说出来,估计此时对方即使是个瞎子也得信了。
而郭威接下来要穿插的就是这一点--搞出带神秘色彩的活动。
偏偏天公作美,这一天正好是个大晴天。冬日荧荧,大军正前往澶州。郭威手下的将领们就利用这个稀有的晴天制造了郭威所需要的神秘色彩,他们冲到郭威的马前,告诉郭威有一股紫气拥护着郭威前行。紫气东来,是祥瑞之兆啊!这当然是郭威刻意安排的。因为郭威并没有身怀什么绝世内功,能散发出紫色的护体罡气来,让他们看见并吃惊。
于是,这群将领大胆挑战科学的壮举得以成功。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然还以此在军中进行大肆宣传,并将它定义为只有郭威才能创造的超自然现象。
紫气东来,升官的预兆啊!可郭威要升到何官何职呢?他现在已经是朝中最大的权臣,宰相这个职位,他并不放在眼中。
郭威是有耐心的,他有自己的打算。
他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澶州。
在这里,他将上演一场空前的兵变大戏,制造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如果这一步走得顺利,那么上天就将赐予他属于自己的时代,他的志向将会得以实现。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为了攀上权力的巅峰,流血牺牲的人太多了。
郭威希望,将来在他的时代中少一些流血,多一些欢笑。他想起了他那些因兵灾而惨遭屠戮的亲人。他们倒在了血泊中,就这样离去,使郭威以后再也难以尝到温厚的亲情。可是那无数无辜的百姓呢?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自己没有经历过痛苦,又怎么会知道别人痛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为了美好的未来,现在的这场大戏一定得演好。
到达澶州这天晚上,郭威的亲信又开始搞宣传活动。他们所宣传的内容一成不变--我们跟刘氏宗亲结下了深仇大恨,立刘氏之人为皇帝的话,大家都要死。
但是,很快就有人在这句话后面抛砖引玉地添上了一句话--天子须侍中(郭威的官名)自为之。
这才是宣传内容的重点所在。原因很简单,只有郭威当上皇帝,大家才有活路。当然,这不只有活路那么简单,它所带来的荣华富贵会让你活得嫌命太短。
于是,一片响应和赞同声响起之后,大家又开始探讨下一个问题--要是侍中大人不从,我们怎么办?
办法很简单。这其实就跟霸王硬上弓一样,既然良言相劝行不通,只好用强逼他就范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办法居然是受害者亲自提供给大家,让大家倾力去执行的。
那郭威现在在干吗呢?
--他在他的公馆里面睡觉。正确地来说是装睡。
戏的关键部分要上演了,他这个当导演的又怎么能睡得着?可以想见,郭威是一夜不曾入眠的。
第二天早上,郭威刚吃过早饭,正要出门去号召大家启程进军,外面忽然传来异常喧吵的人声。数千名将士潮水般往郭威的公馆涌过来,那阵势仿佛黑帮电影中一群黑社会集体去砍人一般,就差喊出"砍死他"的口号了。
郭威不慌不忙,叫卫士把门关上堵住,不让他们进来。
门外的那群人面临的境况是--想进去,没门。
但这实在不是什么大困难。
他们解决的办法是翻墙也要进去,而且是几千个人去翻墙。
这些群众演员虽然拍的不是武侠剧,不能吊钢丝飞进去,但是要爬过那堵墙,技术还是能达标的。
于是,后汉时期,除去攻城之外,最大规模的非法擅闯公宅活动就在此时展开了。
郭威这个主角出场的方式实在是非常窝囊,竟然是被一群人爬墙进去抓出来的。抓他的理由是--天子须侍中自为之,刘氏已与将士为仇,不可立也!
这样就有了一个最大的好处--郭威彻底地被塑造成了一个受害者的形象。
马上有人撕裂了黄旗,披在郭威身上,然后大家一起跪下大呼万岁。
这个时候,郭威的戏份就很简单了--装出了一副仓皇失措的样子,像个白痴一样坐在前方。
他在以此提醒众人--大家都在演戏呢,注意一点。
等到膜拜仪式完毕,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发生了。受害者郭威当着众人的面,竟然提出了要他当皇帝的条件--必须尊奉汉室宗庙,不能为难太后,不得扰民!
大家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于是,郭威披着一面破烂的黄旗,领着大军返回南边去了。大戏已经圆满收场,接下来要做的事已经很明显地摆在眼前了。
下一个目的地就是京城。
他搞的这套把戏无疑是想告诉世人--你们以为我想当皇帝啊?是我的手下不听使唤!就这样,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被创造出来了。
相信赵匡胤在这场大戏之中是演过搞宣传活动以及爬墙两个戏份的,直到后来他当导演时,编排设计也是如此的有条不紊。
5.两枚棋子
郭威自导自演的大戏已经落下了帷幕。
从头到尾,这出戏演得非常到位,演员们相应的素质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并没有搞真正的兵变,纵然几千人挤到郭威的公馆中,也不曾挤死一个人或者造成踩踏事件。这是值得表扬的。
虽然是自己骗自己,但总比骗都不骗一下要好。这就是形式主义的作用。
郭威走在回京的路上,一切事情的顺利进展让他感到胸有成竹。前方列出仪仗队迎接他的是谁,他早在离开京城之前便已经安排好了。
他现在要做的事是只要披着被撕烂的黄旗,领着大军往前走就行了。
搞欢迎仪式的人一共有两个,他们就是郭威安排在京城中的两枚棋子。
第一个人叫王峻。
此人我们以前提过。他就是被刘知远派去祝贺耶律德光攻占开封的那位仁兄。那时候他是个外交官。刘知远死后,他当了宣徽使(主要负责传递皇帝的圣旨),继而到郭威军中当监军。由于这位仁兄跟着郭威混,所谓"近墨者黑",那么近霉运者肯定倒霉。郭威全家老小死光,他也不幸被满门抄斩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于是他和郭威两个人同病相怜,很自觉地走到了一起。
--哎呀,你全家死光了,我也是啊,仁兄。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以至于惺惺相惜,情不自禁。因为谈到这个话题时都想起了各自的亲人,而且他们都是死在同一个人手中,连仇人都是共同的。
所以,这就注定了王峻此人一定会成为郭威的得力助手。
郭威起兵进京后,在太后面前力荐王峻,使之坐上了枢密副使一职,管理军政。
他没有让郭威失望。
郭威出京的时候交给了他三个至关重要的任务。
第一个是管理好京城的军民,安抚好人心。
第二个是大军归来之前,安置好正往开封赶来当皇帝的刘赟先生。
第三个是大军归来之时,率领官员们前去七里郊搞好欢迎仪式。
第一个任务王峻完成得非常出色,他将他多年积累下来的管理经验毫无遗漏地发挥出来。他在京中严正典刑,彻底制止住了士兵的抢劫活动以及百姓的反抗活动,京城的各项秩序井井有条。若要讨论后汉的管理人才,王峻绝对可以排进前三位。
现在,他接到了郭威派快马传来的书信。
信上写得很明确--澶州兵变已经完成了。
看完这封信,王峻便知道他可以开始准备第二个任务了。
他先是马上派郭崇威快马加鞭,给已经到达宋州的刘赟先生安排了一份不用办事也可以有吃有喝的、相当有前途的工作--囚犯。
刘赟先生就这样被关了起来。他对这份工作不满的程度非常之高。他反驳的理由是--我是来当皇帝的,不是来坐牢的。
但无奈,上头有令他只能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完全没有意外事故保险,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有前景的同时伴随着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