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
2595500000004

第4章 学习和读书的技巧(2)

与其使孩子按照句型造各种句子,熟练日常计算,为考试合格而做各种习题,依靠变换讲法来取得更多的笔试分数,依道德与训练规则将孩子培养成有小聪明的小才子,不如将他们塑造成能够自主创造、自主发现、自主行动的孩子。如此的孩子才可成大器。自己努力掌握学习知识的本领要比鹦鹉学舌似的背诵教材重要得多。

19

与其将学生当成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与宇宙之宝藏。

四、教学、学习与实践

1

学习的方法要取决于做事的方法,教学的方法要取决于学习的最佳办法。什么方法最有利于做事,就学习什么方法;什么方法最有利于学习,就用什么方法来教他们。

2

要达成教学的目的,必须学和教达成完美的统一,否则,事倍功半。

3

好的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育,不应简单地将所知的方法告诉学者,而应将寻找这一方法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并使学者触类旁通,使其据相关类似的经验,在遇到各种问题时,能自己寻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

4

一个人,如果知识不够丰富,就无深远的见地,品德不够高尚,就不会有大志。所以应当增加见识,以戒浅薄;多学方法,以戒愚笨。

5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当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否则,不但两样都干不好,就连一样也不可能做好。

6

学习方法好的,老师会事半功倍,并更能受老师的帮助;方法不好的,老师事倍功半,且屡遭老师埋怨。善于问的人,由浅及深,终有所成;善于教的人,则循循善诱,能得到学者的回应,因而能从容施教。

7

在学校时,对社会需要的知识研究很深,毕业后绝无无人用的可能;在学校培养成一种活动的能力……

8

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为根,用这经验所产生的知识做枝,这样别人的知识才能够接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9

在学校不能单凭教科书与教习,讲堂功课当然要紧;主动自习,时刻注意自己探索求学的门径与学问的兴趣,更加要紧。

10

古之学者,虽问之以口,而其传之以心;虽听之以耳,而其受之以意。故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所得也。若其问之非切,则其听之不专;若其思之非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亦不固,而可以入者,只口耳而已矣。余所以教者,非只善其口耳也。

11

儿童假若看出了谈话是由问答组成的,他自己也形成了发问和答复问题的习惯,他便懂得了推理的程序,也就是辩证术的初步。不过应当教他提出合理的问题,给以直接的答复。而且不能离开当时的论点。

12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学习都应开动脑筋。学生定要把获得的知识用口头表达出来,全部学生都一定要做到这一点,不能例外,定要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13

不叫学生复述课文定会扼杀学生讲话的能力,只管让学生坐着听课,这简直是尸位素餐,误人子弟,定会受到社会的指责!

14

在劳力基础上劳心,是所有发明之母。所有事在劳力基础上劳心,便可得事物的真理。

15

只劳心不劳力,将心吊在半空中,只用脑不用手,看不起用手的人,在我们的社会里是走不通的;只劳力不劳心,也会成为狭窄的经验主义者。因而劳心必须与劳力并进,手与脑应并用。

五、教学生学会如何做

1

人们最初的知识与最坚实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做(howtodo)的知识,比如,如何走路、如何谈话、如何读书、如何写字、如何溜冰、如何骑自行车、如何操作机器、如何运算、如何赶马、如何售货、如何待人接物,等等。应当认识到,自然的发展进程常常由包含着从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那些情境开始。

2

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上,却在事事物物上,因而称求学为读书,实在是错误。书本上的,是间接的知识;现实的事事物物,才是直接的知识。并且知识仅是人生处世必需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技能,决不是读书就能得到。有人说,只靠读书,想求得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想当于陆地上学泅水,是无论如何学不成的。所以欲得真实学问,一定要在书本以外,依据各人环境的接触或生活的需求,用各种方法,研究最合适的处理方法,这就是真实学问。

3

为学之本,固在践履。若徒知而不行,实同不学无异。而欲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将未知其果为何事也。

4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不会叫学生用专门的功夫去记诵规则与结论:对事实的思索,同时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与熟记的统一表现得愈鲜明,学生的知识就愈自觉,他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愈强。

5

真正有用处的训练,是理解许多一般原则,对于此类原则在种种具体情况下的应用有切实的基础训练。在将来的实践中,人们会遗忘你教给他的个别细节;而他们将无意识地牢记怎样将原则应用于直接的情境。

6

致知者,实为力行也,今人论致知,多不施力行,岂非好论精微,而遗却平实?

7

不闻非若闻之,闻之非若见之,见之非若知之,知之非若行之,学至于行之则止矣。故闻而不见之,虽博而谬;见之而不知,虽识而必妄;知之不行,虽敦而必困。

8

学而求知之,求知之者,是将以力行之也。能力行焉,而后验习之非虚,乃学之实也。

9

心内醒,口内说,纸上作,不由身上习过,俱无用也。

10

知为行的指导,行是知的验证,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11

人类定须尽力研究天、地、橡树与山毛榉之类的东西,去学会变聪明,却不能只靠书本学习;就是说,他们定须学会了解且考察事物本身,不是他人对事物所作出的观察。

12

问学似登塔,逐一层登将去。上面一层,倘不问人,亦自见得。如不去实踏过,则悬空妄想,便连最下层也不可理会得。

13

……真正的教育,定要让学者与人民和万物亲近。同人民接近是“做”人的第一步,同万物接近是“格物”的大门口。

14

办职业教育,万不能只凭想,只凭说,只凭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原来所有教育,都不允许我们凭空想,讲空话,写空文章的;而职业教育,特别重要。因为职业教育的目标,非常简单,非常分明,是教给人家一种实际服务的能力,得了以后,要去实地应用的。

15

学校课程的目标不在于培养能在测验中获得高分的人,而在于催促我们关切自己和他人,帮助我们在公共领域成为效力于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于私人领域成为向他人负责的个体,依靠智力、敏感和勇气去思考与行动。

六、教学须注意让学生观察和实践

1

把世界作为唯一的书本,把事实作为唯一的教材。让你的学生去探寻自然的各种现象,不久就可叫他变得十分好奇;然而,为了培养他的好奇心,就不可如此急急忙忙地去满足其好奇心。你提出些许他能理解的问题,让他来自去解答。要做到:他知道的东西,不是因为你的告诉却是因为他自己的理解。不应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应靠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

2

初步教学的任务是要教儿童真实地观察,应以尽力完全的、真实的、鲜明的形象来充实他的心灵。这些形象将来会成为儿童思维过程的要素。假若教学要求发展儿童的智慧,就应当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观察不但可以汲取知识,并且知识在观察中能够活跃起来,知识凭借观察而“进入周转”,如同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假若说复习为学习之母,则观察就是思考与识记知识之母。一个观察力强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是文理不通的学生。

4

儿童的天性显然地要求直观性。教儿童五个他不认识的字,他就会长时间地、毫无意义地受这几个字的折磨;然而,假如你把二十个这一类的字与图画联系起来,儿童就能很快地掌握它们。你对儿童讲解十分简单的意思,他不懂你所讲的;假如你对同一儿童讲解一幅复杂的图画,他立刻就了解了。

5

知识的开始永远来自感官……在允许的范围以内,所有事物都应当尽力地放到感官跟前。

6

全部理解都是经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大脑的,因而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因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为基础,理智的理解才能够形成,因而,我们最早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与我们的眼睛。

7

无论何种科学,比较而言,诸位实地考察,得益恐怕超过书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