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2603600000010

第10章 暗度陈仓

原文

示之以动①,利②其静③而有主④,"益动而巽"。

注释

①动:军事行动。

②利:利用。

③静:平静。

④主:主张。

释义

表面上让敌方知道我军的行事动态,利用敌方静下心来关注我方的表面行动时,我军偷偷地迂回到其他有利地点乘机攻击,必定可以获得胜利,这便是易卦原理的演用。

典故

楚汉相争,西魏王豹投靠项羽,联楚反汉。大将军韩信率兵攻打西魏,兵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西魏王豹派重兵把守临晋关对岸的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借助黄河天险,紧守渡口。当时黄河上还有一处夏阳的渡口,只不过夏阳河流湍急,不适合大军渡河,所以西魏王豹没有派重兵把守。韩信深知,假如从临晋关渡河,损失太大,很难成功,于是他决定再施"暗渡陈仓"的计策。一面命大军向夏阳调集,一面假装从临晋关渡河。汉军主力已在韩信率领下从夏阳渡河,直奔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等到西魏王豹得到消息,派兵堵截汉军,已经晚了。汉军势如破竹从后面攻击魏军。西魏王豹率军难以抵挡,只能不断后退,但退到黄河边上时,自己反倒因为受黄河天险阻碍,无处可逃了。

一般来说,一个将领实施某一计谋而成功之后,敌方会吸取教训,防止再次上当。因此,故伎重演,难度很大。古代军事奇才韩信,二施"暗渡陈仓"的计谋,玩弄敌人于股掌之上,堪称一绝。楚汉相争,各路诸侯自知力量不敌刘邦、项羽,他们密切注意战争动向,寻找靠山。西魏王豹,本已投靠刘邦,后见汉兵受挫,就转而投靠项羽,联楚反汉。大将军韩信举兵攻打西魏,大军进至黄河渡口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西魏王豹派重兵把守临晋关对岸的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凭借黄河天险,紧守渡口,封锁临晋关河面,壁垒森严。韩信深知,如果从临晋关渡河,损失太大,难以成功。他决定再施"暗渡陈仓"的计谋。他佯装准备从临晋关渡河决战,调集人马,赶造船只,派人沿黄河上游察看地形。经过认真调查,韩信决定从黄河上游夏阳(今陕西韩城南)渡河,那里地势险要,魏兵守备空虚。韩信一面命大军向夏口调集,一面佯装从临晋关渡河,派兵丁擂鼓呐喊,推船入水,做出强攻的样子。魏军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就在汉军佯装大举强渡的时候,汉军主力已在韩信率领下从夏阳渡河,直取魏都平阳(今山两临汾)。等到两魏王豹得到消息,派兵堵截汉军,已经来不及了。汉军生擒西魏王豹,占领了西魏。

按语阐释

古人按语说: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遣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曰:"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渡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这则按语讲出了军事上"奇"、"正"的辩证关系。奇正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所谓"正",指的是兵法中的常规原则;所渭"奇",指的是与常规原则相对而言的灵活用兵之法。其实,奇正也可以互相转化。比如说,"明修栈通,暗渡陈仓",写入兵书,此法可以说由奇变为正,而适时的正面强攻又可能转化为奇了。邓艾识破姜维"暗渡陈仓"之计,认定姜维派廖化屯白水之南,不过是想迷惑自己,目的是袭取洮城。等姜维偷袭洮城时,邓艾已严阵以待了。邓艾懂得兵法中奇正互变的道理,识破姜维之计。由此可见,对于熟悉兵法的人来说,要掌握战场上的千变万化,使用各种计谋,必须审时度势,机械搬用某种计谋,是难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