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只有初级小学,四个年级三十来个大小孩子挤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后来我才知道那叫“复式教学”。考上高小,我们要到七里以外的神泉村去念书,称作“跑高小”。
小学六年级,记得有一篇课文讲骆驼,题目是《沙漠之舟》。我们的班任老师生病,教五年级的李老师给我们代过一节课,就是《沙漠之舟》。李老师新来,据说毕业于平定师范幼师专业,舟船之舟,她断然念成了“丹”字。
传统戏《蝴蝶杯》,也叫《游龟山》,山西梆子经常演出。男主角田玉川有一句唱词:江湖上漂来了一只舟船。一般老百姓都会唱的。李老师即便没看过那出戏,她不认识的字,不会查字典吗?
也是少不更事,我当堂指出了那个错误。而这却是犯了更大的错误。我的操行评语上,就有了“有时骄傲自满”这样一句评语。
41、方丹
不知经过怎样的流传渠道,我七叔手头竟然存有一本天主教的读本《创世纪》。或许是老乡当年赶集上店,得到传教士免费散发的所谓福音书。而老百姓有“敬惜字纸”的传统,保存了下来。
地头饭场,大家不免扯闲篇,东扯葫芦西扯瓢。我七叔有一次当众卖弄,给大伙讲圣经上的大洪水故事:发了大水,人家外国人不怕!人家坐上那“方丹”就走啦!
方舟说成“方丹”,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七叔讲得兴致勃勃。我汲取了教训,不敢再次骄傲自满。
42、木易千秋烈
《蝴蝶杯》戏文里,田玉川打死人命,化名逃亡。田玉川三字,添加一些笔画,改成了“雷全州”。
杨家将故事,被俘的杨四郎则将杨字分拆,更名木易。其实,杨字分拆,是木与昜。易与昜,是两个字,不同音。大家以讹传讹罢了。
有一年,大家去参观代县杨家祠堂,题字留言。我当场拟了一副对子:
木易千秋烈,
弓长一寸丹。
“一寸丹”者,是说我当场的一点心境。韩石山惯爱煞风景,说:你们张家尽是些奸贼!
43、司马冯同
司马是复姓。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忍辱完成伟大的《史记》。
司马后人为了避祸,将复姓拆开,改为“冯、同”两姓。
至今,司马迁故里依然有冯同两姓,声称是司马迁后代。两姓绝不通婚。
据说,西汉开国勋臣韩信被杀害,家族为避祸而逃亡。并且将韩字分拆,改成“卓、韦”两姓。
又据说,广西壮族多姓韦,此韦即是源于韩信后人之韦。
44、十个撒拉九个韩
中国青海、甘肃的少数民族撒拉族和东乡族,最早的族群都是元朝初年成吉思汗的大军从中亚裹挟迁徙而来。
当撒拉族的一支从中亚的撒马尔罕地方于700年前辗转迁徙来到中国时,中国官员要按习惯登录他们的姓氏。没有中国姓氏的撒拉人灵机一动,反问道:你姓什么?那具体负责的官员说姓韩。撒拉人就随口回答了,你姓韩嘛我也姓韩。
结果,渐渐接受了汉姓的撒拉族,其中以韩姓者最多。
45、哥哥姓张弟弟王
一年到云南中甸藏区游览,开同一辆出租车的司机是兄弟二人。上午,哥哥开车,介绍说姓张;下午,弟弟开车,变成姓王。
原来,藏民普通百姓,没有姓氏者居多。强巴、格桑,名字重复的很多。上学读书,老师一般都会给取个汉名。于是,就出现了亲兄弟不同姓的怪异情况。
但藏民自己不以为怪。本来没有姓氏观念,老师规定姓什么,无所谓。
46、女人不识数
农村文化教育缺失,至今有儿童失学。父辈当年,男孩子尚且没有机会读书,遑论女子。所以我们村,如果多数男人不识字,那么就有相当部分的女人不识数。
我敬爱的祖母,调教七个儿媳、统领偌大家族的老太太,第一不认识钟表,第二不认识纸币。
乡村自古无钟表。男人收工、女人煮饭,看日头。阴天怎么办?估计、约摸。父亲孝顺,曾经多次接祖母到太原来游玩。祖母自是闲不住,扭了小脚做饭。做饭的时间,还是要到院子里看日头。
乡间生活古来基本自给自足。扯布打酒,也是男人赶集上店,不兴女人家抛头露面。妇女很少机会购物,从未经手过银钱。况且过去使用铜钱,可以数得来个数;后来换了纸币,花花绿绿的,女人们哪里认得?
我四大娘能够打煤油、割豆腐,祖母当众是要批评的:
一个女人家,敢去割豆腐,把她张狂的!
但在私下,颇为羡慕:
看看人家,一个女人,能割回豆腐来!
47、三八二十五
大宗采买,人们得进城赶集。平时,则有货郎走村串乡,贩卖些针头线脑,方便大家。货郎担里,松紧带、琉璃球,五色丝线、头绳裹腿,琳琅满目。货郎进村,简直就是妇女儿童的盛大节日。即便不买东西,看一看,也高兴。
我记事的年龄,建国初期,一分钱还是一百元,而且纸币与铜钱通用。一个铜元,打一两煤油、买一只烧饼,和一只鸡蛋价钱相当,都算三分钱。
一个民间故事,讲有个女人买线。彩线七个铜钱一绺,那女人捧了一把铜钱来,大呼小叫的:掌柜的,买三绺儿线!三八二十五,我数得对对的!
货郎觉得遇上了糊涂老婆,贪图一个小钱的便宜,也不数钱,哗啦扔进钱匣子。待会儿,那女人出来找后账:掌柜的,我家男人说了,三八二十四。我多给了你一个钱!
货郎无法,只好找还女人一个钱。他却不知道,那女人狡狯得很,一早捧来一把钱,只有二十三个。
48、黑鸡大娘
我的老家,偏僻山村,历来贫困。合作化时代,光棍成群。而女孩子不论痴傻丑笨,不发愁出嫁。惯常的说法是:手把猪头,不愁找不到庙门。
父亲老弟兄七个,总算没有打光棍的;但祖母门下七个媳妇,倒有两三位不识数。首屈一指的,是我大娘。
大娘一是脚大。也裹脚,却是那种玉米棒子萝卜脚。迎娶进门的时候,村里三天无大小,都来围观。上面遮了盖头,大家首先要看脚。小脚妙手,那是女人惹人怜爱、看去很美之处。大娘的村子,比我们村还要山沟,没法通大车,用一匹毛驴驮了来。人们一看那长条萝卜脚,嘴毒的就说:嗬!还要打塌驴膀子哩!
其次,大娘脸黑。脚儿既大,大家等着挑盖头,看新娘的长相。结果,更加大失所望。尖刻观众便又说:嘿!还不如看他娘的脚哩!人们送号黑草鸡,与以前的“霉谷”、“黑老鸹”区别开来。
大娘脚大脸丑也罢了,压根不识数。村里女人,什么时候用得着问年龄呢?一是先生瞧病开药方,一是选民登记。每当这时,大娘就很无奈,眼睛巴眨的,自言自语:嫁过来的时候,和他三叔同岁,谁知道这会儿呐?
选民证登记,大娘名叫王双玉。单听名字,与黑草鸡很难联系在一起。
49、海马
村里老一代风流女人,有个绰号叫“海马”的。
据说,海马当新媳妇的时候,可谓脚小腰细,粉面乌云,十分打眼。新媳妇人材非凡,搀她下轿的女人不可随便草草,特别叫二嫂来服侍。二嫂长相虽不及海马,最是一双小脚赢人。人们一定要看个高低,结果海马穿不上二嫂的弓鞋。
长舌婆娘们不免传言:新媳妇千般好,一双脚比不过二嫂!
海马过门已经十八岁,为争一回高低,决定重新裹脚。骨骼已然定型,怎么办呢?听说,海马竟然是用碾轱辘碾碎了脚骨!
50、跳火盆
娶亲发丧,历来礼仪繁复,最能保全传统文化。
娶亲虽不若发丧那样守旧,但许多仪式至今沿袭不衰。比如,要新娘下轿或下车后跳火盆,即是一例。
我女婿家在山东济宁,新娘下车后要用火把绕着车子熏燃那么一圈。
我们老家,传统做法则是要将一个耕地铁铧烧到通红,新娘迈过铁铧时刻,在上面浇一瓢醋。酸雾蒸腾,呛人咳嗽不止。
跳火盆,以及与此相仿佛的种种做法,人们多半认为是祈祷红火、吉祥,或者是逗弄新媳妇,渲染热闹气氛。
我想,古老的仪式也许保全了人类远古时代的“驱邪、祈禳”习俗:从外面部落捉一个女子来,必须进行消毒杀菌,以利本部落的健康与安全。
51、撒账
过去,举行婚礼必须有一位撒账先生。仿佛如今的司仪,主持婚礼合乎礼仪进行,同时说一些祈祷祝福话语。《快嘴李翠莲记》里面就有撒账先生出现,在快嘴新娘面前败下阵来。
我记事的年代,尽管已是建国初期,号召移风易俗,但婚礼上还要请懂礼法的老人来撒账。念叨的词儿很文雅,也好听悦耳。比如新人拜堂之前,念叨这样几句:
太极初分两仪开,
周公之礼定三才。
阴阳交合乾坤义,
却叫新人拜堂来!
52、凤冠霞帔
中国是衣冠古国,服饰文化极其发达。有几种现象,发人深思。
其一,爱美的女性最能追赶服装潮流。信息时代,通讯发达,北京流行什么,几乎在第二天,若干省会就立即紧步后尘流行什么。婚纱摄影,足够新潮,亦且洋派,而许多县城都有影楼,偏远山村的新婚夫妇也要闹一张婚纱照。
其二,在特定历史环境里,女性服装却又相对保守,呈现一种恒定态势。比如清兵入关,强迫汉人雉发,异服改制,妇女们则坚持了传统。所以,汉人自我安慰:我们是“男降女不降”。
少数民族服饰,也呈现女性服装更为保持传统那样一种趋势。
保持传统,婚礼服饰相当突出。红色的唐装与旗袍,对抗着白色的婚纱。
在韩国,婚礼上新郎要着古代官员的官服;新娘也要穿类似诰命夫人的礼服。
建国初期,我国的新娘过门还要乘花轿,还在穿着凤冠霞帔。
53、送女客
女儿出嫁,城里新式婚姻要有伴娘,而村里规矩要有一个“送女客”。
送女客,别称大客人。是举办婚礼的男方对这位重要客人的称谓。一般都是女孩子的大娘、婶子一辈,要夫妇健在、儿女双全,为人正派有威信,还得见过世面懂得礼法规矩。这样一位大客人来送亲,才能显出女家的身份派头。
比如我祖母,寻常被本家本族邀请出任送女客。
婚礼上,坐席面的时候,送女客一定要坐在新娘的上手。这是最起码的规矩。否则,可就出了大洋相。
在我们家乡县里有一句地方特色极其鲜明的民谚。说的是:
城武村的送女客,又能吃来又能喝。
一位大娘,精干利索,当送女客也颇懂规矩。只是一项,能吃能喝。七盘子、八碟子,吃了一个六够。撤了席面,新郎家服侍人们洗手净面,端上香皂和洗脸水来。送女客虽然见过世面,却不曾见过搪瓷洋盆,更不曾见过那洋胰子。当下,又不能显出外行山气,于是大大咧咧说道:
亲家母!这盆汤我可是喝不下了,我就吃了这疙瘩小饼饼吧!
54、挂家谱
城武村,离县城五里,是个大村。或许因为这个村里的人,本不是城里人却要以城里人自居,惹人讨厌,所以我们盂县本地笑话,拿城武村来说事的不少。
有一家,不知过节还是庆寿,要挂家谱。家谱上有祖宗名号,还有开山立祖的画像。
先要在墙上砸个钉子,家谱放哪儿呢?顺手夹在腿裆里。到钉好了钉子,找不到家谱了;嘴里不干不净诅咒:龟孙子长着腿啦?发现原来夹在腿裆,自己好笑:哈,真是骑着毛驴找毛驴!
挂好家谱,小孩子哭闹,指着祖宗画像哄孩子:看,这是娃娃!
到摆上供品,孩子抓食,又急忙吓唬:不敢,那是巴巴!
诸如此类。
55、盂县城四大拗
盂县,与寿阳、平定三县,过去属平定州。偏远小县,照例也有自己本县骄傲的四胜八景之类。
不过,县城周边村寨,名称与方位相反,首先倒有一个“四大拗”。
城东有西崖底,城西有东小坪;城南有北庄,城北有南沟。
类似情况,平定则有八处之多。更称为“八圪尥”。
圪尥,山西方言,不平整、拧麻花、别扭、错位,都可以形容其圪尥。
56、懒驴卧道
乡下人不识字,过年也要贴对联。对联,请人写了,左右句子可能贴反了,对联本身却很少上下倒置。因为大家看字犹如看人,头上脚下,腿叉子都在下面哩!
这家,求教书先生写对联,先生欺负老乡不识字,胡乱编些话语嘲弄人。
正房大门两侧写的是:红猴满窝,猪泔一锅。
牲口棚这儿是:老驴卧道,不吃草料。
灶王爷那里是:你坐我站,我吃你看。
有识字的见了,告诉主家详细。主家只是不信:这些字,黑黑的怪好看,能成了你说的那话语?
57、瞧先生
农村百姓,向来敬重文化,所以也格外敬重读书人。奶奶大伯的话语里,不过有两种人称作“先生”:一种,是教书的老师;一种,是看病的医生。
建国后,我们村成立了新式小学,但老乡们依然尊称老师是先生。四时八节,要请先生来家里吃饭。开学放假,队里要备一匹驴,差人专门接送老师。
谁家有病人,请医生来看病,至少也要一匹驴。请医生呢,和城里人看病的语言仿佛,叫做“瞧先生”。瞧,在我们家乡的话语系统里,完全当做“请”的意思。老乡对话,就变成这样:
干啥去呀?
瞧先生。
拿啥去瞧呀?
这不,拿毛驴!
58、先生吃饼薄如纸
民间笑话,估计是多少有点文化的人、落第秀才之类,编撰加工出来的。
老百姓敬重文化人,但民间故事里,调侃教书先生的也相当多。
先生要学生做诗,做不出,不许回家。已到吃饭时分,先生管自开始烙饼,准备开饭。学生一下子来了灵感,当下吟诗一首:
先生吃饼薄如纸,
吃到肚里变成屎;
吃饼变屎太费事,
不如干脆就吃屎!
59、杂种先生
一个私塾先生,布置学生作对子,提的上联是:
六尺红绫三尺系腰闲三尺。
学生年幼,对不来。他的姐姐很聪明,有才学,随便来了一个下联:
一张锦被半张盖体空半张。
先生明白学生没这样水准,拷问出是姐姐帮忙。这先生心猿意马的,就想到别的地方上了。半张锦被,空了半张,莫非小姐思春?于是,琢磨一个上联,以便探路:
山高林密叫樵夫如何下手?
学生如法炮制,央求姐姐帮忙。姐姐一看,识破先生心术,回敬一联,表明态度:
水明沙清劝渔夫枉费心机!
先生满腔希冀,遭一瓢冷水,不禁忿忿。又出一个上联,有质问之意:
桃李杏果诸般鲜花到何时才开?
见先生纠缠不休,死皮赖脸,到底动气,骂还回去:
麦黍稻粱这些杂种是什么先生!
60、而已汤
《聊斋志异》上,列举讨厌行为不可忍耐者数端。其中有“市井人作文语,秀才充文豪”。教书先生,穷酸秀才一类,故作文语,之乎者也,大概也是极其讨厌。民间故事不免调侃挖苦,故事多多。
农家习惯,隔些时日要请先生来家吃饭,饭食呢要尽量精美可口。这家真心请客,让孩子去问老师,什么好吃家里就给整备什么。老师文绉绉说道:最好吃者,不过饺子而已。
孩子回家告说母亲。女人便着忙:饺子咱家能做,可那“而已”是什么东西?让孩子赶紧到街上找他爸爸询问。而已,究竟是个什么?那汉子正在下棋,输得一塌糊涂,哪有好气?劈口说道:而已是你妈的屄!
孩子只好如实告诉给母亲。女人心里可就不满意了:这个先生没羞,什么不好吃,你要吃老娘的这样物件?
请客如期进行。饭食果然是饺子,先生吃得很满意。临了,上汤。孩子的妈妈尿了一泡,端将上来:好个先生,我那“而已”,可是不能让你吃了;你就凑合喝一碗而已汤吧!
61、你说不如驴放屁
小两口,生了一个儿子。要给孩子取名,互相推让起来。汉子说:你说!老婆也说:你说!来回推让一夜,没个结果。于是,孩子名字就叫了个“你说”。
到二儿子出世,夫妻俩记取了教训,约定二日天明,在大门口看见什么,就给孩子取名什么。也是不巧,第二天,门口正经过一匹驴子;驴子驮了重物,给压得直放屁。有约在先,这个孩子只好叫了个“驴放屁”。
两个孩子不觉长大,一块到私塾读书。这天,家里请客,请先生来吃饭。吃饭当中,家长关心孩子学习情形,询问究竟。老师说,都不错。似乎二的比大的还略好些。
这家女人嘴快,接口道:看来,你说还不如驴放屁呐!
62、先生独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