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眼光看世界
佛家看待事物、观察人生、了解人性,不是着眼于一点、一线、一面,而是以立体眼光,进行全方位透视,就像观察一个透明体,可以从这一面直达那一面,无有阻碍、无有断绝,空灵而圆融。
世界是佛魔共有
僧人从悦是真净克文的弟子,出外参学时,总是不离恭敬心,对前辈禅师十分礼敬。有一次,他吃荔枝时,经过清素禅师的窗口,就很恭敬地说:“长老!这是从家乡来的水果,请您吃几个!”
清素很欢喜地接过荔枝,感慨道:“自从先师圆寂后,很久没有吃过这种果子了!”
从悦问:“不知长老的先师是哪位大德?”
清素答道:“是慈明禅师,我在他座下忝为职事一十三年。”
从悦惊讶地赞叹道:“您十三年担任艰苦的职事工作,一定得了他的道吧?”说着,又将手上的荔枝全部送给清素长老。
清素感激地说:“我因福缘浅薄,先师嘱咐我,不许收弟子。现在看你如此虔诚,为这荔枝的缘分,我就破一次例。把你的心得告诉我吧!”
从悦大喜,当即谈了一些他学禅的体会。清素开示道:“世界是佛魔共有,最后放下时,要能人佛,不能人魔。”
从悦顿然开悟。清素告诫他说:“我今天为你点破,让你得大自在,但切不可说是承嗣我的!真净克文才是你的老师。”
开悟
古人说得好:“佛法在恭敬中求。”从悦因为对前辈恭敬,于是得到了清素禅师不传的秘法。有的年轻人,老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辈视为过时人物,不放在心上,却没想过,不得前辈传授内功,哪来“推前浪”的力量?
“世界是佛魔共有”,耐人寻味,由此语即可悟道。但如果大悟“入魔”,等于未悟。大悟“入佛”,便是真悟。
不如小丑喜人笑
白云守端禅师在杨歧方会禅师那里参禅时,久久不悟。杨歧见状,很想在方便的时候予以开导。一天,杨歧方会禅师问守端以前的师父是谁,守端回答:“茶陵郁和尚。”
杨歧说:“我听说郁和尚有一次过桥不慎滑倒,因而大悟,写了一首诗偈。你记得这首偈子吗?”
守端回答:“记得!这首偈子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畅歧听后,笑着走了。
守端不知老师何故发笑,心中猜测不已,以至整夜失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去问杨歧昨天为什么发笑。
杨歧反问:“昨天你有没有看见那个打耍的小丑?”
守端说:“看见了!”
杨歧又说:“你在某一方面不如那个小丑。”
守端问:“老师指的是什么?”
杨歧回答:“小丑喜欢别人笑,你却怕别人笑。”
守端因而大悟。
开悟
小丑喜人笑,是有人无我,不觉自己丑陋,只要大家高兴。守端怕人笑,是有我无人,只怕自己受人轻视,不管别人笑得有理。“我执”过深,“我相”过重,境界不及小丑,只会徒增烦恼而已。至于杨歧的笑,自有他笑的道理,也许跟守端有关,也许跟守端无关,知道他因何而笑,便作知道解。不知他因何而笑,便如轻风吹过发梢,何必执著于风因何而吹、发因何而动呢?
不必耿耿于怀
一个信徒拜访赵州从谂禅师,因为没有带礼品,于是满怀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
赵州说:“既是空手而来,请放下吧!”
信徒听不明白,问道:“大师,我空手而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说:“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迷惑,又问:“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呀?”
赵州笑道:“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回去。”
信徒不解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既是‘没有’,叫人怎么带呢?”
赵州点化道:“你不缺少的,就是你没有的;你没有的,就是你不缺少的。”
信徒反而更糊涂了,只好说:“大师,您就明白地告诉我吧!”
赵州无可奈何地说:“和你饶舌,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电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信徒稍有所悟。
开悟
信徒“空手而来”,赵州要他“放下”,是叫他不要对此事耿耿于怀。空手就空手,难道非得带一份礼品才能表示敬意吗?难道带了一份礼品真的能表示敬意吗?把自己和对方都看俗了。信徒既然放不下,只好把耿耿于怀带回去了。可他听不懂,只怕还得带一团乱麻回去。
小聪明和大智慧
一休禅师(公元1394一1481年)六岁投安国寺出家,是日本室町时代临济宗奇僧。
一休从小聪慧过人,他在给像外鉴禅师当侍者时,有一次,一位只有七八岁的小师弟为师父打扫房间,不小心将师父心爱的茶壶打碎了。小师弟知道闯下了大祸,吓得哭起来。
一休得知这一情况后,给小师弟擦干泪水,安慰道:“没关系,等师父回来,我跟他说,包你不会受惩罚。”
然后,一休用白布将碎陶片包好,自己在蒲团上坐下来,好像静思默想的样子。不一会儿,像外鉴禅师回来了,他口渴得很,一进门就找茶壶,没看见,便大叫一休。但叫了几下,也无人应声。
师父走到外面一看,发现一休正坐蒲团上,好像睡着了的样子,就走过去,把他推醒,批评道:“我不是早就告诉过你吗?打坐睡觉是一个坏习惯。”
一休说:“师父!我没睡觉。我在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所以没有看见您回来。”
“噢!什么问题令你这样着迷?”
“我在想,”一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世间什么东西是永久不坏的呢?”
师父笑道:“傻小子,佛说无常,也就是没有一件东西是永久不坏的。”
师父刚说完,一休便把茶壶碎片拿出来,嘻嘻笑道:“师父,您说得太对了,瞧,您的茶壶归天了。”
像外鉴禅师看看碎片,认真地说:“一只茶壶,能不碎吗?”
一休忽然感受到,师父的话里蕴藏着电光石火般灿烂的禅机,这种智慧,与他的小聪明有天壤之别。从此,他更注重禅修了,最后终于开悟,成为一代高僧。
开悟
一休以无物不坏为打碎茶杯辩解,只是小聪明而已。因为物坏各有定数,不能用不小心的行为加速其坏,就像人人都会死,但不小心打死人却也不行一样。像外鉴禅师面对心爱之物的毁坏,如此不动心,把不小心失误也看成定数,不予计较,这就是虚怀若谷的大智慧。
人格的力量
仙涯禅师悟道之后,被请到博多寺任方丈。仙涯的弟子湛元,出家前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公子,出家为僧后,仍恶习不改,时常在夜晚寺院打板止静后,偷偷翻墙出去,也不知到什么地方与狐朋狗友们鬼混去了。
时间一长,众僧知道了湛元的行为,都非常气愤,认为他败坏了寺院的名声,玷污了禅僧的形象,按照寺规,应该驱逐出寺。
仙涯禅师听到僧众的议论后,未做任何表示。一个晚上,他巡院时,在寺院一个僻静的墙角,发现了一只凳子。他知道,湛元准是从这里悄悄翻墙溜出去了。于是,他坐在凳子上,静静地等湛元回来。
直到拂晓时分,湛元才从外面回来。他用脚试探着踩凳子,落到实处后,就踩下去,跳下地来。他感觉有异常,回头一看,原来他刚才踏的不是凳子,而是躬身站在那儿的仙涯禅师的背!
仙涯禅师只是淡淡地说:“天晚了,快回屋睡觉去吧!”
湛元忐忑不安地走了。接下来的几天,他天天担心受到惩罚。但仙涯禅师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从不提及。从这以后,湛元用心参禅,再也不夜游了。
开悟
佛家认为,“众生”都可度,即使是万恶不赦的人,最后也能超度成佛。这实际上表达了不抛弃任何人的理念。一个调皮捣蛋的弟子,当然比恶人好多了,自然不能轻易抛弃。仙涯的做法,可谓佛家理念的实践。他“超度”弟子的方式,不是打,不是骂,更不是赶出山门,而是用人格力量进行感化。这种做法,值得领导者、管理者、教育工作者们借鉴。
以你一看
有两位同住一寺的学僧,好长时间没见面了。一天,两人不期而遇。一个学僧问:“好久不见,最近你在忙什么?”
另一个学僧说:“我在忙着造一个无缝塔。”
“我正想造一个无缝塔,能否借你的塔来一看。”
“真不巧,我的无缝塔被人借去了!”
“没关系,就以你给我一看好了。”
开悟
“以你给我一看”是什么意思?就像我们经常讽刺别人说的:我一看你就不像一个能干某事的人。确实,一定要精细的人,才能做精细的事;一定要高明的人,才能做高明的事;一定要伟大的人,才能做伟大的事……有时候,我们不必考虑某事能否成功,只需考虑有没有适于做某事的人;不必考虑自己能否成功,只需想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一定想成功,就变成这样的人。
飞来佛
南京的栖霞寺,以石刻的千尊佛像闻名,尤其是在只有猿猴才能攀上的最高峰顶上的那尊立佛,最为庄严生动。
有一信徒参观栖霞山,看到峰顶上的佛像,就问卓成禅师:“那尊佛叫什么名字?”
卓成禅师答道:“那叫飞来佛!因为山峰很高,人没办法爬上去雕刻,应该是从别处飞来的吧!”
信徒听后,好奇地问:“既然是飞来的,为什么不飞走呢?”
卓成禅师答道:“一动不如一静。”
信徒又问:“为什么要静在这里呢?”
卓成禅师答道:“既来之,则安之。”
开悟
信徒出于好奇心,问这些问题,可以理解,认真回答却很无聊。卓成禅师的回答,虽然不是信徒所提问题的答案,却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一动不如一静;既来之,则安之。在多数情况下,照此理办事,是最简明的方法。
高僧“寻短见”
归静禅师既是高僧,也是一位画家,他笔下的花鸟、人物,无不栩栩如生。
有一次,归静禅师应邀参加几位文友的集会,其中一位风流秀才,招来几位歌妓,在席间歌舞助兴。众人都沉迷其中,只有归静禅师默默静坐,不为所动。
风流秀才出了一个馊主意,请归静禅师将歌妓们曼妙的舞姿画下来。大家都鼓掌叫好。归静禅师拒绝道:“出家之人,隔墙听到妇女的钗簪声,都是犯戒,何况当面为舞女作画呢?”
秀才说:“你看了她们的舞姿,听了她们的歌声,已经破戒了,索性再破一次吧!”
归静禅师说:“你们的孔夫子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不在焉。”
秀才嬉皮笑脸地说:“你是不是心不在焉,谁知道呢?”
众人跟着起哄,非要归静禅师当众作画不可。归静禅师被他们缠不过,假称去取文房四宝,走进书房,怦然关上了房,再也不出来。秀才让一位妓女坐在书房门口,并对她半真半假地说:“等那和尚出来,你就一把抱住他,看他如何!”
不知过了多久,仍不见归静禅师出来。大家凑过去一听,一点动静都没有。秀才捅开窗户纸往里一看,顿时吓傻了——原来,归静禅师已经吊死在房梁上。他急忙与众友撞门而入,仔细一看,哪里是上吊,不过是归静禅师画在墙上的一幅画而已。
归静禅师早溜出房门,回到寺院去了。
开悟
子贡说得好:“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与人相处,“尊重”二字很有必要。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懂得尊重别人,强人所难的事时有发生,故事中的秀才即属此类。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爱护,这样才能达到关系和谐,感情相通的美好境界。
莫以外貌度人
一位云游僧出外参访时,路过一位俗家老太太管理的庵堂,就坐在堂前休息。他问老太太:“师姑!这座庵堂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老太太答道:“有!”
“他们在哪里,怎么没看见呢?”
“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都是我的眷属呀!”
云游僧见老太太打机锋,也想卖弄一下,就说:“无情不是有情,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你看我是什么样子?”
“俗人!”
“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游僧一听,心里不乐意了,说:“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呀!”
“我哪有混淆佛法?”
“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这不是混淆佛法吗?”
老太太:“法师!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云游僧顿时哑口无言。
开悟
出家前未必不是佛,出家后未必是佛,云游僧仅凭老太太未出家就判断她是“俗人”,是以“色相”视人,可见悟境不高,那么老太太说他不是出家人,也是有道理的。山川草木虽然不是“众生”,但心到处,也未尝不能成“眷属”,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是把明月视同眷属吗?这个云游僧认识不深,又不知谦逊,可见境界真的不高。
距佛不远
一位大学生去拜访峨山禅师,问道:“您读过基督教的《圣经》吗?”
“没有,读给我听听吧。”峨山禅师答道。
大学生打开《圣经》,翻到“马太福音”,挑了一节,朗声读道:“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田野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的?它不劳苦,也不纺织,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所戴的还不如这一朵花哩!……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忧虑……”
峨山禅师听了,点头说:“说这话的人,不论他是谁,我认为他是个已有所悟的人。”
大学生继续朗读:“求则得之,寻则见之,叩则开之。因为,无论何人,皆可求得,寻见,叩开。”
峨山禅师听了,赞叹道:“很好!说这话的人,无论是谁,我认为他是一个距佛不远的人。”
开悟
古今中外的任何学问,做到极高处,都是相通的。所以,脑子里不要有这样的偏执:某种学问是好的,某种学问是不好的。如有条件,纵通古今,横贯中外,观其门径,入其堂奥,悟其微妙,取其精华,这是做学问的上佳途径。
地狱与天堂
有一地方官去拜访无相禅师,问道:“地狱和天堂真的有吗?”
无相禅师回答说“有”。地方官说:“听说高僧能出入三界,能否请您带我到地狱和天堂参观一下?”
无相禅师一听,立即用很恶毒的话讽刺他、辱骂他。
地方官十分惊讶,心想:即使我讲话有不妥之处,你也不该这样啊!刚开始,出于礼貌的关系,他强自忍耐,没有回嘴。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大喝道:“你这个狂妄无礼的家伙!”说着,就要往无相禅师身上打去。
无相禅师急忙躲到大殿的木柱后面,露出和悦的神色,对地方官说:“你不是要我带你参观地狱吗?你看!这就是地狱!”
地方官顿然明白,原来这是禅师在点化他,心里很是为自己的失态而懊恼,急忙跪地道歉,请禅师原谅他的鲁莽。
无相禅师笑道:“你看,这就是天堂!”
开悟
佛家认为:地狱、天堂都是心造。恶念一起,即见地狱;善念一生,即见天堂。所以,你想生活在天堂,不妨多说点好听的话,多做点好看的事,这样,你身边的人,就会像天使一样,一个个温言礼貌。
药山还银
药山惟俨禅师门下的一个僧人外出募化,来到甘居土家。甘居士问:“从什么地方来?”
“从药山来。”募化僧答道。
甘居士知道药山惟俨是天下名僧,所以想试试这个弟子的工夫,又问:“来干什么?”
“来募化。”
“你带药来了吗?”
募化僧不做声。甘居士便布施了两锭银子,并说:“若有人识得此中禅机,就会把银子送回来,没人认得就算了。”
募化僧拿了银子回去。药山禅师问他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早,募化僧说:“有人问佛法,我回答得合适,得了两锭银子。”
药山禅师听募化僧把经过详说了一遍,然后让他赶紧把银子送还居士家。
甘居士见募化僧又回来了,就说:“师傅,请过来。”又添加了很多银子布施给募化僧。
开悟
甘居士所谓“带药”,是问募化僧有没有学到药山大师的禅法,有没有募化资格。募化僧并未听懂,以不答代答,就露馅了。甘居士给他两锭银子,不是施舍,而是“买药”的订金,“药”送来了就给更多的钱。这个故事说明,境界不同的人,交流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讲个明明白白才听得懂;有的人,三言两语,即心领神会;有的人,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有的人,仅凭神色即可察其意图;有的人,可以“心交”,不着一词,不动一色,也知道对方的心意;有的人,可以“神交”,千里之外,也可洞见其心。所以,对不同境界的人,要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不能勉强划一。
牛奶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