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听保健专家讲故事
2652400000013

第13章 健康度过青春期(1)

做好孩子的保护人

父母的新角色

肖先生最近发现上初二的儿子有点反常,不愿和大人说话了,一回家不是闷头吃饭,就是回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做作业。而在以前父子俩关系不错,偶尔还互相开开玩笑。经别人提醒,这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常出现的现象,肖先生才恍然大悟。

这里有一个青春期孩子父母的导游、警察论。

导游的职责在于把游客带入美景,让他们领略高山大川的雄奇,小桥流水的悠扬;警察的职责是管教惩罚人们的过错,让他们想到的只有森严的监狱,沉重的镣铐!导游重“导”,警察重“堵”,孩子不喜欢导游的很少,喜欢警察的却实在不多!

我们常常会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不领情而郁郁寡欢,也常常会为自己虽苦口婆心、磨破了嘴皮孩子依然我行我素而愤愤不平。可是,我们可曾深思过孩子为什么不领父母的情?为什么会置父母的苦口婆心于不顾依然我行我素?为什么孩子渐长渐大却与我们渐行渐远?我想那是因为我们在亲子关系中常常不自觉地扮演着一个不讨人喜欢的角色!我们充当的是家庭的“警察”!孩子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我们父母的管制与约束,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许的禁令!而我们常常忽略了孩子更需要我们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导游”,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也许孩子学习兴趣不是很高,也许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也许孩子竞争意识不是很强。

也许孩子很任性,也许孩子喜欢和老师唱对台戏,也许孩子迷恋电视、游戏机……

也许……

怎么办?

发布“禁令”?然而这样的简单教育方式通常不太奏效,若家长只是一禁了事,并不向孩子解释具体的理由,那么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反而会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故意违一次禁试试。

“体罚”?更不行!“打”并不是灵丹妙药,“打”的结果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家长打得越凶,孩子的逆反情绪越强,甚至对父母充满敌意;另一种是孩子表面顺从了家长,但内心并没有心悦诚服,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发展下去,那就会使孩子滋生出两面派、虚伪的不良品性。

我们的原则应该是“导”而不是“堵”:

是尊重而不迁就,宽松而不放任,做到关爱有度,保护有节,放手放胆的同时,辅以必要的启发、指导、管束、制约,促其独立,助其成长。

是既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给孩子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既有助于消除逆反心理,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站在成人的角度引导孩子、指导孩子,帮助孩子完成学习、生理、心理过渡期,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理解、温暖、宽容、平等、安定的家庭环境。

健康小档案

在孩子的眼里,我们是父母而不是家长。父母的最大任务是培养孩子而不是管束孩子!引导和激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大拇指绝对比一巴掌效果要好!

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

托德是一个好奇心很强、性格倔强的孩子,家里有3个弟弟。在学校里他经常惹麻烦,在家里则被娇惯,生活上不知道自律。然而都是专业人士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却很高。他在四年级时被认为有注意力缺乏性多动症。然而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仍然能取得好成绩并且上了光荣榜。因为身体健壮,托德在体育方面的表现也很好,在一些擅长的项目上还接受额外的训练。在父母的坚持下,托德还要学习长号。六年级的时候,他的父母不顾老师的建议,尽力让托德考进了优等生班。

托德比他的同学发育得早。而当其他同学也开始发育时,他就不再是班里最高大的了,由于身材高大而在体育上所占的优势也随之消失。随着功课逐渐变难,他已经不能在优等生班里保持好成绩,在父母的辅导下,他勉强坚持着,然而在第一个学期末,他就不得不退出了优等生班。他也不再打曲棍球或篮球,而且拒绝继续学习长号。

15岁时,托德感到非常失败。他在学习、体育或者过去参加的课外活动中,没有任何出色的表现,而父母则掩饰不住他们对托德一无所成的失望,他们继续对托德进行学习和体育上的辅导帮助,而这种努力在托德看来只是为了要他取得成功。他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才真正感兴趣,过去的各种学习只是为了取悦他的父母。父母和老师都让他很气愤,他曾经想继续做一些从前感兴趣的事,而现在由于父母的介入也拒绝再做了。

作为家长,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对家庭应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在民主和睦的气氛中成长,家长要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不要把成人意见强加于孩子身上,对孩子正当的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不良的行为要讲明道理予以制止,而不能简单粗暴。这样孩子将家长视为大朋友,从而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更能奏效。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尊重是单向的,即孩子尊重家长,不存在家长尊重孩子。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家长不尊重孩子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家长总是喜欢居高临下地对待孩子,不惜以损害孩子的自尊来维护家长的尊严和权威,总是过低地估计孩子的能力,无端地包办和干涉,不允许孩子犯错误。比如:一是自己说了算,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无视孩子的权利和自由,无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二是不信任孩子,家长随意翻孩子的书包、日记、抽屉,怀疑孩子的异性同学来电话、来访,甚至监视跟踪;三是动不动就训斥、讽刺、挖苦孩子;四是不由分辩地打骂孩子,等等。

为人父母之难,首要在于摆正位置,尊重孩子及其个性。教育有规律可循,但施于每个孩子的身上,却因人而异,需要每位家长斟酌再三,考虑周全。很久以前,孔子就讲“因材施教”,“材质”不同,教育之法自然不能“一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个性的培养并无“规律”一说,而需要父母从孩子本身的特点出发,重新摸索,不断调整。

健康小档案

生活中有些大人的事情是不必让孩子知道的,但是有些事情却完全应该让孩子参与讨论,尤其是关于孩子的一些事情。尊重孩子的意愿,遇事经常和孩子商量,是对孩子的一种赏识和尊重。

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仅是因为孩子有权知道自己的事情,这更是对孩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赏识,相信孩子有能力分析和决定家庭中的事务。

孩子的健康引路人

17岁的路飞自从上了高中身体素质就急剧下降:三天两头腹泻、失眠、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浑身哪儿都难受,最让他难以启齿的是夜里总做怪梦,梦中好多次都遗精。他觉得自己对学习也越来越提不起兴致了……

小雅和路飞就是抽样调查中很典型的两个处在青春期亚健康状态中的孩子。亚健康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是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是慢性病的潜伏期。以往,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中年人群中,可是目前,备受此症困扰的主体人群开始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代替父辈成为了第一发病人群。

进入青春期,很多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保证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青春期是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突增阶段,良好的营养将为青少年获得健康的体魄、智慧的大脑而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那么,究竟哪些营养物质能满足青春期孩子的需求呢?

蛋白质——蛋白质是建造身体的基本材料,它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人体的每一部位、每一细胞中。除去水分外,人体中重量的一半是蛋白质。一些调节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酶和激素、能够增强免疫功能的抗体也属于蛋白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对于生长旺盛的青少年来说蛋白质就更为重要了。进入青春期,骨骼、肌肉、性腺等机体内部的各组织器官都在快速生长、发育,需要大量优质的蛋白质,若供给不足,则体格、智能发育都会受到影响,并容易感染疾病。

脂肪——这里所说的脂肪,其实应当叫做脂类,脂类除包括一般的脂肪外,还包括类脂(如磷脂、糖脂、固醇类等)。脂肪是高热能的营养素,它是人体热能的一种贮备形式,必要时随时分解供能(1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产热37.7千焦,比等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热量大一倍多),为机体所利用;磷脂、糖脂、胆固醇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脑髓和神经组织中也存在大量磷脂和糖脂;脂肪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类,主要由碳、氢、氧组成,因其中氢和氧的比例为2∶1,与水的组成一样,故称之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个大家族,有很多种类。粮食中含量丰富的淀粉、甘蔗和甜菜中含量丰富的蔗糖、牛奶中的乳糖、蜂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水果和蔬菜中的纤维素和果胶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矿物质也叫无机盐,在人体内有60多种,它们在构成人体结构、调节机体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起着特有作用。诸多矿物质中,在青春期需要较多也最易缺乏的有钙、铁、锌、碘等。

维生素——维生素是一大类结构不同、性质各异的营养素,它们参与体内各种代谢活动。人体不能造维生素,必须从天然食物得来。若供给不足,就会出现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水——食物只有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利用,吸收的养分要通过血液才能到达全身各处,体内的废料要通过水才能排出,正常体温的维持也需要水。在人体中水是含量最大的一种组成成分,青少年体液占人体重量的65%。可见水是生命之源。

其次,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应充满爱心地去对待孩子。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责骂,就会加剧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对立。

作为父母,应主动找孩子交谈,关心其学习,倾听其理想,并加以赞扬和肯定,建立起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感,在谈话中了解孩子的烦恼和困惑,对症下药,找出消除其烦恼的正确办法。

还应及时与老师联系,让其多参加班级工作和体育活动,转移其注意力,使孩子每天都能充实地度过。

对孩子进行青春期的健康教育,只要孩子在谈话时涉及到了性问题,家长都要给予正确回答,不要回避,更不要谈性色变,使性教育在自然而然中适时地进行。

健康小档案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从均衡营养、保证睡眠、晒太阳提神、了解生理周期、培养兴趣、户外活动、正视压力几个方面入手,健康度过青春期。

和孩子成为朋友

莫女士有个读初三的女儿,她说:“我女儿以前很听话,现在脾气却越来越大。有次我翻她抽屉,发现里面有个带锁的笔记本,不知道记了些什么。后来随口问了她一句,她两天没和我说话。”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们首先会面临一种失控的感觉。孩子会要求放松他们夜归的时间。他们变得更自立了,有了新的朋友,扩大了社交圈,而父母却越来越被排斥在这个圈子之外,因为十几岁的孩子总是想有自己独立的社交圈。

父母们还会在情感上感到失落。当孩子们渴望独立时,他们首先的表现是违背父母们美好的愿望;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想逃避家庭生活,不再做自己曾经很喜欢的事。以前孩子们总是一放学就回家,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拥抱并与他们谈论自己的事。然而现在,他们回家后便冲进自己的房间,还关上门,问他们任何问题都被视为侵犯隐私。

此时,作为家长,要想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就应该努力改变以往的教育方法,努力和孩子成为朋友。

孩子并不是不想把心里话告诉你,而是每次都被急匆匆地打断。要让孩子觉得你很在意和重视他的想法,你就要学会积极倾听:要注意你的肢体语言,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面对孩子,面对面或并肩坐是最好的选择,眼神要有间断地注视着孩子,并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和接纳。

在交流中,最好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叙述,但当孩子滔滔不绝或者不知该如何表达时,你就该适时插话,“我想你的意思是不是……”“那么这件事你怎么想呢?”帮助孩子一起找到你们所谈话题的中心,在找到以后不要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应先问问孩子的想法。

孩子一回家就躲进房间?跟他说话爱理不理?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怎么能用这种态度对我!一不小心,也许您又要发火了。冷静冷静,你也有过青春期,想想你的父母当年是如何地包容你,也试着努力站在孩子的位置体会他的感受吧!

专家建议,多对孩子“放电”——“回来啦,冰箱里有你爱喝的饮料噢”、“试试看我煮的你爱吃的红烧肉”,也许孩子不会立刻被你“电到”,但他们可不是木头噢,相反还很敏感,只是不善表达,你的关爱会在他们心中累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你的耐心守候。

也许你会说,我也常常表扬孩子啊,但为什么没有起到推动的作用呢?批评有学问,表扬也很有讲究。有时家长虽然说了好话,但却画蛇添足:“这次考得不错嘛,如果上一次你也这么认真就好了。”“这页字写得很好嘛,如果前一页也写得这么干净就好了。”不要否认,你是否常常加上类似“如果……”之类的后半句。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会让孩子产生消极心理。

专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过失“念念不忘”,这对实现鼓励效果是最大的阻碍。在评价孩子时多挑一些好的说,把不好的留给孩子自己说。拿到成绩单先说最好的那科吧,“这次你的语文考得不错嘛!”孩子会有些惭愧地说:“可是我的数学不太好。”“没关系啊,继续努力,相信下次会和语文一样好。”你看,亲切自然的鼓励就这样表达了,是不是很简单呢?

健康小档案

家长的思想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找到和孩子的共同语言,进而进行家庭教育。

家长要放下架子,平等待人,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

家长要在处世方面做表率,为人师表,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得到孩子的敬爱。

怎样越吃越聪明

给大脑营养

浙江大学医学营养学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李教授认为,不能过分迷信保健品,毕竟保健食品仅仅具有特定保健功效,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短期内服用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保健品并不是对考生成绩起神奇作用的“灵丹妙药”。浙江大学的骆教授则认为,对于孩子的营养状况,家长其实不需过分担心。脑保健品中的不饱合脂肪酸、维生素、脑磷脂、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都可以通过正常的饮食从食物中获得,要做的只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科学的用脑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用脑过度多食葱蒜

葱和蒜营养丰富,长期食用不仅可以增加人的消化液分泌量、提高食欲、增强消化功能,而且还能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常食葱和蒜,能降血脂、降血糖和降血压,甚至可以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