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王朝3
2663800000003

第3章 秦朝历史大事件(2)

灵渠是一条长约三十公里的渠道,用来连接湘水和漓水,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的交通,解决运输粮饷的困难。灵渠的规划布局,和都江堰十分相似:有分湘江人漓水铧嘴;有防洪设备一大小天平,以宣泄湘江汛期多余的水量,工程十分复杂,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几千年来,灵渠对促进岭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世界航运工程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直到明、清时期,灵渠仍被称为“三楚两粤之咽喉”②。大约在始皇二十八年,灵渠凿通后,粮道打通,对南越的进军才得以顺利进行。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军遭到越人袭击,屠睢被杀,秦始皇又增派援军,“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指今五岭以南地区)③,终于征服了越族,建置了桂林、象、南海三郡。次年,又迁徙了五十万罪徒戍守和开垦五岭,与越人杂居,从而加速了民族融合和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在西南地区,今天的云南境内,以滇池为中心,散布着氐、羌、百濮和百越等族群。滇西北有笮人,滇东北有焚人,滇东有夜郎,滇池及其周围是以“滇”人为首的“靡莫之属”居住地,洱海及其附近地区则是“离、昆明”人游牧之地。在统一中国之前,秦国的统治势力,曾经通过蜀郡太守达到今天云南的北部和西北部。但是,由于交通阻隔,西南边疆同内地的联系仍然十分困难。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曾派常頞(音鄂),在原来焚道的基础上,修了一条通往云南、贵州地区的道路,约五尺宽,称为“五尺道”。它的修成,加强了西南边疆同中原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使这些地区的各族人民都处于统一的秦王朝统治之下。秦统一六国后,就在这里“置吏”,把关中和四川、云、贵连成一片,使这里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

在东北和北方,是“胡”人和匈奴聚居、游牧的地方。东胡人分布在辽河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一直到今辽阳、锦西、旅大一带。匈奴人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南至阴山,北至贝加尔湖附近,很早就与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商朝时称为荤粥(薰鬻),西周时称为严允,是胡族的一支。战国时期始称匈奴,当时还处于奴隶制萌芽阶段。由于它同秦、赵、燕三国接壤,匈奴奴隶主贵族经常骚扰三国边境,掠夺牲畜、人口和财物。

秦、赵、燕三国都在与匈奴交界处修筑长城,并派重兵戍守。长城在防御上有一定作用,但它并不能阻断民族之间的矛盾。所以,战争一直未断。战国末年,赵名将李牧曾出动战车一千三百乘,骑兵一万三千人,步兵五万人,弓箭手十万人,与匈奴展开会战,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匈奴势力大大削弱,此后十余年间,不敢南犯。后来秦与六国进行兼并战争,匈奴又乘机发动进攻,各国忙于火拼对匈奴不能进行有效的抗击。秦的北方河套地区曾被匈奴占去,对秦后方造成极大的威胁。当时在秦民中就流传着“亡秦者胡也”⑤的说法(匈奴也称为胡)。

秦统一六国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同匈奴族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秦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⑥,一举夺回了河套南北地区,取得了军事上统一的重大胜利。在河套设置了三十四个县⑦,重新设置九原郡。公元前211年,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东北岸)屯垦。当时人们把这一新开垦的地区,叫做“新秦”。这一次大规模移民,在经济上、军事上均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起到阻止匈奴军事进扰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边境的开发和民族的融合。

匈奴族虽然受到严重损失,但其实力尚未受到彻底打击,对内地的威胁依然存在,所以,秦一直不敢回师,需要时刻防备匈奴人的进攻。秦始皇三十四年(前1213),征调民夫,大规模修筑长城,把以前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再加以修补和扩充,西起陇西郡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境),东至辽东郡的碣石,沿广阔的黄河,依峻峭的阴山,经蒙古草原,蜿蜒曲折,筑成一条长达五千余公里的城防。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代万里长城。秦长城遗址在山西大同和甘肃岷县仍可见。以后历代对长城又有所增修,特别是明代,又对长城进行了一次全面整修改建,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对于抵御匈奴奴隶主的骚扰,保障内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统治者为了修长城,动用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由于无限制地役使民夫,致使十分之六的人民被折磨死,民间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虽非事实,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秦朝繁重徭役的控诉。长城作为一项建筑则是十分伟大的,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象征。

秦朝通过数年对匈奴、越族的战争,及对边疆的经略,秦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简称北户,泛指五岭以南地区。一说指今越南中部一带),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⑧,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这样广大的地区,居住着各族人民,他们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下生活,这对于促进各族人民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加速民族融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利的。秦朝在古代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秦人”同后来的“汉人”、“唐人”一样,成了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的代称,欧洲人至今仍称中国为China,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就是由“秦”演变来的。

注释

①《战国策》卷一九《赵策》。

②《修复陡河碑》。

③《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④见《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

⑤《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⑥《史记·匈奴列传》记载为十万,《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为三十万。

⑦《史记》《汉书》中的《匈奴传》记载为四十四县,《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为三十四县。

⑧《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淮南子·人间训》。

秦之暴政

早在秦统一全国之前,就有人说过,秦始皇“少恩而虎狼心”,“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尉缭语),虽然全国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但是秦始皇的卑劣本性恶性发展,他和秦二世的残暴统治,严重违反了人民的愿望,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

陶俑秦始皇为了提高皇帝的权威和满足他穷奢极侈的生活,修建了许多劳民伤财的土木工程。在京都咸阳和故都雍(今陕西凤翔东),本已有不少豪华宏丽的宫殿,但始皇并不满足,在与东方六国战争过程中,他就在咸阳大兴土木,每灭一国就仿造其国的宫殿样式在咸阳“北阪”依样修造,共造一百四十多处宫殿,以至“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①,在消灭六国后,更是大肆修造,如始皇二十七年(前220),“作信官渭南”②。信宫又称咸阳宫,“因北陵宫殿,端门四达,以制紫宫,象帝居,渭水灌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③。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21)决定兴建朝宫于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这座朝宫的前殿就是有名的阿房宫④。阿房宫东西宽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庭中可容纳万人,殿中能立五丈高的大旗。晚唐诗人杜牧在他的《阿房宫赋》中形容这一工程的修建说“蜀山兀,阿房出”,工程之大可想而知。此外还在关中修建宫殿三百所,关外四百多所,又“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⑤,这么多的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⑥,在咸阳附近的宫殿都以“复道甬道相连”⑦。以上的诸书记载,已经得到考古材料的证明⑧。

秦始皇不仅为他生前修建了豪华的宫殿,而且还为他死后准备了同样豪华的陵墓。这就是与阿房宫齐名的骊山墓。此墓位于骊山北麓(今陕西临潼县东南),高五十余丈,周围面积五里有余。墓内建有各式各样的宫殿,用明珠做成日月星辰,象征天体;用水银做成江湖河海,象征地形;以人鱼膏为烛,以期长明。还有各种珍奇异宝,陈列其中。

我们仅从现已发掘的秦始皇陵东侧的兵马俑坑,就可证明史书上记述并非夸大。在目前试掘的一号、二号、三号墓,面积共约二万七千多平方米,陶俑、陶马、步骑兵、武士俑共六、七千件。这仅是始皇陵整个工程中较次要的一部分,至于陵墓的主要部分一墓室内部的豪华宏丽从秦俑坑即可推知。秦始皇的穷奢极欲,充分反映了他和他所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贪婪、腐朽、暴虐的本性。

秦朝的徭役是极其繁重的。秦时全国人口约两千万左右,秦始皇把大批农民罚做刑徒,驱使他们终年从事奴隶式的劳动,仅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两项工程,就役使了民工“七十余万人”⑨。从各地运送材料,临时征发的人还不在其内,像这移大规模的工程,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是惊人的。再加上防备匈奴的士卒三十万⑩,戍守五岭的五十万,如果再加上修驰道及从事运输的人员,全国服役人数不下三百万,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五以上。

使用民力如此巨大急促,实非民力所能胜任。秦法规定,间左贫民本来不应和罪人、赘婿和贾人一样被“谪戍”(充军),但由于戍役项目繁多,大量农民动辄被罚作罪人派去从事各种劳役,实际上等于部分的发闾左。甚至男子不够,由女子担负苦役即“丁男披甲,丁女转输”。董仲舒说秦的“力役三十倍于古”,虽不免夸大,但秦朝力役比前朝繁重确是事实。

秦的赋税也像徭役一样残酷。田租、口赋、刍藁以及各种杂税,据《汉书·食货志》说就要“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这在历史上也是空前的。史书记载,秦朝官吏用清查户口的办法,按人口数目摊派赋税,即人头税,用簸箕夺走了农民仅有的一点粮食,这就是所说的“头会箕敛”。而所有收上来的赋税,全部“输于少府”,供皇室享用。在统治者敲骨吸髓的苛敛下,出现了“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的严重局面,许多人走投无路,“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秦朝严刑酷法更是令人发指。除在黥、劓(音义)、笞、院、腰斩、车裂、枭首、弃市等等外,还动辄“族诛”、“连坐”(即一人犯法,罪灭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各级官吏多为杀人刽子手,“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由于刑罚繁苛,造成了“赭衣塞路,图圊成市”的惨状。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陨石堕于东郡(今河南濮阳县),有人在上面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字,秦始皇派御史去查捕,无结果,于是就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部杀死。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他在出巡途中病死,丞相李斯和宦官赵高矫诏逼死应继承帝位的始皇帝长子扶苏,捕杀大将蒙恬,立少子(第十八子)胡亥为二世皇帝。秦二世异常昏庸,比秦始皇更为残暴,在葬秦始皇时,他下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又怕泄露陵墓内的机密,把修陵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通路。他继续修建劳民伤财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农民的反抗,他又征发五万人到咸阳服役,专门为他豢养大量的狗马禽兽,以供游猎取乐。咸阳的粮食不足用,便下令郡县大规模调运谷物、草料、运输的役夫还需自带干粮,不许食用咸阳周围三百里以内的谷米。

胡亥信任宦官赵高,赵高是一个阴险毒辣的小人阴谋夺取帝位,他唆使胡亥,大杀功臣和诸公子,到后来连丞相李斯也受他陷害,被腰斩于咸阳市。胡亥在赵高的怂恿合谋下,任意胡为,本来已很严酷的刑法,更加严酷,人民随时会遭到残害,以致“刑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如此无度的浪费社会财富和滥发徭役,给生产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加上“法令诛罚,日益深刻”,激起人民群众的愤怒和反抗,以致“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暴动终于爆发,导致秦王朝的迅速灭亡。

注释

①②《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③《三辅黄图》。

④关于阿房宫的记载,诸书颇不一致。据《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这里所说的阿房宫的规模为三百余里。《史记·秦始皇本纪》又说“……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这里说“阿房”只是朝宫的前殿。又《水经注·渭水》引《关中记》云:“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庭中受十万人。”这里明确地说是阿房殿。观上述诸说,朝宫之前殿应为阿房宫。但也可称朝宫为阿房宫。

⑤⑥《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⑦《三捕黄图)。

⑧参阅《文物》1976年第十一期。

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⑩《淮南子·人间训》载“发卒五十万”。《续汉书·郡国志》引《帝王世纪》载“四十万”。

林剑鸣《秦史稿》第393页。《中国古代史》(高等院校文科教材,福建人民出版社)第264页为二百万。

《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

《淮南子·兵略训》、《史记·淮南王传》中均有记载。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淮南子·汜胜训》。

《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

《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

《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

《汉书》卷二三《刑法志》。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

《汉书》卷五一《贾山传》。

大泽烽火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冬十月,始皇东巡,少子胡亥、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等随行。北归途中,至平原津(今山东德州市南)病重。乃令赵高作书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①书已封,在赵高处,未付使者。秋七月,始皇死于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丞相李斯以始皇病死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不发丧。棺载韫辌车中(韫辌,音温凉,有窗牖之灵车),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独胡亥、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之。赵高生而隐宫,通狱法,始皇曾使其教胡亥决狱。尝犯法,蒙毅依律断高死罪,后为始皇赦免。高由是与蒙氏结怨,因乘机与胡亥、李斯谋议,篡改始皇诏书,立胡亥为太子,赐扶苏、蒙恬死。扶苏见诏书自杀,蒙恬疑有诈,不肯死,下狱。胡亥至咸阳发丧,袭位,是为二世皇帝。

二世任赵高为郎中令,掌领宿卫侍从。赵高于二世面前日夜毁恶蒙恬、蒙毅兄弟,求其罪过。二世兄子子婴谏其不可“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二世不听,遂杀蒙毅,蒙恬吞药自杀②。二世谓赵高曰:“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终吾年寿,可乎?”高曰:“此贤主之所能行,而昏乱主之所禁也。……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陛下安得为此乐乎?”③赵高因劝二世严法刻刑,诛灭大臣及宗室,然后收举遗民,贫者富之,贱者贵之,远者近之,使成亲信。于是二世“更为法律”,愈加严酷,杀公子十二人,公主十人,株连者不可胜数。于是,“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客,黔首振恐”④。秦既发生内变,民久郁思动,遂乘间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