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贤人传
2695900000012

第12章 晏婴(4)

晏婴曾对齐景公说:“君若无礼,则有礼者去,无礼者至;君若好礼,则有礼者至,无礼者去。”这道出了事物是随矛盾的主导方面而变化的。另外,晏婴还做到了以不同的方式,解决不同的矛盾,他的一生,能够在政治风浪的夹缝中辅政五十余年,也正表现了他能以不同方式,灵活多变地处理各种性质的矛盾的才能。

4.关于“度”的论述。晏婴否定鬼神对国家治乱有主宰作用,认为国君的施政好坏才与治乱发生直接关系。国君的施政不达到致乱的程度,国家就安宁得治,超出这个限度,就会引起动乱。他指责国君如“肆行非度”、“征敛无度”,即使求媚于鬼神,“岂能胜亿兆人之诅?”这里晏婴提出“度”的概念,带有肯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的哲学意义。

(三)经济思想

晏婴的经济思想颇具特色,他将谏净与经济问题有机结合,即通过对齐统治的苛政和糜烂生活的谏净,来阐发自己的经济主张。

1.“权有无、均贫富”的经济主张。晏婴“权有无、均贫富”的经济主张,是针对齐国财富不均的社会现实提出来的,一方面统治阶级对百姓残酷压榨,骄侈淫逸;另一方面,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老冻馁”,“履践踊贵”,“民人苦病,夫妇皆诅”。齐景公更是挥霍无度。在这种形势下,晏婴谏齐景公说:“今公之牛马老于栏牢,不胜服也;车蠢于巨户,不胜乘也;衣裘孺袴,朽弊于藏不胜衣也;醯醢,不胜沽也;酒醴酢,不胜饮也;菽粟郁积不胜食也;厚藉敛于百姓,而不以分馁民。夫藏财而不用,凶也。财苟失守,下其报环至。其次,昧财之失守,委而不以分人者,百姓必进而自分也。”晏婴意识到社会贫富不均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向景公建议“权有无、均贫富”,以安定民心,维护政权的稳定。

2.“正德以幅之”的幅利论。首先,晏婴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具有合理性。其幅利论是限制对财利的无度追求;如果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毫无节制,欲壑难填,那么不但会丧失既得利益,而且还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其次,正德幅利,运用德、义来约束对利的追求,要像“帛之有幅”一样,有一定的界限,不可漫无限制,否则,就会导致亡败。

另外,晏婴所主张的薄赋敛、藏富于民、节俭等也都反映出他看到了经济对整个社会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伦理观

晏婴的伦理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即具有珍视人民利益和反映人民意愿的倾向,其主要表现为:

1.尚礼。礼是晏婴最重要的伦理范畴。《晏子春秋》谈到礼的地方很多,特别是在晏婴谏齐景公的言论里,更是如此。在晏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标志,而且更重要的是治民的纲纪,“纪乱则民失,乱纪则失民。”“人君无礼,无以临其邦;大夫无礼,官吏不恭;父子无礼,其家必凶;兄弟无礼,不能久同”,所以,君子必尚礼。晏婴甚至把礼看成是“与天地并立”。可以说,在春秋时期,没有谁比晏子更重视礼的了。孔子虽重视礼,但他只把礼看成是仁的外在表现,并没有像晏子那样肥礼提到‘与天地并立”的高度。晏子的这一思想,直接开启了苟子和《礼记》的“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的隆礼思想。晏子本人则以重礼闻于诸侯,被称为“北方辩于辞而习于礼者”。

晏子所说的礼,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礼节、礼貌、礼仪,如《晏子春秋·内篇》谏景公“废礼而饮”。二是指处理人道大伦的道德准则,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伦理道德原则,“君令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经也。君令而不违,臣忠而不二,父慈而教,子孝而箴,见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贞,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质也”。晏子所说的礼,在主要意义上,与《管子》的礼有着同一意思,而与儒家把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看成是仁的特殊表现,而仅视礼为礼貌、礼节、礼义的看法有着很大的不同。

晏婴重礼,但并不主张繁琐的礼数,而是主张“礼必便民”。在他看来,一切礼节、礼仪都必须以便于民益于事为度,过此便不可取。

晏婴主张礼必便民,这与墨家的非乐、节葬有相通之处,墨家节用非乐的根本依据,就是认为它不符合人民的利益。但晏婴重礼,与墨家在总体上又不相同,他强调的是行礼以便民,而不是废礼以便民。

2.行义。在晏婴的伦理思想中,也是仅次于礼的道德范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载:景公以“谋得事成之术”问于晏婴,晏婴的回答是行义和国民。

晏婴的行为和“重礼必便民”一样,也是以利民为先。这一点决定了他对义利的看法,是利人而不自利。这在古代义利问题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

3.安仁。仁也是晏婴的一个重要伦理范畴。首先,晏婴认为仁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品德。当庄公问晏婴“威当世而服天下之道”时,他回答说:“安仁义而乐利世者,能服天下”,“倍仁义而贪名实者,不能威当世”。汤武循仁义而行,故“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而庄公无仁义之理,徒以勇力立世,那是谈不上威当世而服天下的。其次晏婴认为仁还是最重要的个人品德。叔向问处世之道,晏婴的回答是:世可以正则正,不可以正则曲,其正不失上下之伦,其曲不失仁义之理。晏婴强调以仁义治世、仁义修身的思想,不亚于当世的儒家。

晏婴的仁爱,其实际内容也是指爱民。“能足以赡上益民而不为者,谓之不仁。”故仁在爱民,这同他的义有着相同的意义,只是仁指爱民之心,义指爱民的表现;仁属主观情操,义属外在行为。仁义的关系是仁其内而义其外。

4.尽忠。忠是晏婴伦理思想中的又一重要范畴。晏婴的忠指的是“忠君”,是对人臣的道德要求,“君子之事君也,进不失忠,退不失行,不苟合以隐忠,可谓不失忠;不持利以伤廉,可谓不失行”。“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而身荣。”晏婴认为,忠不忠是正士与邪人的根本区别,正士“事君尽礼行忠,不正爵禄,不用则去而不议”。邪士则相反,“事君苟进不道忠,交友苟合不道行”。

晏婴强调,忠不是对人君的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忠不忠,要看有无利于社稷而不是看有无利于君主个人。“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于外”,才是真正的“忠臣”。晏婴的忠论,富有浓厚的古代民主思想的气息。

(五)军事思想

1.民为邦本,用兵禁暴。晏婴的军事思想是与其民本思想紧密相关的,从民本思想出发,他认为举兵的目的是为了“安国”、“征暴”,而不是为了“恃强”、“劫弱”。“上有礼于士,下有思于民;地博不兼山,兵强不劫弱;百姓内安其政,外归其义,可谓安矣。”

在春秋诸侯频繁交战、杀人盈野的乱世之秋,晏婴对军事行动的采取,是持慎重态度的。他主张为君者应以社稷安定为要务,以慈爱百姓为主旨,“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

晏婴作为一个贤臣、功臣,并不是一味地反对用兵,而是主张以正道使国威兵强,用兵是为了禁暴、屏患。一次,晏婴出使吴国,吴王问他:“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晏婴回答说:“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强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道其志;其用兵,为众屏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在晏婴看来,国与国相处,应当以百姓利益为重,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而举兵征战,扩充领土,如果为了掠夺别国土地,最终是要自食其果的,“为地战者,不能成其王”。

2.以智用兵,不战而胜。晏婴是个深知天文地理,精通古今之变,熟知敌我之情,善于运用智谋的人。晏婴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和对敌国的斗争中,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真正做到了合礼、有理、有礼有节,挫敌于谈笑之间。“晏子使楚”中,晏婴对楚国君臣的非礼之举,给予了有力的驳斥和还击。

晋平公要伐齐,先派范昭来齐国观察刺探情况。齐景公设宴招待范昭,酒酣之时,范昭无礼地要用景公的酒杯饮酒,景公同意,范昭饮后,晏婴命人更换了酒杯。范昭装醉,起舞并让太师奏周天子之乐,被太师拒绝了。范昭走后,景公对晏婴说:“晋,大国也,使人来将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婴说:“夫范昭之为人也,非随而不知礼也,且欲试吾君臣,故绝之也。”景公问太师:“子何以不为客调成周之乐乎?”太师回答说:“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调之,必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范昭回到晋国,对晋平公说:“齐未可伐也。臣欲试其君,而晏子识之;臣欲犯其礼,而太师知之。”晏婴以自己的智慧,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使敌国不敢轻举妄动,真正做到了“以智用兵、不战而胜”。

晏婴一生,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人生的感悟、社会的观照和实践活动的体验,产生了丰富而智慧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国度,而且对今人亦具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