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2771100000017

第17章 犹太家庭的社交教育课(2)

孩子性格的发育同他的人际关系是相关联的。在所有人际关系中,家庭关系和小伙伴友谊对他影响深远。

《塔木德》说:

如果我不为我而存在,谁为我而存在?

如果我只为自己而存在,我是什么?

父母要明白,孩子性格的发育同他的人际关系是相关联的。在所有人际关系中,家庭关系和小伙伴友谊对他影响深远。

孩子长到七八岁时,就开始离开父母寻找玩伴了。这个年龄的孩子越来越看重同学与朋友对他的态度。尽管他们的精神与感情食粮要从父母身上汲取,但他们认为能从朋友们身上得到意外的源泉。

一位著名的犹太教育家把孩子的交友过程分为四个互相重叠的阶段:

(1)三到七岁的孩子为自我中心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把一起玩或住得较近的孩子当成朋友,“最好朋友”则是住得最近的孩子。这时的孩子寻找朋友就是为了有用,对方有他喜欢的玩具或他自己不具备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善于交往,却拙于影响他人。

(2)四到九岁的孩子为自我满足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更多地由需要决定。他们把朋友作为一个人,而不是自我需要而交友,互惠不是目的。因此,他们往往无法同时交上一个以上的朋友。

(3)六到十二岁的孩子是互惠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交友的特点是互惠平等。他们能够考虑双方的观点,非常关心平等问题,因此评判朋友时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比较:谁为谁做了什么,并希望得到回报。正因为互惠的关系,这时有友谊也只局限于一对、小团体或小派别,而且一般多为同性关系。

(4)九到十二岁的孩子是亲密阶段。孩子们在这一阶段能够保持相当亲密的朋友关系。他们对朋友的表面行为不再注意,转而关心其内在素质和幸福与否。许多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视为所有亲密的基础,认为这时候如果不能找到亲密的朋友,那么到年少或成人时代,就永远得不到、也不会找到真正的亲密伙伴。

针对以上孩子的这几个情感阶段,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帮助孩子建立友谊,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与协作精神。

很多教育家认为孩子儿时的友谊影响孩子交友的习惯、自尊心,其程度几乎相当于父母的爱抚和关怀。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失去朋友,或者说是不被同伴所接纳,那么即使是在日后取得很大成功,终生也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和不满足感。

针对孩子的成长,在不同的阶段,父母为孩子所提供的教育方式应有以下几点:

(1)孩子在自我阶段时,父母要为孩子多设计一些活动,邀请与孩子性格相近的或有共同兴趣的孩子来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孩子如何相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能够相互在一起。如果孩于比较内向与孤僻,这种活动更为重要。

(2)孩子在满足阶段时,父母要对孩子强化朋友的价值。让孩子看重友谊,鼓励孩子交往。如果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表示出正面的积极情感,即使父母对此有怀疑和担扰,也不要否定或诋毁对方。如果孩子受到他人的取笑和欺侮之后,不要鼓励孩子抱怨对方,这样会强化孩子的孤僻。

(3)孩子在互惠阶段时,父母不要只做一个旁观者,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友情之中,让孩子感到满足与安全。父母的知识与经验,对帮助孩子交友中出现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父母应该帮孩子形成宽容的品格,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和承受亲密朋友之间的伤害,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处理负面的情感与经历。在适当的时候,父母教孩子一些交友经验与技巧是有必要的。

(4)孩子在亲密阶段时,父母的作用就是指导。确定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活动,灌输价值观,鼓励孩子个人的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这个时候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可能会减少,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父母要用宽大的心胸来容纳孩子。

优秀的孩子不是孤独的

犹太雅波尼拉比有个很受欢迎的说法:

我是上帝的创造物,我的邻居也是上帝的创造物。我在城区工作,他在农村工作。我为我的工作而早起,他为他的工作而早起。正如他不擅长我的工作,我也不擅长他的工作。你会说我干的事情了不起,那么他干的事情就很渺小了吗?

不要鄙视任何人,没有什么不可能。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价值。

人不应该在睡着的人群中清醒,也不应该在醒着的人群中睡着。

不要在欢笑的人群中哭泣,也不要在哭泣的人群中欢笑。

不要在别人站着的时候坐下,也不要在别人坐着的时候站着。

总而言之,人不应该从他身边人的行为状态中脱离出来。

任何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总是在团队中获得成就的。除非这个人是苦思冥想的思想家与哲学家,远离人群才让他感到精力充沛,才思敏锐。

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团队精神直接影响着他的命运。父母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

孩子在三四岁时,就愿意加入到群体之中。到六七岁之时,孩子们就开始意识到,加入某一个群体使他有精神的归属感,可以增强信心。他们甚至会死心塌地忠诚于这个团体。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最为痛苦的事是被同伴排斥。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同伴或得不到团体的接受,这对孩子来说是十分痛苦的事,自信心就会受到挫折。

一位犹太教育家认为,通常会有两类孩子遭到伙伴的排斥:

一是出于特殊原因暂时被拒绝。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迁居他处,人生地不熟。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找到他的伙伴,很快被同伴们所接受。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性格所造成的。例如有的孩子性格内向,离群索居,极为害羞。有的孩子性格极为外向,富有侵略性,脾气暴躁。这两种孩子的情况比较让父母担心,如果不加以引导,他们就会变得非常孤僻,容易沉浸于暴力与报复性行为的幻想之中。如果父母不加约束与管教,就有可能走上犯罪之路。

为了避免以上这几种情况的出现,父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帮助孩子:

不要把孩子死死限制在家中,这样孩子可能会更加封闭。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团体活动,让他们开眼界,长知识。孩子长到七八岁时,就要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与团体。如果是孩子被某个团体所拒绝,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以某项技能、兴趣爱好、交流指南等为基础的特定的团队。在这些主题团队中,成员在个性、兴趣和社会技能方面更有可能处于同一水平,因而孩子们更容易相处。

如果孩子暂时没有朋友,父母就和孩子站在一起,给孩子一种心灵的安慰,不要让孩子有失败感与无能感。纵然这种安慰是暂时的,却是孩子需要的。

让孩子在家庭中成为主角,比如可以让孩子制定家庭旅游计划,成为旅游的计划者,让孩子安排家庭活动等,这样可以煅炼孩子在社交上的能力与技巧。

父母可以加入某个体团,这样会让孩子得到感染。深厚的家庭传统是重要的资源,它会让孩子受益无穷。

理解别人的痛苦

一个人能否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关心别人。

在犹太王国中,父母从小就让孩子参与抚养小动物,通过这些促进孩子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很多的家长还带孩子去动物领养机构,让孩子领养无家可归的动物。

在他们看来,从关心小动物到关心他人,对孩子来说这中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孩子的同情心却可以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一点点地积累起来。

孩子在一到三岁之间,已经能分辨出自己和他人,同时也能分辨出自己的痛苦与他人的痛苦。在一岁之前的孩子是分不清自我和他人、分不清自己和世界的。自己的痛苦和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人的痛苦和自己有什么样的关系,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是浑浑沌沌的。所以我们只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哭。当他看到别的孩子哭泣时,自己也会跟着哭。

孩子到了三岁左右时,就会对他人的痛苦表示出本能的同情了,如表露出关心的表情,同情的关注,甚至用充满同情的肢体接触,抚摸、轻拍,以示安慰。然而,在此阶段,孩子仍然不具备语言的安慰和更为高级的同情、关心行为。

孩子到了五到七岁时,他们就已经具有了对他人的同情认知的反馈能力。也就是说,已经超越了他人哭而我哭,或者说是他人哭我立即跑过去表示“安慰”的阶段,而是能够根据别人的痛苦的情况,决定安慰的时间和关心的形式:是陪别人哭,还是语言安慰,或者说是去叫大人来处理等等。

孩子到十岁左右时,许多孩子已经能够用理智的态度来对待弱势或者是劣势的人和事,表现出恰当的同情心和关心。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同情心已不再局限于家庭或者是认识的人身上了,他们已经把同情心扩散到任何一个弱势或者是劣势的陌生人和事件上了。

从上面这些孩子的年龄段来分析,培养孩子最佳同情心的最佳时机是从小时候开始。此时一方面孩子已经具备了形成同情心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如果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就能增强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具有天生的同情心,父母应该注意保护、培育,不要轻易扼杀。当孩子做了好事时,父母要多加鼓励,因为父母的信任感、外界的反馈会促进孩子有更多的行动,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会形成良性的循环。

《塔木德》中说:

如果一个人知道悔过,别人就不应该对他说:“记住你从前的所为。”

如果他是赎罪者的儿子,他不应该受到奚落:“记住你的父亲做过的事。”

关注孩子成长的父母,一定要警惕孩子冷漠心态的滋生与发展。要多带孩子到生活中去感受他人的苦难,理解什么是爱,让孩子多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当孩子有热心行为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奖励、鼓励。孩子在你的鼓励下,会变得更加有爱心,终将成为播撒幸福的使者。

站在别人立场上考虑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就要教育孩子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