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2771900000020

第20章 旷达人生(19)

“枝上”一句,描述了人生的无常,“天涯”一句,化用屈原《离骚》中的诗意表达人生普遍之意,两句词形象地表明,人生无常本就是不可违抗的自然原则。苏轼一生升降沉浮,但在严酷的现实之前,他也不过就是墙外失意的过客。朝云深深理解苏轼的苦闷,想到人生在世,苦多乐少,欢娱稍纵即逝;想到人世无常,一呼一吸倏忽之间便有生离死别之虞;想为苏轼分担他的悲苦怨愤,却又无着力处,每想及此,便泪如泉涌,无法再歌。果然,“‘枝上’二句,断送朝云”(《草堂诗余正集》),“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冷斋夜话》)。

朝云的事迹引起后世不少才情之士的共鸣。比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借贾雨村之口,把朝云等古人看作与贾宝玉同类的“情痴情种”。她与苏轼的确已经超越了旧时一般的姬妾与家主的关系,而达到同志同道者的境界。东坡曾经自比白居易说:“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言下之意慨叹无能歌善舞的樊素与小蛮相伴左右。但后来的事实却证明,朝云实在是樊素与小蛮之辈远不能及的。她心甘情愿又义无反顾地与苏轼共赴患难,“敏义忠敬”之誉实在当之无愧。在苏轼曲折的一生中,他有幸遇到几位于他有特殊意义的至亲女性:他的母亲程氏,他的两位夫人王弗、王闰之,而朝云是身份虽低但更为重要的一位。

在苏轼的心目中,侍妾朝云是如此的知心、忠敬。在苏轼人生的天伦之乐中留下最难能可贵但又最难割舍的第三乐。

苏轼一生共有四个儿子,迈、迨、过、遁。

苏轼的长子名叫苏迈,字伯达,生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生母王弗。苏轼时年二十四岁,刚参加礼部考试之后,返乡居母丧。次子苏迨,乳名叔寄,生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生母王闰之。苏轼时年三十五岁,在京城担任监官告院,后权开封府推官。第三子苏过,字叔党,小名似叔,生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生母王闰之。苏轼时年三十七岁,时任杭州通判。第四子苏遁,小名干儿,生于元丰六年(1083),生母朝云,苏轼时年四十八岁,谪居黄州,但此子很快夭折了。

苏轼因为自己一生名高招忌,又加上“多直言”,因此屡遭祸患,殃及亲友。也许是有感于此,在儿子们的教育问题上、成长目标上就采取了一个基本原则,这从苏轼在苏遁出生时所作《洗儿》诗中表达得非常清楚:“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他身上得到教训,甘为“庸人”,过得平平安安,不要像他自己反被聪明误。

苏轼屡次被贬,但他对儿辈爱护甚深,不愿意连累儿子们跟他一起受苦。被贬惠州的时候,儿子们要求同往,他却只带朝云、苏过同行,安排苏迈与苏迨带领家眷留住宜兴。他在惠州给长子、次子写信说:“寄书阳羡儿,并语长头弟。门户各努力,先期毕租税。”(《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赖仙芝王原秀才僧昙颖行全道士何宗一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一首》)鼓励他们不要想念自己,要独自应对生活。

总的来看,苏轼对三个儿子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品格修养、学业文章、做事能力几个方面。

长子苏迈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下,他都一直伴随着父亲。苏轼在湖州被捕的时候,苏迈获准随行照顾父亲;苏轼被关进汴京监狱后,苏迈每天给父亲送饭;苏轼被贬黄州,又是苏迈徒步相随照顾父亲到达黄州,并前后打点家中事务;后来苏轼被贬惠州,苏迈又携带家人来惠州与苏轼团聚;苏轼在常州病重去世,苏迈都一直陪侍在苏轼的身边。

苏轼对这位长子的评价是“天资朴鲁”(《与迈求婚启》),苏轼曾对朋友陈季常说起苏迈:“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二子作诗骚殊胜,咄咄皆有跨灶之兴。”(《答陈季常书》)他写有《付迈一首》:“使人谓汝庸人,实无所能,闻于吾者,乃吾之望也。慎言语,节饮食,晏寝早起,务安其形骸为善也。”别人说你是庸人,好像没有能力,我听到以后倒觉得这是我对你的希望,你一定要小心说话,节制饮食,晚睡早起,保重身体健康。跟前面所提到的《洗儿》诗中表达的是同样的期望。

苏迈很有诗才,经常与苏轼在一起联句。苏轼夸奖苏迈:“传家诗律细,已自过宗武。短诗膝上成,聊以感怀祖。”(《夜坐与迈联句》)杜甫曾有《示宗武》一诗夸奖儿子宗武善于作诗,能够传承家学。苏轼则声称,苏迈作诗已经超过了宗武。元丰七年(1084)苏迈任江西德兴县县尉,苏轼送他到湖口,他陪同父亲在湖口勘察着名的石钟山,这样说来,苏轼的名篇《石钟山记》也有苏迈的一份功劳。

苏迈善为文,写得一手好字,《姑溪集》上说:“东坡帖乃其子迈作,亦自可喜,苏氏诸子,源同派异,种种皆有过人处。”苏轼在苏迈前往德兴时,曾经送给苏迈一方砚台,并亲手在底座刻上四句铭文:“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迈砚铭》)他告诫儿子,作为一个官员,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习,要精进努力,奋发向上,同时保持一颗仁爱好生的慈悲心,不吝惜财物,积极地付出、给予,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作为县尉负责一县的治安,审理案件要慎重,决不可草菅人命。

苏迈的形象是质朴方正、任劳任怨。

次子苏迨小时候身体较弱,苏轼在诗中写道:“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就是说他长得眉目端正,但是一直到四岁时还不能行走,后来辩才和尚为他落发摩顶,不过几日,能行走如常(《赠上天竺辩才师》)。苏轼说苏迨“为学颇长进,论古事废兴治乱颇有可观”(《与友人一首》)。苏迨与欧阳修的孙女年龄相当,气质性格也颇多相似之处,后来与欧阳修的孙女喜结良缘,正是天生的一对。但苏迨妻子早逝,苏轼为此感到伤悲,并为她作了祭文,祭文上说:“使我白首,乃反哭汝,命也奈何!”(《祭迨妇欧阳氏文》)

三个儿子中,苏过的性情最像苏轼。他天资聪慧,喜欢吟诗作文,苏轼说他“作诗楚辞不凡”;长大以后,翰墨文章颇能传承家风,时人称之为“小坡”。

对于这个儿子,苏轼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苏轼南贬惠州时,只有苏过与朝云相伴。后来苏轼被贬海南,又是苏过抛下自己的妻子儿女独自在海南陪伴父亲。历经这些磨难之后,苏过锻炼出耿介刚直、超然达观的个性。苏过认为苏轼的一贬再贬,是因为他功高名重,正直方刚,有鉴于此,苏过在海南写下《志隐》一文,主张安贫乐道的精神,苏轼看了以后,心有所感说“吾可以安于岛矣”。苏过在诗中说:“谪官罗浮定天意,不涉忧患那长生。”(《和大人游罗浮山》)苏轼在《与王定国第四十首》中说:“某既缘此绝弃世故,身心俱安,而小儿亦遂超然物外,非此父不生此子也,呵呵。”对于苏过抛下妻子儿女来海南相伴,苏轼也是大发感慨:“家在惠州白鹤峰下,过子不眷妇子从余来此。其妇亦笃孝,怅然感之。”(《追和戊寅上元》)“其叔辙每称过孝,以训宗族。”(《宋史·苏轼传》)

在海南,苏轼用心教导苏过诗文。在《与程秀才三首》其三中写道:“儿子到此,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呵呵!”在《答刘沔都曹书》中说:“然幼子过文益奇,在海外孤寂无聊,过时出一篇见娱,则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在《与郑嘉会二首》之一中说:“此中枯寂,殆非人世,然居之甚安。况诸史满前,甚可与语者也。着书则未,日与小儿编排整齐之,以须异日归之左右也。”在《和陶游斜川》中写道:“过子诗似翁,我唱儿辄酬。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不。”父子二人以诗文唱和,情深感厚,情趣相得。苏辙曾说:“吾兄远居海上,惟成就此儿能文也。”(《宋史·苏轼传》)

与苏轼一样,苏过也擅长绘画,苏轼在《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中写道:“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苏过也很喜爱修习道家养生之术。他每天半夜起来打坐,俨然有世外超尘之志。苏轼在《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一诗中,骄傲地称许道:“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仿佛《离骚经》。”

苏过办事能力也很强,苏轼说:“幼子过相随,甚干事,且不废学。”(《与钱济明十六首》其五)“过甚有干蛊之才,举业亦少进,侍其父亦然。”(《答张文潜四首》其一)

看来,无论在品格修养、学业文章、做事能力等几个方面,苏过都有乃父之风,难怪苏过被称为“小坡”。

“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在苏轼的心目中,三个儿子都是“传家好儿子”。这在苏轼人生的天伦之乐中留下“足慰人心”的第四乐。

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苏轼是幸福的,他在少年时代有好父母,壮年的时候有好伴侣,老年的时候有孝顺、能干的儿子,这是他苦难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手足情深

苏洵共有三男三女,苏轼排行第五,苏辙排行第六。长子景先在苏轼出生后的第二年就夭折了,苏辙的诗上说:“兄弟本三人,怀抱丧其一。”(《次韵子瞻寄贺生日》)据苏洵《极乐院六菩萨阁记》上的记载推算,长女大约出生不久,便于天圣六年(1028)夭折了。次女于庆历五年(1045)苏轼十岁那年去世,死时应在十二岁左右。幼女八娘十六岁时嫁给舅父程濬之子程正辅。婚后程家待她很不好,八娘心情抑郁,嫁过去不到两年,就于皇佑四年(1052)病逝。八年后,苏洵还写了一首长诗《自尤诗》,沉痛叙述八娘被程家虐待致死的详细过程,诗中写道“当时此事最惊众,行道闻者皆酸辛”,通过描写旁观者对八娘遭遇的不平,表达出痛失爱女的悲愤之情。苏家与程家还因此不相往来长达四十年,直到苏轼谪居惠州之时,才与当时担任广东提刑的前姐夫程正辅逐渐融洽了关系。

也许有人要提出质疑:苏轼不是还有一个学识了得、才智过人、幽默俏皮的妹妹吗?她不是还嫁给了苏轼的学生秦观吗?

没错,在民间的传说当中,苏轼是有个妹妹叫苏小妹,关于她与秦观结婚时“三难新郎”的逸事,最早的记录是在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小说集《醒世恒言》,这篇小说题为《苏小妹三难新郎》。故事说在洞房花烛夜,苏小妹给新郎秦观出了一个上联--“闭门推出床前月”,意思是我关上门、推开窗,看到一轮明月照到了床前。苏小妹让秦观对出下联,否则就不准进洞房。秦观虽是个文思敏捷的才子,但此刻心中焦急,在门外徘徊沉吟了许久,还是无法对出下联。苏轼一看妹夫如此为难,就想帮他一把,但又不好直接说破,于是从旁偷偷拣起一块小石头,扔到院中的池塘里。秦观听见这“扑通”一声,就如修禅之人得到了当头棒喝一般,立刻被激起了灵感,下联就对出来了--“投石冲开水底天”,这下可真对得工整而巧妙!这水里不是有星星、月亮的倒影吗?水里也有另外一个天空啊!那不就是“投石冲开水底天”?简直是绝对!这样新郎就获得进洞房的权利了。这是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事实上苏轼并没有什么妹妹;那位才高八斗、机敏过人的苏小妹也全是后人杜撰。首先,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常有书信往来,现存的就有好几百封,在这些书信中,既没有提到他们有一个妹妹,也没有提到过秦观和他们苏家有什么亲戚关系。除此之外,苏轼的朋友们所写的书信以及他们的笔记里,也从未提到苏轼兄弟还有个妹妹苏小妹。最重要的是,苏轼和秦观第一次见面是在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当时苏轼四十二岁,任徐州太守,秦观赴京赶考,途经徐州,特来拜谒苏轼。时任徐州教授的陈师道记录了秦观第一次拜见苏轼的情景:“杨秦子过焉,丰醴备乐,如师弟子。”(陈师道《秦少游字序》)当时的秦观已经二十九岁,而且早在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就已娶妻,他的夫人徐文美是曾任潭州宁乡主簿的徐成甫的女儿。秦观在《徐君主簿行状》中写道:“(徐成甫)女三人,日文美、文英、文柔……以文美妻余。”在所有关于秦观的史书、笔记中,也无任何有关秦观曾与苏姓女子结婚的记录,由此可见,苏小妹与秦观婚配之事实在是小说家之言而已。

除了“三难新郎”之外,民间传说中还有许多关于苏小妹的轶事,而且都是异常的生动有趣。故事中的苏轼常与苏小妹斗嘴,两人互相嘲弄取乐。有一次,苏轼取笑苏小妹说:“未进门前三五步,额头已到大堂前。”意思是你的脑门儿特大,进门刚走两三步,额头先到客厅了。苏小妹也不甘示弱,反讥苏轼:“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尚未到腮边。”意思是你去年掉的一滴眼泪,至今还没有流到腮边,取笑苏轼的脸特别长。兄妹俩的对子不但机智入神,而且幽默有趣,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可是,既然史实中并无苏小妹其人,那么,为什么在小说家笔下和民间传说中会出现一个如此栩栩如生的苏小妹形象呢?

其实,传说中才气超群的苏小妹也绝非凭空而来的,苏小妹的原型应该就是苏轼的三姐八娘。苏洵在纪念八娘的《自尤诗》序中说:“女幼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诗中还说:“余家世世本好儒,生女不独治组紃(xǘn,饰履的圆形饰带,指女工)。读书未省事华饰,下笔亹亹(wěi,勤奋不倦)能属文。”可见,苏洵教女和教子的方法是没有差异的,苏家的女儿没有跟从流俗专攻女工针黹,而是秉承尊儒好学的家风,自幼学习诗书文章。因此,苏八娘也和她的两个弟弟一样,从少年起就聪慧能文,并有男儿般的慷慨气节。人们乐于传诵种种虚构的苏小妹的故事,并安排她与秦观的浪漫姻缘,也许是出于对苏八娘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惋惜,以及对苏洵三次丧女之痛的深情慰藉。

此外,只要我们认真总结一下苏小妹身上的特点就会发现,她的性格脾气跟苏轼太相像了!苏小妹最大的特点就是,喜爱出一些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文学难题,向兄长和朋友亲人问难。总是给那些风流才子、文学青年们出一些机智、有趣,又颇有难度的文学急转弯,而这正是苏轼乐此不疲的文字游戏。在后人的心目中,像苏轼这样一个智慧、风趣的人物,应该有着许多美好的奇闻逸事,但是一些道听途说的故事又不好直接安在苏轼身上。所以,那些作者认为,苏轼应该有一个同样可爱、聪明而风趣的小妹妹,这才便于把有关的奇闻逸事演绎出来。就因如此,一个文学人物形象的苏小妹诞生了。事实上,苏小妹就是苏轼的一个美丽的倒影,苏轼的形象在她的映衬下,显得愈发生动、亲切和有趣。这正是苏小妹的意义所在!

苏轼与苏辙既为兄弟,亦是知己,两人一生相伴、诗文酬唱、患难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