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2772000000015

第15章 《庄子》作品(4)

从前庄周做梦的时候梦见了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一只翩然飞舞的蝴蝶,自由自在地在各处飞翔,感觉非常合自己的心意,竟然忘了自己是庄周。突然之间被惊醒了,发现自己仍然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庄周和蝴蝶一定是有所区别的,这种变化就叫做“物化”。

养生主

【原文】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②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③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④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⑤,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⑥,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注释】

①涯:边际,尽头。

②知:通“智”,智慧。

③殆:疲倦,困倦。

④近:追逐,追求。

⑤经:常,常法。

⑥生:在这里做“生”解。

【译文】

我们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却是没有尽头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没有完尽的知识,就会使人疲倦困顿!既然如此还要去追求知识,只会更加的疲倦困顿!做善事不要有追求名利的想法,做恶事也不要使自己有遭受刑戮的危险。遵循自然之道并把它当作是常法,就能够保护自身,保全天性,养护双亲,享尽天年。

【原文】

庖丁①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②,肩之所倚③,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④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⑤》之舞,乃中《经首⑥》之会⑦。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⑧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⑨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⑩,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未尝微碍,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释】

①庖丁:厨师。

②触:接触。

③倚:靠。

④砉、騞:拟声词。

⑤桑林:殷代的乐曲。

⑥经首:尧时的音乐。

⑦会:节拍。

⑧盖:通“盍”,怎么。

⑨官:器官。

⑩天理:天然形成的纹理。理,纹理。

批:击。

窾:空。

因:顺着。

肯:连着骨头的肉。

綮:骨肉连接紧密的地方。

族:一般。

硎:磨刀石。

怵然:谨慎的样子。

善:擦拭。

【译文】

一个叫做丁的厨师给文惠君解牛,他的手触及的地方,肩膀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砉砉的响,进刀的时候哗哗的声音,没有一个不合于音节的,能合得上桑林乐章的舞步,合于经首乐的节奏。文惠君说:“啊,非常好!技术怎么能达到这种地步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爱好的是道,是比技术更高的东西。我刚开始杀牛的时候,眼睛里看见的不过是一头牛而已;三年之后,再也没见过完整的牛了。到现在,我是用心去体会而不是用眼睛看,眼睛停止作用但是心还在运行。按照牛天生的纹理,用刀劈大的缝隙,把刀引进骨头间空的地方,顺着牛的结构走下去,即使是连着经脉骨肉的地方都没有一点阻碍,更何况是大骨头呢!好厨师一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是在割肉: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在砍骨头;现在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杀过的牛也已经有几千头了,而刀刃看起来好像还是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牛骨节之间是有缝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没有厚度的东西插入有缝隙的骨节之间,刀刃运转肯定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了好像还刚从磨刀石上拿下来一样。虽然是这样,但是每次我遇到筋骨庞杂的地方,我见它比较难解,就小心谨慎,目光专注,动作缓慢,用刀十分轻微,牛被解开后,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就好像是土堆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向四方看一看,感到非常满意,就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庖丁说的话,也懂得了养生的道理。”

【原文】

公文轩①见右师②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③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④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注释】

①公文轩:人名,复姓公文,名轩,宋国人。

②右师:官名。

③介:只有一只脚的人。

④独:单独。

【译文】

公文轩看见右师时惊奇地说:“这是个什么人?怎么会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的还是人为弄掉的呢?”他又说:“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天生就只有一只脚,人的外貌是上天赐予的,因此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原文】

泽雉①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②畜③乎樊④中。神虽王⑤,不善也。

【注释】

①泽雉:野鸡。

②蕲:祈求。

③畜:畜养。

④樊:牢笼。

⑤王:通“旺”,兴旺,旺盛。

【译文】

野鸡走十步才啄一口食,走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一点也不希望被畜养在笼子里,在笼子里精神虽然很旺盛,但是一点都不自由。

【原文】

老聃①死,秦失②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至人也,而今非也。向③吾人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④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⑤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注释】

①老聃:老子,姓李名聃。

②秦失:人名,老聃的朋友。

③向:刚才。

④会:聚集。

⑤遁天:违背自然。遁,违背。天,自然。

【译文】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前来吊唁,大哭几声后就出来了。老聃的弟子们问:“我们的老师不是你的朋友吗?”

秦失回答说:“是的。”

弟子问“那么像你这样吊唁,可以吗?”

秦失说:“可以。原来我以为他是超于物外的人,但是现在我发现不是。刚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有老人哭他像哭自己儿子的,有少年哭他像哭自己母亲的。他们这么悲伤地哭他,一定是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哭的哭了。这是违背自然和情理的事情,忘记了我们所禀受于天的生命长短,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违背天理。该来的时候,老聃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顺乎自然而死亡。应时而生又顺乎自然而死,悲哀和欢乐的情绪不能进入人的心中,古人把这叫做自然的解除倒悬。”

柴薪的燃烧是会有穷尽的,但是火种却能流传下去,没有尽头。

人间世

【原文】

颜回①见仲尼,请行。

曰:“奚之?”

曰:“将之卫。”

曰:“奚为焉?”

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②,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所行,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仲尼曰:“嘻,若殆③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炫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育有其美也,命之日灾人。灾人者,人必反灾之,若殆为人灾夫!

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④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⑤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日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⑥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

“昔者尧攻丛⑦、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⑧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⑨以语我来。”

【注释】

①颜回:人名,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②行独:独断,专断。

③殆:恐将。

④荧:迷惑。

⑤营:营救,解救,这里是指解脱。

⑥伛拊:爱护,抚爱。

⑦丛、枝、胥敖、有扈:古国名。

⑧虚:通“墟”,废墟。

⑨尝:尝试,试着。

【译文】

颜回去拜见孔子,向他辞行。

孔子说:“你要去哪里呢?”

颜回回答说:“我要去卫国。”

孔子又问:“去卫国做什么呢?”

颜回说:“我听说卫国的国君,年轻气盛,独断专行。处理国家政事非常轻率,但是自己却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轻易就去用兵而不知道珍惜百姓的生命,国家死的人就好像山泽中的小草不计其数。老百姓都失去了依靠。我曾经听您说过‘离开治理得好的国家,到惑乱的国家里去,就好像医生门前有很多病人等待一样。’我希望能够实行我从您这里学到的东西,或许卫国能够治理好而使百姓免受疾苦吧!”

孔子说:“唉!恐怕你去那了就会去遭受杀害啊!道是不能够杂乱的,杂乱的话事情就会很多,事情多就会扰乱人心,人心乱了就会有忧患,有忧患自己也没有办法解救了。古代修养极高的人,都是先使自己充实,然后再去帮助他人。自己的修行还不够充实,哪里有能力去管别人的残暴行为啊!

而且,你也知道道德丢失而智慧显露的原因吧?道德丢失为了去追逐名声,智慧显露是因为争论是非。名声使人们互相倾轧;智慧使人们互相争论。它们俩都是凶器。不能在世上尽行。

而且,一个人虽然德行诚实淳厚,但是还不能够达到使别人了解的程度,即使不和别人争名声,也不能够使别人明白自己。假如勉强残暴的人听关于仁义道德的言论,他会认为你是揭露他的过失来显示自己的美德,因为你是害人的。害人的人,别人肯定会反过来害他,你恐怕会被别人害了。

如果说卫国的国君喜爱贤人厌恶不肖之徒的话,哪里还用你显示和别人的不同呢?除非你不向他进谏,不然国君一定会抓你说的漏洞展示他的辩才,这时候你会感到迷惑,面色平静,嘴巴里只知道解救自己,于是外表和内心都将迁就他。这就是用火来救火用水去救水,反而会使水火越大。有了顺从他的开始,以后就会没完没了地顺从他,假如他还不相信你的忠诚之言,你就会死在暴人的前面了!

从前桀杀死关龙逢,纣王杀死比干,都是因为他们修养自己的德行对下体恤百姓,但是对上却违逆了君王的猜忌,因此,桀和纣王就因为他们德行高尚排挤杀害他们。这就是追求名声的结果。

从前尧进攻丛、枝、胥敖,大禹进攻有扈国,使这几个国家都变成废墟,国君也被杀死,是因为他们不断的用兵,无休止地追逐利益,这都是追求名利的结果。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名声和利益,即使是圣人也没有办法战胜它们,更何况是你呢?虽然这么说,但是你肯定有好的想法,试着说给我听听吧!”

【原文】

颜回曰:“端而虚①,勉②而一,则可乎?”

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③扬,采色不定④,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名之日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⑤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⑥,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⑦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

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⑧者也。”

【注释】

①端而虚:端庄正派内心谦虚。

②勉:勤勉。

③孔:很,非常。

④采色不定:面部表情变化无常。

⑤执:固执。

⑥童子:尚没有失去自然天性的孩子。

⑦疵:缺点,此处指诽谤。

⑧师心:把自己的心当作老师。

【译文】

颜回说:“如果外表端庄正派内心又谦虚,始终勤勉专一,这样可以吗?”

孔子说:“不行,这怎么可以呢?卫国的国王表现得非常阳刚骄横,面部表情变化无常,平常的人都不去违抗他,他压抑别人自己的感觉来求得内心的舒适。这种人即使每天用小德去感化他都不会有成效,更何况是用大道去感化他呢!他固执不开化,即使是表面赞同心里也不会同意,你所说的怎么可以呢?”

颜回又说:“那么我就内心正直表面上委曲求全吧,引用成语把自己比作是贤人。内心正直的,和自然是一类的。和自然是一类的人,知道君王和自己,都是自然所生的,那么何必期望自己所说的话被大家都称赞是好的,又何必在乎别人指责自己说的不对呢?像这样的话,别人就把我认为是‘童子’了,就和自然是一类的了。外表委曲求全,就和人是一类的了。执笏下跪,这是作为人臣应有的礼节。世人都是这么做的,我又怎么能不这样做呢?做别人所做的,大家就不会责难了,这就叫做和世人一类。引用成语把自己上比古人,是和古人同类的。那样我所说的话虽然是教育别人的,但是这些话都是有依据的,古代就有,并不是我自己造的。像这样,即使说话直率也不会被怨恨,这就叫做和古时同类。这样可以吗?”

孔子说:“不,不可以!要去纠正人家的方法太多就会不稳妥。这些方法虽然固陋但是可以免去自己的罪。然而,也只是如此而已,他怎么能够被感化呢?你还是过于执着自己的成见了。”

【原文】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斋①,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嗥天不宜。”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②。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

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人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③生白④,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⑤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⑥焉者乎!”

【注释】

①斋:斋戒,此处指平心静气。

②符:符合。

③虚室:空灵纯洁的心态。

④白:洁净,纯净。

⑤纽:枢纽。

⑥散:疏散,这里指普通的。

【译文】

颜回说:“我没有更好的方法了,请问有什么呢?”

孔子说:“你先去斋戒,然后我再告诉你。难道有心去做事情,就会那样容易吗?如果认为容易的话,那就和自然的道理不合了。”

颜回回答说:“我家很贫困,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喝过酒吃过肉了。这样算不算是斋戒呢?”

孔子说:“你这是祭祀的斋戒,不是心斋。”

颜回说:“请问什么是心斋呢?”

孔子说:“使你的心志专一,不要用耳朵去听,而是要去用心体会;不仅要用心去体会,还要用气息去感受。耳朵的作用只是听,心的作用只是去体会而与外物符合。气息就是空虚而能容纳事物。大道都是集于虚明的。虚明就是指心斋。”

颜回说:“我在还没有听到有关心斋教诲的时候,确实有一个自我存在;听到关于心斋的教诲以后,再没有自我的存在了,这样可以叫做是虚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