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膑兵书
2779600000013

第13章 兵情(1)

【原文】

孙子曰:若欲知兵之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将也。发者,主也。矢,金在前,羽在后,故犀而善走。前……今治卒则后重而前轻,阵之则辨,趣之敌则不听,人治卒不法矢也。

弩者,将也。弩张柄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之送矢也不壹,矢虽轻重得,前后适,犹不中招也……将之用心不和……得,犹不胜敌也。矢轻重得,前【后】适,而弩张正,其送矢壹,发者非也,犹不中招也。卒轻重得,前……兵……犹不胜敌也。

故曰,弩之中彀合于四,兵有功……将也,卒也,也。故曰,兵胜敌也,不异于弩之中招也。此兵之道也。

……所循以成道也。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

【注释】

发者:指发射的人。主:君主。

金:箭簇。羽:箭羽。

犀:犀利。走:疾行。

辨:同办。以上两句意谓使之列阵,虽能办到,但使其进攻敌人,则不听命。

柄:指弩臂。

洋:疑借为翔。两翔:两翼。此句意谓由于弩臂不正,弩弓两翼发矢的力量就不一致。

招:箭靶。犹:仍然。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弩和箭都合标准,但发射的人有错误,仍不能射中箭靶。

本句残缺,大意似谓将与卒都合标准,君主不能善用,也不能胜敌。

彀:箭靶。

【译文】

孙膑说:若想弄明白用兵的道理,去体会弩弓发射的道理就可以了。箭如同士兵,弩弓就如同将领,用弩弓射箭的人就是君王。箭的结构是金属箭头在前,羽毛箭翎在后,所以箭能锐利、迅速并且射得远,现今用兵却是后重而前轻,如此的布阵方式,只能造成混乱,而去攻打敌军则会调动不灵,问题就在用兵的人不懂得射箭的道理。

弩弓就如同是将领。开弓射箭时,弓把没有摆正,用力过强或过弱不能及时发现,弓两端发箭的力量就不一致,即使箭头和箭尾的轻重是合适的,前后顺序也没有颠倒,还是不能射中目标。这个道理在用兵中也是一样,尽管士兵配置得当,但将领不和,仍然不能战胜敌军。如果箭头和箭尾的轻重得宜,前后顺序也正确,同时开弓时也把得很正,整张弓的发射力量也协调一致,但是射箭的人不得要领,不能正确发射,也还是不能射中目标。这就好比用兵时,士兵配置得当,将领也协力同心,若君王不能正确使用这支军队,那也照样不能战胜敌军。

所以说,箭射中目标的条件是箭、弩弓、射箭人和目标四项全都符合要求,而军队要战胜敌军,也必须把士兵配置得当,将领之间密切配合,君王能正确使用军队。由此可见,用兵战胜敌军,和用箭射中目标没有任何不同。这正是用兵的规律。如能从弩弓发射之中悟出道理,就会领会用兵的规律,按这个规律去用兵作战就可以运筹帷幄。

【心得】

文章是以军队内部关系作论述的,把它分为了三个层次,并从各自的特点指出应该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层是:兵士、将领和君王。从这三层人员的关系来讲,有同层次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三层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细说这些关系,那就没这么简单了。但作者只针对最重要的一点进行分析阐述,一下子就切中了要点,孙膑确实高明。看来孙膑很善于运用比喻来论述抽象而深奥的道理,能很形象而生动地说明问题,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孙膑在这篇文章中以弓箭及开弓放箭作比喻来说明军队内部的各种关系,非常贴切,很容易把道理讲明白。

孙膑说:“矢,卒也。”把士兵比作成箭,并从箭的结构说明该如何配置士兵。他用箭头是金属、箭尾是羽毛箭翎的,箭才能锐利、迅速,并且射得远的道理来说明兵力配置必须前“重”后“轻”,即必须把精锐主力放在前锋线上,孙膑还进一步论述作战用兵的后重而前轻的错误,并明确地指出,这只能造成混乱,在用敌作战的时候很难灵活调动。这一兵力配置的原则是重要的,看看下面的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汉尼拔(公元前247年~前1183年),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战略家,统帅。他是著名将领哈尔卡巴的儿子。他生活在迦太基与罗马争夺西地中海霸权的战争时代,从小随父从军,军营生活培养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公元前221年,汉尼拔任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公元前218年,他率领10万大军从西班牙出发,翻越长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潜入意大利,揭开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帷幕。

公元前216年秋,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来到意大利东南部的坎尼,与罗马执政官瓦罗率领的军队相遇。双方在这里进行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史称“坎尼会战”。

参加会战的罗马步兵8万人,骑兵6000人。而汉尼拔只有步兵44万人和骑兵1.4万人。战前,罗马的军队开到坎尼附近的平原上布阵。执政官瓦罗将步兵列成密集的方阵配置在中央,作主攻力量,骑兵配置在两翼作掩护,企图以步兵的猛烈冲击,打败汉尼拔的军队。汉尼拔针对罗马步兵方阵不便于机动的特点和当地中午当刮强劲东南风的气象规律,将整中部队背向东南展开,以部分步兵配置在中央,两侧靠后部署了强大的骑兵和部分便于机动的轻装步兵,形成一个中央向前凸出的半月形。汉尼拔企图以正面牵制、西翼迂回夹击的战术,围歼罗马军队。

8月2日上午晨9时许,会战开始了。瓦罗命令罗马步兵向汉尼拔军的中央突出部进击,汉尼拔中央步兵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瓦罗不知是计,趁势猛攻。使汉尼拔的步兵逐渐凹了进去,形成了一个张开的大口袋。此时,汉尼拔令500名士兵向罗马军队假降。罗马执政官看到这些士兵交出了武器,其余步兵后退,认为汉尼拔军队已趋战败,便纵兵追击。结果,罗马军陷于汉尼拔设置的口袋阵中。

汉尼拔见敌已中圈套,即令两侧骑兵夹击罗马步兵,形成了包围态势。罗马步兵遭此不意攻击,顿时阵势混乱,溃败逃跑。汉尼拔马上令右翼骑兵追击逃敌,左翼骑兵迂回敌后,断其退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中午时分,东南风大作,狂风夹着沙石向罗马军队席卷而来,罗马军被沙石打得连眼都睁不开,军势更加混乱不堪。这时,假降的500名汉尼拔士兵,掏出武器,杀向敌人,罗马军队在汉尼拔军队的四面环攻下,死伤遍野。此战持续约12小时,罗马军被歼7万余人,被俘1万余人,只有一小部分(约200名)残敌在执政官瓦罗率领下趁夜侥幸溃逃,汉尼拔的军队仅伤亡的6000余人。

孙膑的第二个比喻是:“弩,将也。”并深入分析道,“弩张柄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之送矢也不壹,矢虽轻重得,前后适,犹不中招也……”这段论述,恰当地说明了军中将领之间的关系对作战的重要作用,将领不和,就像弓的两端有弱有强一样,哪怕好箭,也射不中目标,即便军队士兵强壮,配置得当,仍然不能战胜敌军。兵强,还须将和,才有可能胜敌。“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就是作为将帅,要身先士卒,为人师表。这样的将帅在历史上不乏其例。

其一,忠贞爱国,为义忘己。如明朝68岁老将邓子龙在抗倭战场上任援朝水师副总兵,亲率200名勇士跃上朝鲜战船,支援受困朝鲜官兵与日军搏斗,壮烈牺牲。再如甲午战争中,海军名将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舰奋战,遭敌围攻。他沉着冷静,指挥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军旗舰“吉野”猛冲,决定与敌同归于尽,不幸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又如太平天国青年军事统帅陈玉成被俘后慷慨陈伺:“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显示出崇高的气节和不屈的英雄气概。

其二,生活享受,不以己先。也就是说,在物质生活上,为将者首先想到的是部属,而不应先考虑自己。如康熙帝率军远征漠北,在荒漠上弛聘数千里,正遇上大风雪。他想到的不是个人的休息,而是伫立在大风雪之中,看部队结营完毕,自己才进入行幄;部队食毕,他才进膳。他还写下了《瀚海》一诗:“四月天山路,令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弛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奈征。”反映了康熙帝不辞劳苦的战斗精神。广大官兵受到很大的鼓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昭莫多之战的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