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2790000000016

第16章 穷养男孩并非放养(3)

有的男孩由于自己生理上的疾病及缺陷导致挫折心态,或由于自我设计的“理想”总不能实现而导致信念动摇,产生了挫折感。有这种心态的男孩,轻则对周围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我行我素;重则逃避现实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

挫折其实是社会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逃避。如果你想成就自己的人生,就更不能逃避挫折。正如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就是说,以吃苦为代价才能换取“降大任”的报偿。挫折,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为了帮助男孩摆脱脆弱心理,家长可以试着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1.让男孩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让男孩知道一个人经受一些适当的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反之,一个人如果从未经历困难和挫折,从来都是一帆风顺,就会犹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人生中的风霜雨雪,很容易被一时的挫折压垮,这样的人也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让孩子知道他遇到的每一个挫折都是对自己的考验:学习中遇到难解的题目,证明提高自己学习水平的机遇来了;生活中遇到问题,证明增长阅历的机会来了。只有这样,才能将挫折视为乐趣,迎接各种挑战。

2.告诉男孩“跌倒了再爬起来”

父母可以给男孩举一些坚强的事例,比如体操运动员桑兰,比如诺贝尔等人的经历,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挫折并不可怕,只要能适应挫折、直面人生、勇于拼搏,就能战胜惊涛骇浪,驶过激流险滩,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3.和男孩一起寻找失败的原因

比如,孩子的期中考试没有考好,那么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坐下来分析这次没考好的主要原因。分数虽然不能绝对说明问题,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另外,学习的重点应当明确,学习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分数,而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全过程;许多知识都触类旁通,不能只是机械地去背,要学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把各种知识联系起来,把学来的知识记牢。

通过与孩子一起正确归因,使孩子面对现实,认清自己学习的缺漏所在,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重整旗鼓。

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

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看,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到时候我还有奖赏。”

惠施和庄子都高兴地领受了,并去种在地里。

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而且每天都施肥、除草。庄子的葫芦就种在不远的地方,但他从不施肥、除草,只是到时候来看看,见没有什么异常,就做别的事去了。

没过多久,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一棵地相继死去,最后,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得格外好,慢慢地,都开花结了果,而且,正如魏王所说的那样,长出的葫芦都很大。

惠施觉得很奇怪,就跑来请教庄子:“先生,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栽培,所有的苗都死光了,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地管理,反而长得那么好呢?”

庄子笑着答道:“你错了,其实我也是在用心管理的,只不过与你的方法不同罢了。”

“那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自然之法呀!你没见我到时候也要去地里转转嘛!我是去看看葫芦苗在地里是不是快乐,如果它们都很快乐,我当然就不用去管它们啦。而你却不管它们的感受,拼命地施肥,哪有不死之理啊?”

“这么说来,还是我害了它们?”

“就是啊!你的用心是好的,可是你不用自然之法,怎么可能得到自然万物的拥戴呢?”

惠施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会有所启迪。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就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亲自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权利。

保护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没一个父母不对孩子倾注着满腔的热爱。没有父母的保护,孩子是很难长大成人的。然而,过度的保护则没有益处,只会使孩子变得软弱无能,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据报载,一名8岁的小男孩,仅仅因为一次在回家时迷路,他母亲便痛下“不再让儿子离开自己半步”的决心,并辞去公职,留在家里照看儿子。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少见的,但家长对孩子过分呵护,凡事顺着孩子,生怕孩子饿着、累着、受委屈的现象却不是个别。我们在一些小学门口观察发现,家长早送晚接,更有甚者,干脆帮小孩做家庭作业,收拾学习用品,帮小孩值日打扫学校卫生区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上课没带课本,老师问他为何不带课本,他却振振有词地说:“还不是我妈忘记装了!”

有一位母亲,由于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和丈夫离异,她便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好吃好穿的任他挑,在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母亲就帮他买什么,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也摘给他。母亲的娇惯和纵容,使他滋生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在学校里霸道十足,不听老师的话;在家稍不如意,就拍桌子摔碗。

过分保护导致如今孩子某些生理、心理机能退化。一些家长一方面在学业上拼命给自己孩子“加压”,另一方面又为他们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这便导致现在的孩子大脑“发达”,四肢无力。在舒适的环境中,孩子身体中的某些机能正在逐步退化。因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几乎不用克服什么困难,不用付出,也就没有发展。孩子成长过程中用于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

另外,我们要说的是,父母过度保护孩子的做法其实是一种自私心理的反映。因为过分溺爱的背后,一定会有对孩子行动的禁止和干涉。父母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爱孩子,总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判断何事该做,何事不该做,从来没有问过孩子是否真的就需要这样的保护。尽管这些都是出自于对孩子的爱心和关怀,但是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会在这种连续“禁止”中,逐渐失去表达自己要求的能力,甚至会变成“无力量”“无意欲”“无关心”的“三无人类”。

一位父亲去美国考察,一天正遇风雪天气,看到一群小学生,穿着短短的羽绒衣,单薄的裤子,敞着领子,背着沉重的书包,在大街上困难地行进,并没有汽车接送,也没有家长陪同。孩子们小脸冻得红红的,欢笑着,跳跃着,没有一个愁眉苦脸的。这位父亲回国后,对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讲了在美国看到的情况,对他说:“从明天开始,你自己上学去,不再由大人接送了。”话音未落,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问他为什么让他自己上学就哭,“是不认得路吗?”摇头。“怕过马路车多吗?”还是摇头。到底为什么呢?他抽泣着说:“人家都有人接,我没人接,多没面子呀!”原来如此。

家长们“众星捧月”般的娇纵,无异于为孩子们建起了一座座坚不可摧的壁垒,最终将孩子囚禁成鹦鹉、金丝雀,无法具备独立的人格,这样的孩子必将在未来的社会中尝遍苦头。“育子何妨粗放些”,有专家曾如此呼告——因为,我们的孩子需要粗放式的教育方式!

育子何妨粗放些。作家毛志成在他的文章里,也有着这样的感慨:

那一年冬天,好冷好冷。积雪久久不化,继续酿造着令人恐惧的低温。

有一天,我夜宿某个山村,房东将一对八九岁的双胞胎男孩打发到我屋里同住。两个小东西脱得赤条条的,同钻一个被窝,好一通打打闹闹之后才睡着。第二天一早,两个小东西刚睁开眼,又是一通“被窝战”。后来,一个跳下炕,向室外跑去,另一个也跳下炕,穷追不舍。

室外是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

我穿衣下炕之后,走到户外,不禁惊愕了,两个小东西正在雪地上滚作一团,做“相扑”状。

其母出来抱柴,只是漫不经心地骂了一句“总是抽风”,随即便取柴回院,未显示出任何惊愕。

其父出来担水,只是瞟了一眼,什么话也未说,看来他已司空见惯。

那时我20岁,尚未觅偶,不过心中却暗暗祈祷:“生子当如此儿!”

我很崇敬这对父母,认为他们简直是培养雄性的行家。

十余年后,我也有了一对双胞胎小儿,不知为什么,两个小东西的脸总是白嫩,经久不黑,肉多脂肪,缺棱短角隐生憾……

温室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过多的呵护和娇纵养出的孩子经不起生活的考验,这样的孩子必将在未来的社会中尝尽苦头。对待孩子,不必有太多的呵护,松开你捧着掖着的双手,让他们从摸爬滚打中成长,当有一天他们从生活的泥淖中站起来的时候,他们将拥有一副折不弯、压不软的硬骨头。

强健男孩的内心

不管是有时间的家长,还是忙碌的家长,都会遇到男孩有进步或者是犯错误的情况。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会采用一些方式来对男孩进行一些“回馈”,如果男孩表现好家长给孩子买零食来奖励他。相反,如果男孩表现不好,家长可能会不让他吃饭,甚至通过体罚来让他记住教训。赏罚有学问,简单的物质奖励和皮肉之苦都是不恰当的,也不会收到最好的效果。

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提出过“绅士教育”,曾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他主张一定要用温存的语言,耐心热情的态度,和颜悦色的劝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儿童的习惯,切记不可声色俱厉、简单粗暴地责备和训斥他们,以免伤害儿童脆弱幼嫩的心灵和正在成长中的自尊心。他提出的这种奖惩方法就是使孩子知道羞耻和光荣。孩子一旦懂得了受尊重与羞辱的区别,尊重和羞辱对他们的心理就成为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家长一旦能让儿童爱惜名誉,惧怕羞辱,就等于使他具备了一种真正的做人原则。这个原则会永久性地发挥作用,使他们走上正轨。

在对待孩子的奖惩上,日本教育家多湖辉又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孩子会在被批评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是非,学会区分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事情是坏的。因此,家长要学会既纠正孩子缺点,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批评。

批评孩子,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向他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且自己的立场也要始终如一。另外,批评孩子要有分寸、方法得当。

多湖辉曾因不满学校的严格管理,做出了伙同他人一起破坏学校部分校舍的荒唐之举。学校的规章制度非常严格,所以他已做好了退学的思想准备。而校长却把他们召到校长室,流着眼泪说了下面的一段话:“太令人遗憾了。我现在什么也不说,想必你们也在反省自己吧?希望你们能再一次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校长宽宏大量的批评,深深地刺激了学生们,使他们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批评方式非常重要,它既能使孩子的才能得到提高,反过来也能使之下降。

多湖辉一直主张:“批评时要正襟危坐。”进行重要的谈话时,任何人都要端正姿势,创造一种严肃的气氛。而且,不是单方面地命令别人如何去做,而要采取一种理解对方的立场、倾听对方意见的具有包容性的态度。不论做了多么荒唐的事情,都应该有其原因。问清这些原因并予以理解是能让孩子接受批评的先决条件。

斯宾塞是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英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他的儿子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的教育方法已成为欧美大多数家庭培养社会英才的指南。有一位哈佛大学的校长曾这样评价他:“他像闪电一样冲击着美国和英国的学校教育。在美国,他的思想统治着美国大学达30年之久,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

小斯宾塞一直被铁匠的儿子强尼视为竞争对手,因为小斯宾塞的成绩在班里一直遥遥领先。

小斯宾塞对这件事向来都不在意。直到有一次他在体育课上长跑输给了强尼,并且被强尼和其他孩子奚落,小斯宾塞才愤怒了,冲上去扑打强尼,但是强尼个子比他高,力气也比他大,小斯宾塞反而被推倒在地。

当斯宾塞了解了整件事后,说:“孩子,你输给强尼是很自然的,但这并不是你的错,而是我没有加强你平时的体育锻炼……现在弥补还来得及,你愿意吗?你还想赢他吗?”

“想!”小斯宾塞擦干脸上的泪水,精神马上就足了。

于是,从第二天起,小斯宾塞就开始锻炼——为了超越自己,在跑步方面胜过强尼。

在第二个学期的长跑比赛中,强尼和小斯宾塞并列第一。小斯宾塞对这个结果感到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