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开发大脑记忆的金矿 (1)
“记忆是智慧之母”,希腊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一至理名言流传至今。没有记忆,人就无法学习和生活,记忆也是任何学习、教育的必要条件,这一点对青少年尤为重要。由于青少年所学的知识都是系统的、有联系的,如果前面所学的概念、公式、定理没记住,则后面的知识就很难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要想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有好的记忆力。人的记忆力虽说有差别,但是好的记忆方法可以让你学习起来倍感轻松。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记忆方法,即使再刻苦努力也是枉然。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很实用的记忆方法,相信对大家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巧用谐音,可以事半功倍
记忆如钱包,拼命装反而漏得不剩一文。
——古罗马谚语
在电视广告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广告词:“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说起“金利来”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当年,曾宪梓先生创出了以“金狮”为名的领带,有一天,他给一个亲戚送了两条“金狮”领带,可是,亲戚却不领情地说:“我才不会戴你的领带呢!金输金输,什么都会输掉的。”原来,香港话中“狮”和“输”两字读音相近,互为谐音字。这事对曾宪梓先生触动很大,于是,他用意译和音译相结合的方法,把“金狮”(gold lion )中的“lion”谐音读为“利来”,这样,“金利来”一鸣惊人,成为公众喜爱的好名称。曾宪梓先生用谐音的方法在商场上赢得了大量财富。
其实,对于记忆方法而言,“谐音”变化也是一个很基本的技巧。谐音记忆法就是对单调的、枯燥的学习材料进行谐音处理,以求快速记忆的方法。利用谐音记忆事物,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很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到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能利用谐音,联系某种有趣易记的东西,记忆起来就会轻松愉快。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歇后语用的就是谐音方法。比如,老虎拉车——没人敢(赶);三尺长的梯子——答(搭)不上言(檐);旗杆上插鸡毛——好大胆(掸)子等。原来比较枯燥的东西,利用谐音,也可以变得有趣生动。
利用谐音法还可以帮助记忆某些历史年代以及历史事件。例如,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用它的谐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记住。又如记1901年,腐败已极的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可先用“归类记忆法”归纳为四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抗斗争;③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驻兵;④修建使馆,划分租界。然后用“概括记忆法”将上述四点压缩为“钱”、“禁”、“兵”、“馆”四个字,再用“谐音记忆法”记为“前进宾馆”,可以想象《辛丑条约》是在“前进宾馆”签订的,而一想到这四个字,就可以联想起《辛丑条约》的全部内容了。
【数字乐园】
有一个木匠用锯子把一个边长3分米的立方体锯成27个1立方分米的小立方体。显然,他只要锯6次,就可以很容易做到这一点。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能否把锯下的木头巧妙地叠放在一起锯,而减少锯的次数呢?木匠的奇思妙想能实现吗?
答案:木匠的奇思妙想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最终被锯成的27个小方块,只有最中央的那个小方块有6个截面。由于锯一次是不可能给同一个小方块留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截面,因此,中央那个小方块一定要被锯6次。
在考虑问题时一定要周全,许多细节是不能被忽视的。判断力是把特殊包含在普遍之中来思考的能力,是能够把握趋势和把握重点的一种思维机能。判断力能够使你抓住他人容易忽视的复杂问题和事物;使你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使你在利用智慧和经验进行决策前,能够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研究和分析。
联想记忆法——为你的记忆搭起桥梁
联想是记忆的母亲。
——柏拉图
联想记忆法是利用事物间的联系通过联想进行记忆的方法。联想,就是当接受某一刺激时,右脑浮现出与该刺激有关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记忆力训练如果能经常地形成联想和运用联想,就可以激发你的右脑并增强记忆的效果。
下面来介绍一下联想记忆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1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就是在记忆对象的附近联想相关的人或事物。一般情况下指:时间接近和空间接近。
a时间接近
以时间为线索,联想别的事物。
如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的波茨坦召开了著名的“波茨坦会议”。要记住它可以这样联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时间为线索,展开联想时,可以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推算方法。如逐年推算:
①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③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④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⑤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⑥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空间接近
有的人有时候会记不起一个经常温习的外语单词,他能回忆起来这个词在教科书上的位置,却记不起它的拼法和读法,这时候如果你可以从这个字在书上什么地方想起,想想它前面是个什么词,后面跟了一个什么词,这样反复地联想,往往能回忆起这个单词来。这个词和前后词的关系是位置接近,这种联想就叫“空间接近联想”。
2类似联想
类似联想就是从某一个侧面出发,联想其他的与该侧面相同的一些事物。
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里,由“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和明星相似而引起联想,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联想十分自然。
又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导出,就是利用两个全等三角形的相似特点推出来的。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对角顶点连起来,就变成了两个全等三角形合起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于是在计算面积之时,二二抵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高”,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
3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从相反或相对的方向上去联想别的事物。对比联想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极好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对比联想增强记忆,效果就特别显著,如把同义词与反义词联系到一起教;中学分析小说时,常将这一人物与另一人物的形象对比起来教,能增强感染力;数理化教学中,也可将彼此对立的定理、公式、规律等归纳起来,运用对比联想帮助记忆。
看看下面的例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很小,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和全部质量。电子带一个基本单位的负电荷,质量很小,电子绕核旋转。联想: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太阳外围的行星组成的,太阳外的行星绕太阳旋转(太阳系大,原子小,形成强烈的对比效应)。
4因果联想法
因果联想,就是利用事物的因果关系,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如,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想起电影里常见的手拿毕业文凭,头戴“方帽子”的情景,这顶“方帽子”下面是一张笑眯眯的熟悉的脸——自己的脸。心理学家罗伯特·依·布伦南说:“如果没有基本法则的知识,就得处理一串串冗长的信息,我们的记忆必定负担沉重。最完美的记忆方法是把现象按因果关系联系起来,因为哲学的任务是研究这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主要通过培养哲理头脑来弥补记忆力的不足。”
【智慧问答】
点燃着的10支蜡烛,被风吹灭了2支,不一会儿,又被风吹灭了1支。主人为了挡住风,于是把窗子关起来。之后,蜡烛再也没被吹灭。请问,最后还剩下几支蜡烛?
答案:3支。可能大家会给出3种不同的答案:7支、3支和一支不剩。说7支的人显然没有看清楚问题,而回答一支不剩的人已经在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了,但仍不够全面。未被风吹灭、一直点燃着的7支蜡烛,最后自然要烧尽,但被风吹灭的3支蜡烛一定会剩下来。
在判断这道题时,注意“蜡烛”和“剩”的概念,只要你考虑周全了,就不会陷入其中。判断力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同时也依赖自身的直觉。每个人天生就有判断力,但想要提高它,就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理解记忆,不记也能忆
博学的傻瓜比无知的傻瓜更伟大。
——富兰克林
中国法学家张友渔在谈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我学习的特点之一,是重思考,不太重记忆。在读私塾的时候,有‘回讲制度’,就是在老师讲过之后,学生去复习两三天,然后再讲给老师听。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回讲’的情况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在‘回讲’时,经常比一般的同学讲得好。有人说我的记忆力好,把老师讲的话全记熟了,其实不是,我是用思考帮助记忆。我在听老师讲的时候,经过思考,完全理解了老师讲的意思,所以就记得。”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张友渔之所以能够记得老师讲过的内容,就是因为他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不是机械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使要记忆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很多青少年朋友总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前,上小学的时候只要记上一遍就够了,而上了中学之后,经常会出现以下的现象:
a总是忘记已经背好的英语单词。
b考试之前背的东西考完试马上就会忘记。
c单元测试的时候,答案在脑子里若隐若现,但就是想不起来。
d以前认真记过的公式,很久没有使用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e主要靠背诵记忆的科目,成绩总是不理想。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要记忆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小学阶段单纯的机械记忆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记忆的需要了。这就要求青少年要养成理解记忆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记忆力越来越强。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测验来证明,请大家对下面的两组材料来进行记忆。泰国首都曼谷的全称:恭贴玛哈那空,阿蒙功达纳哥信,玛杏特拉瑜地耶,玛哈底陆魄,诺帕功特纳拉察他尼布里隆,乌童拉察尼卫玛哈萨旦,阿蒙劈曼阿哇又萨蒂,萨格塔底耶维萨奴甘巴席。 接下来我们不妨来背三首诗,第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第二首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绝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三首是唐朝诗人王维的绝句《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怎么样?要把第一组的67个字都背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恐怕比记圆周率小数点之后67位还要难得多吧?而第二组的这三首诗的总字数比泰国首都全名还要多1个,可是只要读几遍也就会背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记忆。其实,我们来看一下曼谷的中文意译:天仙之都,供奉玉佛的皇都,攻不克的京城,幸福的京都,田比湿奴建的,因陀罗赐的都城。现在要记忆,是不是很简单了?
所以,当我们要记忆一些内容时,首先就要使自己尽可能深刻而贴切地理解它,去发现并掌握其内在的规律。这样,记住它们就非常容易了,甚至不用记,也能回忆起来。
从记忆本身来说,凡是大脑积极思考过的事物,即使没有记忆它的打算,对它的基本内容也会留有深刻印象。比如,我们看了一场电影,而后把影片的故事情节讲给别人听,和别人一起评论影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又写成观后感贴在墙报栏里。经过这些思维活动,你对这部影片内容的记忆肯定要比那些看过就算了的影片多。尽管你自己没有提出任何记忆要求,但智力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你的记忆效果。
【数字乐园】
有一个用大皮囊装着25升水的商人,行经沙漠时,碰到一位要买19升水的客人和一个要买12升水的客人。商人的水不够同时卖给两人,只能卖给其中一人,而且他希望在这酷热的沙漠中,尽快结束交易。假设商人从皮囊中倒出1升的水需要10秒,那么他会卖给哪位客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