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2826000000014

第14章 董鄂妃:风流只向一人说(2)

大赦天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比较常见。古代帝王以施恩为名,常赦免犯人。大赦天下通常出现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情况下。一般在新皇帝登基或者皇宫有重大喜庆时,也通常会赦免一批罪犯。

在清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中,董鄂妃是唯一一位因为封了贵妃而大赦天下的后妃。顺治皇帝对她的宠爱和重视可见一斑。

董鄂妃是一个识大体的女人,她知道自己和顺治帝的结合并不受到天下人的肯定,于是在宫里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错而招致非议。在董鄂妃死后,顺治帝写了一篇饱含深情的《孝献皇后行状》,里面有关于董鄂妃进宫之后的记载:后性孝敬,知大体,其于上下,能谦抑惠爱,不以贵自矜。事皇太后奉养甚至,伺颜色如子女,左右趋走,无异女侍。皇太后良安之,自非后在侧,不乐也。朕时因事幸南苑及适他所,皇太后或少违豫,以后在,定省承欢如朕躬。朕用少释虑治外务,即皇太后亦曰:“后事我讵异帝耶?”故凡出入必谐。朕前奉皇太后幸汤泉,后以疾弗从,皇太后则曰:“若独不能强住一起,以慰我心乎?”因再四勉之。盖其不忍去后如此。其事朕如父,事今后亦如母,晨夕侯兴居,视饮食,服饰曲体罔不悉。即朕返跸宴,后必迎问寒暑。或意少乱,则曰:“陛下归且晚,体得无倦耶?”趣令具餐,躬进之。

居恒设食,未尝不敬奉勉食,至饫乃已。……朕每省封事抵夜分,后未尝不侍侧。

这一文中说到,董鄂妃进宫之后小心翼翼,伺候太后常常像个婢女一样尽心尽力,孝庄皇太后于是对这位她原本认为是“红颜祸水”的女人放下心来,有的时候甚至不习惯没有她在身边伺候。在日常生活中关心顺治帝,也像关心自己的父亲一样,无微不至。顺治帝平时的行为若有不妥,也会加以提醒。

在这样的描述中,董鄂妃并不只是靠着美貌吸引了顺治,她的品行和才能,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关怀,也是顺治帝对她痴迷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董鄂妃的荣宠日盛。顺治十四年正月,董鄂妃的父亲鄂硕被封为三等伯。在被册封为三等伯后不久,鄂硕就去世了。孕中的董鄂妃没有悲痛多久,就因为更大的喜事冲散了失去父亲的悲痛。顺治十四年的十月,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董鄂妃生下了一个儿子。顺治对这个孩子的到来十分欢喜,这是顺治的第四个儿子。之前顺治已经有三位皇子:长子牛钮,两岁就夭折了;次子福全,这一年五岁;三子玄烨,这一年四岁,这三个儿子,都是庶妃所出,只有四子是皇贵妃所出,一生下来就拥有比较高的地位。

按耐不住激动情绪的顺治,在孩子诞生后的第二天给礼部的亲笔朱谕中写道:“本月初七日丑时,朕第一子生,皇贵妃出,应行典礼,尔部即察例速议具奏。特谕。”在谕旨中,顺治将这个儿子称为“朕第一子”,所谓“朕第一子”,就意味着顺治已经将这个孩子定位为皇位继承人,就是皇太子。但是,这个孩子仅仅活了104天,就在顺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夭折。顺治为了安慰悲痛的董鄂妃,将这个只活了一百天的孩子追封为“和硕荣亲王”,并为他专门修了一座陵墓来安葬他。在墓碑上刻了:“和硕荣亲王,朕第一子也。生于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卒于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盖生数月云。爰稽典礼,追封和硕荣亲王,以八月二十七日窆于黄花山。父子之恩,君臣之义备矣。”为了这个孩子,一向勤俭节约的顺治帝一反常态,为一个死去的孩子兴师动众,这让人不禁感叹,历史是如此的相近。顺治的父亲皇太极也曾为了一个后妃做出很多不为人所理解的举动。当皇太极不被所有人所理解的时候,大概在十几年后,有个儿子可以懂得他当时的举动。

顺治对董鄂妃的重视,和对其他后妃的冷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顺治没有想到,他这样不计后果的爱,把董鄂妃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的位置。受尽瞩目的董鄂妃必须小心又小心,才不会给人留下话柄。她在宫里步步谨慎,对顺治和皇后以及皇太后都尽心尽力,虽然有了顺治帝的宠爱,却不能随心所欲,活得十分辛苦。

无论在什么地方,当有人受到格外的关注时,就会招致嫉妒。有些嫉妒会变成有杀伤力的武器,毁灭人的生活。董鄂妃知道,这宫里有太多的失意人,当自己受到顺治的专宠,就难免会有人心里感到不平衡,在宫中的行事必须得加倍小心才能不招致非议。

在唯一的儿子死后,原本身体就比较虚弱的董鄂妃在精神上又受到了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是强行支撑着。初期,孝庄皇太后会常常派人来问询董鄂妃的病情,董鄂妃每每都会说:“今天好多了。”顺治帝问及原因,董鄂妃是这样说的:“皇太后眷吾极笃,脱不幸病终不瘳,皇太后必深哀戚,吾何以当之?”(皇太后一直对我很是眷顾,我因为不幸的事情得了病一直没有好,皇太后知道后一定会感到担心,那又何必让她知道呢?)这大概也是董鄂妃在宫中受尽宠爱的原因,不恃宠而骄,永远保持着谦卑的态度。

以董鄂妃的聪慧,她早就明白了孝庄皇太后对自己抱有偏见,因为自己夺去了皇后的宠爱而心存芥蒂。但是她的成功在于,并不因为孝庄皇太后的偏颇而有所抱怨,而是用自己的努力去化解和孝庄皇太后的矛盾。尽管自己也身体不适,却在孝庄生病的时候衣不解带地在一旁伺候,不亚于亲生子女,以至于孝庄皇太后根本无法离开她的照顾。

董鄂妃一病就是三年。病中的董鄂妃虽然消瘦,但是容貌却没有多少改变,礼数也没有怠慢。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生病时,董鄂妃曾经在一旁伺候,五天五夜没有合眼,却仍然没有怨言。董鄂妃这样尽心尽力,也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差了。

◆此生悲喜难决

顺治十七年,董鄂妃的身体在日常点滴消耗中,终于支撑不下去了。

这一年的八月十九日,董鄂妃薨,享年二十二岁。董鄂妃的死,在宫中掀起的波澜比当年入宫的时候还要激烈。顺治帝在董鄂妃死后,情绪失控,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顺治要追封董鄂妃为皇后,但是按照先例,妃嫔一般只有在所生的儿子继承了大统之后,才能被追封为皇后。孝庄皇太后担心受到刺激的顺治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于是就同意了顺治将董鄂妃追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在董鄂妃病逝后,顺治情绪的失控比他的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在怀念董鄂妃的文章中也表露过自己的心酸:“自后崩后,内政丛集,待命于朕,用事愈念后,悲哀不能自止。”(自从皇后逝世后,宫里的内务堆积如山,都等着朕去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越发思念皇后之前的陪伴,停止不了悲伤的情绪。)万念俱灰的顺治帝看破红尘,想要抛弃江山,剃度出家为僧。顺治帝出家一事曾在京城中闹得沸沸扬扬,但是顺治究竟有没有出家为僧,已经变成了一个疑案。

顺治从很早之前就开始礼佛,他和当时许多著名的僧人都保持着来往,顺治自己也有一个法号“行痴”。当人在现实生活中郁郁不得志时,就需要一个信仰来当自己的精神寄托。佛教就是顺治的精神寄托。在董鄂妃死后,万念俱灰的顺治开始想到要遁入空门。在这一段时间里,顺治写了一首著名的《西山天太山慈善寺题壁诗》: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这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

在这首诗中,处处透露着顺治对于现在生活的无奈和对归隐的渴望,“为何生在帝王家”,“百年世事三更梦”,“不及僧家半日闲”,顺治也许本该是行吟在山中,闲看花落的诗人,却无奈生在了帝王家。二十多年的时间都被束缚着,没有一丝的自由。顺治的心,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下,已经疲惫不堪。但是顺治终究没有出家。在充满理性的孝庄皇太后以及传教士汤若望的劝阻下,顺治想要出家的心总算是平息了下来。在平息下出家的心之后没有多久,顺治十八年到来了。这一年,是可以给很多故事划上句点的一年。

顺治十八年的正月初三,顺治帝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到了正月初七,竟然就“龙驭上宾”,也就是说,驾崩了。顺治帝在年少的时候,因为太监的误导,曾有过一段纵欲的日子。后来亲政后,顺治帝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于是勤于朝政,兢兢业业,日理万机,有过呕血的经历。身体一直比较虚弱。加上董鄂妃死后,精神上受到打击,出现了神经衰弱的现象。

根据记载,顺治是因为染了天花而死。天花对于古代人来说,是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疾病。因为满族人一直生活在关外,关外天气寒冷,天花不易传播,因而满族人对于天花没有什么免疫力。成年人染上天花,更是凶险万分。何况顺治帝的身体一直不太好,面对突如其来的天花,就没能熬过去。

顺治驾崩后,遗体被火化,葬在了孝陵内。康熙二年,将董鄂妃和顺治帝葬在了一起。这一对被死亡隔开的恋人,终于又可以睡在同一个地方,并且,一直相伴。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的这一首《摸鱼儿》,是太多太多爱情故事的真实写照。顺治和董鄂妃的爱情,无疑是这首诗的又一个完美的注脚。即使顺治的后宫里不止董鄂妃一个人,但是在顺治的眼中,就只有她一个人存在,其他的人,不过是皇宫里的摆设而已。在他们的爱情里,从来没有别人的参与,也没有别人的干扰。

董鄂妃命若浮萍,第一次婚姻给她带来了太多的痛苦,她虽然得到了顺治的爱,却也失去了太多。在她只有二十二年的人生里,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太多的故事和传奇。而顺治帝二十四年的人生,也像一本等待世人去挖掘的书。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曾经相遇,灵魂相通;他们也是不幸的,有太多的东西阻碍着他们,束缚中的爱情始终无法绽放出它本来的色彩,以至于两个本来多情的人,在皇宫中渐渐失去了光芒,失去了自己的颜色。

在电视剧《少年天子顺治篇》中,结尾的这首歌来表达他们的爱情再合适不过:西风烈,残阳斜,生与死永相别。来去之间,重重叠叠,云中梦中不见天阶。苍茫人生,古来阴晴圆缺。爱过恨过,临行依然不觉。笑声伴泪水,奔流年年月月,此生悲喜难决。但愿风雨路上独行夜,你如花,我如叶,如泣如诉。我是飘零叶,此去永相别,来生相逢处,泪难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