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2831600000017

第17章 C(1)

【才高八斗】cáigāobādǒu

才: 文才。八斗: 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形容才华很高。

五代·李瀚《蒙求》:“谢灵运尝云:‘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看得出,谢灵运对曹植的才华是极其推崇的,对自己的才学也是相当自负的。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可叹》诗中写道:“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即曹植)八斗才。”就是借用的这个典故。

以后,“八斗才”便衍化为“才高八斗”,用来称誉人的文才极高。

又作“八斗之才”。

【采风】cǎifēng

在我国古代,“采风”主要是指采集民歌。民歌是个总称,它包括民谣,后来又包括谚语,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周易》中就有产生于商代的民间谣谚。公元前500多年前编写的《诗经》中,《国风》的绝大部分和《小雅》的一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历史悠久。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一些学者从国外引进了民俗学,“采风”就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创作和风俗。解放后,人们所说的采风,则专指采集民间包括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说唱、谜语等在内的口头创作。

【残障】cánzhàng

普通话中原有“残废”一词,指人的四肢或双目等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在这个词里,“残”和“废”连在一起,使人由残就想到废,意义比较消极,残疾人更不容易接受。台湾地区把“残废”说成“残障”,人的肌体致残后,活动受到障碍,残而未必废,意义比较积极,正常人不必避讳,残疾人也容易接受。这个词在祖国大陆也开始流行。“残障”与“残废”并存,更加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尊重。

【沧海桑田】cānghǎisāngtián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出自晋·葛洪《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仙人麻姑和王远在蔡经家饮酒。麻姑说她曾经几度看见东海变成农田,现在蓬莱海水又开始下降。王远感慨地说:“圣人都说东海又将扬起尘土了。”

后来,人们就用“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极大,也用来形容岁月悠远。

【草包】cǎobāo

原是一种残忍的刑罚。明初,实行剥皮酷刑,旨在惩贪。州县长官如犯有贪污,情节严重并经查证属实,即以此法处死。剥皮后,再纫缝复形,里边填满细软干草,俨然原状,悬挂在衙署门口示众。这种刑罚间或滥施于不肯臣服者,如永乐帝朱棣之对于建文帝故臣景清。

正德年间,勋臣魏国公徐鹏举,掌职南京守备,暴戾恣睢,激起振武营兵变,士兵们恨恨地怒骂着“草包”,紧紧追捉。徐鹏举魂飞胆裂,狼狈逃窜,几乎命丧当时。可见,当人们愤恨之极,即以此称诅咒泄愤,这和上海人骂“杀千刀的”、山东人骂“零刀旋的”意思相似。

现代口语里,往往用“草包”一词讥诮没有真才实学的庸碌无能之辈。另外还有一种用法就是指用稻草编成的袋子。

【草菅人命】cǎojiānrénmìng

菅: 一种野草。把人命视作野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源自《汉书·贾谊传》。

秦始皇在世时选赵高做其子胡亥的老师。赵高狠毒残忍,教胡亥的都是割鼻、断筋甚至夷灭三族等酷刑手段,致使胡亥产生了一种残酷暴虐的心理。赵高千方百计煽动胡亥夺取帝位,为此,他们毁掉了秦始皇给扶苏的玺书,又赐剑令扶苏自杀;随后,逼死名将蒙恬,杀大臣蒙毅;除掉公子十二人和十公主……李斯曲意迎合胡亥,建议他对大臣的罪过要责之以重罚,并使胡亥作出“税民深者为名吏”“杀人众者为忠臣”的法令。在这样的严刑峻法之下,受刑之人到处都有,被斩首级堆积如山。百姓恐惧,宗室自危,起义蜂起,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汉代的贾谊在总结秦二世灭亡的教训时写道:“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为之诽谤,深计者为之妖言,其视杀人若刈草菅然。”后人将此语简化成“草菅人命”,用来形容统治者滥施刑罚,随便杀人。

【草莽】cǎomǎng

莽: 密生的草。原指丛生的草。出自《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春秋时期,有一年,楚灵王派兵包围了徐国,以此威胁吴国。灵王自己移兵进驻乾谿(xī),作为后援。

一位叫子革的官员赶去朝见楚灵王,两人在交谈中,楚灵王问道:“从前,我们的先王熊绎和王孙牟等人一起侍奉周朝康王时,齐、晋、鲁、卫四国都分得了宝器,可是惟独楚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到周朝,请求把宝鼎给我们,周天子会给我吗?”

子革回答说:“会给君王的。从前,我们先王熊绎住在荆山的偏僻地方,乘着柴车,穿着破衣,以开辟丛生的杂草,跋山涉水以事天子,当时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作为进贡的物品。齐国的国君是天子的舅父,晋、鲁、卫的国君是天子的兄弟,所以天子的赏赐,他们都有份儿,惟独我们没有。现在周朝和四国都顺服了我们,侍奉您了,都听从您的命令,周朝难道还会舍不得那鼎吗?”

其实子革是玩弄阴谋欺骗楚灵王,楚灵王在这吹捧中不能克制自己,终于遇上了灾难。

后来引申指民间的平民。

【草木皆兵】cǎomùjiēbīng

把山上的野草和树木都看成是敌人。典出《晋书·苻坚载记》。

东晋时,前秦国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383年,苻坚率领80万军队,号称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列阵淝水,准备与晋军决战。东晋派大将谢石、谢玄等率精兵8万开到淝水东岸前往阻击。苻坚很骄傲,认为晋兵少,不堪一击。但前锋一交战,秦军就被晋兵打败,损兵折将。晋兵进至八公山(今安徽中部)下,摆开了迎敌阵势。一天夜晚,苻坚和苻融登上寿阳城的城楼,暗察晋兵形势。只见晋军临水扎营,部阵整齐,将士精锐,旗号鲜明,刀光剑影,不禁暗暗吃了一惊;又见对面八公山上,风吹草动,皆似人影,仿佛都是晋军人马。后来淝水之战,前秦军大败,苻融阵亡,苻坚带伤狼狈逃回。溃逃时“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谢玄传》)。

后人根据这段史实,概括出“草木皆兵”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紧张恐惧的心理或疑神疑鬼,神经过敏,稍有动静,就非常紧张。

【册】cè

书的计量单位。我国古代的书籍曾使用过各种各样的计量单位。

甲骨文时代,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用“片”来做单位的。周、秦时,文字大都刻在竹木的简策上,竹片称“简”,木条称“牍”或“扎”,通称“简”。据《尚书》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典”和“册”就是当时的书。那时的书是竹子做的。将刻好字的竹简,一根一根地穿连起来,就成了书。“”象征竹简,“一”象征绳子,把一定数量的简、牍用牛皮“韦”(即牛皮绳)穿起来,就成了“册”。我们现在称一本书为一册,就是从这里来的。

据说孔子因反复读《易经》,把牛皮绳都弄断了好几次,以致有“韦编三绝”的佳话。

把书一册一册放在竹编的箩筐“篰”(bù)里,装满一篰的书叫做“部”。当时藏书、读书都以车计算,所以有“学富五车”的说法。

这里顺便说到,把“册”放到书案上,就成了“典”。“典”中的“”象征书案,“曲”象征书册。我们现在称经典著作,把“典”当作重要图书的代号,即由此而来。

后来书写材料逐渐被纸张所代替,但是,写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称呼。

【侧目】cèmù

本义是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不敢直视的样子。出自《战国策·秦策》:“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

战国时,秦国越来越强大,齐、楚、燕、韩、赵、卫这六国受到了严重威胁。当时产生了两种主张: 一种是主张六国都讨好秦国,这叫“连横”,代表人物是张仪;一种是主张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御秦国,这叫做“合纵”,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苏秦这些人纷纷游说各国,历史上称他们为“纵横家”。

苏秦与张仪同是鬼谷子的学生。开始时,苏秦本是主张“连横”的,虽经努力,但秦王最终也未接受他的主张。他只好败兴而归。回到家后,妻子不理睬他,嫂子也嫌弃他,苏秦非常伤感。从此,他闭门不出,发愤学习,学到了不少谋略。于是,采用“合纵”的策略,去游说各国的诸侯。

他首先去劝说周显王,可是又遭冷遇。后来,他到赵国宣传“合纵”的主张,赵王很赞赏苏秦的策略,封苏秦为武安君,授以相印,并赏赐他黄金、璧玉、丝绸锦缎,还有一百辆马车。此后他又到其他五国去游说,五国都先后接受了他的“合纵”主张。一时间,苏秦名声大震,佩戴了六国的相印。

有一次,他坐着华丽的马车,再经过家乡洛阳时,各国都派人相送,场面十分热闹。苏秦的全家十分震惊,亲自到30里外去迎接。妻子见了苏秦,都不敢正眼注视,只是斜眼偷看,侧耳偷听。嫂子见到苏秦,吓得趴在地上,爬行至苏秦面前,连连磕头请罪。此情此景,回想失意之时,苏秦感慨万千。

史书在记载苏秦这段经历时,留下了“侧目”这个词。现多用于表示愤恨或鄙夷的情绪。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cèyǐnzhīxīn,rénjiēyǒuzhī

谓怜悯他人之心,人人都有。语出《孟子·公孙丑上》:“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孟子的学生公都子,对人的本性善良与否弄不明白,便向孟子请教。孟子回答说:“要说人的本性,都是向善的,就是我所说的‘人性本善’。比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种美德,不是由外面虚饰而成的,而是人的本身就具有的,只不过没有自觉地意识到罢了。为什么有的人的德行比别人相差甚远,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天生的美德啊!”

公都子听了这番话,信服地点了点头。

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后来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说明对别人的不幸怀有同情怜悯的心情,人人都有。

【差强人意】chāqiángrényì

差: 尚,稍微。强: 振奋。原谓还能振奋人的意志。语出《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光武)乃叹曰: 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吴汉,字子颜,南阳(今属河南省)人。他为人耿直,不爱说话。光武帝时,他当大司马,多次率领大军出征,屡立战功。

吴汉不但勇敢,而且对刘秀忠心耿耿。每次出征行军,吴汉总是伴随刘秀,不离左右。打了败仗,将士们惊慌失措,吴汉却总是鼓励大家要振作起来;他自己则整顿兵器,以此激励兵士。一次,败仗之后将士都灰溜溜的,情绪不振。刘秀见吴汉不在身边,便派人去看看他在干什么。去的人回来说,大司马正在准备进攻的武器。刘秀听了,赞叹道:“吴公差强人意。”

现多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还不错,尚能令人满意。

【察言观色】cháyánguānsè

色: 脸色,指表情。观察别人的言语和说话时脸上的表情,揣度对方的心意。语出《论语·颜渊》。

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问老师士怎样才可叫做通达。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反问子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说:“在邦必闻,在家必闻。”意思是: 在朝廷里必定有名声,在家里也有名声。孔子道:“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意思是: 这仅仅是有名声,但并不是通达。真正的通达是: 品质正直、好行仁义;善于观察别人说话时的脸色;常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像这样的人,在朝廷里必定通达,在家里也必定通达。

【豺狼当道】cháilángdāngdào

豺狼: 指坏人。当道: 横在路中间。语出东汉·荀悦《汉纪·平帝纪》:“宝问其次,文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西汉成帝年间,颍川(今属河南省)人孙宝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地区)刺史时,曾上书告发大司马王音的外甥广汉太守扈商居官失职,使扈商被捕下狱。后来孙宝任冀州(今河北中部地区)刺史,又查出了皇后的兄弟红阳侯的罪行,使红阳侯失去了继承大司马职位的机会。

由于孙宝做官廉洁正直,被提升为京兆尹。到了京城后,孙宝听说前任中有一位叫侯文的,因正直不阿而遭到非议,至此推说有病不肯出来任职。孙宝便亲自去请他,与他交朋友。后来侯文终于出来担任东部督邮。上任前孙宝嘱咐他说:“趁此良机,君当努力,斩除邪恶。”侯文听后说:“有些人在此地,我很难做好这个官啊。”孙宝问是谁,侯文说:“霸陵人杜穉(zhì)季。”孙宝又问还有谁,侯文说:“有大恶之人当权,不必再问下面的小官小吏。”孙宝听后,心里明白,因为,穉季与卫尉淳于长、大鸿胪萧育关系极为密切,尽管穉季屡犯禁令,但根本没人敢治他。而现在淳于长势力正盛,深得皇帝的器重。侯文知道孙宝为难的原因后,说道:“您素有清正之名,现在却不敢捉拿穉季,趁早关上门别当官了。”孙宝听后非常惭愧。

后来穉季听说了这件事,便闭门不与别人往来,在自家后墙开了个小门,耕种菜园。侯文听说后对孙宝说:“穉季如能知过悔改,可以不治前罪。如果不从心里改悔只是表面做文章,那是自讨苦吃。”此后,穉季真的不再干违法的事了,因此孙宝也就不再对穉季进行指责了。

后人遂以“豺狼当道”比喻坏人当权。

【蝉联】chánlián

意为连续不绝。一般人往往以为“蝉联”一定和“蝉”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蝉联”是个叠韵联绵词,意为连续不断。西晋·左思《吴都赋》:“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布濩皋泽,蝉联陵丘。”意思是这些江蓠海苔布满了皋泽,陵丘上也连接不断,到处都是。《齐书·王慈传》曰:“帝后之德,绸缪天地;君人之亮,蝉联日月。”指帝后的功德,通达于天地之间;君人的光辉,可与日月相接,连成一片。这两个例子中的“布濩”“绸缪”“蝉联”均为联绵词。联绵词不能拆开来解释,构成它的汉字也只起表音的作用,和其本身的含义没有什么关系。在古代汉语中,有“蝉联”“蝉连”“蝉嫣”“婵联”“婵连”“婵嫣”等不同的写法,但其基本意思都是相同的,即连续不断(或在此基础上稍有引申),从而说明它的词汇意义与构成它的汉字“蝉”“婵”“联”“连”“嫣”本身的含义都没有关系。“婵嫣”最能说明问题。“蝉”可以写成“婵”,“联”“连”也可以写成“嫣”,说明这个词并无绝对的定字,只取其声音相谐而已,这就把望文生义的可能性完全排除了。然而在现代汉语中,上述诸种书写形式已定型为“蝉联”,而其他写法不再出现。

现“蝉联”一般用来指连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持某种称号。

【长风破浪】chángfēngpòlàng

见“乘风破浪 ”。

【长驱直入】chángqūzhírù

直: 径。不停地策马快跑,一直往前。指军队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挺进。语出《三国志·魏书·徐晃传》:“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

公元219年,刘备命令驻扎在荆州一带的关羽攻打曹操部将曹仁占据的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市)。关羽利用汉水猛涨之机,放水淹了曹仁的军队,杀了庞德,活捉了于禁。又将驻守在樊城的曹仁、襄阳的吕常团团围住。形势危急,曹操派徐晃率军增援曹仁,同时派人联结孙权夹击关羽。关羽在营寨四周挖壕堑、布鹿砦达十层之多,以阻徐晃。徐晃声东击西,带领军队越过重重障碍,直攻关羽大营,在重围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大败关羽。在曹操、孙权军队的夹击下,关羽败走麦城,为孙权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