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2831600000016

第16章 B(11)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县)。王莽末年,四方兵起,王莽的弟弟王林推荐马援为新成太尹,王莽失败后,马援跟随哥哥马员一同躲避到了凉州。光武帝即位后,马员到洛阳做了官,马援则仍留在凉州。他深为大将军隗嚣器重。当时,公孙述在蜀称帝,隗嚣派马援到蜀去探视虚实。马援和公孙述是同乡,原来关系不错。可这次见面,公孙述视马援为新客人,用天子的仪仗,警戒清道,弯腰曲身进入欢迎的场所,马援心里很不高兴。后来公孙述要授给马援封侯大将军的职位。马援手下的人都乐意留下,但马援本人不同意,对大家说:“现在天下未定,公孙述不诚心招贤纳士,共图成败大业,反修饰边幅,装弄得像个假偶人。这种人怎么能留得住天下名士呢?”随后马援返归,最后投归光武帝刘秀。

“不修边幅”即由“反修饰边幅”转化而来,现用来形容人不注意衣着外表;亦指不拘小节。

【不学无术】bùxuéwúshù

原作“不学亡术”。“亡”,通“无”。原意是指学问不足,所以处理问题缺少办法。语出《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àn)于大理。”

西汉时期,大将军霍光跟随汉武帝20多年,深受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死后,霍光辅佐8岁的刘弗陵继位,即汉昭帝。霍光总揽朝政,排除异己。昭帝死后,他又拥立宣帝刘询,直至公元前68年逝世。

霍光虽然对汉朝一直忠心耿耿,但是他自恃功高,十分骄傲。对比他贤能的人,常怀嫉妒之心;对于想与他争权的人,往往利用手中的大权,置其于死地。东汉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在给霍光立传时把他与历史上有名的辅臣周公、伊尹相提并论,但同时也批评霍光“不学亡术”“于大理”,意思是说霍光没有什么学问,不明大理,因此,有时处理问题拿不出恰当的办法。

《宋史·寇准传》里,也记载着一个与此有关的故事。

宋朝时,金兵不断南侵。寇准是主张抗击的大臣之一,并一度做到宰相。后来,主和派占了上风,寇准被排挤,降职到陕州任职。寇准有个好朋友叫张咏,在成都做官时听说寇准当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事说:“寇准是个奇才,只可惜他的学问稍微差一点。”当张咏任满准备回京时,寇准已经到了陕州,于是张咏便顺路去看望看望老朋友。

寇准热情地款待他,临别时,寇准对张咏说:“这一别,不知多少年才能再见,老朋友有什么话赠我呢?”张咏想了想,不紧不慢地说道:“《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听了莫名其妙,回来仔细翻阅了《汉书·霍光传》。看到班固在赞语中说霍光“不学亡术,于大理”这句话时,才恍然大悟,知道张咏是在规劝自己。从此,寇准学习更加刻苦、努力。

现在“不学无术”一般指既没有学问,又没有办事的本领。

【不要到山中看虎,猫儿就是现成的师傅】

bùyào dào shān zhōng kàn hǔ,māo’ér jiùshì xiànchéng·de shīfù意思是学习经验、技术,并不一定非要舍近求远,当地的经验由于更符合本地实际,往往更加实用,容易见效。此语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老虎从前没有什么本领,它看到猫会跑、会跳、会蹿高爬低、捕捉老鼠,非常羡慕,决定拜猫为师。猫看到老虎虚心求教的样子,就欣然同意了。从此虎向猫学跑、学跳、学捕、学蹿。过了一段时间,虎掌握了这些本领。老虎心想:“猫会的我都会,它那么小而我那么强大,还要叫它师傅,太不合理了。如果没有猫,那我不是就……”想到这里,虎把脸一翻,转身向师傅扑去。谁知猫早已看透了虎的心思,时刻提防有变。当虎扑来时,猫向旁边一闪,三蹿两跳,来到一棵大树下,噌噌噌爬了上去,虎也跟着蹿过去向树上爬,怎奈它硕大的身体一个劲儿向下坠,说什么也上不去。急得没有办法,于是老虎又一变,满脸带笑地央求猫说:“师傅,请您也教我爬树吧。”然而猫怎么会上当呢?如果不是留了一手,早已成了虎的腹中餐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故事是无稽之谈,猫和老虎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其实猫、虎本来就属同纲同科的动物。从生态学角度说,它们极其相似,只不过虎更加庞大些、凶猛些罢了。

【不遗余力】bùyíyúlì

遗: 遗留。余: 剩余。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语出《战国策·赵策三》:“秦不遗余力矣,必且破赵军。”

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歼灭了由赵括率领的40万赵军。秦王乘机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6座城池给秦国,以此作为讲和的条件。

赵王召楼昌、虞卿前来商量,说:“我准备集中全部人马与秦军决一死战,你们有什么意见?”楼昌首先反对说:“这样做没有什么用处,不如派特使到秦国去讲和。”虞卿对这两种意见都不同意。他首先指出楼昌的意见不切合实际。然后问赵王:“按照大王的看法,秦国能不能打败您准备带去的全部人马呢?”赵王说:“秦国进攻我们把它所有的力量都使用上了,不遗余力地攻打我们,一定会打败我们。”

虞卿于是说:“希望大王能听从我的意见,派出重要使者带着珠宝礼品到楚国、魏国去。楚、魏贪图我们的礼品,必然会很好地接待我们的使者。秦王看到这种情况,必然会疑心各国诸侯要联合抗秦,这样,我们要与秦国讲和才能有利。”

赵王没有听从虞卿的意见,派平阳君带着赵国的贵人郑朱前去秦国议和,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军队也又一次吃了败仗。后来赵王亲自前往秦国,秦把赵王扣留下来,订立了条件十分苛刻的和约。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以: 因。眚: 过失、错误。掩: 遮蔽、遮盖。德: 德行。原意是不能因人一时的过错,就抹煞其过去建立的功勋。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不顾谋臣蹇叔的竭力反对,派大臣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等人率军偷袭千里之外的郑国。因秦国劳师远袭,且郑国获讯做了准备,秦军无功而返。归途中不出蹇叔所料,在崤山遭晋军伏击,三位大将被擒,全军覆没。战争结束后,秦穆公不是推卸责任怪罪部下,而是穿着白色丧服在郊外等候,对败退回来的秦兵哭道:“我没有听蹇叔的劝告,以致让你们几位受辱,是我的罪责;我不会撤换孟明视,是我的过错,你们有什么罪过呢?我绝不会因为你们一时的过失而掩盖你们过去建立的伟大功绩。”孟明视等听了非常感激。最后,经过多年的准备,孟明视终于带兵打败了晋国军队,报了崤山之仇。

后来,人们引用“不以一眚掩大德”这句话,说明“看人要看全部历史,不能只看一时一事”。

【不翼而飞】bùyì’érfēi

语出《管子·戒》:“无翼而飞,声也。”

春秋时期,齐桓公要到东部海边“芝罘”(罘读fú,今烟台市北)这个地方去看海潮,然后再从海路往南到瑯玡山(今山东胶南县东南部海边)去玩。有人听到这个消息,便讽喻说:“桓公这次出游,可以与从前的贤君出巡相比拟。”桓公听了,便对齐相管仲说:“我有何德可以与以前的贤君相比呢?”管仲回答说: 君王出游,有的是视察农事,了解百姓疾苦,有的是游山玩水、享乐无休。从前的贤君出游,是属于前者而不是后者。

桓公很想仿效贤君的作为。管仲又对他说:“希望您谨慎从事,君王的一言一行,影响很大。说出的话传播得很快,没有翅膀也能飞到千里之外。”(原文是:“无翼而飞,声也。”)桓公听了,连连点头。

在《战国策·秦策三》里也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的话。战国时代,秦昭王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公元前258年,秦昭王乘胜派大将王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一连17个月都没有攻下来。这时候,有个名叫庄的人对王稽说:“你为什么不奖励奖励部下呢?因为这样可以激励士气。”王稽傲慢地说:“我执行秦王的命令,绝不容许别人插嘴。”庄说:“你现在虽然深受大王宠爱,但你不倾听群众的呼声,这是要出问题的。我听说,假若有三个人谎报大街上跑来老虎,听的人就会信以为真;如果大家嘴里都在传播消息,那么,这消息没有翅膀也能飞得很远。(原文为:“众口所移,毋翼而飞。”)群众的舆论力量是巨大的,你不如奖励奖励你的部下吧。”王稽一点也听不进去。兵士们由于生活越来越困苦,便起来作乱,秦昭王知情后,将王稽斩首问罪。

“不翼而飞”用来比喻言论或消息不待宣传就迅速地传播,或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不在话下】bùzàihuàxià

原是事属琐屑,无须多说的意思。

对“不在话下”的解释,关键是对“话”字的理解。“不在话下”是旧话本、小说中常用的套语,“话”,指说书人所讲的故事。《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意思是“这本故事说的是天下政权分合的故事”。我们现在说“无巧不成书”,在古代话本中却是“无巧不成话”(《卖油郎独占花魁》:“自古道: 无巧不成话”),意思是: 没有奇巧的情节,说书人就安排不出吸引人的故事。“话”就等于今天的“书”,就是指的“故事”。因此,“不在话下”的意思是指话本或故事中可以省略、不必提及的琐事,有“这样的事,无须多说”的意思。它最早是用在古代话本中,如宋代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众做公的只得四散,分头去找,挨查缉获,不在话下。”这证明“不在话下”最早起源于宋代话本。后来的长篇小说也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较早期的白话小说中也常用这句话。如《水浒传》第九十二回:“当日筵宴,不在话下。”

现在,这句话渐渐用来指那些可以藐视、不屑一提的小事。

【不争民利】bùzhēngmínlì

原是赞扬鲁国博士公仪休处理官民关系的一个典故,语出《史记·循吏列传》。

春秋时代的公仪休为鲁国丞相。他为官的信条是,凡享有国家俸禄的大夫,都不能跟百姓争利。有一次,一位宾客送鱼给他,公仪休拒不接受。宾客说:“我早已听说,你最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公仪休回答:“我现在担任着相职,国家给我的俸禄足以买得起鱼吃,如果再接受别人的馈赠,岂不是有损官员的节操?”一天,公仪休在家中吃饭,觉得菜的味道很香,一问家人方知是菜里加了自家种的葵子。由此他想,如果自家种了葵,就不会再去买菜农的葵子,菜农的收入就要减少,于是他就把院中所有的葵都拔了。后来他看到妻子在家里织布,认为这么做是在与织女们争利,为此事还把织布机烧毁了。公仪休“奉法循理,不争民利”的执政观点,被后人广为流传,并把它作为划分官员是否廉洁的标准之一。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bùzhī rénjiān yǒu xiūchǐ shì

语出北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上也颇负盛名。他博学多才,25岁便担任了京城馆阁校勘。当时,担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上书宋仁宗,提出革除弊政的十项措施,还指出宰相吕夷简任意超格提拔官吏、滥用私人等情况。为此,他遭到以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的攻击和诋毁,受到降职处分,被贬到外地去做官。欧阳修等人同情范仲淹,为他鸣不平。

当时,有个名叫高若纳的谏官,不仅不主持公道,反而诬陷范仲淹。欧阳修对此十分愤怒,写了《与高司谏书》,斥责高若纳。信中说,昨天这个贬官,那个待罪,而你居然还有脸见众官员,大模大样地在朝廷进进出出,你还当谏官,简直是不知道人间有羞耻这回事了。

欧阳修的这封信,触怒了高若纳和吕夷简等保守派。他们立即奏告仁宗,把欧阳修逐出京都,降职到夷陵当县令。直到几年后朝廷重新起用范仲淹,欧阳修才得以调回京都供职。

后来,人们常用“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一语来斥责无耻之徒。

【不值分文】bùzhífēnwén

见“一钱不值”。

【不栉进士】bùzhìjìnshì

栉: 梳头发(古代男子绾髻插簪)。进士: 隋唐以来科举的一种名目,应试的都是男子。不用栉簪束发的进士,指通晓经史,很有才学的女子。典出唐·刘纳言《谐噱灵·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与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唐朝人关图有一个妹妹,文思敏捷,非常聪明,她所写的文章十分感人。关图常对别人说:“有一进士,只恨不簪发呀。”后来关图把妹妹嫁给了风度儒雅的常修为妻。常修过世后,关氏写了一篇祭文,在当时十分出名,人们竞相传抄。

现“不栉进士”用来比喻有才华的女子。

【不自量力】bùzìliànglì

量: 估量,估计。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源自《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春秋时期,在现在的河南省内有两个很小的诸侯国,一个叫郑国,一个叫息国。公元前712年,力量弱小的息国竟发动战争,进攻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要比它强得多的郑国,结果被郑国打得大败。

当时,一些有见识的人由此看出息国将要灭亡了。他们指出: 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能不能达到;三不同邻近的国家搞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明白;五不明辨罪过和责任究竟在谁。犯了这五条不应该犯的错误,那么遭到失败不是十分自然的吗?果然,没过多久,息国就被楚国吞并了。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把“不量力”改成“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现使用此语,多用其隐义,指过高地估计自己。

【布帆无恙】bùfānwúyàng

布帆: 代指帆船。恙: 病。帆船没有毛病。典出南朝宋·刘义庆《晋书·顾恺之传》:“恺之尝因假还,(殷)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家,遭大风败。恺之与仲堪曰:‘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东晋时,著名画家顾恺之曾任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参军。有一次,顾恺之休假回家,殷仲堪特地借他一块布帆并建议他乘船回老家破冢。当船行至破冢时,遇到大风,船被吹到岸边,他走回家给殷仲堪写信说:“地名破冢,真破冢而行,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现人们用“布帆无恙”来形容旅途平安。

【布利丹之驴】Bùlìdān zhī lǘ

《拉封丹寓言》中有一个著名的寓言叫布利丹的毛驴。相传,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利丹养了一头驴,这头驴和别的驴不同,它喜欢思考,凡事总要问个为什么。一次,主人在饥饿之极的毛驴前面放了两捆同样的干草,可是它却始终犹豫不决,竟不知道吃哪一捆干草才好,结果被活活饿死了。

由这个寓言故事形成的“布利丹之驴”,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以决定的现象称作“布利丹效应”,又称“布利丹毛驴效应”。

【布衣】bùyī

原指古时庶人的服装。语出《史记·李斯列传》:“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也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在我国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不但反映在政治和经济上,而且还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如穿衣,以质料而论,绸、缎、锦、绣、绢、绮等,都是统治阶级专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因此,“布衣”就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了。

以颜色而论,皇帝穿黄袍,最高级的官员穿紫、红,以下的官员穿绿、蓝,皂隶穿黑。所以史书上把后周太尉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诸将替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宋太祖),称为“黄袍加身”。至于平民百姓,就只好穿没有染过的白衣了,所以“白衣”就成了平民百姓的另一个代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