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黄檗云:“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便是佛也。”又曰:“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于一切时中[1],念念[2]自见[3],万法[4]无滞[5]。
[1]自无始以来相续者,名一切时。
[2]念念,即刹那刹那也。凡物变化于极短之时间,若心念然者。《维摩·方便品》:“是身如电,念念不住。”《宝积经》九十六:“是身无量过患,微尘积集,生住异灭,念念迁流。”
[3]《顿悟入道要门》上:“问:身心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心等见?答:见无如许种见。云:既无如许种见,复何见?答:是自性见。何以故?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问:只如清净体尚不可得,此见从何而有?答:喻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何以故?为明鉴无心故。学人若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
[4]总该万有事理之语也。法,自体之义,规则之义。万有之事理,一一有自体,具规则,故皆名法。
[5]《六祖金刚经注》云:“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又云:“心无所住,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即无所住也。”
一真一切真[1],万境[2]自如如[3]。如如之心,即是真实[4]。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5]。
[1]《三藏法数》四:“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一真,指绝待真理而言。离虚妄谓之真,所谓真如也,真如即自性。念念自见性者,则一切皆离虚妄,故云一真一切真。《起信论》:“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
[2]一切境界总名万境。
[3]《六祖金刚经注》:“如者,万物一如,不起分别,犹如一月当空,千波现影。影有现灭,月实自如。”(影喻万境,月喻自性。)《顿悟入道要门论》上:“如如是不动义。”《黄檗传心法要》下:“菩萨于诸见而不动。”又曰:“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此即如如之一义也。”
[4]离绝法之迷情虚妄,曰真实。《大乘义章》二:“法绝情妄为真实。”
[5]《六祖金刚经注》:“学者悟明心地,能行无相无著之行,开发心中智慧光明,离诸尘劳妄念,共成无上菩提。当知此人负荷自性如来阿耨多罗三藐菩提在于身内也。”
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1]。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2],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复两日,有一童子[3]于碓坊过[4],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1]将,持也。《诗》:“无将大车。”
[2]恍惚,见不真切也。俗谓记忆不真切而无定见曰恍惚。
[3]《玄应音义》五:“童子,是彼土八岁未冠者。童子,总名。”《智度论》二:“梵语鸠摩罗伽,秦言童子。”《寄归传》三:“白衣诣苾刍所,专诵佛典,求落发,号童子。”《论语·宪问篇》“阙党童子”疏:“未冠者之称。”
[4]碓坊,舂米之小房也。
惠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1]。上人[2],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3],请上人为读[4]。
[1]来生缘,来世之因缘也。《梁高僧传》:“永结来缘。”
[2]《释氏要览》上:“《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律》:“瓶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此上人指童子也。
[3]《传法正宗记》六:“初大鉴示为负薪之役,混一凡辈,自谓不识文字。及其以道稍显,虽三藏教文俗间书传,引于言论,一一若素练习。发演圣道,解释经义,其无碍大辩,灏若江海,人不能得其涯涣。昔唐相始兴公张九龄方为童,其家人携拜大鉴。大鉴抚其顶曰:‘此奇童也,必为国器。’其先知远见,皆若此类。孰谓其不识世俗文字乎?识者曰:此非不识文字也,示不识耳。正以其道非世俗文字语言之所及,盖有所表也。”
[4]为,去声。
时有江州[1]别驾[2],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已[3],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4]。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5]。下下人有上上智[6],上上人有没意智[7]。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8]。
[1]江州,今湖北旧武昌府及江西省地。《一统志》卷五十二:“九江府禹贡荆扬二州之境。隋初废郡,后改州曰九江郡,唐复为九江。”
[2]官名,为州刺史之佐吏。因从刺史行部别乘传车,故谓之别驾。后世通称通判为别驾,照汉制也。
[3]已,毕也。
[4]希有,事之甚少者。《嘉祥法华疏》三:“旷世所无,故言希有。”
[5]初学,谓甫经求学,未克深造之人也。《圆觉经·普眼章》:“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史记·贾生传》:“雒阳之人,年少初学。”
[6]此言最下之人,往往发生有最上之智识。
[7]言意智汨没也。《普灯录》二十八:“四个没意智汉,做处总无畔岸。”《吴越春秋》曰:“兴之原利以没其意。”注:没,溺也。此言最上之人,往往埋没其智慧。
[8]无量,多;大至不可以计量也。《摄大乘论释》八:“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无边,广大无边际也。《法华·常不轻品》曰:“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1],勿忘此言。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2],明镜亦非台[3]。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4]?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5]。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6]。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7]。
[1]度,渡也。渡过生死海而登涅槃岸也。
[2]《传灯录》三:“无树”作“非树”。《大藏一览》又作“非树”。菩提,注详上文“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下。
[3]《传灯录》三、《正宗记》六、《大藏一览》,“明镜”皆作“心镜”。此言心镜亦无可磨形,实无方圆明暗之影,安有镜台之相。
[4]卓立无依,灵灵不昧,如鸟飞空,而不住空;似鱼游水,而不滞水。从本以来曾无所碍。《传灯录》三、《大藏一览》皆作“何假拂尘埃”。《正宗记》六,作“何处有尘埃”。《光明藏》作“争得染尘埃”。《会元》一、《正脉》一、《类聚》八悉如今偈。
[5]赞美而疑怪曰嗟讶。
[6]《史记》:“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7]肉身菩萨,谓生身之菩萨也。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萨深位之人也。《楞严经》八:“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缘起外记》:“求那跋陀罗三藏曰:‘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授戒。’又智药三藏自西竺国来,预志曰:‘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开演上乘,渡无量众’。”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1],曰:亦未见性[2]。众以为然。次日,祖潜至碓坊[3],见能腰石舂米[4],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5],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6]。
[1]擦,音“察”,摩也;摩灭文字,而泯众疑也。
[2]《涅槃经》:“见佛性者,不名众生。不见佛性是名众生。”
[3]不使人见而至,曰潜至。
[4]师坠腰石镌“龙朔元年卢居士志”八字。此石今存黄梅东禅。
[5]忘躯,不顾身命也。《大藏一览》二:“偈曰:‘求闻半偈舍全躯。’”《指月录》四:“初祖谓二祖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
[6]筛,师挨切,音“衰”。用具也。编竹为之,有孔,所以分别物质之粗细者。又,用筛过物曰筛。五祖以目前事试其行解熟否,六祖答以自所履践。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1],三鼓入室[2]。祖以袈裟遮围[3],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4],惠能言下大悟[5],一切万法[6],不离自性。
[1]会悟五祖之意也。
[2]三鼓,夜十二时也。《法华经》:“着如来衣,入如来室。”
[3]袈裟,僧衣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其他之杂色染之。其衣为长方形,而以诸小片割截而成者也。《行事钞》下一:“《增一》云:如来所着衣,名曰袈裟。”《慧苑音义》上:“袈裟,具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着白色衣也。
[4]《六祖金刚经注》:“众生之心,本无所住;因境来触,遂生其心。不知触境是空,将谓世法是实,便于境上住心,正犹猿猴捉月,病眼见花。一切万法,皆从心生;若悟真性,即无所住。无所住心,即是智慧,无诸烦恼,譬如太空,无有挂碍;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尘竞起,譬如浮云往来不定。《维摩经》云:‘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自然不照而照,岂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路。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你清净法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传心法要》卷上曰:“你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破无始之迷妄,开真实之知见,曰大悟。《观无量寿经》:“廓然大悟,得无生忍。”
[6]《宗镜录》三:“一切万法,至理虚玄。”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1];何期自性,本不生灭[2];何期自性,本自具足[3];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4]。
[1]明州布袋和尚有偈云:“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离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2]《六祖金刚经注》:“眼对色谓之见,耳对声谓之闻;见闻是根,色声是尘。色声未对之时,我性常见常闻,未曾暂灭;色声相对之时,我性未尝暂生。此是菩萨了悟真性活泼泼地,洞然同于太虚,所以不会生灭。凡夫即被妄心所覆,随六尘转,即有生灭。故尘起即心起,尘灭即心灭。不知所起灭心,皆是妄念也。若见六尘起灭不生,即是菩提。”按:菩提,即自性也。
[3]无欠少曰具足。《法华经》:“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六祖金刚经注》:“性含万法,本自具足,应用遍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无所挂碍。此法上至诸佛,下至含识,本无欠少。是名具足相也。”
[4]《传心法要》上:“此灵觉性,无始以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象、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1],学法无益[2]。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3]、天人师[4]、佛[5]。
[1]《顿悟入道要门》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2]《普照禅师修心诀》:“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烧身炼臂,敲骨出髓,刺血写经,长坐不卧,一食卯斋,乃至转读一大藏教,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自劳尔。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故世尊云:‘普观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又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是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
[3]丈夫,勇健之人。勇修正道,而不退转修行者之称。又,丈夫即指调御丈夫言,为佛十号之一也。《大智度论》二:“问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复次,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佛以是故不说。复次,若言佛为女人调御师,为不尊重;若说丈夫,一切都摄。譬如王来,不应独来,必有侍从。如是说丈夫,二根无根及女尽摄,以是故说丈夫。’”
[4]如来十号之一,天与人之教师,故名天人师。《智度论》二:“佛示导,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依教行不舍道法,得烦恼解脱报,是名天人师。问曰:‘佛能度龙神等坠余道中生者,何独言天人师?’答曰:‘度余道生者少,度天人中生者多。如白色人,虽有黑黡子,不名黑人,黑少故。复次,人中结使薄,厌心易得;天中智慧利。以是故,二处易得道。余道中不尔。复次,言天则摄一切天,言人则摄一切地上生者,何以故?天上则天大,地上则人大。是故说天则天上尽摄,说人则地上尽摄。复次,人中得受戒律仪,见谛道思惟道及诸道果。或有人言余道中不得,或有人言多少得,天人中易得多得。以是故,佛为天人师。复次,人中行乐因多,天中乐报多。善法是乐因,乐是善法报,余道中因报少。以是故,佛为天人师。’”
[5]《六祖金刚经注》:“诸学者各见自性无相之理,得见本源自心是佛,当知此人功德,无有边际,不可称量也。《心佛颂》云:‘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佛佛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入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指望,内外圆明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净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有无,便是南无大迦业。’”《黄檗传心法要》上:“惟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惟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教化接引门,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
三更受法[1],人尽不知,便传顿教[2]及衣钵[3]。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4],广度有情[5],流布[6]将来[7],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8],因地[9]果[10]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11]。
[1]三更,丙夜也。法,见前注。
[2]顿悟之教,使速疾成佛果也。《笔削记》一:“一直而谈,更无委曲,不历阶渐,惟指本源,故称为顿。”《修心诀》:“顿悟者,凡夫迷时,四大为身,妄想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不知自己灵知是真佛;心外觅佛,波波浪走。忽被善知识,指尔入路。一念回光,见自本性,而此性地,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是具足,即与诸佛,分毫不殊。故云顿悟也。”
[3]衣与钵二物,为僧资物之最重大者。禅家以道授受,亦曰授受衣钵。《辅行》一之一:“预厕禅门,衣钵传授者盈耳。”《禅宗颂古联殊通集》第七:“死心新曾有偈云:‘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涂糊。明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家一钵盂。’”
[4]护念,保护与忆念也。《嘉祥法华义疏》九:“令外恶不侵为护,内善得生为念。”
[5]有情,为有情识者,有爱情者,总名动物也。《唯识述记》一本:“梵言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
[6]谓流传也。《南史》:“时有文章,随即毁弃,不令流布。”此分言事理双显。
[7]《文选》四十二:“魏文帝与钟大理书曰:‘流声将来。’”
[8]《六十华严经》:“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此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凡有情一预法会,不能无下种得果之益。”
[9]因地者,因下种之地也。
[10]《十住毗婆娑论》十二:“果者从因有,事成名为果。”
[11]前二句,譬如众生下种于田,是当渐生觉芽,而生佛果。后二句,言无情如木石之类,则无佛性。既不下种子于田,则无生佛果之望。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1],初来此土,人未之信[2],故传此衣,以为信体[3],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4],皆令自悟自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