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2840900000004

第4章 感官心理常识(3)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往上爬,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竞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干净净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

“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在现实生活里,在我们认识自己的过程里往往有两个手段:一个是自我反省,另一个是将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即借助于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或者通过各种星座判断来认识自己。

这种认识带有很大的暗示性,因为这些描述是一些大众的、一般的描述,对于一般人都是适应的,正确的。我们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可以把那些作为参考,而真正对自己准确的了解还要靠自己来判断。

在心理学里就揭示了现代人的一种“统合性危机”。一个成熟而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对“自我”有一个清晰而持续的概念。他把自己对自己的观点看做基本统一的。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自我不能统一,他就可能经受所谓的“统合性危机”,即缺乏对自己的清晰而完整的概念。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的各个部分是松散的、含混不清的;他就会缺乏生活目标,失掉了生存的价值感和充实感,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空虚”。这样的人也难以应付复杂的社会生活。

统合性危机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心理原因的。这要从一种叫做“巴纳姆效应”的心理说起。这种效应得名于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检查表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对比定律

小周和小蒋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他们工作资历差不多,可是小周被从领班提升到部门经理。小蒋觉得自己不比小周差,可就是得不到晋升,于是他觉得总经理对自己很不公平,就愤而辞职,并在要走之前向经理表达了他的满腹不满。总经理说:“你想知道你们之间的差别吗?那么请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小蒋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小蒋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总经理问:“价格多少?”小蒋再次跑到集上。

总经理望着气喘吁吁的小蒋说:“请休息一会吧,再看看小周是怎么做的。”说完就叫小周去做同样的事。

小周很快从集市回来了,他不但汇报说到现在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并且还带回几个让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总经理说:“请他进来。”

这时,小蒋一下子明白了他和小周之间的差异,感到很惭愧。对比的效果就是这样鲜明,有时不费一词,甚至比千言万语更说明问题。

其实,人的心理有这样一种特点,就是单独认识一个事物时,不如把它的对立面也同时列出来,进行比较,效果会更加鲜明。就像俗话说的:“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对比定律”。

从本质上讲,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我们给一个事物规定一种特性,必然是在其他事物的对比之下。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没有爱,就没有恨;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丑,就没有美……

在认识一个事物时。如果把和它不同的事物也同时显现出来,进行比较,会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突出。

用心理学家的话说:“这是因为形成对比感,有利于被感知事物的差异或共同点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让被感知者有效感知。两事物如果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作用,会在对比中加深印象,而单独出现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没有诱导作用,显得平淡而不容易记忆。”

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讲三角形分类定名时,如果讲直角三角形,一般要同时讲另外两种三角形——锐角和钝角三角形,这种对比会让学生对三类三角形的本质特征理解得更加透彻;讲平行四边形,就要同时讲什么是不平行的四边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对比的效果在艺术中是常常应用的。我们都听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会发现画家为了把物体从背景中突显出来,往往用两种互为补色的色彩来表现物体与其所处的背景。比如把奔腾在绿色草原上的骏马画成棕红色,把草原画成碧绿色。还有诗词中的对比: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这个道理。

在饮食上,对比可以使味道显得更鲜明。一顿饭菜,如果所有菜都是近似的滋味,比如都是偏咸的,或偏酸的,就不容易引起食欲。在宴请宾客时,一桌子菜,如果有咸的,有酸甜的,有肥腻的,也有清淡的,饭后再来个果盘,这样各种风格有了对比,滋味才相得益彰,整顿饭才比较可口、丰盛。

大小刺激定律

我们都很容易明白这样的道理:如果一种报纸或公共汽车票的价格由原来的1元涨到2元或3元,很可能让人接受不了;可是如果一处房产原价30万,涨了2万,就不会给人特别突出的感觉。

这是因为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心理刺激的规律:人们受到第一次刺激,能够缓解他受到的第二次较小的刺激。我们把它叫做“大小刺激定律”。

其实,前面的大刺激会使后面的小刺激显得微不足道。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可以说明这个定律。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他的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到306克,他才会觉得有点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受到差异。也就是比前一种情况要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才会有所反应。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刺激总量越大,其差额也必须越大。

这个定律经常被巧妙地运用在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上。比如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为了不使这个事情显得很突出,引起很大的反响,可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比较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就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应。

其实,在一些谈判中,也有这个心理定律的应用。如果从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就比较容易使对方接受。这是一种“诱敌深入法”,也是以“大小刺激定律”为基础的。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是一个比较大的刺激,对方容易受到诱惑,和这个比起来,后面的不好的部分只算是个小刺激,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了。

这种手段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麻痹,是利用对比的效果,使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显得不那么严重,以使对方更容易接受。手段就是通过先设计一个对比物把较大的刺激放在前面,那么后来的真正目的就显得不那么严重了。前面的那个大刺激像个烟幕弹,或者说虚晃一枪,打马虎眼,其真正目的是后面不起眼的这个事情。这个策略也很接近三十六计里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即使在爱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定律的影响。有些人总抱怨恋人结婚后,对自己不如先前那么好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在两个人还不熟悉的情况下,互相不经意的接触,一个眼神,一句叮咛,一个热吻……都会让人记忆深刻。

可是结婚以后,男女之间,还是那些同样的关怀,却无论如何不如当初那么能调动彼此的激情。就是因为在过去的激情以及结婚这些大的“刺激”之后,细微的体贴和亲密,无法起到和过去同样的作用了。

投射效应

艾子来到齐鲁之地讲道,来听讲的人每次都有好几百人。一天,艾子讲到周文王被囚禁在羡里时,正好被齐宣王召见,他来不及讲完就应召去了。

听众中有个人听入了迷,无奈,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妻子关心地问他:“您每天听完艾夫子讲道之后,回到家里都很高兴,为什么今天却这样忧愁?”

他说:“今天一早,我听艾夫子说周文王是个大圣人,如今却被他的国君殷纣囚禁在羡里,我可怜他无辜被囚,所以非常烦闷。”

妻子想宽慰他,就说:“现在文王虽然被囚禁着,时间长了一定会被赦免的,怎会一辈子遭受囚禁呢!”

这人仍然叹息着说:“我倒不愁放不出来,只是愁今夜他在牢内该多么难熬。”

这个笑话虽然可笑,但是所反映的心理学定律却是十分严肃的,那就是投射作用: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性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这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是个体自己意识不到的。

投射测验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测评技术。通俗地说,是向被试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他的反应。主试分析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被试者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上有著名的投射测验,就是罗夏墨迹测验。就是让人们看那些用墨迹偶然形成的图形,然后说出自己想到的东西。通过这个人描述的想象,就可以捕捉他的人格特点。

罗夏墨迹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于1921年编制的,是非常有代表性并在当今世界上广为使用的投射测验。它主要是通过观察被试者对一些标准化的墨迹图形的自由反应,评估被试者所投射出来的个性特征。该测验最初制作时,是先在一张纸的中央滴一些墨汁,然后将纸对折,用力挤压,使墨汁向四面八方流动,形成两边对称但形状不定的墨迹图形。

按此方法,罗氏制作了多张墨迹图形,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试验,发现不同类型的病人对墨迹图形有不同的反应。然后再和低能者、正常人和艺术家等的反应做比较,最后选定其中10张作为测验材料。逐步确定记分方法和解释被试反应的原则。

罗夏墨迹测验基于知觉与人格之间有某种关系的基本假说,即个人对刺激的知觉反应投射出该人的人格。特别是回答内容、回答部位、决定因素的不同,反映了被试人不同的精神心理状态,并可对疾病的预后做出展望。

有一被试者屡次将图片看成死动物或解剖体,如死熊、死蝙蝠、狗皮、人血、颅骨等,不久这个人便自杀了。另一个人患了焦虑症,但找不到病因,难以治疗,做了罗夏测验,他竟多次看到了性器官,或有性意味的东西,如腿、胸脯,原来是性的方面有了问题,找到病因,就容易治疗了。

可见,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凭意识说明自己,而当个人面对一种不明的刺激情境时,却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露出来,即把一个反映其人格特点的结构加到刺激。也就是说,投射效应为我们看到人的隐秘心理开了一扇窗。

投射作用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凭主观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实,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爱撒谎;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

投射作用的另外一种表现是诿过于人。很多人在追求某一种东西而得不到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得为自己找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于是常常将对方贬低,认为并非我追求不力、条件不够,而是“不值得”太卖力,借以安慰自己。

唐朝武则天当政的时候,杨再思担任宰相。有一天他坐着轿子入朝,在路上正好碰见一辆载重牛车要出西门,因为天刚下过雨,道路太泥泞,牛拉不动。

赶车人一边用鞭子打牛,一边骂道:“一群痴宰相,不能调和阴阳,让这路这么难走,让我们吃这么大的苦。”

杨再思正好从旁边经过,他缓缓地对这个赶车人说:“你的牛太弱了,不应该骂宰相。”

自己的牛弱拉不动车反而去骂宰相不能调和阴阳,所反映的就是投射作用的诿过效应。投射作用是人们极其常用的心理防卫术,借此对于错误的行为予以饶恕与解脱。但是如果一味地以己度人,或者总是将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就会妨碍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外界,进而影响我们发展与外界之间的关系。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有一次,朱可夫从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出来时,怒气冲冲地说:“小胡子魔鬼!”正在接待室的贝利亚听到了这句话,他走进斯大林的办公室,把这话告诉了斯大林。斯大林让人把朱可夫叫了回来:“朱可夫同志,您从我办公室出去时,说了一句‘小胡子魔鬼’,您是在说谁?”

“当然是希特勒!我还能说谁呢,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点了点头,转而问贝利亚:“贝利亚同志,而您又是在说谁呢?”

正是由于贝利亚自己在心里时刻咒骂斯大林是“小胡子魔鬼”,所以才理所当然地把朱可夫的话当做是针对斯大林的,并认为抓住了朱可夫的把柄。投射作用使他难以看到真实的自己,并且容易错误地判断他人,因而引起诸多麻烦。

角色深化定律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

实验者让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以猜谜的形式回答几个问题,问题一共有七个,比如“吸烟会使尼古丁进入肺部,因此……”,“大多肺部病变都是吸烟引起的。”“肺部一旦吸入尼古丁会导致肺癌,因此……”等等。